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品识别的矿山机械造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沈策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112,共4页
针对矿山机械产品缺乏识别设计的问题,在造型设计环节引入产品识别。以矿山机械产品通用特征形式、标准特征形式和自由特征形式为基础,结合矿山机械产品意象风格识别,构建特征元素、特征面和造型风格意象的设计方法。以电动轮自卸车造... 针对矿山机械产品缺乏识别设计的问题,在造型设计环节引入产品识别。以矿山机械产品通用特征形式、标准特征形式和自由特征形式为基础,结合矿山机械产品意象风格识别,构建特征元素、特征面和造型风格意象的设计方法。以电动轮自卸车造型设计为例,对竞争产品进行调研分析,运用产品意象试验获取电动轮自卸车关键特征,并将企业文化与设计趋势融入方案,设计全新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矿山机械 产品识别 特征面 特征元素 产品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矿产资源岩芯探测取样技术与装备发展历程与趋势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德顺 金永平 +2 位作者 万步炎 彭佑多 黄筱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255-3265,共11页
海底岩芯取样钻机是开展海洋地质及环境科学研究、进行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海底工程地质勘察所必备的关键技术装备。首先对世界深海岩芯探测取样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几种典型的海底岩芯取样钻机性能、... 海底岩芯取样钻机是开展海洋地质及环境科学研究、进行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海底工程地质勘察所必备的关键技术装备。首先对世界深海岩芯探测取样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几种典型的海底岩芯取样钻机性能、结构和技术特点;然后,分别对海底岩芯取样钻机中的稳定支撑及调平技术、取芯技术、钻杆钻具接卸存储技术、液压系统与压力平衡技术、光纤动力复合电缆供电与通讯技术、下放与回收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和预测了深海矿产资源岩芯探测取样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将朝着大型化、多用途化、智能化、专业化和便利化以及高保真取样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矿产资源 海底钻机 岩芯探测取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锤冲击系统的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德顺 杨志高 杨书仪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4-870,共7页
电锤是一种利用撞击来产生、传递能量的机械。首先基于电锤的结构特点和波动力学理论,建立电锤三元冲击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应用透反射关系原理,提出电锤冲击系统动力学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最后以某型号电锤为例,进行冲击系统动力学数值... 电锤是一种利用撞击来产生、传递能量的机械。首先基于电锤的结构特点和波动力学理论,建立电锤三元冲击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应用透反射关系原理,提出电锤冲击系统动力学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最后以某型号电锤为例,进行冲击系统动力学数值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这为电锤冲击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力学 电锤 冲击系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有限元模型的激光选区熔化多层瞬态温度场演化规律研究(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肖冬明 何宽芳 王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72-2678,共7页
建立了激光选区熔化(SLM)加工的多层瞬态热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随温度变化的材料属性,并通过将粉末材料的热物理属性转换为实体材料的热物理属性来模拟粉末-实体的转换过程,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单熔道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 建立了激光选区熔化(SLM)加工的多层瞬态热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随温度变化的材料属性,并通过将粉末材料的热物理属性转换为实体材料的热物理属性来模拟粉末-实体的转换过程,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单熔道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了扫描速度(0.2 m/s,0.4 m/s,0.6 m/s)和激光功率(80 W,100 W,120 W)对温度场的影响,并研究了相邻层之间的铺粉过程的冷却效应。结果显示,当扫描速度越大时,温度峰值点相较激光光斑中心越偏后,温度峰值和温度梯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或者扫描速度的减小而增大,该研究为SLM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选区熔化 温度场 多层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钻头波阻辨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昌跃 刘德顺 段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0-354,共5页
通过建立以透射系数为参数的钻头入、反射波状态方程,将冲击凿岩机械系统中钻头波阻特性参数估计转化为以透射系数为参数的非线性全局优化问题。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给出了一种辨识方法以求解这个全局优化问题。结合3种不同波阻特性的凿... 通过建立以透射系数为参数的钻头入、反射波状态方程,将冲击凿岩机械系统中钻头波阻特性参数估计转化为以透射系数为参数的非线性全局优化问题。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给出了一种辨识方法以求解这个全局优化问题。结合3种不同波阻特性的凿岩钻头冲击实验数据,对两种典型差分进化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研究,且与基于遗传算法和微粒群优化算法的辨识方法进行了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收敛性和鲁棒性方面均好于遗传算法和微粒群优化算法,所涉及的控制参数较少且工程应用上容易调整,为冲击凿岩机械系统中钻头波阻特性参数的离线辨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算法 波阻 参数辨识 冲击凿岩 应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锰铁固相脱碳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思文 李鹏南 +1 位作者 彭成章 颜建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7-100,共4页
以氧化铁为脱碳剂,研究了加热方式、高能球磨对高碳锰铁固相脱碳过程的影响。通过化学分析和红外碳硫仪检测样品中的锰含量和碳含量,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真空电阻炉加热条件下,高能球磨30h的高碳锰铁混合料,在1... 以氧化铁为脱碳剂,研究了加热方式、高能球磨对高碳锰铁固相脱碳过程的影响。通过化学分析和红外碳硫仪检测样品中的锰含量和碳含量,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真空电阻炉加热条件下,高能球磨30h的高碳锰铁混合料,在1000℃保温2h脱碳率达到75%以上,锰挥发率低于15%。采用微波烧结能在较低温度发生反应,且反应速率快,脱碳效率高,锰的挥发率少。球磨30h的高碳锰铁和氧化铁混合料在1000℃保温10min,脱碳率达到80%以上,锰挥发率低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锰铁 固相脱碳 微波烧结 高能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规则的液压挖掘机虚拟驾驶员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鹏 朱建新 +3 位作者 刘昌盛 龚俊 张大庆 赵喻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8-1128,共11页
为了生成挖掘机系统虚拟仿真平台驱动信号,开发一种基于状态规则的虚拟驾驶员模型。以中型液压挖掘机为平台对其作业过程进行测试分析,构建基于典型作业工况的挖掘机通用操作规则,结合操作经验及执行机构状态特征进行单作业循环任务点... 为了生成挖掘机系统虚拟仿真平台驱动信号,开发一种基于状态规则的虚拟驾驶员模型。以中型液压挖掘机为平台对其作业过程进行测试分析,构建基于典型作业工况的挖掘机通用操作规则,结合操作经验及执行机构状态特征进行单作业循环任务点设置。建立工作装置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和回转机构线性参变模型,建立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一步构建基于任务协调控制器和模型预测控制器的虚拟驾驶员模型,通过任务标识和对最优控制问题的迭代求解,实现执行机构的轨迹跟随。将开发的驾驶员模型与挖掘机系统模型集成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挖掘机实际作业特征,可为挖掘机设计开发及自动化作业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操作规则 驾驶员模型 预测控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矢量控制中的转子电阻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韦文祥 刘国荣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842,共5页
针对感应电机的间接磁场定向控制系统中转子电阻在低速时大范围变化造成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脉动严重的问题,依据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和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无功功率参考模型的转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辨识模型不依赖于感应电机... 针对感应电机的间接磁场定向控制系统中转子电阻在低速时大范围变化造成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脉动严重的问题,依据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和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无功功率参考模型的转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辨识模型不依赖于感应电机的定子电阻,对定转子电感和转速的变化鲁棒性好,准确观测转子磁链角,使得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的脉动减小。将该辨识算法应用于电动轮自卸车调速系统实验平台的感应电机转子电阻辨识,仿真结果表明,较未辨识转子电阻时系统性能得到了较明显改善,转子电阻辨识能够快速收敛于实际值,响应速度快,且对定转子电感的动态变化不敏感,能有效降低转子磁链观测误差,抑制定子电流和转矩脉动,在低速时控制性能提升显著,验证了辨识算法的正确性及其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间接磁场定向控制 无功功率参考模型 转子电阻辨识 电动轮自卸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494控制的大功率极化电源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曾小波 张小平 《电源学报》 CSCD 2015年第1期61-66,共6页
针对目前电化工业电解槽极化电源主电路普遍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不可控整流-斩波变流技术的新型主电路方案。设计了系统方案,介绍了系统主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器件参数及器件选型。阐述控制电路的设计... 针对目前电化工业电解槽极化电源主电路普遍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不可控整流-斩波变流技术的新型主电路方案。设计了系统方案,介绍了系统主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器件参数及器件选型。阐述控制电路的设计及控制方法分析,最后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输出电压稳定、谐波含量少、动态性能好等特点,能有效提高电源系统功率因数,且效率在97.5%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电源 斩波调压 PWM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切削难加工材料刀—屑界面接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新义 李鹏南 +1 位作者 唐思文 胡立湘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23,共5页
刀—屑接触长度和摩擦系数是表征刀—屑界面接触特性的主要物理量,直接影响切屑第二变形区切削热产量及刀具磨损。使用PCBN刀具正交车削GH3030高温合金和TC4钛合金,研究了两种材料的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屑接触长度和刀—屑界面平均摩擦... 刀—屑接触长度和摩擦系数是表征刀—屑界面接触特性的主要物理量,直接影响切屑第二变形区切削热产量及刀具磨损。使用PCBN刀具正交车削GH3030高温合金和TC4钛合金,研究了两种材料的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屑接触长度和刀—屑界面平均摩擦系数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两种材料车削时摩擦系数和接触长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在高速切削下,建立了两种材料的刀—屑接触长度的直线和二次模型,发现TC4的二次模型能更好地预测接触长度,GH3030的直线模型和二次模型的相关系数相差不超过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3030高温合金 TC4钛合金 刀-屑接触长度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型风力发电新型并网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11
作者 张小平 李庆 刘德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12-2015,共4页
Buck-Boost矩阵变换器(BBMC)因具有优良的电气特性而适于作为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变换器,并就相应的并网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阐述了该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建立了其网侧变换器基于局部平均值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电网电... Buck-Boost矩阵变换器(BBMC)因具有优良的电气特性而适于作为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变换器,并就相应的并网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阐述了该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建立了其网侧变换器基于局部平均值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电网电压为参考的双闭环并网控制策略,并利用MATLAB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无论BBMC输入侧电压与频率如何变化,其输出电压都能准确地跟踪电网电压的变化,且直接输出高品质的正弦波而无需滤波环节,谐波含量小,从而达到了并网控制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矩阵变换器 直驱型风力发电 并网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重复m序列的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辉 崔峻卿 +1 位作者 付国红 傅崧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74-1784,共11页
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实验中,常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频率激励的变频法测量电阻率,存在观测效率低、可用信息少、抗干扰能力弱等实际问题.本文将变频法改进为伪随机电流信号法进行观测,提出激励场源使用逆重复m序列伪随机电流信号的观测方法,... 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实验中,常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频率激励的变频法测量电阻率,存在观测效率低、可用信息少、抗干扰能力弱等实际问题.本文将变频法改进为伪随机电流信号法进行观测,提出激励场源使用逆重复m序列伪随机电流信号的观测方法,推导出抑制工频干扰的参数选取条件,进而针对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实验中激励场源的特殊要求,详细分析了观测系统中信号产生与接收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采用高驱动能力设计及阻抗匹配技术解决岩矿石标本电阻率分布跨度大(n×10^(n)×10^(6)Ωm)导致的发送端驱动能力不足以及接收端阻抗不匹配等问题;采用系统频率响应校正技术修正系统存在的观测误差;采用高频微弱信号产生与拾取的相关技术,保证电流密度处于岩矿石标本的线性响应区间,避免非线性效应,实现宽频率分布范围观测(10-3~10^(4)kHz).采用所研发的可编码、高精度、小电流(10^(-6)A)、连续可调输出的精密电流源,使用阻容模型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1)该方法可在10^(-3)~10^(4)Hz频带内产生90个有效测量频点,可满足频带宽、频点密、压制工频干扰的观测要求;(2)实验中恒流源输出稳定,不同负载下直流输出稳定性误差小于0.5%,精度满足实验中对输出电流的要求;(3)标定后测量误差小于0.5%,系统具有较高的观测精度与抗干扰能力;(4)与变频法相比观测效率提高2.3倍.通过该方法开发的观测装置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抗干扰能力,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适用于各种类型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观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重复m序列 岩矿石标本 电性参数 观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域激电信号采集平台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国红 张前丰 +1 位作者 程辉 谢天财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1-207,共7页
为提高传统频率域激电信号接收机的通用性,设计了一种可采集和处理变频信号、双频信号和伪随机多频信号等多种频率域激电信号的采集平台。该平台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硬件电路,实现低通滤波、程控放大、模数转换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 为提高传统频率域激电信号接收机的通用性,设计了一种可采集和处理变频信号、双频信号和伪随机多频信号等多种频率域激电信号的采集平台。该平台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硬件电路,实现低通滤波、程控放大、模数转换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LabVIEW中设计上位机,进行参数设置、数字滤波、频谱分析、幅值测量、求值计算等处理,得到幅频率等目标参数,并具有波形显示与回放、数据存储与查看等功能;设计了阻容网络模拟实验,3种激电法幅频率实测值与理论值绝对误差均小于0.5%。实验表明,平台能够灵活选取不同方法进行采集和处理,测量精度较高,在资源勘查以及煤矿水害探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激电 LABVIEW 阻容网络 视幅频率 信号采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沉积法的纳米Al2O3涂层微织构刀具刀-屑界面间摩擦系数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佩真 唐思文 +6 位作者 孙林 刘骞 李鹏南 牛秋林 王金林 王睿 刘鹏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32,共7页
采用原子沉积法(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分别在点状微织构和条状微织构YT5硬质合金刀具(微织构刀具)上制备了纳米Al 2O 3涂层,通过直角切削实验研究了纳米Al 2O 3涂层对微织构刀具刀-屑界面间摩擦系数的影响,并将纳米Al 2O 3涂层... 采用原子沉积法(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分别在点状微织构和条状微织构YT5硬质合金刀具(微织构刀具)上制备了纳米Al 2O 3涂层,通过直角切削实验研究了纳米Al 2O 3涂层对微织构刀具刀-屑界面间摩擦系数的影响,并将纳米Al 2O 3涂层微织构刀具与微织构刀具、YT5硬质合金刀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织构能降低刀具刀-屑界面间的摩擦系数;纳米Al 2O 3涂层能进一步降低微织构刀具刀-屑界面间的摩擦系数,其中厚度为100 nm的Al 2O 3涂层微织构刀具刀-屑界面间的摩擦系数最小,当点状微织构间距为0.15 mm时摩擦系数值最优,当条状微织构方向垂直于主切削刃时摩擦系数值最优;刀具刀-屑界面间的摩擦系数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纳米Al 2O 3涂层与微织构相结合将刀-屑界面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转变为滑动-滚动复合摩擦的形式,降低了微织构刀具刀-屑界面间的摩擦系数,改善了摩擦性能,有利于提高刀具耐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 2O 3涂层 切削刀具 原子沉积法 微织构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移动机器人节点三维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宏辉 胡小平 吴开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70,共6页
在煤矿井下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移动机器人作为网络中的可移动节点,其空间位置的确定对网络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三维定位算法精度和实现复杂度难以平衡的问题,将一种二维平面内的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 在煤矿井下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移动机器人作为网络中的可移动节点,其空间位置的确定对网络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三维定位算法精度和实现复杂度难以平衡的问题,将一种二维平面内的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距的概率质心定位算法扩展到煤矿井下狭长封闭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节点的三维定位应用,通过在一定显著度下的各锚节点定位球壳求取定位重合区域,并用该区域代替整个机器人节点的分布区域,以重合区域的概率密度质心作为机器人节点的估计位置。通过实验仿真对移动机器人节点定位情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算法在狭长封闭模拟空间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13 m,基本可实现对移动机器人的空间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机器人 三维定位 RSSI 概率质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型可控超轻结构化零件的孔隙生成效果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伟辉 杨永强 +2 位作者 肖冬明 陈昌永 毛桂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47-1556,共10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孔隙率等参数可控的自动超轻结构化金属零件的增材制造。以方块零件及一个具有复杂外形的零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面向激光选区熔化工艺的可控超轻结构化零件的孔隙生成效果,重点探讨了成型工艺对超轻结构化零件孔隙率的影... 本文主要研究了孔隙率等参数可控的自动超轻结构化金属零件的增材制造。以方块零件及一个具有复杂外形的零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面向激光选区熔化工艺的可控超轻结构化零件的孔隙生成效果,重点探讨了成型工艺对超轻结构化零件孔隙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可将方块CAD模型快速自动转化为可控超轻结构化模型,计算孔隙率误差可控制在±2%以内;激光深穿透现象会导致带悬垂面内壁的壁厚增加,所引起的孔隙率误差值为负值,且计算孔隙率越大,负值倾向越严重;而成型工艺性不致密导致的孔隙率误差为正值,且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计算孔隙率越大,该误差值越小。故为使总孔隙率误差能较好地反映超轻结构网格孔隙的控制精度,应提高成型时实体部分的致密性。按45%设定孔隙率成功地将具有复杂结构的零件转化为计算孔隙率为44.62%的超轻结构化模型,采用高致密性激光选区熔化工艺成型后,实测孔隙率为42.94%,无悬垂面的内壁壁厚误差≤0.06mm,达到了较好的超轻结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选区熔化 超轻结构 金属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谱分布区域的齿轮聚类分析与故障诊断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学军 蒋玲莉 +1 位作者 杨大炼 王可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4-308,共5页
齿轮(尤其是故障齿轮)振动信号具有明显的非高斯性,双谱是分析非高斯信号的有效方法。齿轮不同故障模式振动信号双谱分析表明齿轮双谱分布区域与故障模式间存在映射关系,可作为分类特征。采用阈值化的双谱二值图作为特征向量,基于目标... 齿轮(尤其是故障齿轮)振动信号具有明显的非高斯性,双谱是分析非高斯信号的有效方法。齿轮不同故障模式振动信号双谱分析表明齿轮双谱分布区域与故障模式间存在映射关系,可作为分类特征。采用阈值化的双谱二值图作为特征向量,基于目标函数的聚类法实现分类与故障诊断。聚类过程以训练样本双谱二值图的逻辑与运算表征类间分布共性,逻辑或运算表征类间分布范围,构成类模板,测试样本与类模板距离最小值构造最近邻模板分类器,实现聚类,整个过程只是计算1的个数,简单、实用。齿轮故障诊断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齿轮 双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AZ31镁合金的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龙飞 姜炳春 +1 位作者 赵俊 卢立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8,共5页
利用Hopkinson压杆试验机和限位环限制技术,并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等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动态冲击下的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最后分析了AZ31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1 524-2 024s^-1的应变速率范围内,AZ31镁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应... 利用Hopkinson压杆试验机和限位环限制技术,并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等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动态冲击下的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最后分析了AZ31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1 524-2 024s^-1的应变速率范围内,AZ31镁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应变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应变强化效应;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AZ31镁合金塑性变形机制依次为滑移+孪生、晶粒细化、变形局部化;剪切带内的温升约为241K,达到了孪生动态再结晶的形核温度;晶粒内部的滑移和孪晶转动是剪切带内晶粒细化的主要机制,短暂的温升促进了剪切带内晶粒的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冲击变形 限位环技术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金属管线探测仪电磁信号发送机设计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付国红 李广 +2 位作者 黄良沛 程辉 杨天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4-590,共7页
针对江河水下金属管线埋深大、距离长等特点,专门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和CPLD的电磁信号发送机,为电磁法探测水下金属管线提供人工场源。介绍了水下金属管线探测仪电磁信号发送机的设计方法,根据实际探测情况建立了发送机信号输出回路的... 针对江河水下金属管线埋深大、距离长等特点,专门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和CPLD的电磁信号发送机,为电磁法探测水下金属管线提供人工场源。介绍了水下金属管线探测仪电磁信号发送机的设计方法,根据实际探测情况建立了发送机信号输出回路的物理模型,推导了输出回路的数学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描述了发送机电路结构与输出电流的测量方法,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发送机设计方法可行,输出信号频率稳定,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 000 W,电流测量相对误差约2%,可为水下金属管线的电磁测深提供能量充足且稳定的电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法 管线探测 发送机 电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型过程的粉末粘附问题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伟辉 肖冬明 +2 位作者 杨永强 毛星 黄长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3-47,共5页
激光选区熔化金属粉末形成金属零件的过程中存在粉末粘附现象,对零件的成型精度影响很大。为此,从粉末粘附现象的成因、粘附颗粒的分类及粘附颗粒对成型精度的影响机理等方面研究了粉末粘附现象。归纳出了粉末粘附对不同类型成型面的影... 激光选区熔化金属粉末形成金属零件的过程中存在粉末粘附现象,对零件的成型精度影响很大。为此,从粉末粘附现象的成因、粘附颗粒的分类及粘附颗粒对成型精度的影响机理等方面研究了粉末粘附现象。归纳出了粉末粘附对不同类型成型面的影响。结合成型工艺试验分析,从扫描路径规划及材料摄入能量调配方面提出了弱化粉末粘附现象对成型精度影响的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一种多重勾边+内缩填充扫描策略,并结合合适的扫描速度,可弱化粉末粘附对零件侧壁表面精度的影响,能获得Rz26.9μm的侧壁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增材制造 粉末粘附 金属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