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料水射流抛光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
作者 车翠莲 黄传真 +2 位作者 朱洪涛 李全来 刘丽芳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16,共3页
磨料水射流抛光是新出现的一种精密加工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磨料水射流抛光技术的研究情况,介绍了磨料水射流抛光机理和各工艺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指出了目前磨料水射流抛光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抛光 抛光机理 精密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心玻璃微珠的多层衍射光波导镜片高精度装配间隔控制
2
作者 白家荣 姚鹏 +6 位作者 刘凯 刘祥 王茜 李丰国 褚东凯 侯士杰 屈硕硕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0-1433,共14页
针对增强现实光学模组中多层衍射光波导镜片叠合装配的间隔精度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心玻璃微珠的精密间隔控制方法。通过理论计算与光学模拟仿真,得出衍射光波导镜片满足成像需求所允许的间隔误差。然后,设计分选工艺,自主搭建筛... 针对增强现实光学模组中多层衍射光波导镜片叠合装配的间隔精度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心玻璃微珠的精密间隔控制方法。通过理论计算与光学模拟仿真,得出衍射光波导镜片满足成像需求所允许的间隔误差。然后,设计分选工艺,自主搭建筛分设备,获取特定粒径分布的空心玻璃微珠,并作为超精密间隔标准物质,用于精密控制衍射光波导镜片的叠合装配间隔。最后,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衍射光波导镜片叠合系统,完成了多层衍射光波导镜片的叠合装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分选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形状良好且粒径分布更加集中,平均粒径为38.36μm,标准偏差为1.60μm;通过50组衍射光波导镜片叠合样本的间隔误差验证,62%的样本能够满足高质量成像要求,98%的样本能够满足基本成像要求。该精密间隔控制方法能够满足多层衍射光波导镜片叠合装配的间隔精度以及误差范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波导镜片 空心玻璃微珠 叠合装配 粒径精度 间隔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吸附装夹对镜片面形调控的影响
3
作者 王茜 姚鹏 +5 位作者 白家荣 刘祥 李丰国 褚东凯 侯士杰 魏宗磊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6,共11页
真空吸附装夹可以使镜片受力均匀,减少表面划伤,广泛应用于光机系统加工装配领域。为了研究真空吸附对薄平面镜片面形的影响,基于圆周简支平板变形理论和薄板理论分析镜片与夹具间不同接触状态和不同真空度对镜片变形的影响规律。建立... 真空吸附装夹可以使镜片受力均匀,减少表面划伤,广泛应用于光机系统加工装配领域。为了研究真空吸附对薄平面镜片面形的影响,基于圆周简支平板变形理论和薄板理论分析镜片与夹具间不同接触状态和不同真空度对镜片变形的影响规律。建立流固耦合模型分析不同负压条件下对镜片面形产生的影响,验证真空吸附调控镜片面形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吸附装夹实验分析镜片在负压前后的面形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负压吸附前后,镜片吸附面的面形误差由10μm内降低至7μm内;镜片与夹具之间的间隙由9μm降低至4μm以内,最小值为0.8μm。负压吸附使得镜片吸附面面形更加贴近夹具面形,验证了真空吸附调控镜片面形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提出的真空吸附装夹调控镜片面形以提高镜片加工和装配精度的方法,可有效降低镜片初始面形误差对光机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吸附 平面镜片 吸附孔式夹具 装夹变形 面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水射流铣削陶瓷材料的表面形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冯衍霞 黄传真 +2 位作者 JUN Wang 朱洪涛 侯荣国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2,共3页
对磨料水射流铣削氧化铝陶瓷的铣削表面形状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铣削工艺参数对铣削表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工艺参数,铣削表面的结构形状随加工参数的改变而变化。随着水压力的增大,铣削所得的凹槽深度增加,而喷嘴横... 对磨料水射流铣削氧化铝陶瓷的铣削表面形状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铣削工艺参数对铣削表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工艺参数,铣削表面的结构形状随加工参数的改变而变化。随着水压力的增大,铣削所得的凹槽深度增加,而喷嘴横移速度增加时,凹槽深度减小,水压力和喷嘴横移速度对凹槽宽度的影响不大。随着靶距和横向进给量的增加,凹槽深度都减小,宽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铣削 陶瓷材料 铣削参数 铣削表面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磨料气射流切割深度建模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全来 黄传真 +3 位作者 王军 朱洪涛 车翠莲 刘增文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8-91,共4页
微磨料气射流切割技术具有无热影响区,工件受加工作用力小的优点,非常适合于切割硅和玻璃等硬脆材料薄板。切割深度是评价切割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建立了微磨料气射流切割硬脆材料的切割深度半经验模型。通过全因素实验和回归分析确定... 微磨料气射流切割技术具有无热影响区,工件受加工作用力小的优点,非常适合于切割硅和玻璃等硬脆材料薄板。切割深度是评价切割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建立了微磨料气射流切割硬脆材料的切割深度半经验模型。通过全因素实验和回归分析确定了模型中的经验参数。该切割深度模型表明,切割深度随气压和射流角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喷嘴横移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比较实验值和预测曲线,分析了模型的预言能力。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言微磨料气射流切割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磨料气射流 切割 硬脆材料 切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非淹没式纯水射流喷嘴内部流场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丽芳 黄传真 +2 位作者 朱洪涛 车翠莲 李全来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6-60,共5页
采用FLUENT对水喷嘴内部流场,混合室和混合管内部流场,以及收敛角对流场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水喷嘴内部流场可以较好地预测水射流速度,在混合室内部空气与水界面处有一系列的漩涡,在锥段末端处充满了低速度的水,收敛... 采用FLUENT对水喷嘴内部流场,混合室和混合管内部流场,以及收敛角对流场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水喷嘴内部流场可以较好地预测水射流速度,在混合室内部空气与水界面处有一系列的漩涡,在锥段末端处充满了低速度的水,收敛角为45°时锥段处的水速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 喷嘴 流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水射流切割高强钢材料的去除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黎明河 朱洪涛 +3 位作者 丁建华 王明佳 王国宁 张锟 《工具技术》 2020年第10期13-18,共6页
磨料水射流作为一种较新的高能束流加工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材料加工,且作为唯一的冷加工方式有其独特优势。但由于缺少可以准确控制材料去除的理论,从而制约着其加工精度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拓宽。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磨料水射流加工工艺... 磨料水射流作为一种较新的高能束流加工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材料加工,且作为唯一的冷加工方式有其独特优势。但由于缺少可以准确控制材料去除的理论,从而制约着其加工精度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拓宽。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磨料水射流加工工艺参数对不同钢材材料去除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对45钢、4340高强钢和1Cr11NiW2MoV(铬镍钨钼钒马氏体耐热钢)进行材料去除率的实验,通过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相关的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在所选工艺参数范围内,压力和进给速度对材料去除率影响明显,而磨料粒径的影响最小;材料去除率的实验值与预测值变化基本一致,整体最大误差不超过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 单因素实验 正交试验 材料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辅助水射流微铣削单晶β-Ga_(2)O_(3)衬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田龙 黄传真 +3 位作者 刘盾 姚鹏 刘含莲 刘雪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59-1567,共9页
氧化镓(β-Ga_(2)O_(3))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半导体材料,由于其易解理、高脆性、导热性差和各向异性等特点,在传统的精密加工和激光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微裂纹,这极大地制约了氧化镓单晶的应用。激光辅助水射流加工集成了激光加工效率高、精... 氧化镓(β-Ga_(2)O_(3))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半导体材料,由于其易解理、高脆性、导热性差和各向异性等特点,在传统的精密加工和激光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微裂纹,这极大地制约了氧化镓单晶的应用。激光辅助水射流加工集成了激光加工效率高、精度高以及水射流加工不产生热损伤的优势,能实现硬脆材料的近无热损伤加工,在半导体晶圆加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激光辅助水射流微铣削单晶β-Ga_(2)O_(3)衬底进行了全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微槽深度和微槽底部表面粗糙度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工艺参数优化,激光辅助水射流加工能获得低表面损伤、底部平整且表面粗糙度低(Ra<1μm)的微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镓衬底 激光辅助水射流 微铣削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T450蠕墨铸铁铣削加工刀具角度和铣削参数的仿真优化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葛慧 贾川川 +5 位作者 王术友 李佃峰 牛佳慧 孙志康 黄传真 刘含莲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5,共7页
蠕墨铸铁是制造新型高性能柴油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优选材料。根据刀具手册的推荐,目前蠕墨铸铁切削加工时刀具角度和加工参数主要选择铸铁类通用型参数,其适用性还有待针对性优化。本文以蠕墨铸铁RuT450为铣削加工对象,利用有限元铣削... 蠕墨铸铁是制造新型高性能柴油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优选材料。根据刀具手册的推荐,目前蠕墨铸铁切削加工时刀具角度和加工参数主要选择铸铁类通用型参数,其适用性还有待针对性优化。本文以蠕墨铸铁RuT450为铣削加工对象,利用有限元铣削加工仿真,以较低的的铣削力和铣削温度为优化目标,对蠕墨铸铁铣削加工的刀具角度和加工参数进行优选,得到铣削加工蠕墨铸铁适宜的铣刀片角度为4°前角配合8°后角,在此基础上根据有限元仿真得到较适合的三组铣削加工参数。采用仿真优选出的刀具角度和加工参数开展RuT450铣削实验,结果表明,当主轴转速为700r/min、进给速度为850mm/min时,铣削力最小,铣削温度较低,加工表面的质量最好,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对蠕墨铸铁铣削加工的刀具和工艺优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铣削仿真 参数优化 铣削力 铣削温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件厚度与热处理对RuT450蠕墨铸铁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志康 刘含莲 +4 位作者 郭毅 季良刚 苏瑞 牛佳慧 黄传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18,共6页
对重卡发动机的蠕墨铸铁缸体不同厚度部分进行取样,采用3D激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以及X射线应力分析仪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铸造厚度蠕墨铸铁RuT450的显微组织、蠕化率、表面残余应力、布氏硬度、拉伸强... 对重卡发动机的蠕墨铸铁缸体不同厚度部分进行取样,采用3D激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以及X射线应力分析仪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铸造厚度蠕墨铸铁RuT450的显微组织、蠕化率、表面残余应力、布氏硬度、拉伸强度等性能,还研究了去应力退火、不同时长的自然时效处理下蠕墨铸铁RuT450的组织变化和力学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相对较厚的蠕墨铸铁铸件石墨蠕化率较高;蠕墨铸铁的铸态表层残余应力为压应力,且随试样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保证强度指标的前提下适度的退火处理比自然时效能更高效地释放表面残余应力;蠕墨铸铁表面硬度及强度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退火处理可进一步降低表面硬度和强度。该研究结论对蠕墨铸铁切削性能评价及优选切削加工工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铸件厚度 退火 时效处理 蠕化率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墨铸铁钻削加工有限元分析及刀具结构优选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佃峰 黄传真 +4 位作者 刘含莲 牛佳慧 孙志康 刘倩 李瑞川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66,共10页
蠕墨铸铁是制造柴油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理想材料,但因为其自身的难加工性以及发动机缸体、缸盖上孔加工工艺的占比较高,使得实际生产中孔加工刀具的成本较高,因此优选蠕墨铸铁孔加工刀具的结构很有必要。以蠕墨铸铁RuT450为钻削加工对象... 蠕墨铸铁是制造柴油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理想材料,但因为其自身的难加工性以及发动机缸体、缸盖上孔加工工艺的占比较高,使得实际生产中孔加工刀具的成本较高,因此优选蠕墨铸铁孔加工刀具的结构很有必要。以蠕墨铸铁RuT450为钻削加工对象,利用钻削力理论模型预测了五种不同钻头结构加工RuT450的钻削力和扭矩;通过有限元分析对钻头结构进行了优选,得到了钻削性能较好的三种钻头结构;使用优选的三种钻头进行了RuT450孔加工实验,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三种钻头的钻削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了性能较优的钻头结构;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建立的钻削力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对于提高蠕墨铸铁钻削加工质量和降低刀具成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钻削力模型 有限元分析 钻削实验 刀具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件厚度及退火处理对蠕墨铸铁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贾川川 葛慧 +4 位作者 王术友 孙志康 季良刚 苏瑞 刘含莲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共6页
以发动机缸体材料蠕墨铸铁RuT450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其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及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结合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演变分析其对切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铸造厚度不同,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同;切削力... 以发动机缸体材料蠕墨铸铁RuT450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其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及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结合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演变分析其对切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铸造厚度不同,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同;切削力是石墨含量、蠕化率、残余应力、硬度、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的综合反映,切削热则与切削力密切相关;在保证强度指标的前提下,退火处理有助于降低铣削加工时的切削温度,对适度厚度的工件还可以降低切削力。在相对低速铣削时,退火处理可有效提高工件的加工表面质量;在保证满足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去应力退火后可以适当提升切削速度,提高蠕墨铸铁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铸件厚度 退火 切削力 切削温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壳体平面铣削加工质量改善
13
作者 张清阁 杨志 刘含莲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4,共4页
在工程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铸造壳体类零件常因形状不规则、结构复杂、加工面积较大等原因,存在加工难度高、平面度等表面质量难以保证,合格率不稳定等问题。为了有效提升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基于实际的加工条件和环境,以壳体平... 在工程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铸造壳体类零件常因形状不规则、结构复杂、加工面积较大等原因,存在加工难度高、平面度等表面质量难以保证,合格率不稳定等问题。为了有效提升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基于实际的加工条件和环境,以壳体平面铣削加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铣削力进行了计算,进而对壳体变形量进行了分析。针对最大变形位置,结合已成熟的装夹方法,在工件薄壁处采用反向预紧支撑方式,有效改善了大批量生产加工中壳体加工平面度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加工 平面度 有限元 预紧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增韧补强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含莲 黄传真 +4 位作者 秦惠芳 王随莲 孙静 邹斌 艾兴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8-103,共6页
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可以极大地提高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综述了目前相关的增韧补强机理的研究情况 ,主要包括基体晶粒的细化及由沿晶断裂向穿晶断裂模式的转变 ,热处理对微裂纹的愈合作用 ;指出了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纳米复合陶瓷 增韧补强机理 微观结构 穿晶断裂模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含量对ZrO_2/Al_2O_3陶瓷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传真 孙静 +3 位作者 刘含莲 邹斌 王随莲 谷美林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26,共4页
以陶瓷纺织剪刀为应用目标,开发成功ZrO2/Al2O3复相陶瓷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材料晶粒逐渐减小,材料中t相ZrO2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这有利于材料断裂韧度和横向断裂强度的提高;当Al2O3... 以陶瓷纺织剪刀为应用目标,开发成功ZrO2/Al2O3复相陶瓷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材料晶粒逐渐减小,材料中t相ZrO2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这有利于材料断裂韧度和横向断裂强度的提高;当Al2O3含量(质量分数)为20%左右时,ZrO2/Al2O3复相陶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铝 二氧化锆 陶瓷材料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材料断裂韧度 横向断裂强度 质量分数 纺织剪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TiN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谷美林 黄传真 +2 位作者 刘炳强 邹斌 刘增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21,共4页
热压烧结制备了不同TiN含量的复合陶瓷刀具材料TiB2-TiN-(Ni,Mo),对其性能测试表明,随着TiN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逐渐提高,但是材料的硬度在TiN的含量达到40%(体积分数)时却大幅度降低。利用X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热压烧结制备了不同TiN含量的复合陶瓷刀具材料TiB2-TiN-(Ni,Mo),对其性能测试表明,随着TiN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逐渐提高,但是材料的硬度在TiN的含量达到40%(体积分数)时却大幅度降低。利用X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AX)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生成了MoNi相;随TiN含量增加,材料从以沿晶断裂为主转变为同时有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的断裂模式;裂纹扩展过程中有金属颗粒桥连现象。分析认为,材料的主要增韧机制是延性相颗粒桥连和裂纹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 TIN 陶瓷刀具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增韧补强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惠 刘含莲 +2 位作者 黄传真 于金伟 肖守荣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共5页
综述了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增韧补强机理及其增韧补强模型的研究情况,主要包括微裂纹增韧、残余应力增韧、相变增韧、桥联增韧、塑性变形增韧和协同增韧等多种方式,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纳米复合陶瓷刀具 微裂纹 桥联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削可靠性的新型陶瓷刀具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传真 刘含莲 +2 位作者 刘大志 邹斌 孙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8-90,共3页
建立了切削可靠性和刀具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切削可靠性和断裂韧性的要求设计并制备出了颗粒和晶须协同增韧的陶瓷刀具JX-2,其力学性能与晶须增韧陶瓷刀具(JX-1)相当,但成本低,且抗扩散磨损的能力强。将JX-2、JX-1和硬质合金刀... 建立了切削可靠性和刀具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切削可靠性和断裂韧性的要求设计并制备出了颗粒和晶须协同增韧的陶瓷刀具JX-2,其力学性能与晶须增韧陶瓷刀具(JX-1)相当,但成本低,且抗扩散磨损的能力强。将JX-2、JX-1和硬质合金刀具YG6X进行对比切削电铸纯镍实验,JX-2的切削速度最高,磨损寿命最长,其抗磨损能力最强,是加工纯镍或高镍合金等材料的理想刀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可靠性 陶瓷刀具 力学性能 断裂韧性 抗磨损能力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3Y-TZP复合陶瓷材料的性能及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静 黄传真 +1 位作者 刘含莲 邹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45,共4页
在3Y-TZP基体中添加平均粒径为2.7μm的TiN颗粒,利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出TiN/3Y-TZP新型复合陶瓷材料,研究了TiN对3Y-TZP的常温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低温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N和3Y-TZP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相容性;TiN细化了基... 在3Y-TZP基体中添加平均粒径为2.7μm的TiN颗粒,利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出TiN/3Y-TZP新型复合陶瓷材料,研究了TiN对3Y-TZP的常温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低温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N和3Y-TZP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相容性;TiN细化了基体材料,对3Y-TZP表现出显著的增韧补强作用,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最高分别达到13.3MPa.m1/2,1410MPa。初步研究了空气中220℃下TiN/3Y-TZP的抗老化性能,证明添加TiN颗粒可明显提高3Y-TZP的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Y—TZP TIN 增韧补强 力学性能 低温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工艺参数对Al2O3/SiC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方斌 黄传真 许崇海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74-1378,共5页
烧结工艺参数对陶瓷刀具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三个工艺参数对Al2O3/SiC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极差分析法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烧结温... 烧结工艺参数对陶瓷刀具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三个工艺参数对Al2O3/SiC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极差分析法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烧结温度是影响Al2O3/SiC陶瓷刀具材料机械力学性能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刀具材料的断口形貌表明烧结工艺参数,尤其是烧结温度对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正交试验结果和微观组织结构形貌分析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刀具材料 烧结工艺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