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的MR隔震减振支座及其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江守燕 康亢 +1 位作者 杜成斌 李润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0-436,444,共8页
基于磁流变(MR)智能材料的减振器技术的研究可以为实现工程结构隔震减振自适应控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设计加工了一种新型的分体式MR隔震减振支座,并对该隔震减振支座的剪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包含MR塑性体工作单元... 基于磁流变(MR)智能材料的减振器技术的研究可以为实现工程结构隔震减振自适应控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设计加工了一种新型的分体式MR隔震减振支座,并对该隔震减振支座的剪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包含MR塑性体工作单元和MR弹性体工作单元,其中MR塑性体提供小位移工况时的刚度和阻尼,MR弹性体提供大位移工况时的刚度和阻尼。结果表明: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的剪切刚度随着工作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相较无电流工况,电流强度为2A时等效剪切刚度相对变化率可达到50%以上;无电流输入时支座中基体及普通填充橡胶仍可提供一定阻尼力,能够有效吸收振动能量,达到中高阻尼橡胶支座的性能;竖向压应力提高了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的剪切刚度;小位移时加载频率的降低对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的剪切刚度有增益效果。该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可以适用于震动荷载工况复杂多变,需要严格控制大位移变形的隔震结构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MR隔震减振支座 磁致效应 有效剪切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烟气臭氧同时脱硝脱汞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邵嘉铭 王智化 +4 位作者 林法伟 唐海荣 许岩韦 何勇 岑可法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1-216,共6页
近年来,臭氧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除了可将烟气中的NO深度氧化外,还可实现对微量重金属元素Hg的氧化脱除。通过建立臭氧与多种烟气污染物的反应动力学机理,采用Chemkin Pr... 近年来,臭氧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除了可将烟气中的NO深度氧化外,还可实现对微量重金属元素Hg的氧化脱除。通过建立臭氧与多种烟气污染物的反应动力学机理,采用Chemkin Pro软件,对某垃圾焚烧烟气臭氧同时脱硝脱汞过程进行反应动力学模拟。通过对NO、Hg与O_(3)反应的敏感度系数分析,得到O_(3)对NO和Hg氧化的关键基元反应,从而提出O_(3)和Hg的氧化反应路径;并进一步改变原烟气的初始参数,探究烟气温度、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NO和Hg脱除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O_(3)/NO摩尔比增大,NO和Hg的氧化脱除效率增大。温度对于O_(3)深度氧化NO过程和Hg氧化脱除过程均有显著影响,温度过低,反应速率较慢,氧化过程延长;温度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由于中间产物的氧化分解,导致总体氧化脱除效率降低;NO深度氧化为N_(2)O_(5)的反应时间远大于初级氧化为NO_(2)的反应时间,深度氧化时间为5~8 s,最佳反应温度为60~80℃;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HCl气体对Hg氧化具有促进作用,Hg氧化为Hg2+的反应时间在4~6 s,最佳反应温度在110℃左右,最终氧化产物为HgO和Hg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脱硝脱汞 垃圾焚烧 Chemkin计算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在高负荷下的连续运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姚军强 刘媛 +4 位作者 吴志跃 郑晓宇 古创 董仁杰 乔玮 《新能源进展》 2022年第1期27-33,共7页
为解决常规厌氧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流失和出水水质较差等问题,考察了浸没式平板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运行性能。以垃圾填埋场新鲜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在中温(37±1)℃条件下进行连续厌氧消化试验... 为解决常规厌氧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流失和出水水质较差等问题,考察了浸没式平板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运行性能。以垃圾填埋场新鲜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在中温(37±1)℃条件下进行连续厌氧消化试验,容积负荷为9.5 kg_(COD)/(m^(3)·d),反应器运行67 d。实验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0 d的条件下,甲烷产率为217 mL/g_(COD),化学需氧量(COD)平均去除率达88.7%,出水总挥发性脂肪酸为230 mg/L,pH稳定在7.83~8.19,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膜通量设定为5 L/(m^(2)·h)时,实验结束时未发生明显的膜污染,跨膜压差由2.6 kPa增长至4.1 kPa,系统运行良好。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在高负荷条件下稳定运行,膜在连续运行下的抗污染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垃圾渗滤液 厌氧消化 膜污染 去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熔融危废焚烧灰渣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明 虎训 +3 位作者 邵哲如 程易 孙丽娟 宫臣 《工业加热》 CAS 2018年第2期13-19,共7页
为等离子技术装备开发提供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数据,采用中试规模的直流等离子体炉对危废焚烧灰渣进行高温熔融处理,考察了开弧、埋弧等对熔融特性的影响,研究了熔渣的组成、微观结构、重金属浸出特性及二次飞灰的特性和产生机理,并测算... 为等离子技术装备开发提供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数据,采用中试规模的直流等离子体炉对危废焚烧灰渣进行高温熔融处理,考察了开弧、埋弧等对熔融特性的影响,研究了熔渣的组成、微观结构、重金属浸出特性及二次飞灰的特性和产生机理,并测算了熔融处理单位质量灰渣的能耗。结果表明,埋弧和开弧操作对熔渣的成分和晶体结构影响不大。但是,与开弧相比,埋弧操作利用了电阻、电弧加热熔渣,提高热效率,熔融单位质量灰渣的能耗为0.709 k W·h/kg。熔渣中的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二次飞灰的产率为7.5%,其主要成分为Na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废焚烧灰渣 等离子体 熔融 重金属 毒性浸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废焚烧灰渣的等离子熔融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明 宫臣 +4 位作者 邵哲如 程易 孙丽娟 徐鹏程 虎训 《工业加热》 CAS 2018年第2期5-10,共6页
通过直流等离子体电弧熔融技术对危废焚烧灰渣熔融固化的处理效果的实验室研究,着重研究了其添加剂用量和熔融温度对灰渣中重金属固化效果和重金属的毒性浸出特性的影响,并对飞灰、底渣和熔渣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重金属毒性浸出特性... 通过直流等离子体电弧熔融技术对危废焚烧灰渣熔融固化的处理效果的实验室研究,着重研究了其添加剂用量和熔融温度对灰渣中重金属固化效果和重金属的毒性浸出特性的影响,并对飞灰、底渣和熔渣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重金属毒性浸出特性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用量增加,熔渣中重金属固化率提高,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显著降低。熔融温度从1 250℃升高到1 450℃,重金属Cr、Ni、Cu、Zn的固化率显著提高,Pb、As的固化率逐渐降低。等离子体熔融产出的熔渣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都远低于毒性标准限值。本试验对于灰渣等离子熔融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出最佳运行工况,对灰渣等离子技术装备的工业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废焚烧灰渣 等离子体 重金属 固化率 毒性浸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烟气再循环改造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进 许岩韦 +2 位作者 王沛丽 钟乐 邵哲如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8-473,共6页
对山东某500t/d垃圾焚烧炉排炉烟气再循环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了烟气再循环对脱硝效果、燃尽率和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对六种焚烧炉运行工况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在火焰形态、温度分布、NOx变化趋势等方面与... 对山东某500t/d垃圾焚烧炉排炉烟气再循环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了烟气再循环对脱硝效果、燃尽率和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对六种焚烧炉运行工况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在火焰形态、温度分布、NOx变化趋势等方面与运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率对垃圾焚烧炉内NOx生成影响较大;NOx同时受炉内温度与O2含量的影响,过量空气系数越小NOx排放越低;相比改造前,烟气再循环可以实现在不提高运行费用的条件下联合SNCR将NOx排放控制在100mg/m3以下.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技术相比其他脱硝技术具有较为明显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几乎不影响料层燃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烟气再循环 脱硝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厌氧发酵反应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姚鹏 郑晓宇 +5 位作者 武京伟 童胜宝 汪昱昌 邹婷 肖诚斌 赵彬 《中国沼气》 2023年第2期76-82,共7页
从干式厌氧发酵的温度和搅拌方式、筒体加热方式和强度校核、搅拌轴的机械强度校核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反应器的设计过程。中温机械搅拌是干式厌氧发酵的优选方式,短管支撑式蜂窝夹套不仅可以保持温度相对恒定,而且还可以增加筒体强度,很... 从干式厌氧发酵的温度和搅拌方式、筒体加热方式和强度校核、搅拌轴的机械强度校核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反应器的设计过程。中温机械搅拌是干式厌氧发酵的优选方式,短管支撑式蜂窝夹套不仅可以保持温度相对恒定,而且还可以增加筒体强度,很好地满足工艺和设计要求。同时,夹套设计中拉撑的设计需要从拉撑间距和单根拉撑所需截面面积两方面进行强度校核。搅拌轴的设计应首先考虑搅拌功率,然后从搅拌轴的屈服强度、挠度、疲劳强度和刚度几个方面来对搅拌轴机械强度进行校核。该反应器的设计,为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厌氧 反应器 加热方式 搅拌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浅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章鹏飞 李敏 +1 位作者 吴明 崔洁 《能源与环境》 2019年第4期22-24,共3页
介绍危险废物的定义、来源和分类,列举和总结当前国内主要采用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并分析其优缺点,为危险废物针对性处置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危险废物 处理处置技术 资源化 无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烟气再循环技术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沛丽 许岩韦 +1 位作者 王进 钟乐 《工业锅炉》 2020年第5期46-49,57,共5页
基于典型的垃圾焚烧炉系统,对烟气再循环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的技术路线后给出合理的方案及设计要点;通过分析烟气再循环与焚烧系统的相互影响,给出不同工况时的运行控制方式。为烟气再循环技术在垃圾焚烧炉中的设计、应用和改... 基于典型的垃圾焚烧炉系统,对烟气再循环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的技术路线后给出合理的方案及设计要点;通过分析烟气再循环与焚烧系统的相互影响,给出不同工况时的运行控制方式。为烟气再循环技术在垃圾焚烧炉中的设计、应用和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炉 烟气再循环 低氮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余热处理脱硫废水数值研究
10
作者 张天琦 《能源与环境》 2022年第1期83-85,共3页
利用电厂尾部烟气余热处理脱硫废水是废水零排放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文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脱硫废水喷雾蒸发进行了数值计算,探讨各因素对处理量的影响规律,包括喷嘴的安装位置、烟气温度、烟气流速、雾化粒径。结果表明:安装在下... 利用电厂尾部烟气余热处理脱硫废水是废水零排放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文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脱硫废水喷雾蒸发进行了数值计算,探讨各因素对处理量的影响规律,包括喷嘴的安装位置、烟气温度、烟气流速、雾化粒径。结果表明:安装在下管道上部喷雾蒸发效果最好;烟气温度、雾化粒径对烟道流场影响较大;烟气流速对烟道流场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蒸发 流场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对生物质炉排炉燃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陆燕宁 章洪涛 +4 位作者 许岩韦 朱燕群 万凯迪 邵哲如 王智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98-1906,共9页
针对生物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水冷壁腐蚀严重、屏式过热器积灰多和NOx排放量高等问题,以一台某电厂额定蒸发量为130 t/h的生物质往复式水冷炉排炉为研究对象,提出二次风掺混再循环烟气燃烧的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 针对生物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水冷壁腐蚀严重、屏式过热器积灰多和NOx排放量高等问题,以一台某电厂额定蒸发量为130 t/h的生物质往复式水冷炉排炉为研究对象,提出二次风掺混再循环烟气燃烧的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技术对炉内燃烧过程进行热态模拟,旨在为锅炉的实际运行操作提供理论指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烟气再循环可以增强炉膛上部气流扰动,改善炉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提高燃尽率,同时降低屏区火焰温度,减轻大屏积灰结渣风险;后墙下二次风掺混再循环烟气后,主燃区形成还原性气氛,温度下降,有效抑制热力型NOx的生成.后墙下二次风掺混30%再循环烟气的工况炉内气流均匀饱满,高温烟气分布从炉膛深度中心向前、后墙两侧稳定下降,NO_x排放质量浓度相对于无再循环烟气时减少了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炉排炉 计算流体力学(CFD) 烟气再循环技术 二次风 氮氧化物(NO_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负载型Fe0.8Mg0.2Oz催化剂NH3-SCR脱硝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丽婷 牛胜利 +4 位作者 胡利华 路春美 张亢 张起 巩志强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9-316,共8页
采用浸渍共沉淀-微波热解法制备了不同TiO2载体含量的负载型Fe0.8Mg0.2Oz/TiO2催化剂,在石英固定床反应器考察TiO2载体量对Fe0.8Mg0.2Oz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并研究H2O及SO2氛围下Fe0.8Mg0.2Oz/TiO2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借助XRD、N2吸附-... 采用浸渍共沉淀-微波热解法制备了不同TiO2载体含量的负载型Fe0.8Mg0.2Oz/TiO2催化剂,在石英固定床反应器考察TiO2载体量对Fe0.8Mg0.2Oz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并研究H2O及SO2氛围下Fe0.8Mg0.2Oz/TiO2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借助XRD、N2吸附-脱附、SEM、EDS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理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0.8Mg0.2Oz/TiO2(10g)催化剂在NH3-SCR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脱硝活性及抗SO2/H2O性能.其在300~400℃温度窗口内可保持90%以上的脱硝效率,最大脱硝效率可达100%,在体积分数为0.04%的SO2及10%的H2O存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93%以上的的脱硝效率.Fe0.8Mg0.2Oz/TiO2(10g)催化剂具备大的比表面积、比孔容,为反应气体在其表面的吸附与活化提供丰富的表面活性位;合理的孔结构分布、良好的孔间连通性则利于传质的快速进行,表面丰富的晶格氧有效保证了催化剂的SCR脱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SCR 催化剂 TIO2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预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古创 姚军强 +3 位作者 吴志跃 郑晓宇 董仁杰 乔玮 《新能源进展》 2022年第2期95-102,共8页
膜污染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制约了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膜污染的形成过程是控制膜污染的重要内容。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理论,提出了一种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化BP神经网络的膜污染预测模... 膜污染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制约了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膜污染的形成过程是控制膜污染的重要内容。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理论,提出了一种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化BP神经网络的膜污染预测模型。以反应器连续运行试验数据为样本,利用相关性分析确定模型的输入变量,并基于输入变量间存在信息重叠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输入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提取贡献率为70.4%的第一主成分和贡献率为17.7%的第二主成分作为输入特征。结合模型的贡献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是膜污染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特征变量,贡献度为34.9%。对比分析优化模型和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发现PCA-BPNN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8%,可用于膜污染分析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长电弧磁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齐景伟 胡明 +2 位作者 邵哲如 程易 王婷婷 《工业加热》 CAS 2018年第6期38-42,共5页
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飞灰和底渣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二噁英等,属于危险废物,采用电弧等离子体熔融技术是当前最为先进的灰渣处置方式之一。开发工业规模的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熔融炉难度大、周期长。为此,采用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对三维自... 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飞灰和底渣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二噁英等,属于危险废物,采用电弧等离子体熔融技术是当前最为先进的灰渣处置方式之一。开发工业规模的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熔融炉难度大、周期长。为此,采用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对三维自由燃烧长电弧内的流动传热现象进行研究,运用Fluent软件将基于磁矢量势描述的麦克斯韦方程组、N-S方程、能量守恒方程进行耦合迭代求解,得到三维长电弧内部温度场、速度场及电磁场分布。结果清晰地揭示了电弧内部的传热流动规律及对熔池产生的影响,并与同行结果进行对比,对于灰渣等离子体熔融技术装备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电弧 危险废弃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冷壁涂层界面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文龙 李润璞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8期59-63,68,共6页
水冷壁防腐涂层的过早剥落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针对该问题,建立了涂层—膜式水冷壁热固耦合有限元计算模型,得到了水冷壁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了导致水冷壁涂层剥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温度梯度由涂层向管内壁递减,受水冷壁结... 水冷壁防腐涂层的过早剥落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针对该问题,建立了涂层—膜式水冷壁热固耦合有限元计算模型,得到了水冷壁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了导致水冷壁涂层剥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温度梯度由涂层向管内壁递减,受水冷壁结构形式、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影响,温度载荷下,涂层与基体接触位置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该热应力是导致涂层剥落的主要原因;涂层越厚,接触界面热应力越大,而界面处温度越小;当涂层热膨胀系数小于基体时,涂层膨胀系数越小,界面处热应力越大;当涂层热膨胀系数大于基体时,随涂层热膨胀系数的增加,界面热应力先增大而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冷壁 涂层 热应力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炉防结焦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永付 许岩韦 钟乐 《工业锅炉》 2022年第4期9-12,共4页
通过探究生活垃圾焚烧炉结焦产生的机理,分析其影响因素,从炉膛结构入手,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焚烧炉膛结构进行防结焦优化设计评估。结果表明,防结焦优化设计可有效改善、延缓焚烧炉喉口区域的结焦现象,并在北方某250 t/d生活垃圾焚... 通过探究生活垃圾焚烧炉结焦产生的机理,分析其影响因素,从炉膛结构入手,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焚烧炉膛结构进行防结焦优化设计评估。结果表明,防结焦优化设计可有效改善、延缓焚烧炉喉口区域的结焦现象,并在北方某250 t/d生活垃圾焚烧炉实施防结焦的优化改造,运行一年多,期间未再因结焦而导致停炉,改造后的炉膛对料层燃烧、炉温控制等无不良影响,有效延长了生活垃圾焚烧炉的运行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焚烧炉 结焦 优化设计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