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江县哈尼梯田稻鸭共生绿色综合技术示范推广
1
作者 陈亮新 张悦 白秀芳 《云南农业》 2018年第11期60-62,共3页
将高产创建作为科技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开展水稻高产栽培与稻鸭共生技术示范推广,集中展示高产、优质、高抗水稻品种,集成推广先进稻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实用技术,推行"稻鸭共生结构"循环农业生产模... 将高产创建作为科技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开展水稻高产栽培与稻鸭共生技术示范推广,集中展示高产、优质、高抗水稻品种,集成推广先进稻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实用技术,推行"稻鸭共生结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稳定全县水稻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缓解粮食供给压力、保障全县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实现绿色生态、优质、高产、安全目标,构建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生 高产创建 集成推广水稻高产栽培 科学放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热坝区火龙果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封军华 张悦 曹江飞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34-35,共2页
火龙果又名红龙果、神圣果、情人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是典型的热带植物,性喜温,在温度高于20℃,日照时间10 h以上的地区最适宜种植.元江县澧江镇热坝区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年均气温23.8℃,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16.8℃,最... 火龙果又名红龙果、神圣果、情人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是典型的热带植物,性喜温,在温度高于20℃,日照时间10 h以上的地区最适宜种植.元江县澧江镇热坝区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年均气温23.8℃,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16.8℃,最热月(6月)平均温度28.8℃,极端最低温度-0.1℃,极端最高温度42.3℃,年有霜日数平均0.5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291.7 h,年平均降水量796.3 mm,具有种植火龙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管理技术 火龙果 元江县 坝区 平均温度 丰产 热带沙漠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青枣园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亮新 李德元 《云南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29-31,共3页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急剧增长,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1].元江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积极探索青枣套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以此来提高青枣园整体生产力水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急剧增长,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1].元江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积极探索青枣套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以此来提高青枣园整体生产力水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栽培 元江县 套种 枣园 技术 生产力水平 城镇人口 粮食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烤烟套种油菜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封军华 张悦 曹江飞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20-21,共2页
烤烟套种油菜免耕栽培是在烤烟尚未收获结束前,在烟墒两侧打塘种植油菜的方法.通过笔者近4年的试验示范观察,该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夏秋丰富的降水和光热资源,避过冬春干旱、霜冻、低温和风害的影响,并且不影响烤烟的产量和品质,油菜... 烤烟套种油菜免耕栽培是在烤烟尚未收获结束前,在烟墒两侧打塘种植油菜的方法.通过笔者近4年的试验示范观察,该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夏秋丰富的降水和光热资源,避过冬春干旱、霜冻、低温和风害的影响,并且不影响烤烟的产量和品质,油菜成熟期比常规种植提早10~20 d,产量比常规增产150~1 500 kg/hm2,可实现增收750~7 500元/hm2,并减少用工60~90个/hm2,节本增效明显.对于常年受秋冬干旱和冬春干旱影响的地区,推广该种植模式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并大幅提高山地油菜的单产水平,促进山区农民增产增收.现将烤烟套种油菜免耕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 烤烟 套种 元江县 种植模式 栽培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及实践研究
5
作者 石文忠 黄金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8期23-23,共1页
本文就以玉米高产为研究对象来展开论述,结合玉米高产的相关技术及进一步实践研究作了阐述。
关键词 玉米高产 栽培技术 推广体系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低热坝区青枣园套种玉米技术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文忠 丁丽芬 +1 位作者 熊杨苏 张悦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58-59,共2页
在元江县每年的3—6月为台湾青枣园的闲置时间,在此期间采取青枣套种玉米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防止枣园杂草丛生、保水、减少病虫害发生,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值得推广。
关键词 青枣 玉米 套种技术 效益 云南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烟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松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268-269,27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元江县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分别为巩固提升烟草产业支柱地位不动摇、完善扶持政策、调优布局和发挥区域优势、健全轮作制度、强化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化农业农村面源... 本文介绍了元江县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分别为巩固提升烟草产业支柱地位不动摇、完善扶持政策、调优布局和发挥区域优势、健全轮作制度、强化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工作、做强合作社主体、加强涉烟队伍建设、集中连片重示范和稳定烟叶生产基础、着力推广"八项"实用科技,以期推进烟草产业发展,实现贫困户依托产业脱贫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产业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云南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及效益浅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封永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5期174-174,共1页
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主要是改变传统的稻田翻耕为免耕,改变挖穴下种为摆薯种覆盖稻草的简易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高产、保护环境、改良土壤、马铃薯商品率高等特点。充分利用冬闲中稻田和稻草,变一熟为两熟,达到增粮增收... 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主要是改变传统的稻田翻耕为免耕,改变挖穴下种为摆薯种覆盖稻草的简易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高产、保护环境、改良土壤、马铃薯商品率高等特点。充分利用冬闲中稻田和稻草,变一熟为两熟,达到增粮增收的目的,推广潜力大,是一项山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稻田免耕 稻草覆盖 栽培管理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亮新 李江 《云南农业》 2019年第9期84-84,共1页
秋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减少地下害虫为害、增加经济收入、降低地膜污染、实施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一项切实有效地栽培措施。实施免耕栽培技术为元江县秋马铃薯高产栽培和进一步发展马铃... 秋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减少地下害虫为害、增加经济收入、降低地膜污染、实施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一项切实有效地栽培措施。实施免耕栽培技术为元江县秋马铃薯高产栽培和进一步发展马铃薯产业提供了保障。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收获后,稻田未经翻犁直接开沟理墒,将种薯摆在墒面上,用稻草全面覆盖,配合适当地施肥与管理措施,到成熟时扒开覆盖物拾捡马铃薯的一项新型栽培技术。其生产出来的马铃薯浑圆光滑、白净鲜嫩,不带泥土、又无破损,卖相好。由于栽培方式不需耕地、不打塘、不培土、生长期间不用除草,收获时不用挖,比常规栽培省工节本,简单易行,同时为稻草还田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栽培技术 秋马铃薯 稻草覆盖 稻田免耕 免耕栽培技术 土壤有机质含量 水稻收获 马铃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云资粳41号”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在全 陈亮新 《云南农业》 2019年第10期75-79,共5页
经过10年18代选育,以“合系35号”为母本,与元江普通野生稻远缘杂交进行选育,选育出水稻新品“云资粳41号”并进行区域生产试验、审定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选育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粳型香软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农飞 钟丽华 +7 位作者 单艳 世荣 朱振华 刘慰华 邹茜 寇姝燕 黄望启 苏振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7-961,共5页
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优质米育种面临海拔高、夏季雨水多、气温低,特别是灌浆期气温不足等难点,开展了特色粳型软米(香软米)育种。文章对云南近年选育的粳型软米(香软米)品种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软米和粳米在碾磨品质指标上没有差... 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优质米育种面临海拔高、夏季雨水多、气温低,特别是灌浆期气温不足等难点,开展了特色粳型软米(香软米)育种。文章对云南近年选育的粳型软米(香软米)品种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软米和粳米在碾磨品质指标上没有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理化指标上,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粳米,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极显著高于粳米,碱消值差异不显著。软米味度值显著高于粳米。软米的RVA淀粉谱特性优于粳米,表现出最高黏度较高,最低黏度较低,崩解值较高,最终黏度较低,消减值较低,到达最高黏度时间较短,两者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表明,产量与高产对照品种比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产量提高的因子是分蘖弱、穗总粒数少和千粒重偏低。针对试验结果,对改良云南粳型软米品质和产量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软米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尹智宇 郭华春 +1 位作者 封永生 肖关丽 《中国马铃薯》 2017年第4期234-239,共6页
干旱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子,马铃薯抗旱生理研究可为解决马铃薯生产上的干旱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对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在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植株在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光合作用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了现阶段马铃薯... 干旱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子,马铃薯抗旱生理研究可为解决马铃薯生产上的干旱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对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在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植株在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光合作用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了现阶段马铃薯抗旱生理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胁迫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尹智宇 封永生 肖关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3,共8页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及对照条件下分别测定分析马铃薯各品种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的生理生化指...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及对照条件下分别测定分析马铃薯各品种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4个马铃薯品种的总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处理(CK)不同差异显著性降低,各马铃薯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值均较CK不同差异显著性增加;结合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幅及指标变幅的模糊隶属函数结果分析认为:现蕾期干旱胁迫对合作88的影响最大,苗期干旱胁迫对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的生长发育影响相对较大,盛花期干旱胁迫对4个马铃薯品种的生长发育影响相对较小。【结论】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因品种和干旱时期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不同生育时期 马铃薯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冬播马铃薯现蕾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智宇 韩德鹏 +3 位作者 封永生 翁大成 许从恩 肖关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5-610,共6页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对冬播马铃薯现蕾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主栽的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为试验材料,在冬播马铃薯现蕾期测定干旱胁迫和对照处理的各马铃薯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各叶绿素...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对冬播马铃薯现蕾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主栽的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为试验材料,在冬播马铃薯现蕾期测定干旱胁迫和对照处理的各马铃薯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各叶绿素荧光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冬播马铃薯在现蕾期干旱胁迫下,4个马铃薯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电子传递效率(ETR)、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和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均较对照(CK)处理降低,但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较CK处理增加;供试的4个马铃薯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与未经干旱处理的对照组Fv′/Fm′值均小于Fv′/Fm′;4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会-2>宣薯2号>合作88>丽薯6号。【结论】现蕾期干旱胁迫对冬播马铃薯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因品种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冬播马铃薯 现蕾期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冬马铃薯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尹智宇 封永生 肖关丽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2期74-80,共7页
以云南省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会-2’、‘宣薯2号’、‘丽薯6号’及‘合作8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冬种的方式,研究干旱胁迫与复水对冬种马铃薯苗期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个马铃薯品种的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 以云南省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会-2’、‘宣薯2号’、‘丽薯6号’及‘合作8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冬种的方式,研究干旱胁迫与复水对冬种马铃薯苗期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个马铃薯品种的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浓度(Internal CO2 concentration,Ci)、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sis rate,Pn)均较对照低,但气孔限制值(Stomatal limitation,Ls)、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nstant water use efficiency,WUE)增加;复水后,植株产生补偿生长效应,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较干旱处理增加,但均未高于对照,胞间CO2浓度、气孔限制值与干旱处理数值几乎一致,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综合各光合指标表明,干旱胁迫下,供试的4个马铃薯品种光合响应有差异,‘会-2’可维持较好的光合效率,‘宣薯2号’次之,‘丽薯6号’及‘合作88’光合效率受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冬马铃薯 苗期 光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MI模型分析低纬高原山区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坚坚 周荣保 +9 位作者 杨进成 张云明 瞿观 张劲梅 封军华 陈向东 史兰芬 李红彦 胡新洲 安正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12-2416,共5页
【目的】为筛选适应低纬高原地区的云南省玉溪市具备高稳定性和强适应性的菜品。【方法】利用AMMI模型对玉溪市目前应用并参加2015年山地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AMMI模型在分析基因型与环... 【目的】为筛选适应低纬高原地区的云南省玉溪市具备高稳定性和强适应性的菜品。【方法】利用AMMI模型对玉溪市目前应用并参加2015年山地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AMMI模型在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时优于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AMMI模型中的极显著和显著分别解释了全生育期、单位面积有效株和角粒数三个性状99.66%、98.81%和98.83%的互作平方和;对交互作用达显著和极显著的4个性状稳定性D_i值的分析表明,基因型和环境的变化对产量和角粒数影响较大,对单位面积有效株和全生育期影响相对较小。【结论】在冬季有效积温较低而降雨量相对较大的年份,应主推‘云花油早熟1号’、‘花油6号’、‘花油7号’和‘花油5号’等具高稳产性和强适应性的优质高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型 低纬高原山区 山地油菜 农艺性状 稳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航天诱变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晏丽慧 杨顺发 +1 位作者 李松强 张忠林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2-24,共3页
对搭载"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回归的豇豆品种"中豇1号"进行地面种植,观察其诱变后代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SP1代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势受到一定抑制,但出苗后植株生长势增强,开花期提前,生育期缩短;SP1代的株高... 对搭载"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回归的豇豆品种"中豇1号"进行地面种植,观察其诱变后代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SP1代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势受到一定抑制,但出苗后植株生长势增强,开花期提前,生育期缩短;SP1代的株高、主茎节数、分枝、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等性状出现变异;SP2代性状变异仍得到充分表现;SP3代各农艺性状变异存在正负效应,且正向变异较多,株高降低,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增加,SP3变异范围、变异系数都较SP2减小,较对照降低,各性状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航天诱变 遗传变异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云粳26号的选育及应用
18
作者 钟丽华 李农飞 苏振喜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114,共2页
"云粳26号"是目前高原粳稻中一个生育期较短且表现高产优质的品种,能早收早上市,因而很受农户欢迎。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川审稻2009006),201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0... "云粳26号"是目前高原粳稻中一个生育期较短且表现高产优质的品种,能早收早上市,因而很受农户欢迎。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川审稻2009006),201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0003号),2012年被评为农业部主导品种。其突出特点,早熟高产优质(全生育期153-165 d,比其它品种早15-20 d),高抗穗瘟,耐寒性强,适应性广,适宜于云南省海拔1 400-2 000 m的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粳稻 高产 抗病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微肥对香蕉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9
作者 廖凯 邓成忠 +7 位作者 孙利红 张钟 左丽娟 段永华 李晓亮 张玉荣 安正云 杨进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89-95,共7页
【目的】探明叶面微肥对香蕉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叶面微肥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常规施肥基础上用纯硼型、氨基酸型+微量元素(TE)、磷钾型+TE、高钾型+TE、微量元素型、高氮型+TE等6种常用叶面微肥在香蕉孕蕾... 【目的】探明叶面微肥对香蕉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叶面微肥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常规施肥基础上用纯硼型、氨基酸型+微量元素(TE)、磷钾型+TE、高钾型+TE、微量元素型、高氮型+TE等6种常用叶面微肥在香蕉孕蕾期、抽蕾初期、抽蕾后期对植株整株进行喷施,分析喷施叶面微肥后香蕉产量和农艺及经济性状变化。【结果】香蕉喷施叶面微肥对假茎长和青叶数无影响,但对假茎茎围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影响;喷施叶面微肥对香蕉梳果数和单果重无影响,但对蕉果长度和蕉果果围影响显著;喷施叶面肥各处理产量均高于CK(清水),其中,喷施氨基酸型+TE叶面微肥的产量最高,达3408.9kg/667m^(2),较CK提高7.10%,增产极显著;其次是高钾型+TE、磷钾型+TE和纯硼叶面微肥,产量分别为3352.9kg/667m2、3351.5kg/667m^(2)和3342.9kg/667m^(2),显著高于CK。【结论】在香蕉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叶面微肥可促进其生长,改善果实性状,提高产量;推荐氨基酸型+TE为香蕉施用的主要叶面微肥,高钾型+TE和磷钾型+TE叶面微肥增产效果也较好,生产上可选择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微肥 香蕉 产量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