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氢含量对微预混火焰热声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毕笑天
撒博文
+3 位作者
王中豪
扈学超
邵卫卫
张哲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42,I0002,共11页
为了获得氢含量对微预混燃烧热声耦合的影响,该文开展不同氢-甲烷比例下的燃烧热声不稳定实验研究。通过火焰化学自发光图像研究氢含量从0%到100%的燃料燃烧时时均和瞬态的火焰结构,通过脉动压力研究动态特性,并使用时滞分析方法对热声...
为了获得氢含量对微预混燃烧热声耦合的影响,该文开展不同氢-甲烷比例下的燃烧热声不稳定实验研究。通过火焰化学自发光图像研究氢含量从0%到100%的燃料燃烧时时均和瞬态的火焰结构,通过脉动压力研究动态特性,并使用时滞分析方法对热声耦合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氢含量为10%的工况点发生了热声不稳定,且此时在火焰根部发生大面积的熄火和再点火,火焰抬升距离剧烈变化。理论分析得到氢含量为10%的工况点下既满足燃烧器声学一阶纵向固有频率,又满足Rayleigh准则要求的时滞条件,符合发生热声不稳定的条件。化学反应时滞在总时滞中占比至少约65%,这表明化学反应时滞在热声振荡分析中扮演重要角色,预热温度、当量比等影响化学反应时滞的因素对于热声不稳定现象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微预混燃烧器设计,通过时滞调整进行热声振荡被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燃烧
氢微混火焰
火焰结构
热声不稳定
时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蒸汽环境下纯氢纯氧微混喷嘴掺混特性数值研究
2
作者
郑思齐
撒博文
+1 位作者
邵卫卫
刘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02-3911,I0028,共11页
对于氢-氧-蒸汽近化学当量燃烧带来的燃尽挑战,微混燃烧借助其快速混合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该文针对氢-氧-蒸汽微混喷嘴掺混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借助化学反应网络模型分析掺混均匀性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规律。然后,采...
对于氢-氧-蒸汽近化学当量燃烧带来的燃尽挑战,微混燃烧借助其快速混合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该文针对氢-氧-蒸汽微混喷嘴掺混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借助化学反应网络模型分析掺混均匀性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开展微混单喷嘴内多组分掺混特性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燃烧效率随着掺混均匀性的增加而提高,进而确定了所需达到的掺混指标;马蹄涡诱导强湍流是控制蒸汽和氢气掺的主要机制;氧气与氢-蒸汽混合气的掺混均匀主要与反向旋流涡对和氧气高浓度区域的相对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蒸汽
掺混特性
动量比
涡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空气和燃料旋流强度下合成气稀释扩散火焰特性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张永生
穆克进
+2 位作者
张哲巅
王岳
肖云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8,共6页
针对合成气旋流扩散燃烧开展研究,测量燃烧中间产物OH自由基浓度及火焰温度分布,研究不同燃料和空气旋流强度对合成气旋流火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燃料旋流和空气旋流对合成气旋流扩散燃烧均有重要影响,燃料旋流对火焰结构的影响则更...
针对合成气旋流扩散燃烧开展研究,测量燃烧中间产物OH自由基浓度及火焰温度分布,研究不同燃料和空气旋流强度对合成气旋流火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燃料旋流和空气旋流对合成气旋流扩散燃烧均有重要影响,燃料旋流对火焰结构的影响则更大。随着燃料和空气旋流数的减小,火焰面变薄,不连续的火焰面增多,被卷吸到回流区的OH自由基和高温反应物减少,容易导致燃烧不稳定。在扩张段出口区,温度和OH自由基的浓度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高OH浓度区域对应温度较高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旋流火焰
扩散火焰
激光诱导荧光
O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向和反向合成气旋流扩散燃烧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张永生
穆克进
+2 位作者
张哲巅
王岳
肖云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3-68,共6页
针对同向和反向合成气旋流扩散火焰燃烧开展研究,测量了燃烧中间产物OH自由基浓度、火焰温度及污染物的排放。实验结果表明,燃烧的稳定性受旋流产生的回流区和扩散混合两方面的因素控制,加强回流有利于燃烧稳定,加强混合也有利于燃烧稳...
针对同向和反向合成气旋流扩散火焰燃烧开展研究,测量了燃烧中间产物OH自由基浓度、火焰温度及污染物的排放。实验结果表明,燃烧的稳定性受旋流产生的回流区和扩散混合两方面的因素控制,加强回流有利于燃烧稳定,加强混合也有利于燃烧稳定。燃料和空气同向旋流和反向旋流相比,总回流量较大,能够向回流区卷吸更多的活性自由基OH和热量,从而有利于燃烧稳定。当燃料和空气的旋流数比较小时,混合对燃烧的稳定性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空气和燃料的反向旋流由于混合较为强烈从而稳定性比空气和燃料同向旋流时要好。尽管NOx排放受混合的影响,但针对文中的实验,主要是热力型机理对NOx的排放起作用。在CO排放中,较低功率下由于温度较低导致CO排放指数较高,实验中当功率大于34kW时,温度较高,CO排放接近于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同向和反向旋流
OH自由基
燃烧稳定性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二类开式吸收式热泵系统设计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魏璠
肖云汉
张士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7-432,共6页
以烟气中余热和水的回收为目标,构建第二类开式吸收式热泵。采用流程模拟的方法对系统的性能和可用能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典型工况下系统性能系数为0.64,不低于同类闭式循环吸收式热泵系统。参数分析表明烟气温度湿度、冷却水温...
以烟气中余热和水的回收为目标,构建第二类开式吸收式热泵。采用流程模拟的方法对系统的性能和可用能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典型工况下系统性能系数为0.64,不低于同类闭式循环吸收式热泵系统。参数分析表明烟气温度湿度、冷却水温度流量及工质流量的增大均会使系统性能系数(COP)上升。系统的总火用效率为27.11%,火用损主要集中在吸收器、再生器和冷凝器;冷凝器可用能输出为零,仅用于回收冷凝水;系统火用效率的提高需通过减小吸收器及再生器的火用损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式循环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性能
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吸收增强气化制备氨合成原料气的可行性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逊
高峻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0,共7页
以煤和低浓度煤层气共气化制备氨合成原料气,煤层气提供合成所需的氮组分,从而取消常规制气的补氮过程或替代空气气化;采用CO2吸收增强制气,在造气工段制得φ(H2)/φ(N2)=3,φ(CO2+CO)≤0.30%,φ(H2)≥70%的粗煤气,可直接进入醇烷化或...
以煤和低浓度煤层气共气化制备氨合成原料气,煤层气提供合成所需的氮组分,从而取消常规制气的补氮过程或替代空气气化;采用CO2吸收增强制气,在造气工段制得φ(H2)/φ(N2)=3,φ(CO2+CO)≤0.30%,φ(H2)≥70%的粗煤气,可直接进入醇烷化或醇烃化精制岗位.为论证系统的可行性和适宜操作条件,采用热力学平衡模型分析煤气组分随制气反应条件变化的规律,提出可一步制得φ(H2)/φ(N2)=3,φ(CO2+CO)≤0.30%,φ(H2)≥70%的制气反应条件和煤层气流量;根据煤层气温度、压力与爆炸极限的关系,确定催化转化/脱氧反应器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以合成原料气组分衡量,基于CO2吸收增强气化的煤和低浓度煤层气制气方法可行,且有利于简化调比和气体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吸收增强制气
煤和煤层气共气化
CO2+CO含量
氢氮比
制气操作条件
煤层气脱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氢含量对微预混火焰热声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毕笑天
撒博文
王中豪
扈学超
邵卫卫
张哲巅
机构
先进
能源动力
重点
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
工程
热
物理
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42,I0002,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J2019-Ⅲ-0018-0062)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Y2021054)。
文摘
为了获得氢含量对微预混燃烧热声耦合的影响,该文开展不同氢-甲烷比例下的燃烧热声不稳定实验研究。通过火焰化学自发光图像研究氢含量从0%到100%的燃料燃烧时时均和瞬态的火焰结构,通过脉动压力研究动态特性,并使用时滞分析方法对热声耦合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氢含量为10%的工况点发生了热声不稳定,且此时在火焰根部发生大面积的熄火和再点火,火焰抬升距离剧烈变化。理论分析得到氢含量为10%的工况点下既满足燃烧器声学一阶纵向固有频率,又满足Rayleigh准则要求的时滞条件,符合发生热声不稳定的条件。化学反应时滞在总时滞中占比至少约65%,这表明化学反应时滞在热声振荡分析中扮演重要角色,预热温度、当量比等影响化学反应时滞的因素对于热声不稳定现象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微预混燃烧器设计,通过时滞调整进行热声振荡被动控制。
关键词
燃气轮机燃烧
氢微混火焰
火焰结构
热声不稳定
时滞分析
Keywords
gas turbine combustion
hydrogen micromix flame
flame structure
thermoacoustic instability
time lag analysis
分类号
TK47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蒸汽环境下纯氢纯氧微混喷嘴掺混特性数值研究
2
作者
郑思齐
撒博文
邵卫卫
刘策
机构
先进
能源动力
重点
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
工程
热
物理
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02-3911,I0028,共11页
基金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基础科学中心重点项目(P2022-AB-II-006-003)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Y2021054)。
文摘
对于氢-氧-蒸汽近化学当量燃烧带来的燃尽挑战,微混燃烧借助其快速混合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该文针对氢-氧-蒸汽微混喷嘴掺混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借助化学反应网络模型分析掺混均匀性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开展微混单喷嘴内多组分掺混特性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燃烧效率随着掺混均匀性的增加而提高,进而确定了所需达到的掺混指标;马蹄涡诱导强湍流是控制蒸汽和氢气掺的主要机制;氧气与氢-蒸汽混合气的掺混均匀主要与反向旋流涡对和氧气高浓度区域的相对位置有关。
关键词
氢-氧-蒸汽
掺混特性
动量比
涡系结构
Keywords
hydrogen-oxygen-steam
mixing characteristics
momentum ratio
vortex structure
分类号
TQ03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空气和燃料旋流强度下合成气稀释扩散火焰特性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张永生
穆克进
张哲巅
王岳
肖云汉
机构
先进
能源动力
重点
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
工程
热
物理
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6098)
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2006AA05A104)。~~
文摘
针对合成气旋流扩散燃烧开展研究,测量燃烧中间产物OH自由基浓度及火焰温度分布,研究不同燃料和空气旋流强度对合成气旋流火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燃料旋流和空气旋流对合成气旋流扩散燃烧均有重要影响,燃料旋流对火焰结构的影响则更大。随着燃料和空气旋流数的减小,火焰面变薄,不连续的火焰面增多,被卷吸到回流区的OH自由基和高温反应物减少,容易导致燃烧不稳定。在扩张段出口区,温度和OH自由基的浓度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高OH浓度区域对应温度较高的区域。
关键词
合成气
旋流火焰
扩散火焰
激光诱导荧光
OH自由基
Keywords
syngas
swirl flame
diffusion flame
plane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OH radical
分类号
TK47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向和反向合成气旋流扩散燃烧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张永生
穆克进
张哲巅
王岳
肖云汉
机构
先进
能源动力
重点
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
工程
热
物理
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3-68,共6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2006AA05A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6098)~~
文摘
针对同向和反向合成气旋流扩散火焰燃烧开展研究,测量了燃烧中间产物OH自由基浓度、火焰温度及污染物的排放。实验结果表明,燃烧的稳定性受旋流产生的回流区和扩散混合两方面的因素控制,加强回流有利于燃烧稳定,加强混合也有利于燃烧稳定。燃料和空气同向旋流和反向旋流相比,总回流量较大,能够向回流区卷吸更多的活性自由基OH和热量,从而有利于燃烧稳定。当燃料和空气的旋流数比较小时,混合对燃烧的稳定性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空气和燃料的反向旋流由于混合较为强烈从而稳定性比空气和燃料同向旋流时要好。尽管NOx排放受混合的影响,但针对文中的实验,主要是热力型机理对NOx的排放起作用。在CO排放中,较低功率下由于温度较低导致CO排放指数较高,实验中当功率大于34kW时,温度较高,CO排放接近于零。
关键词
合成气
同向和反向旋流
OH自由基
燃烧稳定性
污染物排放
Keywords
syngas
co-swirl and counter-swirl
OH
combustion stability
pollutant emission
分类号
TK47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二类开式吸收式热泵系统设计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魏璠
肖云汉
张士杰
机构
天津城市建设
学院
能源
与安全
工程
学院
中国科学院
先进
能源动力
重点
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
工程
热
物理
研究所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7-432,共6页
文摘
以烟气中余热和水的回收为目标,构建第二类开式吸收式热泵。采用流程模拟的方法对系统的性能和可用能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典型工况下系统性能系数为0.64,不低于同类闭式循环吸收式热泵系统。参数分析表明烟气温度湿度、冷却水温度流量及工质流量的增大均会使系统性能系数(COP)上升。系统的总火用效率为27.11%,火用损主要集中在吸收器、再生器和冷凝器;冷凝器可用能输出为零,仅用于回收冷凝水;系统火用效率的提高需通过减小吸收器及再生器的火用损来实现。
关键词
开式循环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性能
炯效率
Keywords
open cycle
absorption heat transformer
system performance
exergy efficiency
分类号
TK1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吸收增强气化制备氨合成原料气的可行性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逊
高峻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先进
能源动力
重点
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
工程
热
物理
研究所
)
中国
城市建设
研究
院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6186)
文摘
以煤和低浓度煤层气共气化制备氨合成原料气,煤层气提供合成所需的氮组分,从而取消常规制气的补氮过程或替代空气气化;采用CO2吸收增强制气,在造气工段制得φ(H2)/φ(N2)=3,φ(CO2+CO)≤0.30%,φ(H2)≥70%的粗煤气,可直接进入醇烷化或醇烃化精制岗位.为论证系统的可行性和适宜操作条件,采用热力学平衡模型分析煤气组分随制气反应条件变化的规律,提出可一步制得φ(H2)/φ(N2)=3,φ(CO2+CO)≤0.30%,φ(H2)≥70%的制气反应条件和煤层气流量;根据煤层气温度、压力与爆炸极限的关系,确定催化转化/脱氧反应器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以合成原料气组分衡量,基于CO2吸收增强气化的煤和低浓度煤层气制气方法可行,且有利于简化调比和气体净化过程.
关键词
CO2吸收增强制气
煤和煤层气共气化
CO2+CO含量
氢氮比
制气操作条件
煤层气脱氧
Keywords
CO2 absorption enhanced gasification, coal and CMM co-gasification,tents of CO2 and CO, flow rate ratio of H2 to N2,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syngas productiontor, O2 removal from CMMcon-reac-
分类号
TQ54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TQ53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氢含量对微预混火焰热声不稳定性的影响
毕笑天
撒博文
王中豪
扈学超
邵卫卫
张哲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蒸汽环境下纯氢纯氧微混喷嘴掺混特性数值研究
郑思齐
撒博文
邵卫卫
刘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空气和燃料旋流强度下合成气稀释扩散火焰特性研究
张永生
穆克进
张哲巅
王岳
肖云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同向和反向合成气旋流扩散燃烧研究
张永生
穆克进
张哲巅
王岳
肖云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第二类开式吸收式热泵系统设计和性能分析
魏璠
肖云汉
张士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CO_2吸收增强气化制备氨合成原料气的可行性
王逊
高峻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