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储直流微网电解制氢系统控制与优化配置研究
1
作者 高诚 苏建徽 +3 位作者 瞿晓丽 解宝 陈愚琅 汪海宁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8,共10页
为实现光储直流微电网的柔性制氢以及提高系统的经济性,首先结合光伏阵列、储能电池和电解槽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系统层面协调控制策略,以实现电解制氢装置“荷随源动”的柔性制氢。其次,在此控制策略的基础上,... 为实现光储直流微电网的柔性制氢以及提高系统的经济性,首先结合光伏阵列、储能电池和电解槽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系统层面协调控制策略,以实现电解制氢装置“荷随源动”的柔性制氢。其次,在此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麻雀搜索算法(SSA)以系统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进行容量配置优化,并结合具体光伏制氢工程项目数据进行算例分析与经济性分析。最后,根据所提控制策略搭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电解槽 直流微电网 氢气生产 调度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逆变器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海宁 李明杰 +2 位作者 苏建徽 张鹏 张健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5-354,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光伏逆变器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的高效设计方法,建立EMI滤波器的二端口网络等效模型并分析噪声源阻抗对滤波器插入损耗的影响,利用单电感/单电容插入损耗法获取光伏逆变器共模/差模噪声源阻抗的边界,并由转折频率分... 提出一种基于光伏逆变器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的高效设计方法,建立EMI滤波器的二端口网络等效模型并分析噪声源阻抗对滤波器插入损耗的影响,利用单电感/单电容插入损耗法获取光伏逆变器共模/差模噪声源阻抗的边界,并由转折频率分别给出光伏逆变器的交流侧、直流侧EMI滤波参数设计等式。最后对20 kW光伏逆变器的噪声源阻抗进行提取,并接入所设计的EMI滤波器,对插入损耗进行仿真测量,验证所设计EMI滤波器可有效抑制噪声干扰,从而显著提升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电磁兼容 噪声抑制 插入损耗 噪声源阻抗 EMI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系统采集数据在线清洗与修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海宁 陈昱明 +2 位作者 樊涛 谢祥颖 马大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65,共9页
以湖北巴东光伏电站实采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温度、辐照度、系统出力3类原始数据特征及变化特点,以融合准确率和召回率的综合指标为评价依据,提出采集数据的在线清洗与修复方法,最后以电站实采数据为例,进行数据清洗与修复的可行性验证。... 以湖北巴东光伏电站实采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温度、辐照度、系统出力3类原始数据特征及变化特点,以融合准确率和召回率的综合指标为评价依据,提出采集数据的在线清洗与修复方法,最后以电站实采数据为例,进行数据清洗与修复的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根据趋势距离对变化趋势统一的温度数据进行清洗、通过设置动态阈值区间对辐照数据进行分时刻清洗,以及对独立分析困难但适宜联合分析的出力-辐照数据进行匹配度核算和清洗,均可较好地实现离群数据的筛选识别;此外,对残缺数据,根据相应清洗指标最小化原则,进行数据修复,可较好地再现缺失点的数据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数据筛选 数据修复 数据联合匹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水泵群控系统的控制与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慧 苏建徽 +3 位作者 瞿晓丽 马志保 陈梅 王佳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9,共5页
针对适用于大功率光伏扬水系统工程中的共直流母线光伏水泵群控系统,提出一种群控系统优化调度方案,使群控系统保持运行在日扬水量最优的工况下。详细阐述该群控系统的结构组成、控制原理及实现方式,并根据其结构特点建立不同转速下的... 针对适用于大功率光伏扬水系统工程中的共直流母线光伏水泵群控系统,提出一种群控系统优化调度方案,使群控系统保持运行在日扬水量最优的工况下。详细阐述该群控系统的结构组成、控制原理及实现方式,并根据其结构特点建立不同转速下的并联光伏水泵系统数学模型,通过控制策略及对水泵运行数量的优化调度,实现系统扬水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群控优化方案后,系统扬水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水泵 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涛 苏建徽 杨向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9-459,共11页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选用PI控制器实现电流无差跟踪。为了解决并网电流的谐波问题,引入多谐振控制器,抑制并网电流的低次谐波。在静止坐标系下推导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和多谐振控制器参数的简化设计方法,分析所提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针对6 kW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正交分量构造 多谐振控制器 参数设计 电容电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净功率输出的PEMFC阴极供气系统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琼 苏建徽 +3 位作者 解宝 陈永辉 黄赵军 黄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90,共8页
通过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供气系统数学模型,分析空气压缩机电压和背压阀开度对系统净功率输出的影响;针对负载电流变化,研究PEMFC系统对应的最优过氧比和最优阴极压力,建立最大输出净功率-过氧比-阴极压力寻优表;考虑过... 通过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供气系统数学模型,分析空气压缩机电压和背压阀开度对系统净功率输出的影响;针对负载电流变化,研究PEMFC系统对应的最优过氧比和最优阴极压力,建立最大输出净功率-过氧比-阴极压力寻优表;考虑过氧比和阴极压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辨识出的传递函数矩阵,设计针对空气压缩机电压和背压阀开度的前馈解耦控制器,优化氧气供给和压力控制,并进行相应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解耦控制器能有效减小过氧比和阴极压力之间的耦合影响,在实现最大净功率闭环控制的同时,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小的超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氧气供给 压力控制 最大净功率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直方图自适应B样条曲线拟合的光伏组件热斑检测方法
7
作者 蒋琳 苏建徽 +1 位作者 陈薇 汪海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0-315,共6页
红外热图像探测热斑的过程中,会受到复杂环境以及采集过程引入的诸多因素干扰,导致常规图像处理方法无法准确检测出热斑。提出一种改进的热斑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灰度直方图特征进行自适应节点配置的B样条拟合,从而实现阈值选取和热斑分... 红外热图像探测热斑的过程中,会受到复杂环境以及采集过程引入的诸多因素干扰,导致常规图像处理方法无法准确检测出热斑。提出一种改进的热斑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灰度直方图特征进行自适应节点配置的B样条拟合,从而实现阈值选取和热斑分割,不仅同样具有抑制噪声的特点,且提高了热斑检测的准确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实现含有大量噪声的光伏组件红外热图像的热斑检测,提高热斑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热斑 红外热图像 B样条 自适应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水泵系统PWM输出滤波方法及影响分析
8
作者 杨健 苏建徽 +1 位作者 马志保 瞿晓丽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99,共7页
针对光伏水泵系统的逆变器PWM电压输出导致的共模电压、电流等现象常引起水泵电机故障的问题,在分析了PWM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产生共模电压、电流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滤波电容公共点接回到光伏母线侧负端的LC滤波器,使共模电压与电流得到... 针对光伏水泵系统的逆变器PWM电压输出导致的共模电压、电流等现象常引起水泵电机故障的问题,在分析了PWM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产生共模电压、电流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滤波电容公共点接回到光伏母线侧负端的LC滤波器,使共模电压与电流得到抑制。LC滤波器使电机侧的输入状态发生改变,通过分析PWM输出LC滤波方法对感应电机控制系统的影响,对滤除参数的选取进行了优化。并对以上研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参数选取方法的正确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滤波器 共模电压 共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双分裂变压器分布电容对逆变器直流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朱大朋 苏建徽 +1 位作者 汪海宁 张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1-147,共7页
兆瓦级光伏电站发电单元通常是由2台500 k W并网逆变器和1台1 MVA三相辐向双分裂升压变压器构成,而辐向升压变压器低压绕组间存在较大的分布电容,常发生2台光伏并网逆变器共同运行困难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采用三相辐向升压变压器的... 兆瓦级光伏电站发电单元通常是由2台500 k W并网逆变器和1台1 MVA三相辐向双分裂升压变压器构成,而辐向升压变压器低压绕组间存在较大的分布电容,常发生2台光伏并网逆变器共同运行困难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采用三相辐向升压变压器的光伏发电单元进行了等效建模,分析了变压器低压绕组间分布电容对双逆变器共同运行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并联在变压器两低压侧的2台逆变器之间存在漏电流回路,光伏发电单元中延后并网的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升高导致双逆变器共同运行困难。通过仿真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最后,提出了2种解决办法,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单元 并网逆变器 双分裂变压器 分布电容 漏电流 母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阵列I-V特性曲线测量误差分析与修正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振宇 苏建徽 +1 位作者 汪海宁 张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0-216,共7页
光伏电站内光伏阵列的现场I-V测量可以评估当前系统发电性能和阵列状态,但现场的传输线路阻抗会使I-V测量产生误差,影响了评估的准确性,不利于光伏电站运维决策。该文分析测量线路阻抗和环境参数对常规动态电容I-V测量方法的影响机理,... 光伏电站内光伏阵列的现场I-V测量可以评估当前系统发电性能和阵列状态,但现场的传输线路阻抗会使I-V测量产生误差,影响了评估的准确性,不利于光伏电站运维决策。该文分析测量线路阻抗和环境参数对常规动态电容I-V测量方法的影响机理,并进行仿真验证。根据误差影响机理和测量回路等效模型,提出一种双电容组合I-V特性测量方法,并研制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可有效消除线路分布参数对光伏阵列I-V测量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电流电压特性 分布参数 双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参数的光伏阵列测试仪建模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珂 苏建徽 +1 位作者 张健 汪海宁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26-1629,1690,共5页
光伏阵列Ⅰ-Ⅴ测试仪在现场测试时,线缆分布参数对测量过程存在干扰,为了估算分布参数对Ⅰ-Ⅴ测试仪现场测试的影响,研究和建立了考虑分布参数的动态电容充电法改进模型。从动态电容充电法公式推导出发,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推导出电容电... 光伏阵列Ⅰ-Ⅴ测试仪在现场测试时,线缆分布参数对测量过程存在干扰,为了估算分布参数对Ⅰ-Ⅴ测试仪现场测试的影响,研究和建立了考虑分布参数的动态电容充电法改进模型。从动态电容充电法公式推导出发,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推导出电容电流和电容电压的关系表达式,确认了线缆电感是Ⅰ-Ⅴ测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定量分析了线缆电感对动态电容充电法的影响。给出了一种利用Ⅰ-Ⅴ测试仪计算线缆电感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及实验进行验证,为Ⅰ-Ⅴ测试仪优化提供了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Ⅰ-Ⅴ特性曲线 测试电容 分布参数 线缆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锂电池并联光伏路灯高增益升压电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佃旭 苏建徽 +2 位作者 张健 徐海波 王佳宁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5-1528,共4页
光伏路灯电源系统一般采用单体电池串联加DC/DC变换器电路,但单体电池的一致性难以保证,且常规均衡电路均衡能力有限。为解决单体电池不均衡的问题,提出将单体电池串联方式改为并联方式,通过高增益变换器升压来满足负载电压需求。分析... 光伏路灯电源系统一般采用单体电池串联加DC/DC变换器电路,但单体电池的一致性难以保证,且常规均衡电路均衡能力有限。为解决单体电池不均衡的问题,提出将单体电池串联方式改为并联方式,通过高增益变换器升压来满足负载电压需求。分析了钳位模式耦合电感Boost型与基于耦合电感和开关电容的Boost型高增益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特性,并进行对比研究,研制了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锂电池 高增益 DC/DC变换器 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和概率神经网络的PEMFC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赵军 苏建徽 +3 位作者 解宝 施永 黄诚 瞿晓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483,共9页
为解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故障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基于修正后的燃料电池电堆Fouquet等效电路模型,并结合电堆阻抗谱实验数据,得到电堆的正常、水淹、膜干和氧饥饿4种工作状... 为解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故障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基于修正后的燃料电池电堆Fouquet等效电路模型,并结合电堆阻抗谱实验数据,得到电堆的正常、水淹、膜干和氧饥饿4种工作状态与电路模型参数的对应关系,进而提取合适的故障特征量作为聚类算法的特征输入。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故障样本进行聚类,形成标准聚类中心,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对故障样本实现多故障分类,有效剔除奇异数据并提高模型分类的正确率。最后,对200组实验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并与支持向量机和K最邻近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对4种电堆工作状态进行快速识别,分类准确率达98.33%,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聚类算法 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故障特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长距离输电缆特性的逆变器并网系统谐波不稳定分析及抑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解润生 张国荣 解宝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9,共12页
长距离输电缆(LTC)与并网逆变器交互作用易引发系统谐波不稳定的风险,且忽略线路频变特性可能会导致稳定性误判。文中计及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和频变特性,研究如何评估这类逆变器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基于矢量匹配法对含LTC的交... 长距离输电缆(LTC)与并网逆变器交互作用易引发系统谐波不稳定的风险,且忽略线路频变特性可能会导致稳定性误判。文中计及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和频变特性,研究如何评估这类逆变器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基于矢量匹配法对含LTC的交流系统进行等值,同时考虑逆变器的内外环控制、锁相环、控制延时等环节,建立dq旋转坐标系下逆变器并网系统高频状态空间模型;其次,采用参与因子分析方法辨识出导致谐波不稳定的关键影响环节,并基于根轨迹方法分析了LTC频变特性、延迟时间、控制器参数、电缆长度和电网阻抗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再次,提出了基于参数灵敏度分析和矩阵相似变换的系统稳定性改善方法,并对改进后系统的谐波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基于RT-LAB构建硬件在环实验平台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并网系统 长距离输电缆 谐波不稳定 状态空间模型 根轨迹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LVRT能力的逆变器多电能质量优化预测控制
15
作者 汪海宁 冯博文 +3 位作者 耿将 谢缔 汪亮亮 张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02,共12页
提出一种适应三电平逆变器低电压穿越(LVRT)的多目标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无需电流正负序分离和滤波电网电压前馈,在跌落过程中不会出现过电流;给出αβ轴下功率/电流质量优化的指令电流计算通式,通过调整修正系数矩阵,实现功率波动、... 提出一种适应三电平逆变器低电压穿越(LVRT)的多目标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无需电流正负序分离和滤波电网电压前馈,在跌落过程中不会出现过电流;给出αβ轴下功率/电流质量优化的指令电流计算通式,通过调整修正系数矩阵,实现功率波动、负序电流和谐波电流之间的协调控制,提高逆变器在LVRT过程中的动态响应及多电能质量优化能力。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动态响应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 逆变器 模型预测控制 电能质量 电压跌落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基于多目标约束的并网逆变器电网电压前馈策略
16
作者 汪海宁 王旭之 +3 位作者 谢缔 汪亮亮 姚继刚 刘静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44-454,共11页
建立LCL单相跟网型并网逆变器阻抗模型,分析锁相环引起逆变器输出阻抗相位降低机理;提出弱电网下多目标约束的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以改善锁相环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设计公共耦合点电压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得出一个正阻抗,以抵... 建立LCL单相跟网型并网逆变器阻抗模型,分析锁相环引起逆变器输出阻抗相位降低机理;提出弱电网下多目标约束的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以改善锁相环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设计公共耦合点电压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得出一个正阻抗,以抵消因锁相环引入的负阻抗;其次为降低前馈控制策略的工程实现难度,从基频段、中频段的幅频偏差及相频偏差等方面建立多目标约束对原有的前馈传递函数进行简化,设计出近似等效前馈传递函数,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仿真与实验验证所提方法有效增强了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下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锁相环 并网逆变器 阻抗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机组组合问题 被引量:57
17
作者 丁明 包敏 +2 位作者 吴红斌 马婉玲 茆美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50,共5页
针对分布式发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含多种复合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发电成本最低的机组组合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调度策略,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取在此策略下机组组合的发电费用,约束条件中不仅包含了常规机组组合问... 针对分布式发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含多种复合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发电成本最低的机组组合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调度策略,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取在此策略下机组组合的发电费用,约束条件中不仅包含了常规机组组合问题的约束,还考虑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特殊约束,算例证明此模型和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复合能源 机组优化组合 调度策略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CNN融合的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永 黄宁 +2 位作者 谢缔 姚继刚 汪亮亮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61,共9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融合的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技术,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故障特征进行提取,通过自注意力机制自适应调节分类网络模型对关键特征的学习权重,减少特征冗余对分类准确性的影响,可显著提高燃料电池故障...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融合的燃料电池故障诊断技术,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故障特征进行提取,通过自注意力机制自适应调节分类网络模型对关键特征的学习权重,减少特征冗余对分类准确性的影响,可显著提高燃料电池故障诊断的精度。经验证,该方法在水淹和膜干的故障诊断中准确率达到9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发电系统的CIM扩展 被引量:32
19
作者 丁明 张征凯 毕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3-87,96,共6页
IEC61970标准《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实现了能量管理系统中应用软件的无缝集成,但是IEC61970没有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公共信息模型(CIM)。文中对原有IEC61970中的CIM进行扩展,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燃料电池... IEC61970标准《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实现了能量管理系统中应用软件的无缝集成,但是IEC61970没有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公共信息模型(CIM)。文中对原有IEC61970中的CIM进行扩展,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储能系统的CIM,实现了包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完整的电网信息模型,并应用于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系统 分布式发电系统 CIM IEC 619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燕 樊振东 +2 位作者 杨向真 苏建徽 汪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0-298,共9页
在功率硬件在环(power hardware-in-the-loop,PHIL)仿真系统中,考虑到采样延迟和离散化误差会导致PHIL系统失稳失真,提出一种通用的PHIL系统离散域建模方法和基于离散D分割的稳定边界计算方法。和传统的连续域模型相比,该文所提出的离... 在功率硬件在环(power hardware-in-the-loop,PHIL)仿真系统中,考虑到采样延迟和离散化误差会导致PHIL系统失稳失真,提出一种通用的PHIL系统离散域建模方法和基于离散D分割的稳定边界计算方法。和传统的连续域模型相比,该文所提出的离散域模型能反映出延时和离散化导致的PHIL仿真系统高频失稳,说明了PHIL系统可模拟实物系统的阻抗范围小于连续域模型。功率硬件在环实验证明所提的PHIL仿真系统建模方法和稳定边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验证了仿真步长和阻抗匹配对PHIL系统稳定边界的影响,表明了现场可编辑逻辑门阵型(FPGA)小步长仿真功率硬件在环仿真可增加PHIL系统的稳定边界,扩大阻抗选择范围,有助于模拟弱网和逆变器交互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在环仿真 离散控制系统 稳定性判据 混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