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3‰[1]。DDH患儿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早期诊断及治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DDH在早期被筛查出来。6个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3‰[1]。DDH患儿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早期诊断及治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DDH在早期被筛查出来。6个月以内的DDH通常采用挽具治疗,如Pavlik挽具;6~18个月的DDH通常采用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固定治疗。早期发现的DDH经过各种保守治疗,很多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重庆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三联疗法根除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消化科门诊就诊的156例疑似H.pylori感染儿童的胃黏膜标本,进行H.pylori培养、药敏试验和基因检测。H.pylori感染诊断明确的患儿接受三联疗法根除治疗,...目的探索重庆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三联疗法根除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消化科门诊就诊的156例疑似H.pylori感染儿童的胃黏膜标本,进行H.pylori培养、药敏试验和基因检测。H.pylori感染诊断明确的患儿接受三联疗法根除治疗,计算三联疗法根除率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56例疑似H.pylori感染儿童中符合H.pylori诊断标准的有138例,其中109例接受14天的标准三联方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除治疗,男53例、女56例,平均年龄(9.6±3.0)岁,最终64例(58.7%)根除成功。95例患儿H.pylori培养阳性,克拉霉素敏感株根除率81.6%(40/49)显著高于耐药株34.8%(1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5例患儿中87例行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克拉霉素敏感株根除率为76.2%(32/42),显著高于耐药株42.2%(1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性别、年龄、内镜诊断、黏膜组织病理炎症程度、CYP 2 C 19基因多态性、毒力基因vacA与cagA与标准三联方案根除率无关(P>0.05)。结论标准三联疗法不适合重庆地区儿童H.pylori治疗,以药敏试验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更好的选择。展开更多
背景现普遍认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基因改变的缓慢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暴露于现代室内环境中的过敏原和刺激物所致,WHO报道,44%的哮喘疾病由室内燃料、二手烟等环境因素引起...背景现普遍认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基因改变的缓慢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暴露于现代室内环境中的过敏原和刺激物所致,WHO报道,44%的哮喘疾病由室内燃料、二手烟等环境因素引起。目前研究表明家族哮喘史、过敏原等是哮喘众所周知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诱发哮喘发病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室内环境潮湿、室内空气污染、被褥、枕芯材质及清洁程度、吸油烟机及防尘罩等的使用情况却少有研究。目的探讨重庆市室内环境与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性,为哮喘儿童家庭护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诊治的哮喘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性别、年龄按1∶1匹配选取2017年8—9月于本院呼吸中心诊治的非哮喘儿童作为对照组。在瑞典Dampness in Buildings and Health (DBH)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住宅特征进行调整补充,拟定"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因素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一般资料、室内环境(枕芯、被褥材质,枕芯、床单清洗频率,防尘罩清洗,鲜花接触频率,霉菌生长、漏水、冷凝水,加湿器使用频率,母孕期或儿童被动吸烟,地面材料,墙壁类型,开窗通风频率,厨房燃料、吸油烟机、空调过滤器清洗,宠物饲养,毛绒玩具接触频率,蟑螂/老鼠接触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室内环境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结果共发放问卷750份,收回73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8份,有效问卷7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9%。最终病例组入选356例,对照组入选35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枕芯材质、被褥材质、枕芯清洗频率、床单清洗频率、鲜花接触频率、霉菌生长、漏水、冷凝水,母孕期被动吸烟、儿童被动吸烟、蟑螂/老鼠接触频率与儿童哮喘有相关性(P<0.05)。结论不良室内环境对儿童哮喘有一定的影响,枕芯材质、被褥材质、枕芯清洗频率、床单清洗频率、鲜花接触频率、霉菌生长、漏水、冷凝水、母孕期被动吸烟、儿童被动吸烟、蟑螂/老鼠接触与儿童哮喘相关,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存在的危险因素,减少室内环境污染,可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展开更多
文摘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3‰[1]。DDH患儿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早期诊断及治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DDH在早期被筛查出来。6个月以内的DDH通常采用挽具治疗,如Pavlik挽具;6~18个月的DDH通常采用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固定治疗。早期发现的DDH经过各种保守治疗,很多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文摘目的探索重庆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三联疗法根除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消化科门诊就诊的156例疑似H.pylori感染儿童的胃黏膜标本,进行H.pylori培养、药敏试验和基因检测。H.pylori感染诊断明确的患儿接受三联疗法根除治疗,计算三联疗法根除率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56例疑似H.pylori感染儿童中符合H.pylori诊断标准的有138例,其中109例接受14天的标准三联方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除治疗,男53例、女56例,平均年龄(9.6±3.0)岁,最终64例(58.7%)根除成功。95例患儿H.pylori培养阳性,克拉霉素敏感株根除率81.6%(40/49)显著高于耐药株34.8%(1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5例患儿中87例行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克拉霉素敏感株根除率为76.2%(32/42),显著高于耐药株42.2%(1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性别、年龄、内镜诊断、黏膜组织病理炎症程度、CYP 2 C 19基因多态性、毒力基因vacA与cagA与标准三联方案根除率无关(P>0.05)。结论标准三联疗法不适合重庆地区儿童H.pylori治疗,以药敏试验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更好的选择。
文摘背景现普遍认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基因改变的缓慢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暴露于现代室内环境中的过敏原和刺激物所致,WHO报道,44%的哮喘疾病由室内燃料、二手烟等环境因素引起。目前研究表明家族哮喘史、过敏原等是哮喘众所周知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诱发哮喘发病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室内环境潮湿、室内空气污染、被褥、枕芯材质及清洁程度、吸油烟机及防尘罩等的使用情况却少有研究。目的探讨重庆市室内环境与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性,为哮喘儿童家庭护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诊治的哮喘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性别、年龄按1∶1匹配选取2017年8—9月于本院呼吸中心诊治的非哮喘儿童作为对照组。在瑞典Dampness in Buildings and Health (DBH)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住宅特征进行调整补充,拟定"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因素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一般资料、室内环境(枕芯、被褥材质,枕芯、床单清洗频率,防尘罩清洗,鲜花接触频率,霉菌生长、漏水、冷凝水,加湿器使用频率,母孕期或儿童被动吸烟,地面材料,墙壁类型,开窗通风频率,厨房燃料、吸油烟机、空调过滤器清洗,宠物饲养,毛绒玩具接触频率,蟑螂/老鼠接触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室内环境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结果共发放问卷750份,收回73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8份,有效问卷7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9%。最终病例组入选356例,对照组入选35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枕芯材质、被褥材质、枕芯清洗频率、床单清洗频率、鲜花接触频率、霉菌生长、漏水、冷凝水,母孕期被动吸烟、儿童被动吸烟、蟑螂/老鼠接触频率与儿童哮喘有相关性(P<0.05)。结论不良室内环境对儿童哮喘有一定的影响,枕芯材质、被褥材质、枕芯清洗频率、床单清洗频率、鲜花接触频率、霉菌生长、漏水、冷凝水、母孕期被动吸烟、儿童被动吸烟、蟑螂/老鼠接触与儿童哮喘相关,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存在的危险因素,减少室内环境污染,可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