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色乳酸菌饮料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廖文艳 徐致远 刘振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5-227,共3页
研究了一类不添加稳定剂的乳酸菌饮品,该类产品在货架期内容易出现蛋白质沉淀、絮凝、分层等不稳定现象。以离心沉淀率为判断指标,研究了蛋白质含量、均质压力、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pH值对稳定性影响最大,优化... 研究了一类不添加稳定剂的乳酸菌饮品,该类产品在货架期内容易出现蛋白质沉淀、絮凝、分层等不稳定现象。以离心沉淀率为判断指标,研究了蛋白质含量、均质压力、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pH值对稳定性影响最大,优化参数为:pH值3.65,蛋白质含量1.1%,均质压力25 MPa,开发了1种不含稳定剂褐色乳酸菌饮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沉淀率 蛋白质含量 均质压力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多糖在常温褐色乳酸菌饮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廖文艳 徐致远 刘振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3-305,共3页
研究瑞士乳杆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对pH值即酸度的影响,果胶、大豆多糖添加量对褐色乳酸菌饮料黏度以及感官的影响;并以离心沉淀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大豆多糖添加量、pH值对大豆多糖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量接种量时瑞士乳杆菌发... 研究瑞士乳杆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对pH值即酸度的影响,果胶、大豆多糖添加量对褐色乳酸菌饮料黏度以及感官的影响;并以离心沉淀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大豆多糖添加量、pH值对大豆多糖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量接种量时瑞士乳杆菌发酵速度明显快于干酪乳杆菌,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与果胶相比,以大豆多糖为稳定剂的乳饮料黏度更低,感官评定结果最佳;大豆多糖在褐色乳饮料中的稳定作用受添加量与pH值影响较大,添加量为4.0~4.5g/L,pH值为3.60~3.75可以获得较好的稳定性及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多糖 褐色乳饮料 黏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低乳糖褐色乳酸菌饮品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文艳 徐致远 刘振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52-354,共3页
美拉德反应是褐色乳酸菌饮料风味物质的主要来源。使用乳糖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经高强度热处理发生美拉德反应,通过色度仪测量产品蓝黄值,比较美拉德反应程度。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分析了乳糖酶添加量、酶解时间、热处... 美拉德反应是褐色乳酸菌饮料风味物质的主要来源。使用乳糖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经高强度热处理发生美拉德反应,通过色度仪测量产品蓝黄值,比较美拉德反应程度。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分析了乳糖酶添加量、酶解时间、热处理时间对美拉德反应以及感官评分的影响,开发出1种低乳糖、风味佳、稳定性良好的褐色益生菌乳饮料。优化参数为:乳糖酶添加量为0.02%,热酶解时间为120 min,热处理时间为1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乳糖酶 热处理时间 酶解时间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开菲尔发酵乳理化性质及菌相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豪 于鹏 +3 位作者 刘振民 苏米亚 廖文艳 郭本恒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6-228,共3页
开菲尔是通过开菲尔粒中的细菌和酵母发酵形成的乳制品,具有特殊风味。采用开菲尔商用发酵剂制备开菲尔,分析了贮藏期内不同贮藏温度对开菲尔理化性质及微生物菌相的影响。结果表明,4℃贮藏温度下,保质期结束后开菲尔pH值维持在4.40,黏... 开菲尔是通过开菲尔粒中的细菌和酵母发酵形成的乳制品,具有特殊风味。采用开菲尔商用发酵剂制备开菲尔,分析了贮藏期内不同贮藏温度对开菲尔理化性质及微生物菌相的影响。结果表明,4℃贮藏温度下,保质期结束后开菲尔pH值维持在4.40,黏度在0.48 Pa.s以上,无乳清析出,乙醇含量小于0.75 g/kg,体系内乳杆菌和乳球菌衰减量少,酵母菌有一定增殖,可保证该产品在保质期内富含足够的活性益生菌并兼具典型开菲尔风味和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菲尔 理化性质 菌相 贮藏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胺氧化酶的制备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豪 周凌华 +3 位作者 徐致远 王荫榆 郭本恒 陈卫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2-373,共2页
利用经改良的低温差速离心法,从老龄雄性大鼠肝组织内提取单胺氧化酶。通过该方法所制备的肝组织抽提物中被证实含有单胺氧化酶,且酶活达到30.7 U/mg。在益生菌抗衰老的研究中,可以此酶作为靶位酶建立相关的体外测定模型。
关键词 单胺氧化酶 制备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克力隔水涂层工艺的研究
6
作者 徐致远 王豪 +1 位作者 沈玲 吴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0-242,共3页
以巧克力的完全涂层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巧克力喷淋涂层工艺中淋浆温度、淋浆传送速度、固化传送速度与固化温度4个工艺参数对涂层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优化得到较佳的参数为:淋浆温度45℃、淋浆网速度1.2 m... 以巧克力的完全涂层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巧克力喷淋涂层工艺中淋浆温度、淋浆传送速度、固化传送速度与固化温度4个工艺参数对涂层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优化得到较佳的参数为:淋浆温度45℃、淋浆网速度1.2 m/min、固化传送速度1.5 m/min、固化温度13℃,该条件下巧克力涂层完全率近100%。喷淋涂层法工艺的研究,为扩大巧克力、谷物等农产品在乳制品及其他高水分食品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淋法 涂层 巧克力 可可脂 隔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