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最佳收获时间的研究
1
作者 叶晓慧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32-34,共3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使用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的效果,对比不同时间段培养出的抗原效价,从而确定TGEV培养的最佳收获时间,提升抗原效价,为最终生产出高质量、品质稳定的TGEV活... 本试验旨在探讨使用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的效果,对比不同时间段培养出的抗原效价,从而确定TGEV培养的最佳收获时间,提升抗原效价,为最终生产出高质量、品质稳定的TGEV活疫苗奠定基础。在生物反应器细胞上罐时每次接入细胞量达到1.2×10~9个,按相同的条件进行培养。当微载体上的细胞长至单层致密时,进行细胞接毒,接毒后4 h开始取样,接着每隔2 h留样,18 h后每隔1 h取样1次,直到载体上细胞总脱落面积达80%~85%结束取样,检测抗原效价。结果表明:在接毒后20~21 h病毒效价达到峰值,故确定在接毒后20~21 h为病毒最佳收获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载体生物反应器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最佳收获时间 抗原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魏梅蕊 廖惠珍 +10 位作者 潘书磊 王荣 吴宏正 王帅恒 王育顺 林祚贵 余勋信 杨慧 曾亮明 张体银 徐磊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40-44,共5页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跨界传播病原,可感染猪并引发与猪瘟相似的临床症状,对全球养猪业构成威胁。由于BVDV与猪瘟病毒同源性较高,在临床上对BVDV的有效诊断和控制具有挑战性。本文旨在对猪源BVDV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分子...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跨界传播病原,可感染猪并引发与猪瘟相似的临床症状,对全球养猪业构成威胁。由于BVDV与猪瘟病毒同源性较高,在临床上对BVDV的有效诊断和控制具有挑战性。本文旨在对猪源BVDV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分子特征、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诊断方法、综合防控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猪源BVDV的进一步研究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BVDV 流行病学 分子特征 诊断方法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优势VERO细胞株的克隆和培养
3
作者 赖婷婷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22-25,共4页
[目的]为提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培养效价,本试验旨在通过克隆筛选获得一株优势VERO细胞株。[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对VERO细胞进行两轮克隆,经显微镜下观察初步筛选细胞形态良好且生长迅速的克隆... [目的]为提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培养效价,本试验旨在通过克隆筛选获得一株优势VERO细胞株。[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对VERO细胞进行两轮克隆,经显微镜下观察初步筛选细胞形态良好且生长迅速的克隆株。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比较克隆株与亲本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PEDV感染试验评估克隆株的病毒敏感性;并通过设置不同血清浓度培养试验,筛选克隆株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初步筛选获得两株VERO细胞克隆株(HB9株和HA3株)。其中,VERO(HB9株)的增殖速度显著优于亲本细胞及HA3株,产生的PEDV病毒效价高达8.00 log10TCID_(50)/mL,较亲本细胞和HA3株均显著提高。此外,VERO(HB9株)在6%血清浓度下即可维持高病毒产量,较原培养浓度10%降低了4%。[结论]本试验成功筛选获得一株优势VERO细胞克隆株(HB9),并优化了其培养条件,为高效价PEDV抗原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稀释法 细胞计数 血清浓度 病毒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4型H25株、5型H45株及12型H31株的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小兰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本研究旨在确定副猪嗜血杆菌4型H25株、5型H45株、12型H31株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试验分别在摇瓶和发酵罐条件下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初探。摇瓶培养条件下,通过确定生长曲线、接种量、培养温度、血清和NAD含量等参数,为后续发酵罐控制参数... 本研究旨在确定副猪嗜血杆菌4型H25株、5型H45株、12型H31株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试验分别在摇瓶和发酵罐条件下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初探。摇瓶培养条件下,通过确定生长曲线、接种量、培养温度、血清和NAD含量等参数,为后续发酵罐控制参数的设定奠定基础。在50 L发酵罐上,结合控制参数如温度、pH、溶解氧、搅拌速度、压力及补料策略等进行发酵试验,通过活菌计数和菌体密度(OD_(600nm))的分析,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进一步逐级放大至100 L、1000 L发酵罐验证稳定性。结果显示,在摇瓶培养条件下,通过生长曲线的绘制初步确定副猪嗜血杆菌4型H25株、5型H45株和12型H31株的最佳收获时间为菌体密度(OD_(600nm))到达稳定期后1 h,最佳接种量为1%~3%,最佳培养温度为36~38℃,最佳血清浓度为8%~10%,最佳NAD浓度为8~16μg/mL。在发酵罐培养条件下,副猪嗜血杆菌4型H25株、5型H45株、12型H31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6~38℃,pH7.2~7.4,DO10%~30%,搅拌转速100~300 r/min,罐压0.02 Mpa,补料策略为流加20%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浓度维持在0.8~1.2 g/L。三种菌株均可达到10^(10)CFU/mL以上的活菌数,满足规程及工业化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清培养基对Marc-145细胞增殖与产毒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吴丽兰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4-6,共3页
为了探究低血清培养基对Marc-145细胞增殖与产毒能力的影响,本试验在低血清培养基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牛血清后,分别在方瓶与转瓶上培养Marc-145细胞,培养3代后进行接毒、收获抗原。检测每次传代后培养48 h的细胞密度与抗原效价,培养基添... 为了探究低血清培养基对Marc-145细胞增殖与产毒能力的影响,本试验在低血清培养基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牛血清后,分别在方瓶与转瓶上培养Marc-145细胞,培养3代后进行接毒、收获抗原。检测每次传代后培养48 h的细胞密度与抗原效价,培养基添加3%~4%血清,细胞密度与对照组较一致,同时低血清培养基培养的Marc-145细胞对PRRSV的产毒能力低于对照组约0.2~0.3 lgTCID50/mL。结果表明:低血清培养基培养Marc-145细胞可将血清添加量降低至3%~4%,产毒能力符合产品质量要求,该数据可为Marc-145细胞低血清或无血清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清培养基 MARC-145细胞 MEM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2蛋白A-D抗原区检测猪瘟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6
作者 潘小慧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本研究以猪瘟病毒E2蛋白主要抗原区E2 A-D为包被抗原,建立一种可特异性检测猪瘟(CSF)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中抗原包被浓度为0.75μg/mL,检测血清稀释倍数为1:150。对123份兔体中和试验测定为阴性的样本进行临界值测定,确定OD450n... 本研究以猪瘟病毒E2蛋白主要抗原区E2 A-D为包被抗原,建立一种可特异性检测猪瘟(CSF)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中抗原包被浓度为0.75μg/mL,检测血清稀释倍数为1:150。对123份兔体中和试验测定为阴性的样本进行临界值测定,确定OD450nm≥0.38为阳性,OD450nm≤0.31为阴性,0.31<OD450nm<0.38为可疑。对该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敏感性进行检验,同时与兔体中和试验结果进行平行比较,检测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可为CSF血清抗体提供一种可替代、特异、稳定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间接ELISA E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悬浮培养ST细胞增殖猪瘟兔化弱毒株的工艺研究
7
作者 张惠云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26-29,共4页
本试验利用生物反应器对ST细胞全悬浮培养参数以及猪瘟病毒的繁殖工艺进行探索。从培养基、细胞接种浓度、病毒接毒量三个方面进行工艺优化,放大培养,建立了猪瘟病毒的全悬浮培养工艺。结果表明:当细胞接种浓度为1.0×10^(6)/mL、... 本试验利用生物反应器对ST细胞全悬浮培养参数以及猪瘟病毒的繁殖工艺进行探索。从培养基、细胞接种浓度、病毒接毒量三个方面进行工艺优化,放大培养,建立了猪瘟病毒的全悬浮培养工艺。结果表明:当细胞接种浓度为1.0×10^(6)/mL、病毒接毒MOI为0.05、采用培养基1进行培养时,病毒含量达到10^(7.5)FAID_(50)/mL,工艺验证两次,结果都符合要求,稳定可靠,为猪瘟疫苗大规模全悬浮培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细胞 猪瘟病毒 悬浮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脾淋组织肌肉注射对猪外周血细胞转录谱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庄许诺 陆芍华 +4 位作者 严梦涵 何晴 包松英 江兴华 王全溪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248,共6页
选取10头经检测确定为猪瘟抗原抗体双阴性的断奶外三元仔猪,随机分为A、B组,每组5头.A组(对照组)仔猪肌肉注射灭菌生理盐水(1 mL·头^(-1)),B组(兔脾淋组织注射组)仔猪肌肉注射兔脾淋组织(1 mL·头^(-1)).注射后的第3天,采集仔... 选取10头经检测确定为猪瘟抗原抗体双阴性的断奶外三元仔猪,随机分为A、B组,每组5头.A组(对照组)仔猪肌肉注射灭菌生理盐水(1 mL·头^(-1)),B组(兔脾淋组织注射组)仔猪肌肉注射兔脾淋组织(1 mL·头^(-1)).注射后的第3天,采集仔猪外周血,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并采用RT-q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B两组样品的测序长度均约为6×10^(-9)bp,测序质量符合要求;两组外周血细胞共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1246个.GO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的生物过程有56个GO条目,细胞组成有19个GO条目,分子功能有10个GO条目.KEGG富集结果表明,共有17条显著性富集KEGG通路.本研究重点分析了A、B两组样品T细胞受体和Toll样受体的KEGG通路,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CD4/8、TCRα、AP-1、NAFT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与转录组数据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兔脾淋组织肌肉注射第3天可显著影响猪外周血转录组谱,特别是可调节T细胞受体和Toll样受体的KEGG通路,提高猪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脾淋组织 转录谱 差异表达基因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活疫苗(兔源)免疫猪体后血液转录组学变化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包松英 庄许诺 +1 位作者 江兴华 王全溪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55,共8页
为了研究猪瘟活疫苗(兔源)免疫猪体后的免疫应答,本试验选择未免疫猪瘟疫苗且猪瘟抗原抗体阴性的4周龄小猪10头,随机分成2个组别,分别免疫猪瘟活疫苗(兔源)、健康家兔脾淋组织(组织对照),采集免疫后3 d的前腔静脉血液样本,利用RNA-Seq... 为了研究猪瘟活疫苗(兔源)免疫猪体后的免疫应答,本试验选择未免疫猪瘟疫苗且猪瘟抗原抗体阴性的4周龄小猪10头,随机分成2个组别,分别免疫猪瘟活疫苗(兔源)、健康家兔脾淋组织(组织对照),采集免疫后3 d的前腔静脉血液样本,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验证。结果表明:猪瘟活疫苗(兔源)免疫组与脾淋组织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差异表达基因有317个(P<0.05),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数量为221个,下调表达的有96个;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与生物过程相关的有483个,细胞组分相关的98个,分子功能相关的有87个,其中显著差异转录的mRNA主要参与对病毒的防御反应(defense response to virus)、病毒过程(viral process)等生物过程;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涉及的通路数量有215个,与免疫和抗炎相关的有甲型流感(Influenza A)、EB病毒感染(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RIG-I样受体(RIG-I-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NF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NOD-like受体信号通路(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其中CXCL10、RSAD2、OAS1、OAS2、MX1、ISG15等基因上调表达;随机筛选了CXCL10、NOS3、CD86、NOD14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结果显示RT-qPCR和测序结果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趋势基本一致,说明猪瘟活疫苗(兔源)免疫3 d可刺激猪体先天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活疫苗(兔源) RNA-SEQ 血液 GO功能富集分析 KEGG信号通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特异性SIgA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海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17-1023,共7页
【目的】快速了解猪群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或免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相关疫苗后猪群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方法】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ZJ08株进行纯化,采用纯化的病毒作为包被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 【目的】快速了解猪群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或免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相关疫苗后猪群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方法】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ZJ08株进行纯化,采用纯化的病毒作为包被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SC(Secretory component,SC)多克隆抗体为标记抗体,通过优化检测条件,建立乳汁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特异性SIgA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成功建立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IgA抗体检测方法。PEDV抗原的最佳包倍浓度为0.6μg·孔−1,样本最佳稀释比例为1∶5,作用时间1 h;SC标记抗体最适稀释比例为1∶100,作用时间1.5 h。建立的ELISA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样本中抗PEDV SIgA抗体,与PoRV(Porcine rotavirus,PoRV)、TGEV(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的阳性乳汁均无交叉反应;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10%,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通过临床采集的乳汁样品测定发现,样本中PEDV IgA抗体阳性率达到98.1%,而采用针对特异性SIgA的抗体方法检测,其阳性率仅为69.2%,样本中IgA和SIgA抗体符合率仅为70.6%,提示仅仅依据PEDV IgA抗体水平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猪群免疫该疫苗后特异性黏膜免疫的真实水平。【结论】建立的PEDV特异性SIgA抗体检测方法可为分析、评估猪群免疫PEDV疫苗后乳汁中特异SIgA抗体产生及猪群的保护情况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间接ELISA SIgA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措施及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君华 刘洪强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第6期69-73,共5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猪病防控领域的难点和热点。多年以来,针对PRRS的防控,世界范围内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加强生物安全、PRRS净化、驯化及疫苗免疫等。总体看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地防控PRRS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P...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猪病防控领域的难点和热点。多年以来,针对PRRS的防控,世界范围内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加强生物安全、PRRS净化、驯化及疫苗免疫等。总体看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地防控PRRS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PRRS的防控效果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梳理了国内外PRRS各种防控措施,以期为同行在防控PRRS的实践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 防控 生物安全 免疫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的致病机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玉兰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第4期10-11,共2页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体内的常在菌且也易分离到,但对Hps感染的具体致病机制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对Hps的致病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毒力因子方面,而对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报道较少。本文从Hps感染宿主过程中其主...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体内的常在菌且也易分离到,但对Hps感染的具体致病机制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对Hps的致病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毒力因子方面,而对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报道较少。本文从Hps感染宿主过程中其主要毒力因子是如何抵御宿主的防御机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厘清Hps的具体致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致病机理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机理及防控方法分析总结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雷 朱海侠 +1 位作者 曾亮明 潘海城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34-37,共4页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造成猪场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18年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以来,整个生猪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得到空前提升,但是PDE的发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加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后非瘟时期,在复养过程中头胎母猪的...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造成猪场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18年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以来,整个生猪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得到空前提升,但是PDE的发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加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后非瘟时期,在复养过程中头胎母猪的增多以及种猪不纯造成,所以PED的有效防控在后非瘟时期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从PED发病及免疫机制和免疫防控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PED的有效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 致病机理 有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不同毒株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饶云萍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第5期1-3,共3页
根据GenBank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与流行株NADC30-like Nsp2的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能够快速区分这三类毒株的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与NADC30-lik... 根据GenBank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与流行株NADC30-like Nsp2的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能够快速区分这三类毒株的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与NADC30-like流行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其大小分别为1000 bp、900 bp和700 bp。具有快速、特异、通用等特点,可用于实验室快速诊断,为该病的诊断及免疫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用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对福建省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的58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4份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其中高致病性毒株占41.18%,NADC30-like占14.71%,多毒株共感染占35.29%,提示高致病性毒株仍占主导,但多毒株共感染成为流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经典毒株 高致病性毒株 NADC30-li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15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小兰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3-5,共3页
PK15细胞在多种兽用疫苗的研究和生产中被广泛培养。在生产中培养生长状态良好的PK15细胞,是生产优质疫苗的前提。随着疫苗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迭代,细胞培养的方式也不断增加,目前常见的培养方式有方瓶、转瓶、生物反应器等。为了给生... PK15细胞在多种兽用疫苗的研究和生产中被广泛培养。在生产中培养生长状态良好的PK15细胞,是生产优质疫苗的前提。随着疫苗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迭代,细胞培养的方式也不断增加,目前常见的培养方式有方瓶、转瓶、生物反应器等。为了给生产制定更加优化的培养策略,本文探讨了PK15细胞在方瓶、转瓶、生物反应器三种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通过分析每次细胞培养前的分种密度、培养72 h细胞密度、细胞增长倍数并观察24 h、48 h、72 h的细胞状态,确定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就对于细胞生长繁殖而言,无论哪种培养方法,该细胞均能很好生长。培养72 h,就细胞增长倍数而言,各培养系统有所区别,表现为方瓶倍增为10~30倍,转瓶为5~10倍,生物反应器为8~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15细胞 培养条件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15细胞全悬浮摇瓶培养工艺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温灵燕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第1期1-3,共3页
PK15细胞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兽用疫苗生产的细胞,然而现今生物制品行业快速发展,传统贴壁培养PK15细胞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目前通过全悬浮培养技术来培养细胞、病毒已经是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生产用细胞多数为贴壁细胞,难以实现悬浮培... PK15细胞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兽用疫苗生产的细胞,然而现今生物制品行业快速发展,传统贴壁培养PK15细胞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目前通过全悬浮培养技术来培养细胞、病毒已经是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生产用细胞多数为贴壁细胞,难以实现悬浮培养,所以,目前该项技术在疫苗生产上还未广泛应用,技术也还未成熟。故本文探讨PK15细胞在无血清全悬浮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和产毒情况,以期能将贴壁培养工艺转化为全悬浮工艺,方便生产放大,提高生产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15细胞 全悬浮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血清制备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玉玲 赖道华 +1 位作者 潘晶晶 詹先强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第4期14-16,共3页
比较评价几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血清制备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找到一种操作简便、效果理想的方法。方法:20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制订不同的免疫方案进行免疫,获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血清。通... 比较评价几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血清制备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找到一种操作简便、效果理想的方法。方法:20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制订不同的免疫方案进行免疫,获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血清。通过比较发现,四足掌、皮下、后大腿肌肉混合免疫程序简单,操作方便,且抗原用量较少;皮下、后大腿肌肉混合免疫所需抗原量较大,但免疫途径最简单,可用于需求量较大的免疫血清的制备;而静脉、后大腿肌肉混合免疫因过敏反应较大,会造成动物机体的严重损伤,故基本不予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阳性血清 混合免疫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FJSW的分离鉴定及gG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星源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17-19,共3页
从福建省某规模化猪场的患猪中分离到一株疑似猪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FJSW株,对其进行PCR鉴定、gG基因测序等鉴定,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国内外毒株进行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病毒经Vero细胞培养可产生典型细胞病变。该毒株gG... 从福建省某规模化猪场的患猪中分离到一株疑似猪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FJSW株,对其进行PCR鉴定、gG基因测序等鉴定,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国内外毒株进行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病毒经Vero细胞培养可产生典型细胞病变。该毒株gG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分离毒株的同源性为99.7%~100.0%,与国外分离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9%~99.1%。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JSW株与国内2012年以来新分离的流行毒株属于同一分支,与国外分离的毒株亲缘关系较远。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FJSW是一株伪狂犬病变异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鉴定 gG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综合防控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丽兰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第5期45-46,共2页
本文主要从科学生产、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合理使用疫苗及定期监测四个方面来阐述蓝耳病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 科学生产 生物安全 合理免疫 定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对猪圆环病毒Ⅱ型效价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敬敏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2期30-31,共2页
为了减少抗原生产过程中血清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本试验通过降低常规培养基中血清浓度和不同时间点换液相结合的方法培养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Ⅱ,PCVⅡ),收获后对比分析病毒滴度。结果显示试验组的... 为了减少抗原生产过程中血清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本试验通过降低常规培养基中血清浓度和不同时间点换液相结合的方法培养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Ⅱ,PCVⅡ),收获后对比分析病毒滴度。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病毒滴度比对照组略高,表明常规培养基降低血清浓度亦能维持细胞生长,并收获与原生产工艺病毒滴度相当的抗原。该方法的应用将减少血清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培养基 低血清培养 猪圆环病毒Ⅱ型 节约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