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形格子配料法复配凝固型酸乳增稠剂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罗玲泉 刘成国 +2 位作者 熊郃 马成杰 华宝珍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0-32,共3页
采用{3,2}单纯格子设计对果胶、明胶、变性淀粉3种酸乳增稠剂进行复配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增稠剂配方中果胶、明胶、变性淀粉的质量比8.22:5.81:1,按此种配方进行酸乳增稠能在约0.02%总的添加量时使酸乳的黏度达到0.29 Pa.s。
关键词 酸乳 增桐剂 黏度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稠剂的复配对搅拌型酸乳持水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成国 罗玲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1,共4页
在对果胶、变性淀粉、明胶三种酸乳增稠剂控制搅拌型酸乳持水性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三种酸乳增稠剂控制搅拌型酸乳持水性进行复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增稠剂在控制搅拌型酸乳持水性时的单一临界添加量分别为0.2%、0.... 在对果胶、变性淀粉、明胶三种酸乳增稠剂控制搅拌型酸乳持水性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三种酸乳增稠剂控制搅拌型酸乳持水性进行复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增稠剂在控制搅拌型酸乳持水性时的单一临界添加量分别为0.2%、0.25%、0.25%;复配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6%、0.081%、0.035%,总添加量约为0.183%,此时酸乳持水性取得最大值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型酸乳 增稠剂 持水性 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型酸乳复合增稠剂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玲泉 刘成国 +2 位作者 华宝珍 马成杰 熊郃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7,共4页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果胶、明胶、变性淀粉三种酸乳增稠剂进行复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增稠剂之间的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三种增稠剂复配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896、0.0964、0.0207g/kg,此时的酸乳黏度可达0.2924Pa&#...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果胶、明胶、变性淀粉三种酸乳增稠剂进行复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增稠剂之间的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三种增稠剂复配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896、0.0964、0.0207g/kg,此时的酸乳黏度可达0.2924Pa·s,总添加量约为0.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黏度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配型酸性乳饮料稳定剂的复配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罗玲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8-291,共4页
在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刺槐豆胶、瓜尔豆胶三种稳定剂单体进行影响调配型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稳定剂的复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稳定剂控制调配型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单一临界添加量分别为... 在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刺槐豆胶、瓜尔豆胶三种稳定剂单体进行影响调配型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稳定剂的复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稳定剂控制调配型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单一临界添加量分别为0.25%、0.2%、0.25%(质量分数);复配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72%、0.042%、0.059%,总添加量为0.173%时,调配型酸性乳饮料稳定性最佳,其离心率的最小值为2.4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剂 调配型酸性乳饮料 离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型酸乳复合增稠剂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成国 罗玲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33,共4页
在果胶、明胶、变性淀粉3种酸乳增稠剂进行搅拌型酸乳增稠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搅拌型酸乳增稠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当3种增稠剂添加量分别为0.1%,0.7%,0.7%,总的添加量约为0.24%时,搅拌型酸乳黏度可达0.296Pa.s... 在果胶、明胶、变性淀粉3种酸乳增稠剂进行搅拌型酸乳增稠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搅拌型酸乳增稠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当3种增稠剂添加量分别为0.1%,0.7%,0.7%,总的添加量约为0.24%时,搅拌型酸乳黏度可达0.296Pa.s,复配充分利用增稠剂之间的协同交互作用,从而较显著地降低了单一增稠剂的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型酸乳 增稠剂 黏度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形重心设计法复配酸乳饮料稳定剂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罗玲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5-207,共3页
在对果胶、CMC、PGA三种稳定剂单体影响酸乳饮料稳定性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2}单纯形重心设计法进行稳定剂的复配。复配的结果显示:当果胶、CMC、PGA添加量分别为0.083%、0.1%、0.14%,总的添加量为0.323%,此时酸乳饮料的离心率降... 在对果胶、CMC、PGA三种稳定剂单体影响酸乳饮料稳定性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2}单纯形重心设计法进行稳定剂的复配。复配的结果显示:当果胶、CMC、PGA添加量分别为0.083%、0.1%、0.14%,总的添加量为0.323%,此时酸乳饮料的离心率降低至2.11%,以此配方生产的产品稳定性较高,符合生产实践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剂 酸乳饮料 离心率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草莓发酵乳饮料配方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玲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X期84-86,共3页
采用U12(12×63)均匀设计并通过感官评价方法对草莓发酵乳饮料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固定发酵乳含量为60%(质量分数,下同)条件下,草莓发酵乳饮料最佳配方为发酵乳60%,草莓汁14.2%,蔗糖11%,柠檬酸1.56‰,复合稳定剂添加量4.09‰。
关键词 发酵乳饮料 均匀设计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剂的复配对酸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罗玲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3-167,共5页
在对果胶、CMC(羧甲基纤维素)、PGA(藻酸丙二醇酯)3种稳定剂单体影响酸乳饮料稳定性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稳定剂的复配。试验结果表明,3种稳定剂在控制酸乳饮稳定性的单一临界添加量分别为0.2%、0.25%、0.25%;复配... 在对果胶、CMC(羧甲基纤维素)、PGA(藻酸丙二醇酯)3种稳定剂单体影响酸乳饮料稳定性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稳定剂的复配。试验结果表明,3种稳定剂在控制酸乳饮稳定性的单一临界添加量分别为0.2%、0.25%、0.25%;复配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56%、0.050%、0.055%,总的添加量为0.161%时,酸乳饮料的离心率得最小值为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剂 酸乳饮料 离心率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果酱型搅拌酸乳的配方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罗玲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61,共3页
选择稳定剂品种、稳定剂添加量、发酵剂品种、蓝莓果酱的添加量以及香精添加量5个因素,其中稳定剂添加量为三水平,其他各因素为两水平;采用L12(31×24)正交设计对蓝莓果酱酸乳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蓝莓果酱型酸乳的配方为质量... 选择稳定剂品种、稳定剂添加量、发酵剂品种、蓝莓果酱的添加量以及香精添加量5个因素,其中稳定剂添加量为三水平,其他各因素为两水平;采用L12(31×24)正交设计对蓝莓果酱酸乳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蓝莓果酱型酸乳的配方为质量分数0.4%(质量分数,下同)稳定剂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0%蓝莓果酱添加量、W2型稳定剂、MY900型发酵剂、质量分数0.3‰香精添加量,此时能得到感官品质与稳定性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酱 搅拌型酸乳 感官评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汁调味乳研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玲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708-9709,共2页
[目的]研制红枣汁调味乳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U10(1010)均匀设计并通过感官评价方法对红枣汁调味乳配方进行优化。[结果]优化的结果显示红枣汁调味乳最佳配方为牛乳含量81.0%,红枣汁添加量11.3%,蔗糖添加量3.5%,柠檬酸钠添加量1.0‰,... [目的]研制红枣汁调味乳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U10(1010)均匀设计并通过感官评价方法对红枣汁调味乳配方进行优化。[结果]优化的结果显示红枣汁调味乳最佳配方为牛乳含量81.0%,红枣汁添加量11.3%,蔗糖添加量3.5%,柠檬酸钠添加量1.0‰,复合稳定剂添加量1.65‰。[结论]采用均匀设计与感官评分方法得到的红枣汁调味乳配方较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汁 调味乳 均匀设计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与椰果双果果粒酸乳的研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玲泉 《中国奶牛》 2008年第8期45-47,共3页
选择稳定剂品种、稳定剂添加量、芦荟与椰果添加量组合三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从感官评分及稳定性方面对芦荟及椰果双颗粒配方进行优化,优化的结果显示:双果粒配方为0.4%稳定剂添加量、W3型稳定剂、5%芦荟与3%椰果果粒,此时能得到最... 选择稳定剂品种、稳定剂添加量、芦荟与椰果添加量组合三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从感官评分及稳定性方面对芦荟及椰果双颗粒配方进行优化,优化的结果显示:双果粒配方为0.4%稳定剂添加量、W3型稳定剂、5%芦荟与3%椰果果粒,此时能得到最佳的感官品质与稳定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椰果 酸乳 感官评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C-X11型直投式发酵剂菌种的分离及鉴定
12
作者 罗玲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X期50-51,共2页
对YC-X11型DVS发酵剂进行菌株的分离及初步的鉴定,研究发现,YC-X11型发酵剂由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德氏乳杆菌乳亚种及嗜热链球菌3菌株组成。其中德氏乳杆菌乳亚种镜检为一较特殊纤细型长杆菌。
关键词 菌种 菌株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