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之春 廖仁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0年第4期103-104,共2页
本文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学术委员会的学术领导作用及对外开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关键词 建设 管理 有机化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N,N-二乙氨基-3-羟基苯并黄酮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机制的溶剂极性效应——实验和理论研究
2
作者 姜羊林 陈明卿 +4 位作者 梁民 尧奕歌 张燕 王鹏 张建平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光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发色团中。3-羟基黄酮类衍生物(3-HFs)由于其广泛的天然来源和对环境极度敏感的荧光发光特性而备受关注。与3-HFs相比,4′-N,N-二乙氨基-3-羟基...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光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发色团中。3-羟基黄酮类衍生物(3-HFs)由于其广泛的天然来源和对环境极度敏感的荧光发光特性而备受关注。与3-HFs相比,4′-N,N-二乙氨基-3-羟基黄酮(D-HBF)具有扩展的共轭体系和大幅红移的吸收特性,而最新研究表明,由于具有ESIPT特性,它可以用作环境极性敏感的生物荧光探针。本研究通过采用多种光谱和理论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D-HBF在极性不同的三种非质子型溶剂(环己烷、乙醚和四氢呋喃)中的ESIPT反应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三种溶剂中均能观测到D-HBF的ESIPT典型双发射峰,而这些峰的相对比率受溶剂极性的调控。荧光动力学分析揭示,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激发态中正向和反向的质子转移反应速率都降低,同时反向质子转移变得更占优势。该研究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比较了三种溶剂中D-HBF的基态和激发态分子内氢键的键长和键角参数,确定了ESIPT反应是激发态分子内氢键增强机制。计算结果表明,增加溶剂极性会导致处于S1态的D-HBF分子的3-羟基伸缩振动红外吸收频率向高波数移动,这证明了相应的N^(*)态的分子内氢键减弱。此外,电子密度分析显示,引入在4′-位的强给电子官能团(4′-N,N-二乙氨基)使得D-HBF在激发态下具有典型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最后,势能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激发态下质子转移更容易发生,而溶剂极性增加会导致更高的质子转移势垒,从而阻碍了相应的ESIPT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分析进一步表明,溶剂极性增加使激发态快速质子转移更倾向于向N^(*)态移动。这项研究为D-HBF类衍生物作为环境极性敏感的生物探针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N N-二乙氨基-3-羟基苯并黄酮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密度泛函理论/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溶剂极性效应 荧光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脱卤氘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鹏飞 寇广生 +1 位作者 亓丽萍 仇友爱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近年来,含有氘原子的化合物在包括材料和生物医药在内的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的机制研究中,将氘原子引入有机化合物已经成为药物分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在非生物活性物质的活体内氚标记的化合物... 近年来,含有氘原子的化合物在包括材料和生物医药在内的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的机制研究中,将氘原子引入有机化合物已经成为药物分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在非生物活性物质的活体内氚标记的化合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第一种用于临床治疗的氘化药物问世以来,氘标记的化合物就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氘化方法被广泛开发。其中,卤化物的还原氘化具有高选择性的优势,但是大部分反应策略受到氘源和催化模式的限制。有机电合成作为一种相对绿色的催化模式以及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适应性,电化学卤化物的还原氘化成为替代传统卤-氘原子交换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避免了传统方法中过渡金属催化剂、金属试剂及昂贵氘代试剂的使用。近年来卤化物的电化学脱卤氘化得到很快的的发展,电化学脱卤氘化通常仅需要重水作为最廉价易得的氘源就能高效得到高氘代掺入率的产物,这为氘代化合物的合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本文根据卤化物的类型,综述了电化学条件下芳基卤化物和烷基卤化物还原氘化的最新进展以及其反应机制,有望为未来更为广泛的氘代方法研究以及氘代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氘化 卤化物 氘水 脱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图形学、分子力学、量子化学及静电势研究农药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Ⅲ)——一种获得有机分子优势构象的简单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严波 赖城明 +1 位作者 林少凡 李正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555-1557,共3页
通常可采用分子力学计算来得到有机分子的优势构象,但平常使用分子力学程序,由优化分子的构象得到的优化能,往往并不是分子的最低能量,而与分子的最初输入构象有关,是分子的初始输入构象附近的极小值,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目前较为... 通常可采用分子力学计算来得到有机分子的优势构象,但平常使用分子力学程序,由优化分子的构象得到的优化能,往往并不是分子的最低能量,而与分子的最初输入构象有关,是分子的初始输入构象附近的极小值,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目前较为常规的求分子最优几何构象的方法是统计方法(Monte Carlo方法),通过模拟退火(The Simulated Annealing)来处理.开始“温度”较高的分子位于能量较高的位置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力学 构象 优势构象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2-吡啶甲基)-1,2,4-三唑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研究(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丹峰 潘爱清 +1 位作者 陆继廷 唐良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85-1693,共9页
合成了1-(2-吡啶甲基)-1,2,4-三唑(L)并研究了其与有机锡和羰基钼(钨)的配位反应,合成了通过三唑4位氮原子以单齿形式配位的有机锡衍生物L2SnR2Cl2(R=Me,n-Bu或Ph)和羰基金属配合物LM(CO)5(M=Mo或W),以及N,N螯合双齿配位的四羰基金属配... 合成了1-(2-吡啶甲基)-1,2,4-三唑(L)并研究了其与有机锡和羰基钼(钨)的配位反应,合成了通过三唑4位氮原子以单齿形式配位的有机锡衍生物L2SnR2Cl2(R=Me,n-Bu或Ph)和羰基金属配合物LM(CO)5(M=Mo或W),以及N,N螯合双齿配位的四羰基金属配合物LM(CO)4。当用氯化苄处理L时,制得了相应的三唑盐,该盐用氧化银处理后与M(CO)5THF或M(CO)4(NHC5H10)2(NHC5H10为哌啶)反应,得到了基于三唑的氮杂环卡宾衍生物L′M(CO)5和L′M(CO)4(L′=1-(2-吡啶甲基)-4-苄基-1,2,4-三唑-5-碳烯)。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在L′M(CO)5中氮杂环卡宾配体L′表现为通过卡宾碳配位的单齿配体;而在L′M(CO)4中,L′表现为通过卡宾碳和吡啶氮原子配位的螯合[C,N]双齿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配体 卡宾 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2-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荧光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廖显威 梁晓琴 +2 位作者 王莹 吴雪梅 范志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4,共4页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AM1对 3种有较高杀霉活性的 2 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 ,对探索新型有机发光材料以及设计具有特定光电转换功能材料的分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对各化合物进行的构型优...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AM1对 3种有较高杀霉活性的 2 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 ,对探索新型有机发光材料以及设计具有特定光电转换功能材料的分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对各化合物进行的构型优化表明 ,分子具有一定的平面结构 ,且具有较大的离域π键。对优化后的构型进行振动分析 ,其最小振动频率分别为 1 3 5 0 ,9 66,7 5 3cm-1,均未出现虚频率。 4种化合物的HOMO和LUMO之间的能量差ΔE分别为 7 83 8,7 70 6,7 2 88eV ,ΔE较小 ,离域电子容易激发。在此基础上用RHF/CI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荧光光谱 ,选用 1 1 5 3个组态进行计算 ,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乙烯基苯并噻唑 量子化学 荧光光谱 光电转换 振动频率 几何构型 分子前线轨道能量 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Ⅱ)──在有机碱存在下三烃基氯化锡和三苯基氢氧化锡同巯基乙酸的反应 被引量:9
7
作者 孙丽娟 宋雪清 +2 位作者 陈建新 钟桂云 谢庆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650,共5页
以三烃基氯化锡和三苯基氢氧化锡在有机碱存在下同巯基乙酸反应 ,合成了 1 6个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 .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 1H NMR、 13 C NMR和 119Sn确认和表征 .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测定了部分化合物对 Bel-740 2和 KB... 以三烃基氯化锡和三苯基氢氧化锡在有机碱存在下同巯基乙酸反应 ,合成了 1 6个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 .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 1H NMR、 13 C NMR和 119Sn确认和表征 .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测定了部分化合物对 Bel-740 2和 KB癌细胞的抑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 有机碱 三烃基氯化锡 三苯基氢氧化锡 巯基乙酸 表征 反应机理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白菊与野菊花的微量元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43
8
作者 程存归 李丹婷 +1 位作者 刘幸海 洪庆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6-158,共3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同属不同种菊科植物杭白菊及野菊的Ni,Zn,Mn,Cu,Mg,Fe,Ca和Pb等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4.20%~110.50%,RSD<4.12%,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杭白菊中的Ni,Zn,Fe,Pb的含...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同属不同种菊科植物杭白菊及野菊的Ni,Zn,Mn,Cu,Mg,Fe,Ca和Pb等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4.20%~110.50%,RSD<4.12%,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杭白菊中的Ni,Zn,Fe,Pb的含量较高,而野菊花的Mn,Ca含量较高。此测定结果可为探讨杭白菊和野菊花中元素含量与其药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杭白菊 野菊花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锡2-[(1,2,4-三唑-1-基)甲基硫代]苯甲酸酯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晓燕 杨光 +2 位作者 张俊 曾广同 唐良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2-1166,共5页
通过硫代水杨酸与(1-氯甲基)-1,2,4-三唑盐酸盐在碱性条件下的反应,合成了2-[(1,2,4-三唑-1-基)甲基硫代]苯甲酸.利用该酸与(R3Sn)2O(R=Et,n-Bu,Ph),Cy3SnOH(Cy为环己基)或Et2SnO反应,得到了5个有机锡羧酸酯.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三正... 通过硫代水杨酸与(1-氯甲基)-1,2,4-三唑盐酸盐在碱性条件下的反应,合成了2-[(1,2,4-三唑-1-基)甲基硫代]苯甲酸.利用该酸与(R3Sn)2O(R=Et,n-Bu,Ph),Cy3SnOH(Cy为环己基)或Et2SnO反应,得到了5个有机锡羧酸酯.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三正丁基锡2-[(1,2,4-三唑-1-基)甲基硫代]苯甲酸酯的晶体结构.在该化合物中,锡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结构.该化合物通过三唑四位氮原子与锡配位,形成一维链状配位高分子.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的有机锡化合物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抗真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羧酸酯 1 2 4-三唑 晶体结构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鹧鸪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效华 苏镜娱 +1 位作者 曾陇梅 王明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9-251,共3页
海藻鹧鸪菜(CaloglosaLeprieuri,J.Agrardh)种属于红藻松节科,民间广泛用作驱虫药物.有关鹧鸪菜的化学成分报道很少[1,2],已知有甾醇、甘露醇.为了进一步寻找其生理活性物质,我们对采自于中国... 海藻鹧鸪菜(CaloglosaLeprieuri,J.Agrardh)种属于红藻松节科,民间广泛用作驱虫药物.有关鹧鸪菜的化学成分报道很少[1,2],已知有甾醇、甘露醇.为了进一步寻找其生理活性物质,我们对采自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鹧鸪菜 化学成分 光谱分析 驱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固相有机反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喻爱明 张政朴 +2 位作者 杨华铮 张春香 刘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608-1610,共3页
固相有机合成是组合化学中构建化合物库的主要工具之一[1,2],但是,由于它是连接在固相载体(如树脂等)上的试剂与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试剂之间的反应,因此反应比较缓慢.考虑到微波技术对有机反应的协助作用,我们将微波技术应... 固相有机合成是组合化学中构建化合物库的主要工具之一[1,2],但是,由于它是连接在固相载体(如树脂等)上的试剂与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试剂之间的反应,因此反应比较缓慢.考虑到微波技术对有机反应的协助作用,我们将微波技术应用到固相有机反应中,对比研究了微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树脂 固相有机合成 仲胺 异氰酸酯 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配位阴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C5H5NH][Ph2Sn(μ^2-SCH2COO)Cl]和[CH3PhNH2][Ph2Sn(μ^2-SCH2COO)Cl]晶体结构 被引量:11
12
作者 钟桂云 宋海斌 +1 位作者 谢庆兰 孙丽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287-2289,共3页
Five-coordinated anionic tin(Ⅳ) complexes with the form [Ph 2Sn(μ 2-SCH 2COO)Cl]·[R nNH 4-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mercaptoacetic acid with diphenyltin dichloride in the presence of organic amines... Five-coordinated anionic tin(Ⅳ) complexes with the form [Ph 2Sn(μ 2-SCH 2COO)Cl]·[R nNH 4-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mercaptoacetic acid with diphenyltin dichloride in the presence of organic amines. All of the compounds synthesized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C 5H 5NH][Ph 2Sn(μ 2-SCH 2COO)Cl](6) and [PhMeNH 2]· [Ph 2Sn(μ 2-SCH 2COO)Cl](8)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there were trigonal bipyramid geometries with five-coordinated tin atom and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anionic and cationic ions. Crystals of compound 6 wer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 1/n, a= 1.034 7(4) nm, b=1.396 8(5) nm, c=1.405 6(5) nm, β=95.366(6)°, Z=4; Crystals of compound 8 wer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 1/c, a=0.922 9(3) nm, b=1.334 5(5) nm, c= 1.838 5(7) nm, β=93.673(7)°, Z=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配位有机锡化合物 离子型有机锡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图形学、分子力学、量子化学及静电势研究农药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XI)──抗植物病毒病药物──胡椒醛肟醚基-4-喹唑啉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慧英 王霞 +4 位作者 黄润秋 马军安 邱德文 袁满雪 赖城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633-1636,共4页
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它是由2个相似结构的化合物分子组成.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0.8431(3)nm,b=0.7297(1)nm,c=2.1880(7)nm,β=100.90(3)°,V=1.322(1)nm3,Z=2.应用分子力学程... 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它是由2个相似结构的化合物分子组成.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0.8431(3)nm,b=0.7297(1)nm,c=2.1880(7)nm,β=100.90(3)°,V=1.322(1)nm3,Z=2.应用分子力学程序MMX及逐步旋转单键法探讨了它的构型和其它可能的优势构象.还应用MNDO方法计算了电荷分布及CNDO/2方法计算了静电势.结果表明,在该化合物中存在3个明显的负电区域,此结构与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植物病毒药 胡椒醛肟醚基 喹唑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酞菁-富勒烯超分子三元体系的构筑及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海英 陈晨 +1 位作者 朱义州 郑健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3-937,共5页
采用富勒吡咯烷衍生物中的吡啶或咪唑基与二茂铁修饰的金属酞菁轴向配位构筑了二茂铁-酞菁-富勒烯超分子三元体系,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其配位稳定性(Kassoc约为8.58×104L/mol).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该... 采用富勒吡咯烷衍生物中的吡啶或咪唑基与二茂铁修饰的金属酞菁轴向配位构筑了二茂铁-酞菁-富勒烯超分子三元体系,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其配位稳定性(Kassoc约为8.58×104L/mol).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超分子三元体系中发生了快速的光诱导电子转移(kCS约为109s-1),并具有较高的电荷分离态量子产率(ФCS=0.88).循环伏安法数据表明,其电荷分离驱动力ΔGcs为负值(-0.60 eV),说明酞菁和富勒烯之间容易形成电荷分离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酞菁 富勒烯 超分子三元体系 光诱导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钟桂云 孙丽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7-393,共7页
利用有机锡卤化物与有机酸在有机胺存在下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分子通式为[HNR3][(PhCH2)3Sn(μ2-SCH2COO)Cl]、[HNR3][(Ph3Sn)3(O2CCH2CO2)2].CH3CH2OH和[HNR3][MeCy2ClSnO2CCH2CO2SnClCy2Me]。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杀菌... 利用有机锡卤化物与有机酸在有机胺存在下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分子通式为[HNR3][(PhCH2)3Sn(μ2-SCH2COO)Cl]、[HNR3][(Ph3Sn)3(O2CCH2CO2)2].CH3CH2OH和[HNR3][MeCy2ClSnO2CCH2CO2SnClCy2Me]。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杀菌和杀螨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HNR3][(Ph3Sn)3(O2CCH2CO2)2].CH3CH2OH和[HNR3][MeCy2ClSnO2CCH2CO2SnClCy2Me]配合物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结肠癌细胞株HCT-8和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抑制率约为90%,[HNR3][MeCy2ClSnO2CCH2CO2SnClCy2Me]配合物对小麦赤霉、番茄早疫、芦笋茎枯、苹果轮纹、花生褐斑的杀死率均为100%,配合物[HNR3][MeCy2ClSnO2CCH2CO2SnClCy2Me]的杀螨活性致死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有机锡 生物活性 抗肿瘤活性 杀菌活性 杀螨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i-Pr)2NH2][(PhCH2)3Sn(μ~2-SCH2COO)]的晶体结构 被引量:7
16
作者 钟桂云 孙丽娟 谢庆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18-2221,共4页
在有机胺存在下,通过(PhCH2)3SnCl与HSCH2COOH反应得到了一系列五配位阴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分子结构通式为[Q][(PhCH2)3Sn(μ2-SCH2COO)][Q=H2NEt2(1),H2N(i-Pr)2(2),HN(n-Pr)3(3),HN(n-Bu)3(4)和H2PhNCH3(5)],并通过IR、1H NMR及元素... 在有机胺存在下,通过(PhCH2)3SnCl与HSCH2COOH反应得到了一系列五配位阴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分子结构通式为[Q][(PhCH2)3Sn(μ2-SCH2COO)][Q=H2NEt2(1),H2N(i-Pr)2(2),HN(n-Pr)3(3),HN(n-Bu)3(4)和H2PhNCH3(5)],并通过IR、1H NMR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i-Pr)2NH2][(PhCH2)3Sn(μ2-SCH2COO)](2)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分子由1个一价阴离子和异丙基胺阳离子组成.锡原子为变形的三角双锥结构,氧原子和碳原子处于竖直轴上.阴阳离子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接,氮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距离为0.2827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配位有机锡化合物 离子型有机锡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图形学、分子力学、量子化学及静电势研究农药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ΧⅢ)──用比较分子力场方法研究4-肟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亚寅 王霞 +4 位作者 李慧英 马翼 袁满雪 黄润秋 赖城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7-590,共4页
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 MFA)方法研究 4 -肟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 (3 D-QSAR) ,引入分子的摩尔折射率 (MR)和偶极矩 (DIPOLE)分别作为 Co MFA的第三和第四个场 .在此基础上进行偏最小二乘 (PLS)分析 ... 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 MFA)方法研究 4 -肟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 (3 D-QSAR) ,引入分子的摩尔折射率 (MR)和偶极矩 (DIPOLE)分别作为 Co MFA的第三和第四个场 .在此基础上进行偏最小二乘 (PLS)分析 :交叉验证 (leave-one-out)结果为 r2cv=0 .4 43 ,非交叉验证 (novalidation)结果为 r2 =0 .93 2 ,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有较好的可靠性 ,并且在三维等值线图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此类化合物的模拟作用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4-肟醚基喹2唑啉类化合物 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农药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图形学、分子力学、量子化学及静电势研究农药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X)──磺酰脲分子内旋转通道的分子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艾林 曹炜 +4 位作者 赖城明 袁满雪 张金碚 林少凡 李正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74-576,共3页
In this paper, we have disussed the internal rotation in sulfonylurea molecules,which belong to high active and low toxic herbicides and take the form of conformational iso-mers in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In order t... In this paper, we have disussed the internal rotation in sulfonylurea molecules,which belong to high active and low toxic herbicides and take the form of conformational iso-mers in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their enantimers, weobtained a series of data of molecular energy of different conformation by using the molecularmechanics method and the stepwise rotation single-bond method. We found out the lowestinternal rotation passage and obtained the energy barrier of hindered rotation which is less 60kJ/mol. This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lower energy passage to exchange the conforma-tional isomers of these molecules, so exchanging the different conformational isomers is notvery diffic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旋转通道 磺酰脲 分子力学 除草剂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图形学、分子力学、量子化学及静电势研究农药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Ⅸ)──结构参数及计算方法的选择对提高磺酰脲类除草剂活性预报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霞 袁满雪 +2 位作者 赖城明 刘洁 李正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0-63,共4页
重点讨论对提高磷酰脲类除草剂分子活性预报准确性有明显影响的两方面因素──结构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在选择结构参数时兼顾分子的局部活性基团效应和分子的整体性质,并运用了最优化计算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 重点讨论对提高磷酰脲类除草剂分子活性预报准确性有明显影响的两方面因素──结构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在选择结构参数时兼顾分子的局部活性基团效应和分子的整体性质,并运用了最优化计算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所得预报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预测均方误差msc=0.073),远优于多元回归所得的结果(msc=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类 除草剂 活性 农药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腈溶液中亚硝酸苄(醇)酯系列化合物NO化学亲和势的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鑫 朱晓晴 程津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27-2329,共3页
There is an increasing interest for the study of NO affinity of organic nitrite,for the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organic nitrites seem to be due to their ability releasing NO.In this paper,NO chemical a... There is an increasing interest for the study of NO affinity of organic nitrite,for the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organic nitrites seem to be due to their ability releasing NO.In this paper,NO chemical affinities of ten benzyl nitrites 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by titration calorimetry and from a thermodynamic cycle in acetonitrile solu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ΔHhet of O—NO in the O-nitroso compounds were substantially larg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ΔHhomo of O—NO in the same compounds,suggesting that these O-nitroso compounds were much easier release NO radical by the O—NO bond homolytic cleavage.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tructural and energetic information disclosed in this work should be useful in understanding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organic nitr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苄(醇)酯 化学亲和势 O—NO键能 滴定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