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C/NCN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热催化CO_(2)还原性能研究
1
作者 丁佳雨 王亚男 +1 位作者 徐松 李忠玉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0,共7页
在传统光催化CO_(2)反应中引入热能是提高转化效率的新方法。通过超声辅助法将Bi@C纳米颗粒加载到三维蜂窝状氮化碳(NCN)上制备了Bi@C/NCN复合催化剂,并将其装载到碳化的天然松木表面,组装了气-液-固三相CO_(2)光热催化还原系统。在全... 在传统光催化CO_(2)反应中引入热能是提高转化效率的新方法。通过超声辅助法将Bi@C纳米颗粒加载到三维蜂窝状氮化碳(NCN)上制备了Bi@C/NCN复合催化剂,并将其装载到碳化的天然松木表面,组装了气-液-固三相CO_(2)光热催化还原系统。在全光谱照射下,Bi@C与NCN质量比为60%的复合催化剂的CO_(2)还原为CO活性达到41.50μmol/(g·h),是纯NCN的2.65倍。其中,Bi@C纳米颗粒能够吸收近红外光并产生热电子,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局部温度。此外,得益于三相系统的设计,将光热效应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局限在催化剂表面,提高了反应温度并减少了能量损失,为CO_(2)还原提供了动力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催化CO_(2)还原 蜂窝状氮化碳 复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模式下的常州大学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浩平 王宇 +1 位作者 杨松 薛冰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15-117,共3页
2018年教育部正式部署新工科建设工作,历经2年时间,各个高校都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常州大学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领军型大学,通过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机构改革,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国际协同、校企协同、... 2018年教育部正式部署新工科建设工作,历经2年时间,各个高校都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常州大学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领军型大学,通过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机构改革,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国际协同、校企协同、校内协同,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渣基新型氮杂化炭材料制备与催化环己基苯氧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冯洋洋 单玉华 +2 位作者 郑一天 李明时 鲁墨弘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1-949,共9页
将咖啡渣在氨气氛中高温热处理,制备氮杂化炭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氮气吸附-脱附(BET)、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其掺氮量,并将其用于催化氧化环己... 将咖啡渣在氨气氛中高温热处理,制备氮杂化炭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氮气吸附-脱附(BET)、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其掺氮量,并将其用于催化氧化环己基苯(CHB)合成苯酚和环己酮,考察了咖啡渣的热处理温度和反应条件(O2压力、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上述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700℃氨气氛中制备的咖啡渣基氮杂化炭材料(NC-700)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其中所含石墨氮杂化结构对形成催化活性中心起重要作用;以NC-700为催化剂,在130℃、0.9 MPa O2分压下反应4h,CHB转化率为18.3%,环己酮和苯酚的选择性分别为81.8%和70.7%。NC-700循环使用10次,其催化性能没有明显变化。表明NC-700是可用于CHB氧化合成苯酚和环己酮的性能稳定、易回收利用、无污染的新型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渣 氮掺杂炭材料 环己基苯(CHB) 催化氧化 苯酚 环己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度可控的碳氮层状修饰3DOM-TiO2及其光催化性能
4
作者 周满 张亚康 +1 位作者 陈敬文 李忠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7-61,共5页
以盐酸多巴胺为碳/氮前驱体,成功制备了层状碳氮(NC)修饰的三维有序大孔二氧化钛(NC/3DOMTiO2)的新型复合结构。实验通过调节前驱体的浓度,首次实现了对3DOM-TiO2表面NC层厚度的可控负载。与空白3DOM-TiO2相比,NC/3DOM-TiO2复合材料在... 以盐酸多巴胺为碳/氮前驱体,成功制备了层状碳氮(NC)修饰的三维有序大孔二氧化钛(NC/3DOMTiO2)的新型复合结构。实验通过调节前驱体的浓度,首次实现了对3DOM-TiO2表面NC层厚度的可控负载。与空白3DOM-TiO2相比,NC/3DOM-TiO2复合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并筛选出了合理的NC厚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OM-TiO2 碳氮修饰 光催化 可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Co、Ni的电催化析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晓 何小波 +1 位作者 李响 银凤翔 《新型工业化》 2016年第10期1-9,共9页
氢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赖于经济可行的制氢技术。研发低成本、高性能的电催化析氢催化剂对提升制氢技术,促进氢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发展的非贵金属电催化析氢催化剂,重点介绍了基于过渡金属Fe、Co和Ni的合金、磷... 氢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赖于经济可行的制氢技术。研发低成本、高性能的电催化析氢催化剂对提升制氢技术,促进氢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发展的非贵金属电催化析氢催化剂,重点介绍了基于过渡金属Fe、Co和Ni的合金、磷化物以及硫化物等电催化析氢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对它们的合成方法、结构特性、催化活性、稳定性能以及微观结构和析氢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表明,基于过渡金属Fe、Co、Ni的催化剂尽管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但是它们的析氢催化性能目前仍然低于贵金属催化剂,离实际应用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随着材料、化学学科的发展、合成技术的创新以及析氢催化机理研究的深入,基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析氢催化性能必将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电化学 过渡金属 催化剂 氢气析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氧气析出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艳红 何小波 +1 位作者 银凤翔 陈金男 《新型工业化》 2016年第12期1-8,共8页
发展高效电催化氧气析出催化剂对推动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的商业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最好的电催化氧气析出反应(OER)催化性能,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催化OER过程,然后综述了近年用... 发展高效电催化氧气析出催化剂对推动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的商业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最好的电催化氧气析出反应(OER)催化性能,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催化OER过程,然后综述了近年用于OER的基于Ir和Ru等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这些贵金属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结构特性、OER催化性能以及它们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Ru基贵金属催化剂虽具有较好的OER催化活性,但其稳定性欠佳;Ir基贵金属催化剂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其OER催化活性相对较差。过渡金属原子(Fe、Co、Ni等)的掺杂不仅可以提高这两类贵金属基催化剂的OER催化性能,还可以降低催化剂中贵金属的含量,从而降低催化剂成本。材料、化学和催化等学科的发展,合成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对OER催化机理逐渐深入的认识必将大大促进高效、低成本贵金属OER催化剂的实用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析出反应 电化学 催化(作用) 催化剂 贵金属 能量储存与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CoAPO-5分子筛液相催化氧化糠醛制备马来酸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杨 李侨 +4 位作者 王俊 孙雪妮 韶晖 黄春香 钟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5-1081,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分别合成了微孔和多级孔CoAPO-5分子筛,采用XRD、SEM、NH_3-TPD、N_2吸附-脱附等手段表征其结构,通过液相催化氧化糠醛制备马来酸,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级孔CoAPO-5分子筛中呈介孔孔道,约为6.16nm,球... 采用水热法分别合成了微孔和多级孔CoAPO-5分子筛,采用XRD、SEM、NH_3-TPD、N_2吸附-脱附等手段表征其结构,通过液相催化氧化糠醛制备马来酸,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级孔CoAPO-5分子筛中呈介孔孔道,约为6.16nm,球状结构。与微孔CoAPO-5分子筛相比较,多级孔CoAPO-5分子筛具有较大的孔径和较高的酸量,因而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效果。在m(1,2-二氯乙烷)∶m(过氧化氢)∶m(糠醛)=3∶5∶1,催化剂用量为糠醛质量的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多级孔CoAPO-5分子筛催化剂上,糠醛的转化率为86.91%,马来酸的收率为85.89%,较微孔CoAPO-5分子筛分别提高10.91和21.62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 CoAPO-5分子筛 糠醛 液相 马来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链长度对交联聚苯乙烯固定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催化环己基苯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婷婷 单玉华 +2 位作者 王继元 陈韶辉 黄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4-252,共9页
为解决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催化剂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采用不同链长的卤代烃,通过烷基化反应,将NHPI化学固定于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制得了具有不同长度连接链的CPS-NHPI-Cn非均相催化剂。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 为解决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催化剂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采用不同链长的卤代烃,通过烷基化反应,将NHPI化学固定于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制得了具有不同长度连接链的CPS-NHPI-Cn非均相催化剂。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将所制备的CPS-NHPI-C n用于催化环己基苯(CHB)氧化过程,考察了连接链长度(C1~C9)及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接链长度明显影响CPS-NHPI-Cn的催化性能,连接链长从度C 1增至C6,CPS-NHPI-Cn催化剂的活性增加。以CPS-NHP-C6为催化剂,在95℃、1 MPaO2分压下反应8 h,环己基苯的转化率为28.4%,环己酮和苯酚的选择性分别为90.7%和87.6%。CPS-NHP-C6循环使用10次,其催化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CPS) 固定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 连接链长度 环己基苯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氢气析出Mo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鲁萍 何小波 银凤翔 《新型工业化》 2017年第9期12-21,共10页
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制备氢气方法,电催化析氢反应受到广泛的关注。高效且低成本的电催化析氢催化剂的研发对制氢技术的提升,促进氢能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Mo基电化学析氢催化剂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主要介绍... 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制备氢气方法,电催化析氢反应受到广泛的关注。高效且低成本的电催化析氢催化剂的研发对制氢技术的提升,促进氢能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Mo基电化学析氢催化剂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主要介绍了Mo基硫化物,Mo基碳化物,Mo基磷化物,Mo合金等,探讨了这些催化剂的合成技术,结构特性,HER性能以及结构与析氢性能之间的关系。Mo基硫化物的稳定性高,但活性有待提高;Mo基碳化物活性较好,但合成温度较高且表面易积碳堵塞孔道;Mo基磷化物导电性较高,但稳定性欠佳;Mo合金的制备简单,原料易得,但在碱性溶液中的溶出效应会降低催化活性。最后提出能提高析氢催化活性的方法,并对未来Mo基催化剂的优化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析氢反应 Mo基催化剂 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镍基催化剂催化木质素高效加氢解聚研究
10
作者 王玉阳 王达 +3 位作者 李小玉 李学兵 鲁墨弘 李明时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5,共5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Ni/ZnO-Al_2O_3催化剂,用于催化木质素解聚。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镍颗粒能够均匀地分散在载体表面。在催化木质素加氢解聚过程...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Ni/ZnO-Al_2O_3催化剂,用于催化木质素解聚。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镍颗粒能够均匀地分散在载体表面。在催化木质素加氢解聚过程中,载体锌铝比为3∶1的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效果,使得有机溶剂木质素在200℃,2.5 MPa初始氢压的条件下转化率达到了94.5%,芳香族单体的收率达到了14.7%,结焦11%;催化剂在四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使木质素的转化率达到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加氢解聚 锌铝比 解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耐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戚加磊 姚超 +3 位作者 左士祥 沈锐其 叶义风 桂豪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60,共9页
利用表面改性钛酸钾晶须(MPTW),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基复合材料,分析了MPTW的表面性质及其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聚合特性、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TW能与... 利用表面改性钛酸钾晶须(MPTW),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基复合材料,分析了MPTW的表面性质及其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聚合特性、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TW能与PBT发生原位化学接枝,促进MPTW在PBT基体中的分散,并模糊相界面;原位接枝的MPTW对PBT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影响PBT的半结晶时间。当MPTW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其中拉伸强度较纯PBT提高2倍,而冲击强度是纯PBT的3倍。同时,MPTW的添加明显提高了PTW的耐摩擦磨损性能。总体而言,制备的高强耐磨PBT复合材料,在工程塑料结构件、机械传动零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钾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结晶行为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对聚乙醇酸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崔爱军 朱晨浩 +5 位作者 祝龙生 薛士瀚 辛健 韦梅俊 何明阳 陈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7-200,共4页
采用添加抗氧剂的方法提高聚乙醇酸(PGA)在二次加工中的热稳定性,通过热重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黄度指数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最终确定主抗氧剂2246添加量为2mg/g、辅助抗氧剂THP-24添加量为8mg/g且主辅抗氧剂联合使用时,效果... 采用添加抗氧剂的方法提高聚乙醇酸(PGA)在二次加工中的热稳定性,通过热重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黄度指数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最终确定主抗氧剂2246添加量为2mg/g、辅助抗氧剂THP-24添加量为8mg/g且主辅抗氧剂联合使用时,效果最佳。与未添加抗氧剂的PGA相比,添加复合抗氧剂的PGA样品,其起始降解温度从275℃提高到318℃,相对分子质量保留率由64.02%提高到83.15%,黄度指数从17.23降到10.92,拉伸强度由61.30MPa提高到91.8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醇酸 热稳定性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锑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阴极保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培君 左士祥 +3 位作者 严向玉 刘文杰 李霞章 姚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通过原位生长制备了锑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Sb-SnO_(2)/RGO)复合材料,再通过水热法生长TiO_(2)制备了TiO_(2)/Sb-SnO_(2)/RG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和光电化学等技术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 通过原位生长制备了锑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Sb-SnO_(2)/RGO)复合材料,再通过水热法生长TiO_(2)制备了TiO_(2)/Sb-SnO_(2)/RG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和光电化学等技术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光吸收特性和电子复合情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_(2)与Sb-SnO_(2)形成了异质结构,扩大了复合材料的光响应范围,RGO的引入增强了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的响应,并提高了电子迁移速率。与TiO_(2)相比,TiO_(2)/Sb-SnO_(2)/RGO复合材料具有更佳的光阴极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掺杂二氧化锡 石墨烯 异质结构 光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增塑剂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斌 杜虎 +3 位作者 鲁墨弘 张伟 李明时 张世元 《精细石油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8,共5页
采用共结晶法制备了一系列复合无机盐催化剂,研究异丁酸和2,2,4-三甲基-1,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合成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混合无机盐的配比、醇酸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性等工艺条... 采用共结晶法制备了一系列复合无机盐催化剂,研究异丁酸和2,2,4-三甲基-1,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合成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混合无机盐的配比、醇酸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性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HSO_4·H_2O-NaH_2PO_4复合无机盐催化剂具有酯化率高和重复效果好等优点。经单因素实验考察,确定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2,2,4-三甲基-1,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质量的5%,醇酸摩尔比为1∶1.5,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2,2,4-三甲基-1,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的转化率为94.6%,选择性为96.5%,催化剂可重复使用7次以上,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反应 2 2 4-三甲基-1 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 共结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苯并噻唑类螺吡喃检测三价金属离子铁、铬、铝的比色和荧光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2
15
作者 元慧娟 梁倩 +2 位作者 周满 徐松 李忠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7-201,共5页
合成了新型苯并噻唑类的螺吡喃化合物3-苄基-8′-甲氧基-6′-硝基-3H-螺[苯并[d]噻唑-2,2′-苯并吡喃]即SP,其可以作为比色和荧光化学传感器,用来检测溶液中的三价金属离子铁、铬和铝。由于苯并噻唑类螺吡喃化合物特殊的结构与性能,在... 合成了新型苯并噻唑类的螺吡喃化合物3-苄基-8′-甲氧基-6′-硝基-3H-螺[苯并[d]噻唑-2,2′-苯并吡喃]即SP,其可以作为比色和荧光化学传感器,用来检测溶液中的三价金属离子铁、铬和铝。由于苯并噻唑类螺吡喃化合物特殊的结构与性能,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此化合物SP可以作为重要的光响应分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分析了化合物的性能。结果表明:此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裸眼识别效果、紫外和荧光识别效果,良好的抗干扰性,较快的响应时间和较低的检测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类螺吡喃 光响应分子 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吲哚类克酮酸菁的制备及用作检测Fe^(3+)的比色和荧光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屠林杰 梁倩 +2 位作者 周满 徐松 李忠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6-290,共5页
合成了1,1,2-三甲基-1H-苯并[e]吲哚克酮酸菁(TBIC),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此化合物的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加入Fe^(3+)后,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紫外和荧光光谱均... 合成了1,1,2-三甲基-1H-苯并[e]吲哚克酮酸菁(TBIC),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此化合物的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加入Fe^(3+)后,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紫外和荧光光谱均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出较短的响应时间、较低的检测限和对其他金属离子较好的抗干扰性能。结果表明,在多种金属离子存在的水溶液中,该化合物能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地识别Fe^(3+),可用作检测微量Fe^(3+)的比色和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酮酸菁 高选择性和灵敏度 比色和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酞菁-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及其选择性氧化苯甲醇为苯甲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露英 梁倩 +2 位作者 周满 徐松 李忠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5-230,234,共7页
合成了新型四取代铜酞菁-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4a(OPh-p-Cl_(2))CuPc]-MWCNTs)以有效地催化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复合材料很容易获得,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很... 合成了新型四取代铜酞菁-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4a(OPh-p-Cl_(2))CuPc]-MWCNTs)以有效地催化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复合材料很容易获得,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很好的表征。为了实现高效,选择性的催化作用,研究了溶剂种类、氧化剂种类和用量、催化剂用量、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在筛选实验中,[4a(OPh-p-Cl_(2))CuPc]-MWCNTs复合材料在苯甲醇氧化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5mg[4a(OPh-p-Cl_(2))CuPc]-MWCNTs,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叔丁基,650μL甲苯中60℃持续6h的最佳条件下获得最高的苯甲醇转化率62.12%和苯甲醛选择性93.19%。此外,还探讨了[4a(OPh-p-Cl_(2))CuPc]-MWCNTs复合物选择性地将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的可能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多壁碳纳米管 四取代铜酞菁-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苯甲醇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基苯酚类方酸菁的比色荧光探针制备及其在不同溶剂下检测Cu^(2+)和Mg^(2+)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园园 梁倩 +2 位作者 周满 徐松 李忠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5-300,共6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N,N-二丁基-3-氨基苯酚方酸菁染料(ZXSQ),并通过核磁氢谱和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探针可以在乙腈为溶剂的条件下识别Cu^(2+),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探针在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识别Mg^(2+),颜色泛出强烈的红色荧...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N,N-二丁基-3-氨基苯酚方酸菁染料(ZXSQ),并通过核磁氢谱和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探针可以在乙腈为溶剂的条件下识别Cu^(2+),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探针在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识别Mg^(2+),颜色泛出强烈的红色荧光。该探针解决了在Cu^(2+)和Mg^(2+)同时存在下无法区别的问题,实现了双识别且抗干扰的效果。该探针检测限均在10^(-6)mol/L,具有合成简单、低检测限和高灵敏度等优点,操作简便,能够快速、精准地检测环境以及生物体中的Cu^(2+)和M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酸菁 镁离子 铜离子 比色-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导电填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传栋 马江权 +3 位作者 尹正烨 赵云 殷云武 薛宝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97,共4页
将氧化石墨超声分散,在水合肼的作用下制备了在水相条件下稳定分散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RGO为掺杂剂,吡咯单体为原料,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_3·6H_2O)为引发剂聚合制备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 将氧化石墨超声分散,在水合肼的作用下制备了在水相条件下稳定分散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RGO为掺杂剂,吡咯单体为原料,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_3·6H_2O)为引发剂聚合制备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PPy/RGO)导电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线状PPy成功聚合在RGO表面;热重分析和电导率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相对于PPy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电导率,电导率可达14S/cm。将PPy/RGO复合材料水性聚氨酯乳液制成复合涂层,考察了涂层的抗静电性能,发现PPy/RGO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逾渗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石墨烯 导电填料 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球/亚铁氰化铜钾复合物固定床选择性去除污染水体中的Cs^(+)及其影响因素
20
作者 唐潇逸 张致慧 +4 位作者 孙健 王百荣 李子杰 王宏青 石伟群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0-249,I0003,共11页
采用柱上淋洗方式,在硅球(SiO_(2))填料上原位负载亚铁氰化铜钾(Cu-PBA),制得SiO_(2)/Cu-PBA复合材料固定床吸附柱。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N_(2)吸附等温测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证实了Cu... 采用柱上淋洗方式,在硅球(SiO_(2))填料上原位负载亚铁氰化铜钾(Cu-PBA),制得SiO_(2)/Cu-PBA复合材料固定床吸附柱。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N_(2)吸附等温测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证实了Cu-PBA的成功负载。通过批式法吸附实验,明确了SiO_(2)/Cu-PBA在模拟地下水中对Cs^(+)的最大吸附容量约为4.0 mg/g,30 min内达吸附平衡。进而系统研究了该材料在固定床系统中对Cs^(+)的吸附行为,包括柱床高、柱内径、进水流速和进水Cs^(+)浓度的影响。在最优固定床实验条件下,对比了SiO^(2)/Cu-PBA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模拟地下水及模拟海水中保留Cs^(+)及其他共存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离子(K^(+)、Na^(+)、Ca^(2+)和Mg^(2+))性能,结果表明,SiO_(2)/Cu-PBA拥有优异的Cs^(+)选择性和吸附性能,而树脂柱则在高盐分条件下失效。综上所述,SiO_(2)/Cu-PBA复合物在环境污染水体中选择性去除Cs^(+)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氰化铜钾 Cs^(+) 动态吸附 模拟地下水 模拟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