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辅助获取液体干扰表面三维数据精度评价
1
作者 徐昕恺 赵建江 +7 位作者 田素坤 刘中宁 赵晓一 赵晓波 江腾飞 陈晓军 马超 孙玉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目的:定量评价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辅助口内三维扫描仪(intraoral 3D scanners,IOS)获取的液体干扰表面数据精度,为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的临床应用提供精度数据。方法:选择《YY/T 1818—2022牙科学口腔数字印模仪》中标准模型作... 目的:定量评价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辅助口内三维扫描仪(intraoral 3D scanners,IOS)获取的液体干扰表面数据精度,为集成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的临床应用提供精度数据。方法:选择《YY/T 1818—2022牙科学口腔数字印模仪》中标准模型作为扫描对象,利用ATOS Q 12M得到三维扫描数据,作为扫描正确度评价的真值。基于现有扫描仪结构,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扫描方案,以解决液体导致IOS精度下降的问题。设计新型扫描头,并集成扫描系统与压缩气流系统,实现口内三维扫描仪在液体干扰表面的高精度数据采集。以常规标准扫描方式作为对照组,探究扫描镜头遮挡、气流、液体介质、新型扫描头对扫描过程及精度的影响,并设置4组实验,且每组扫描15次,以评价基于压缩气流系统扫描头辅助IOS获取液体干扰表面的精度数据。选用Elite和Primescan两款扫描仪作为精度数值的参考。结果:在正确度和精密度两方面评价中,被液体干扰表面的扫描精度显著下降[正确度:18.5(6.5)vs.38.0(6.7),P<0.05;精密度:19.1(8.5)vs.31.7(15.0),P<0.05];使用集成压缩气流系统的新型扫描头辅助口内三维扫描仪,扫描精度显著提升[正确度:22.3(7.6)vs.38.0(6.7),P<0.05;精密度:25.8(9.6)vs.31.7(15.0),P<0.05]。结论:集成压缩气流系统的扫描头可以辅助提高IOS液体干扰表面数据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三维扫描仪 压缩气流系统 精度 液体干扰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几何一致性的图卷积颈缘线形变网络
2
作者 彭宸婕 田彦 +4 位作者 王嘉磊 江腾飞 任午令 王勋 杨柏林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60-1468,共9页
针对曲面形变方法计算复杂度高、曲线形变方法中忽视非局部信息的关联性、没有考虑位置与法向之间的几何一致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同时建模局部与非局部信息的图卷积层,且设计了引入位置与法向几何约束的几何辅助预测模块.首先采用k最近邻... 针对曲面形变方法计算复杂度高、曲线形变方法中忽视非局部信息的关联性、没有考虑位置与法向之间的几何一致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同时建模局部与非局部信息的图卷积层,且设计了引入位置与法向几何约束的几何辅助预测模块.首先采用k最近邻算法和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图卷积层对局部和非局部信息进行挖掘,预测空间中点的位置和法向信息;然后将预测得到的点的位置输入几何辅助预测模块,利用几何一致性约束计算得到几何法向信息;最后将得到的几何法向信息与图卷积网络预测得到的法向信息融合,再次通过图卷积网络进行形变预测,得到最终形变预测结果.在876个样本的自建颈缘线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主流方法,所提方法在均方误差度量上降低了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 注意力机制 k最近邻 几何辅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信息挖掘的体素形变网络
3
作者 刘娜丽 田彦 +3 位作者 宋亚东 江腾飞 王勋 杨柏林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7-213,共7页
3D形变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当前的3D形变方法主要通过聚合局部相邻的体素特征来学习物体形变前后的变化,未充分挖掘非局部体素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环境信息的缺失导致模型无法捕获更具辨识性的特征。针对上述问... 3D形变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当前的3D形变方法主要通过聚合局部相邻的体素特征来学习物体形变前后的变化,未充分挖掘非局部体素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环境信息的缺失导致模型无法捕获更具辨识性的特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环境信息挖掘的体素形变网络,该网络能够同时对局部和环境信息进行提取,从不同的空间域中挖掘环境信息以提升网络的表征性能,进而建模物体形变前后的变化关系。引入自注意力机制,通过学习特征空间中不同体素的非局部依赖性,以提升体素特征的辨别力;引入一种多尺度分析方法,使用不同扩张率的空洞卷积分别提取不同感知域中的环境信息,为模型提供了更丰富的上下文特征。此外,文中分析了特征融合对模型的影响,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特征融合方法,自适应地对编码器和解码器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提高了模型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在自建的齿科数据集上进行了充分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形变预测任务的准确率上有一定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变形 体素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多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SAM树冠轮廓分割
4
作者 方王俊 王山东 +1 位作者 郑帅锋 李佳云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6期148-156,共9页
树冠信息的准确获取是树种分类的基本前提。针对分割一切模型(SAM)在可见光影像树冠轮廓提取时对树冠边界细节的分割不准确,存在漏分、错分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数据的SAM影像树冠轮廓分割模型,以实现树冠轮廓的精细... 树冠信息的准确获取是树种分类的基本前提。针对分割一切模型(SAM)在可见光影像树冠轮廓提取时对树冠边界细节的分割不准确,存在漏分、错分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数据的SAM影像树冠轮廓分割模型,以实现树冠轮廓的精细化提取。首先利用SAM分别提取可见光影像树冠轮廓和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树冠轮廓,并将合并后的树冠轮廓作为粗分割的结果。然后经过多向剖面分析、局部坐标系重定向、改进的K-means聚类等方法对树冠轮廓粗分割结果精细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AM在郁闭度为80%的林区分割精度达到了86.35%,相对改进前的单影像SAM和单点云SAM分别提高了35.09%、51.75%,相对分水岭算法、SVM算法、多尺度分割算法分别提高了32.44%、16.12%、11.14%,能够很好地适应树冠轮廓在高郁闭度林区的分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轮廓分割 SAM 可见光影像 激光雷达三维点云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