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元江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恢复性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美英 陈永春 +6 位作者 赵俊 杨坤 张燕艳 白亚东 李俊 李江健 赵兴东 《广西糖业》 2024年第3期194-197,共4页
蔗糖产业是云南省元江县的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具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由于受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环境变化及制糖企业经营不力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元江县甘蔗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严重制约当地蔗糖产业的发展。文章从元江县甘蔗种植区域... 蔗糖产业是云南省元江县的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具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由于受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环境变化及制糖企业经营不力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元江县甘蔗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严重制约当地蔗糖产业的发展。文章从元江县甘蔗种植区域、生产现状和科技应用水平等方面,分析其蔗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元江蔗区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户种植规模小、品种单一老化、现代甘蔗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及蔗糖生产原料供给不足等问题,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前糖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和形势,加强甘蔗种植区域优势布局和良种结构优化,积极推动甘蔗传统生产方式向标准化、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转变;通过科技引领,加速甘蔗新品种、绿色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等现代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助力蔗糖产业提质、降本和增效;推动蔗叶(梢)、蔗渣及糖蜜等蔗糖生产副产品利用向饲料化、肥料化和燃料化资源综合利用转变;力争蔗糖产品由传统原糖或砂糖生产向以原糖或砂糖为原料的高值化和精炼加工制糖转变,促进云南省元江县蔗糖产业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产业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经营模式转变 云南省元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江地区芒果园桔小实蝇发生特点与关键气象因子分析
2
作者 张柳 余代宏 +4 位作者 李红卫 石旺鹏 王雅娜 于艳雪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8,共7页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芒果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本研究对2020-2022年云南元江县桔小实蝇的周年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气象因子与该虫数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元江芒果园中桔小实蝇周年发生,总体呈现出种群数量冬季...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芒果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本研究对2020-2022年云南元江县桔小实蝇的周年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气象因子与该虫数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元江芒果园中桔小实蝇周年发生,总体呈现出种群数量冬季低、夏季高的规律。该地区桔小实蝇种群每年有2个快速增长期,3月种群数量快速增长,4-5月发生下降或增幅变缓,6月后种群数量再次快速增长,至7月达到发生高峰,后开始下降,到12月和次年1月为发生低谷。相关性分析表明,元江芒果园中桔小实蝇发生量与月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月降水量、月日照时数、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最小相对湿度对桔小实蝇的发生影响小。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月平均气温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化的最关键气象因子,这为元江县或相同气候区蔬菜瓜果等重要经济作物的桔小实蝇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种群动态 气象因子 干热河谷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变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肖梅 王文心 +2 位作者 姚万福 李林莉 刘晓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通过诱捕的方式对云南省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变动规律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素对当地橘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元江芒果园内橘小实蝇可常年发生,11月至翌年4月种群数量相对较低,5月以后种群数量开始增... 通过诱捕的方式对云南省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变动规律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素对当地橘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元江芒果园内橘小实蝇可常年发生,11月至翌年4月种群数量相对较低,5月以后种群数量开始增长,至8月达到高峰。逐步回归分析揭示,降雨量、平均日照时数、月极端最高温和最低温是影响5—10月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相对空气湿度、风速、平均日照时数、月极端最低温则是影响11月至翌年4月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气候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芒果园 种群变动规律 云南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三华李优质丰产栽培集成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军忠 杨春凤 +1 位作者 林莉 李玲莉 《云南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39-41,共3页
三华李(Prunus salicina Lind l.cv.′sanhua′)为蔷薇科李属植物,是一种适宜于热区栽培的优质果树。三华李果肉呈较深的红色或紫红色,肉质甜酸脆爽,含丰富的花色苷、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可鲜食或加工成果汁、果脯等产品。
关键词 优质丰产栽培 三华李 集成技术 元江县 矿物质元素 李属植物 蔷薇科 紫红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曼来镇烟后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林莉 董军忠 白亚东 《云南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35-37,共3页
为解决山区村组粮烟争地矛盾,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复种指数,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和拓宽农民收入,满足曼来镇粮食自给和畜牧业发展需求,元江县曼来镇农技站结合县委、县政府发展思路,根据云南省科技增粮行动中间套种项目... 为解决山区村组粮烟争地矛盾,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复种指数,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和拓宽农民收入,满足曼来镇粮食自给和畜牧业发展需求,元江县曼来镇农技站结合县委、县政府发展思路,根据云南省科技增粮行动中间套种项目的安排部署及玉溪市农业局《关于印发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元江县曼来镇推广烟后套种玉米栽培模式。通过推广,有效地解决了山区粮、烟争地矛盾,确保了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稳定,推进了山区农村全面快速发展。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元江县 间套种 玉米 粮食播种面积 山区农村 栽培技术要点 复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实蝇类害虫立体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姚万福 李建山 +2 位作者 唐进恒 李林莉 田卫东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34-38,共5页
系统介绍了在元江县实蝇类害虫防治中采用的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生物农药调控和化学农药补控有机结合的立体化综合防控集成技术体系,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防效。
关键词 元江县 实蝇类 综合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曼来镇烟后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夫沙 李玲莉 +1 位作者 白亚东 董军忠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1期47-48,共2页
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已成为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措施之一。从品种、播期选择、田间中耕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栽培技术要点,为今后烟后套种玉米的推广种植及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后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烟区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8
作者 王那六 李忠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22-25,共4页
烤烟是元江县的主要经济作物,2013年全县种植面积0.57万hm2,总产量1 045万kg。在大田生产中以"两黑病"、普通花叶病、炭疽病、赤星病、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等为主的病虫害发生较普遍,严重影响烟叶的商品色泽、品质、等级,... 烤烟是元江县的主要经济作物,2013年全县种植面积0.57万hm2,总产量1 045万kg。在大田生产中以"两黑病"、普通花叶病、炭疽病、赤星病、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等为主的病虫害发生较普遍,严重影响烟叶的商品色泽、品质、等级,降低烟农的经济效益。笔者对16种近几年在元江县烟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虫害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星病 普通花叶病 烟青虫 大田期 斜纹夜蛾 药剂防治 黑胫病 元江县 小地老虎 叶片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姚万福 唐进恒 +2 位作者 田卫东 李林莉 李梅会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52-54,共3页
总结了2015年农业部下发《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以来,元江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与实践,三年来工作取得的成效;找出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今后确保工作推进,并最终取得实效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元江县 农药 零增长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灯下飞虱种群调查
10
作者 宋建民 《云南农业》 2024年第3期52-54,共3页
飞虱科昆虫简称飞虱,是世界性分布的昆虫,有随季节气流远距离南北往返迁飞习性,是农林重要害虫,直接为害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间接为害传播病毒病[1]。元江坝处于元江(红河)河谷迁移通道,飞虱在迁入期汇聚于此造成虫量突增[2]。2007年稻... 飞虱科昆虫简称飞虱,是世界性分布的昆虫,有随季节气流远距离南北往返迁飞习性,是农林重要害虫,直接为害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间接为害传播病毒病[1]。元江坝处于元江(红河)河谷迁移通道,飞虱在迁入期汇聚于此造成虫量突增[2]。2007年稻飞虱大暴发以来,呈现出发生时间逐年提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抗药性越来越强的趋势[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调查 迁入期 稻飞虱 虫量 抗药性 重要害虫 大暴发 飞虱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芒果桔小实蝇防控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11
作者 胡慧芬 余代宏 +5 位作者 白子悦 韩伟君 罗嵘 王德海 江正红 资加文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S01期43-46,共4页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短的特点,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多个国家和地区,危害上百种农作物。云南气候类型多样,是中国桔小实蝇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在省内北纬24&...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短的特点,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多个国家和地区,危害上百种农作物。云南气候类型多样,是中国桔小实蝇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在省内北纬24°以南全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增效技术 寄主范围 农药减量 芒果 繁殖能力 农作物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水果甘蔗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那六 白德章 《热带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元江 水果甘蔗 丰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水果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3
作者 王那六 《云南农业科技》 2002年第B12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元江县 水果甘蔗 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芒果“秃尖”原因调查及防治方法
14
作者 王文心 李江健 +1 位作者 杨美芳 肖梅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46-48,共3页
元江县种植芒果历史悠久,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1992年,元江县被云南省农业厅列为商品芒果生产基地县,1995年元江县选送参评的元江象牙芒和吕宋芒均双双获得了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优质水果金奖,并被云南省农业厅列为全省... 元江县种植芒果历史悠久,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1992年,元江县被云南省农业厅列为商品芒果生产基地县,1995年元江县选送参评的元江象牙芒和吕宋芒均双双获得了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优质水果金奖,并被云南省农业厅列为全省芒果商品基地示范县。至今元江县芒果品种资源已有13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江县 芒果 防治方法 原因 秃尖 商品基地 农业博览会 生产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农一号杧果品种管理初探
15
作者 张星龙 李梅会 田卫东 《云南农业》 2024年第12期44-46,共3页
元江县河谷属典型低纬度中低海拔干热河谷气候,年均气温24.4℃,年均降水量800 mm,相对湿度65%,年均日照时数2402 h。县内杧果种植最低海拔300 m,最高海拔约1300 m。元江杧果种植品种复杂,台农一号从低海拔至高海拔区域均有种植。结合元... 元江县河谷属典型低纬度中低海拔干热河谷气候,年均气温24.4℃,年均降水量800 mm,相对湿度65%,年均日照时数2402 h。县内杧果种植最低海拔300 m,最高海拔约1300 m。元江杧果种植品种复杂,台农一号从低海拔至高海拔区域均有种植。结合元江县气候特点和采收条件,从梢期及花期管理、结果习性、采收等指导广大果农提升种植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期管理 结果习性 种植品种 日照时数 杧果 高海拔区域 元江县 年均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实蝇成虫对低温的耐受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窦秦川 刘晓飞 +1 位作者 姚万福 叶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71-1774,共4页
温度是有害实蝇及其它各种昆虫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已有研究表明温度也是影响番石榴实蝇种群变动以及发生分布的重要制约因素。番石榴实蝇成虫因其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明显的"滞育"现象而被认为是适应低温不良环境的重... 温度是有害实蝇及其它各种昆虫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已有研究表明温度也是影响番石榴实蝇种群变动以及发生分布的重要制约因素。番石榴实蝇成虫因其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明显的"滞育"现象而被认为是适应低温不良环境的重要生活史阶段。针对番石榴实蝇这一生物学特点,本文研究了其成虫经过不同低温环境(0、3、6、9℃)处理1、3、6、12、24、48、72、96、120 h后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经过12 h后番石榴实蝇成虫存活率低于40%,24 h后成活率为0;在3℃环境条件下24 h以后成活率在60%以上,48 h后降至20%以下;6℃条件下48 h后仍有超过50%番石榴实蝇成虫存活,96 h后存活率为0;在9℃环境条件下经过72 h仍有80%成虫存活,120 h以后存活率为0。本研究对于了解番石榴实蝇生活史特点,掌握期中极端环境下的耐受能力,对全面评估其入侵扩散潜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实蝇 低温 成虫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实蝇成虫日活动规律及其危害寄主种类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振华 刘娜 +5 位作者 唐国文 王文心 李林莉 肖梅 陶玫 陈国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64-1868,共5页
利用甲基丁香酚引诱剂和采集落果等方式对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correcta(Bezzi)]成虫日活动规律及其危害寄主的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温湿度是影响番石榴实蝇日活动量的重要因素,在元江县番石榴园番石榴实蝇飞翔... 利用甲基丁香酚引诱剂和采集落果等方式对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correcta(Bezzi)]成虫日活动规律及其危害寄主的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温湿度是影响番石榴实蝇日活动量的重要因素,在元江县番石榴园番石榴实蝇飞翔活动的高峰期出现在8:00时和17:00时,低谷期出现在12:00-15:00时,日间温湿度与其日活动量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元江县番石榴实蝇的寄主种类为10科15属17种,分别为桃金娘科、番荔枝科、漆树科、酢酱草科、芭蕉科和鼠李科各1种,葫芦科2种,蔷薇科、芸香科、茄科各3种。受害最严重的寄主种类是番石榴、杧果、阳桃,占寄主种类的1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实蝇 番石榴 日活动规律 寄主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叶枣贮藏保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兰 杨定发 +1 位作者 李顺德 何月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04-1605,共2页
[目的]探究如何在不影响毛叶枣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延长毛叶枣鲜果的贮藏期,降低采后病害发生程度。[方法]分别使用植酸、柠檬酸、20%井冈霉素、氯化钙、50%多菌灵、鲜枣专用保鲜剂处理毛叶枣鲜果,研究在室温和4℃冷库保存(鲜枣贮... [目的]探究如何在不影响毛叶枣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延长毛叶枣鲜果的贮藏期,降低采后病害发生程度。[方法]分别使用植酸、柠檬酸、20%井冈霉素、氯化钙、50%多菌灵、鲜枣专用保鲜剂处理毛叶枣鲜果,研究在室温和4℃冷库保存(鲜枣贮藏保鲜剂除外)的效果。[结果]在室温下贮藏期10d,果皮皱缩,果肉变软,且部分水果已腐烂。在4℃的条件下,贮藏10d后,毛叶枣的好果率达1130%,贮藏15d后,好果率仍达70%;当4℃低温与2%氯化钙、0.2%植酸+微量柠檬酸、0.5%植酸+0.2g/L井冈霉素、0.25g/L多菌灵等试剂结合应用时。与不加试剂的处理相比,这种综合技术可提高防效50%~250%,延长保鲜期5~7d。[结论]低温与植酸等试剂结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毛叶枣的健果率及延长保鲜期、保持果表色泽和果实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枣 保鲜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褐飞虱抗性与籼粳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陈越 陈玲 +8 位作者 钟巧芳 张敦宇 李娥贤 王文心 王波 王玲仙 柯学 程在全 肖素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5-539,共5页
【目的】分析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褐飞虱抗性与籼粳基因型的关系,为今后从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褐飞虱抗性材料的定向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自然鉴定法及InDel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来自云南省10个地州(市)40个县(区)... 【目的】分析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褐飞虱抗性与籼粳基因型的关系,为今后从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褐飞虱抗性材料的定向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自然鉴定法及InDel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来自云南省10个地州(市)40个县(区)的176份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褐飞虱抗性及籼粳类型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褐飞虱抗性级别与籼粳基因频率的相关性。【结果】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籼粳分化明显,InDel分子指数法划分的7种籼粳类型在176份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中均有出现,其中典型籼稻28份、籼稻84份、偏籼5份、中间型6份、偏粳2份、粳稻26份、典型粳稻25份。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初步从176份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中筛选出45份抗褐飞虱种质,其中安南谷(普洱市)和老来红(西双版纳州)对褐飞虱表现为抗,其他43份资源均表现为中抗;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褐飞虱抗性级别与籼型基因频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345,P<0.01),45份抗褐飞虱的资源中除糯谷(临沧市,Fi=0.13)为粳稻外,其他资源均为籼型基因频率>0.60的籼型稻(典型籼稻、籼稻和偏籼)资源。【结论】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的褐飞虱抗性级别与籼型基因频率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田间自然鉴定法筛选出对褐飞虱表现出抗性的45份资源中有2份(普洱市的安南谷和西双版纳州的老来红)表现为抗,可作为培育抗褐飞虱品种的亲本材料,以丰富云南的抗褐飞虱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l分子标记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 籼粳 褐飞虱 籼型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66
20
作者 鲁智慧 和淑琪 +6 位作者 严乃胜 赵文杰 姚万福 陈亚平 杨通 姜玉英 桂富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1,53,共6页
草地贪夜蛾是新近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为了弄清其入侵生物学特性,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光照培养箱内设置6个温度(17、22、27、32、37、42℃)饲养草地贪夜蛾,测定其不同阶段的存活率、发育历期、... 草地贪夜蛾是新近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为了弄清其入侵生物学特性,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光照培养箱内设置6个温度(17、22、27、32、37、42℃)饲养草地贪夜蛾,测定其不同阶段的存活率、发育历期、体重及繁殖力等,探究温度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2℃条件下仅能短暂存活,在17~32℃范围内可正常生长发育,其幼虫期、蛹期及世代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7℃条件下世代历期和幼虫期分别为(58.73±1.46)d和(21.79±1.03)d,37℃条件下则分别仅为(22.57±0.84)d和(11.12±0.31)d。成虫寿命在17~27℃范围内差异不大,之后随温度升高而缩短,37℃下成虫寿命仅为27℃下的1/4左右,且在该温度下成虫无法正常羽化,雌成虫不产卵。17~32℃下雌成虫产卵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产卵期则随温度升高而有所延长,平均单雌产卵量在27℃下最高,为(565.50±143.40)粒。说明温度升高会导致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缩短,年发生世代数增加,幼虫取食量增大,对作物的为害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温度 发育历期 产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