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5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杨 梁平 +4 位作者 李映良 翟瑄 李禄生 周渝冬 周建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424-142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1例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包括年龄、就诊时间、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1例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包括年龄、就诊时间、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等不同指标的特点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结果本组51例患儿,>3岁48例,30例为跌伤,受伤至就诊时间(30.7±18.9)h,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为恶心呕吐、精神差、头痛,常无意识障碍,头颅CT提示急性期血肿易液化(84.3%)。12例行非手术治疗,3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为后颅窝微小血肿(血肿量<5 m L),12例为非手术治疗的中转手术。随访3个月至3年,全部患儿恢复良好,无死亡及致残。结论儿童后颅窝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好发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的儿童;血肿量>10 m L,血肿厚度>15 mm,血肿存在占位效应,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血肿增大的患儿有手术指征;对伴有高颅压表现的静脉窦区域小血肿(<5 m L)应积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横窦 后颅窝 CT静脉造影 手术指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齐利峰 麦玉真 +3 位作者 姚芳 付丹 邓继岿 余加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的新生儿180例,依据BPD诊断标准,诊断为BPD 130例,8例先心病、13例持续肺动脉高压及...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的新生儿180例,依据BPD诊断标准,诊断为BPD 130例,8例先心病、13例持续肺动脉高压及9例先天性膈疝被剔出实验,余下100例分为轻度BPD 30例,中度BPD 44例,重度BPD 26例。在出生后2个月对纳入实验的100例BPD患儿行心脏超声检查,PH的诊断依据心脏超声诊断分为PH组或非PH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D患儿并发PH的危险因素。结果:1轻度BPD合并PH比例低,中重度BPD合并PH比例较高,所有BPD患儿合并PH的比例为32.0%;2BPD患儿合并PH组及不合并PH组临床指标比较,5min Apagar评分≤6分、羊水过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周后仍需氧、绒毛膜羊膜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 min Apgar评分≤6分[RR=8.13,95%CI:2.48~26.62]、羊水过少[RR=16.69,95%CI:4.43~62.85]是PH的危险因素,提示低5 min Apgar评分≤6分、羊水过少为P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5 min Apagar评分≤6分和羊水过少是BPD合并P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动脉高压 羊水过少 LOGISTI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例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魏仪 吴盛德 +8 位作者 林涛 何大维 李旭良 刘俊宏 刘星华 邁陆鹏 张德迎 温晟 魏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67-270,278,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至2014年收治的61例儿童睾丸卵黄囊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均以阴囊包块就诊,其中60例无痛;61例体查均有阴囊沉重感,透光试验均为阴性... 目的:分析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至2014年收治的61例儿童睾丸卵黄囊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均以阴囊包块就诊,其中60例无痛;61例体查均有阴囊沉重感,透光试验均为阴性;3例提睾反射消失,6例误诊为鞘膜积液,4例初诊腹股沟疝,2例睾丸炎症,1例误诊为腺瘤。术前AFP值均增高,超声检查提示实性包块,CDFI提示84.8%睾丸肿块血流丰富。阴囊X线片均未见确切钙化影。60例行瘤睾高位切除术,1例行睾丸肿瘤剥除术,11例加行腹股沟区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多见疏网状、腺泡样以及乳头样结构。2009年以前术后化疗采用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近5年采用PEB(顺铂+足叶以带+博来霉素)方案、PVB(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方案或二者交替化疗。术后1~2个月随访AFP值多降至正常,无一例复发或死亡。结论儿童睾丸卵黄囊瘤多因无肿痛性肿块就诊,体查包块有沉重感,AFP值升高,超声检查可见实质性包块。胸片和腹部超声可协助肿瘤临床分期。手术方案主要为高位瘤睾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能协助术者选择手术范围,术后配合化疗,患儿临床预后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内胚层窦瘤 诊断 内胚层窦瘤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锌对学龄前儿童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永芳 陈立 +5 位作者 龚敏 江伟 刘友学 陈洁 瞿平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56-2459,共4页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补充维生素A(vitamin A,VA)、锌(Zinc,Zn),论证分析VA/Zn影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与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反馈调节机制。方法在重庆市近郊7所规模〉200人的幼儿园中随机选取2所中的所有...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补充维生素A(vitamin A,VA)、锌(Zinc,Zn),论证分析VA/Zn影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与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反馈调节机制。方法在重庆市近郊7所规模〉200人的幼儿园中随机选取2所中的所有3~6岁符合纳入标准的232名学龄前儿童,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幼儿园为单位,分成单独补VA组(A组)和补VA加Zn组(AZ组)。A组与AZ组儿童又按不同VA与Hb基础水平分组,干预前贫血合并VA不足的儿童定义为Ⅰ组,Hb正常合并VA不足的为Ⅱ组,贫血合并VA正常的为Ⅲ组。营养素补充6个月,补充干预前后分别检测Hb、VA、Zn和EPO水平。结果营养素干预6个月后,血清VA水平AZ组显著升高0.05 μmol/L(P〈0.05),但A组无明显变化。A组和AZ组儿童血清Zn水平干预前后分别显著升高了2.95 μmol/L和3.67 μmol/L(P〈0.05, P〈0.01);Hb和EPO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贫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 P〈0.01),但两组间变化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og10 EPO与Hb的直线回归方程斜率干预后显著下降了-0.009 9(P〈0.05),但AZ组无明显变化(P〉0.05)。Ⅰ组和Ⅲ组干预后H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Ⅲ组Hb水平升高较Ⅱ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儿童Log10 EPO水平变化较其他2组更明显(P〈0.05)。结论VA调节EPO的生成能力可受机体Hb水平的影响,机体VA的营养水平影响Hb浓度对EPO的反馈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维生素A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补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人血白蛋白改良载紫杉醇纳米微泡及其特性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汝铃 计晓娟 +2 位作者 田杰 郭军 瞿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9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人血白蛋白(HSA)改良载紫杉醇纳米微泡的制备,并观察其性能表征。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及机械振荡法制备HSA改良的载紫杉醇微泡,观察其外观、形态,检测其粒径大小、分布、Zeta电位及包封率;行CEUS观察兔髂动脉的显影情况。结果 ... 目的探讨人血白蛋白(HSA)改良载紫杉醇纳米微泡的制备,并观察其性能表征。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及机械振荡法制备HSA改良的载紫杉醇微泡,观察其外观、形态,检测其粒径大小、分布、Zeta电位及包封率;行CEUS观察兔髂动脉的显影情况。结果 HSA改良载紫杉醇纳米微泡外观为乳白色混悬液,光镜下其分布均匀,呈圆球状,平均粒径为(772.9±6.2)nm,表面电位(-13.2±0.3)mV,浓度为(8.64±1.38)×109/ml;其包封率为(93.51±2.07)%,高于未加入HSA的载紫杉醇纳米微泡[(84.88±4.14)%,P<0.05]。经外周静脉注射HSA改良载紫杉醇纳米微泡后,兔髂动脉超声增强显影。结论 HSA改良载紫杉醇纳米微泡理化性质稳定,药物包封率高,可达到动脉增强显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紫杉醇 脂质体微泡 纳米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肺炎时的心肺功能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姚芳 余加林 +3 位作者 刘晓红 贺雨 张伟 卫敏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5-1249,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肺炎时的心肺功能特征,以便对预后不良的患儿早期干预,从而改善生存率。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随访的BPD伴发肺炎(观察组),未并发肺炎正常随访BPD...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肺炎时的心肺功能特征,以便对预后不良的患儿早期干预,从而改善生存率。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随访的BPD伴发肺炎(观察组),未并发肺炎正常随访BPD(对照1组)和健康婴幼儿(对照2组)进行心肺功能检测。心功能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以三尖瓣返流速度≥3 m/s或/和室间隔向左偏移和右心室扩张判断为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肺功能检测采用PowerCube超声流量仪进行。结果:1心功能:观察组(n=30)中有40%伴发PH,而对照1组(n=28)和对照2组(n=20)未有PH。观察组的收缩期肺动脉压力(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 PAP)比对照1组、对照2组高[(32.33±2.30)vs.(22.16±3.71)和(20.51±2.30)mm Hg,P<0.001];观察组的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比对照1组、对照2组的高[(2.32±0.34)vs.(2.13±0.29)和(1.71±0.24)wood unit,P<0.001]。对照1组的PVR比对照2组高(P<0.001);观察组的肺动脉瓣血流加速时间(acceleration time,AT)、右心室射血时间(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time,RVET)均比对照1组、对照2组低[(55.20±6.15)vs.(59.95±5.73)和(67.94±6.60)ms,(197.24±18.77)vs.(211.29±19.07)和(223.91±19.59)ms,P<0.001];PH组的s PAP、PVR比非PH组的高[(42.39±1.57)vs.(25.63±5.48),(2.58±0.24)vs.(2.16±0.29),P<0.001];PH组的AT、RVET均比非PH组低(P<0.001)。2肺功能:观察组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比对照1组、对照2组均高[(57.43±4.21)vs.(52.36±3.69)和(28.10±2.32)次/分,P<0.001],观察组的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TEF75)、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TEF25)、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均比对照1组、对照2组低(均P<0.001);PH组的RR与非PH组的RR相比,没有差异(P=0.69);PH组的Tpef/Te、Vpef/Ve、TEF75、TEF25、25/PF比非PH组低(均P<0.05)。结论:对BPD患儿肺炎时监测心肺功能,有利于了解患儿的心肺功能受损程度,同时可以早期发现PH,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炎 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Ⅴ型食管闭锁诊治经验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代江涛 吴春 +4 位作者 李洪波 李勇刚 王刚 雷洪波 赵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1-273,325,共3页
目的:探讨15例Ⅴ型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15例Ⅴ型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Ⅴ型食管闭锁分别通过食管碘油造影、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胃镜、胸部CT气管食管三维重建诊... 目的:探讨15例Ⅴ型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15例Ⅴ型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Ⅴ型食管闭锁分别通过食管碘油造影、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胃镜、胸部CT气管食管三维重建诊断。早期1例Ⅴ型食管闭锁病人直接结扎气管食管瘘后1月复发,再次行气管食管分别缝合好转。其余病人均行气管食管瘘切断后分别缝合痊愈,术后随访1年食管造影未见吻合口狭窄,进食正常,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结论:Ⅴ型食管闭锁需食管碘油造影、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胃镜、胸部CT气管食管三维重建才能明确诊断,气道食管瘘切断缝合是治疗Ⅴ型食管闭锁的可靠方法,术后恢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Ⅴ型食管闭锁 诊治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相关蛋白LC3-Ⅱ参与川崎病炎症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思琪 高放 易岂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66-869,共4页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LC3-II与川崎病(KD)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入39例急性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前的KD患儿,根据心脏彩超结果,20例KD伴冠状动脉损伤(CAL)组,19例不伴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同时以12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标本...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LC3-II与川崎病(KD)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入39例急性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前的KD患儿,根据心脏彩超结果,20例KD伴冠状动脉损伤(CAL)组,19例不伴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同时以12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标本,加入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体外培养体系干预12 h。采用Westernblotting、Q-PCR分别测定HCAEC中LC3-II蛋白及m RNA的表达。结果干预12 h后,CAL组、NCAL组的LC3-II蛋白及m 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CAL组更高于NC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噬参与了急性期KD的炎症反应,可能与KD患儿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 内皮细胞 微管相关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质粒在新生鼠肺炎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鲜雨琦 高磊琼 +2 位作者 张燕 华子瑜 沈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8-892,共5页
目的:以沙眼衣原体野生株(wild type,WT)及无质粒株(plasmid free,PF)感染新生鼠诱导肺炎,探究衣原体质粒对菌株致病力的影响。方法:将出生24 h内的48只BALB/c新生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WT组感染有质粒的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野生菌株,P... 目的:以沙眼衣原体野生株(wild type,WT)及无质粒株(plasmid free,PF)感染新生鼠诱导肺炎,探究衣原体质粒对菌株致病力的影响。方法:将出生24 h内的48只BALB/c新生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WT组感染有质粒的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野生菌株,PF组感染同型无质粒株,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PBS)组予相同剂量PBS处理,正常组无处理。于4、7、11 d各处死4只取标本,逆转录PCR检测肺组织内omp A基因m RNA水平;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病理评分;髓过氧化物酶(MPO)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肺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报告基因分泌型胚胎碱性磷酸酶(SEAP)实验体外检测TLR2、NF-κB激活。结果:感染后肺组织衣原体培养阴性,而omp A基因m RNA检测及MPO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证实WT及PF菌株皆可感染新生鼠肺,引起间质性改变伴中性粒细胞浸润,PF组的肺组织病理评分(1.10±0.19)及PMN计数(21.06±10.92)均低于WT组分别为(1.44±0.17)和(43.90±17.17),P值分别为0.048和0.005;ELISA示WT组新生鼠肺内TNF-α(623.35±37.23)和IFN-γ(2206.83±854.22)水平较对照组分别为(470.93±20.83)和(737.97±79.89)升高(P值分别为0.000和0.038),而PF组分别为(531.59±34.14)和(1099.86±427.39)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SEAP实验显示,PF株可激活TLR2信号(F=483.199,P=0.000),但程度较WT组有下降(P=0.000),激活NF-κB的能力明显受限(F=229.884,P=1.000),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沙眼衣原体质粒缺乏使其感染肺部的致病力减弱,可能与衣原体质粒潜在的致病因子影响TLR2及NF-κB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肺炎 隐匿质粒 新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程真莉 李谧 +6 位作者 吕铁伟 向平 白永虹 计晓娟 刘云黎 蒲晓芳 易岂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486-1492,共7页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介入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1月PDA介入封堵术后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严重血小板减少发生的高危因素、诊治...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介入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1月PDA介入封堵术后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严重血小板减少发生的高危因素、诊治措施及预后。结果共收集介入封堵PDA患儿848例,其中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11例,发生率为1.29%。11例患儿年龄(1.4±0.5)岁,包括男性3例,女性8例。降主动脉造影测PDA直径为(7.9±3.0)mm,选择封堵器前伞直径8~18(11.6±2.5)mm,术后1 d复查心脏超声发现7例患儿有不同程度残余分流。患儿术前血小板为(261.0±74.9)×10~9/L,术后血小板最低下降至(23.4±9.3)×10~9/L。8例发生于术后第1~3天,2例发生于术后第4天,1例发生于术后第6天;8例出现皮肤出血点,3例合并鼻衄,1例合并溶血,6例合并中度贫血(Hb:71~86 g/L),所有病例无重要脏器出血。8例术后1~3 d出现发热,1例合并穿刺处巨大血肿。除1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合并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顽固性血小板减少和溶血,内科治疗3周无效转外科手术后血小板恢复外,其余经止血、输注血小板、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内科治疗后,9例于术后2周内血小板恢复正常,1例于术后第8周恢复正常。结论 PDA介入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可能与PDA直径较大、封堵器直径较大、残余分流、术后感染、穿刺处血肿有关,经正规内科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封堵术 血小板减少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牛黄清心散对幼年大鼠惊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文娟 蒋莉 +1 位作者 陈恒胜 陈小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2-897,共6页
目的研究小儿牛黄清心散对幼年大鼠惊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1日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儿牛黄清心散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小儿牛黄清心散灌胃,给药1 d后,... 目的研究小儿牛黄清心散对幼年大鼠惊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1日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儿牛黄清心散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小儿牛黄清心散灌胃,给药1 d后,给予戊四唑(70 mg/kg)腹腔注射,定时取脑组织标本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IL-1β和胶质纤维性蛋白(GFAP)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大脑皮层和海马CA1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小儿牛黄清心散高剂量组中各时间点大脑皮层和海马IL-1β和GFAP表达、凋亡指数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小儿牛黄清心散中剂量组上述各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减少,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小儿牛黄清心散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可呈剂量依赖性对由戊四唑引起的惊厥性幼鼠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牛黄清心散 戊四唑 惊厥 脑损伤 脑保护 幼年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缺血预处理对CO_2气腹模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贝贝 王亮 +2 位作者 崔洁 叶茂 唐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32-203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预处理对CO2气腹模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有关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n=6):假手术对照(Sham)组,气腹(Pp)组,缺血预处理1次(IP1)组,缺血预处理3次(IP3)组,缺血预处理5次(IP5)组。对照组接受假...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预处理对CO2气腹模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有关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n=6):假手术对照(Sham)组,气腹(Pp)组,缺血预处理1次(IP1)组,缺血预处理3次(IP3)组,缺血预处理5次(IP5)组。对照组接受假手术,其余各组以10 mm Hg气腹压力建立CO2气腹模型,持续时间60 min,IP1、IP3、IP5组在气腹前以10 mm Hg压力,充气5 min放气5 min,分别连续1、3、5次;恢复灌注60 min后光镜下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肾脏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Pp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坏死,管腔扩张,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而各IP组肾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与Sham组相比,Pp组及各IP组肾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和T-AOC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IP1组相比,IP3组MDA含量下降,SOD、T-AOC活性升高(P<0.05),IP3、IP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Pp组Bcl-2、Bax蛋白的表达均升高,而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IP1、IP5组相比,IP3组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下降,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CO2气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预处理3次对减轻缺血/再灌注肾组织损伤作用更明显,其机制可能与直接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氧的生成,上调Bcl-2抗凋亡蛋白表达,下调Bax凋亡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CO2气腹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上皮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福全 李大珍 +3 位作者 叶茂 徐颖 刘巍 李义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6-750,共5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上皮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n=24)和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组(S组,n=24),采用脂多糖(10 mg/kg)单次尾静脉注射建立内毒素血症模型。M组和S组大鼠分别于建模前30 min...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上皮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n=24)和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组(S组,n=24),采用脂多糖(10 mg/kg)单次尾静脉注射建立内毒素血症模型。M组和S组大鼠分别于建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参附注射液5 ml/kg,分别在建模后2、6、12 h随机取8只收集标本。另取8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组,n=8)。取腹主动脉血,ELISA检测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变化;取远端回肠,ELISA检测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HE染色观察肠黏膜形态学改变并行Chiu氏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M组各时相点大鼠血浆i-FABP、DAO水平、肠黏膜TNF-α、IL-6水平升高,肠黏膜Chiu氏评分增加(P<0.05)。与M组比较,S组2 h时相点大鼠血浆i-FABP、DAO水平、肠黏膜TNF-α、IL-6水平降低,肠黏膜Chiu氏评分降低(P<0.05);S组6 h时相点大鼠肠黏膜TNF-α、IL-6水平降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预先给药在内毒素血症早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大鼠血浆i-FABP和DAO水平,减少肠黏膜Chiu氏评分,减轻肠黏膜上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内毒素血症 大鼠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二胺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复合剂对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脑内NO、nNOS活性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苗静琨 陈启雄 +2 位作者 吴小玫 刘振球 张晓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340-1346,共7页
目的:探讨脑复合剂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模型大鼠脑保护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自由落体打击(Feeney法)建立TBI模型,分别设立假手术组、TBI模型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给予脑复合剂10g.kg-1.d-1,假... 目的:探讨脑复合剂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模型大鼠脑保护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自由落体打击(Feeney法)建立TBI模型,分别设立假手术组、TBI模型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给予脑复合剂10g.kg-1.d-1,假手术组及TBI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等渗盐水,2次/d,连续7d。分别于TBI后24h、72h、1周等3个时相处死大鼠,用HE染色法观察大脑皮层的形态学变化,化学法检测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神经元型NOS(nNOS)活性,免疫组化检测nNOS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检测nNOS-mRNA表达。结果:TBI模型组各时相大鼠脑内NO、NOS含量、nNOS活性及表达、nNOS-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于TBI后24h增高最为明显,持续至1周仍高于假手术组。而中药治疗组各时相大鼠脑组织NO、NOS含量、nNOS活性及表达、nNOS-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TBI模型组(P<0.05),并于伤后1周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脑复合剂对TBI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BI后nNOS-mRNA表达,降低脑组织nNOS活性,从而抑制NO的异常增高,减轻NO介导的神经细胞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一氧化氮 神经元型一氧 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于胎龄儿婴儿期肺功能初步探讨
15
作者 齐利峰 麦玉真 +2 位作者 张伟 付雪梅 余加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比较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婴儿期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6周、无明显影响肺功能疾病的SGA为SGA组;出生体重与SGA组匹配的AGA为AGA组。两组均于纠正胎龄12月龄随... 目的比较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婴儿期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6周、无明显影响肺功能疾病的SGA为SGA组;出生体重与SGA组匹配的AGA为AGA组。两组均于纠正胎龄12月龄随访时行潮气呼吸和功能残气量检测,比较两组肺功能参数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GA组影响小气道功能的因素。结果 SGA组20例(男12例,女8例),AGA组30例(男17例,女13例)进入分析。两组在出生体重和身长,机械通气天数等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胎龄和用氧天数高于AGA组,SGA组随访时体重和身长均低于AGA组(P<0.05)。1在纠正胎龄12月龄随访时两组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公斤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和功能残气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达峰时间、呼气达峰容积、呼气达峰时间比、呼气达峰容积比,75%、50%和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SGA组均低于AGA组(P<0.05)。2两组NICU出院至肺功能检测期间下呼吸道感染≥3次的比例,SGA组为90%(18/20),AGA组为50%(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元线性回归显示,SGA组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与检测肺功能随访时身长、体重呈正相关,与吸氧天数呈负相关。结论 SGA婴儿期肺容积参数与出生体重相近的AGA相近,但气道阻力高于AGA,可能与SGA生后肺发育迟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适于胎龄儿 宫内发育迟缓 肺功能 婴儿期 气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报告基因FTH1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贺小娅 蔡金华 +1 位作者 秦勇 高雅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38-2342,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铁蛋白重链多肽1(fevritin heavy chaik 1,FTH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中的表达。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将FTH1基因转入SK-N-SH细胞中。实验组(SK-N-SHFTH1)、空载组(SK-N-SH-GFP)和空白... 目的构建携带人铁蛋白重链多肽1(fevritin heavy chaik 1,FTH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中的表达。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将FTH1基因转入SK-N-SH细胞中。实验组(SK-N-SHFTH1)、空载组(SK-N-SH-GFP)和空白组(SK-N-SH),均用含500μmol/L枸橼酸铁铵(FAC)的培养基培养并连续4次传代。CCK-8试剂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普鲁士蓝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聚铁效能;MR成像(MRI)观察T2WI信号变化;Western blot检测FTH1表达情况。结果 CCK-8试剂检测发现3组细胞未添加FAC培养时,其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实验组(0.99±0.03),空载组(0.99±0.02),空白组(0.98±0.05);P>0.05];然而,添加500μmol/L FAC后,其增殖能力[实验组(0.73±0.08),空载组(0.76±0.02),空白组(0.73±0.39)]均较前明显减低(P<0.05)。普鲁士蓝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细胞内聚集较多的铁颗粒;MR扫描显示在500μmol/L FAC培养条件下,实验组T2WI信号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FTH1表达,且经4次传代后仍持续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携带FTH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证明FTH1在SK-N-SH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及聚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H1 慢病毒载体 磁共振报告基因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E启动子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神经分化中启动FTH1基因特异性表达及体外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一凡 蔡金华 +3 位作者 钟毅 贺小娅 秦勇 孙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171-1178,共8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c enolase,NSE)启动子控制的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报告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神经分化中的特异性表达及MRI显像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c enolase,NSE)启动子控制的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报告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神经分化中的特异性表达及MRI显像的可行性。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将含NSE启动子的FTH1基因转入MSCs中,对其成神经诱导分化,Western blot检测分化前后细胞内FTH1的表达,在0.5 mmol/L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的培养条件下,细胞内FTH1基因表达所引起的聚铁效应通过普鲁士蓝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观察细胞T_2WI信号变化。结果含NSE启动子的FTH1基因的MSCs(MSCs-NSE-FTH1)成功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Neurons-NSE-FTH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TH1在Neurons-NSE-FTH1细胞内明显表达,而在MSCs-NSE-FTH1细胞内表达极低。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证实Neurons-NSE-FTH1细胞内较多铁颗粒聚集。MRI检查发现Neurons-NSE-FTH1细胞T_2WI信号明显降低。结论 NSE启动子在MSCs成神经分化中能特异性启动FTH1基因表达,并引起MRI信号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E启动子 FTH1报告基因 磁共振成像 干细胞 神经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缺氧及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对钙敏感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世辉 杜明成 +3 位作者 秦廷江 刘盈贝 王朝辉 安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3-89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chronic hypoxia,CH)及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大鼠建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形成差异及对肺动脉钙敏感受体(Ca2+-sensing receptor,Ca SR)表达影响。方法:分别通过CH及MCT诱导大鼠PH模型...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chronic hypoxia,CH)及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大鼠建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形成差异及对肺动脉钙敏感受体(Ca2+-sensing receptor,Ca SR)表达影响。方法:分别通过CH及MCT诱导大鼠PH模型后检测实验组(缺氧3、7、14、21 d,MCT诱导3、7、14、21 d共8组)及对照(control,CON)组大鼠下列指标:右心导管法测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 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取大鼠肺动脉以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 SR在肺动脉的表达情况情况。结果:CH组(CH 3、7、14、21 d)和MCT(3、7、14、21 d)大鼠m PAP、RVHI与CON组大鼠相比随干预时间延长(3、7、14、21 d)而升高,其中以CH 21d组和MCT 21 d组明显,而CH 21 d大鼠m PAP、RVHI均比MCT 21 d组低(P=0.000);Ca SR m RNA表达在CH组和MCT组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其中在CH 21 d和MCT 21 d的时候最高,均高于CON组(P=0.000,P=0.000),而CH 21 d和MCT 21 d两者相比,MCT 21 d高于CH 21 d组,两者间有差异(P=0.000);在CON组大鼠,CH各组及MCT各组大鼠肺动脉中均检测到Ca SR蛋白的表达,并随着干预时间延长,Ca SR蛋白趋势逐渐升高,以CH 21 d和MCT 21 d明显,而MCT 21 d组高于CH 21 d组。结论:相同时间内MCT诱导大鼠的肺动脉压高于CH建立PH模型,Ca SR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Ca SR参与了PH的形成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缺氧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钙敏感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治疗经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世辉 安永 杜明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总结Ⅰ型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临床诊疗经验。方法:7例Ⅰ型CEA患者中男5例,女2例,胎龄为34.85~39.30周,出生体质量为2 100~3 000 g,其中早产儿1例,低体质量儿4例;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畸形4例,肠道畸... 目的:总结Ⅰ型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临床诊疗经验。方法:7例Ⅰ型CEA患者中男5例,女2例,胎龄为34.85~39.30周,出生体质量为2 100~3 000 g,其中早产儿1例,低体质量儿4例;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畸形4例,肠道畸形1例,未合并畸形2例。入院后行胃造瘘术,术后2周行结肠代食管治疗。随访术后并发症、进食情况、生长发育等。结果:7例患者中1例患者胃造瘘后出现核黄疸未再次手术,其余6例2周后均行结肠代食管手术治疗,术后1例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脱机困难,其余5例术后均无吻合口瘘,随访1~5年进食正常,未见吻合口处狭窄,无胃食管返流,生长发育与同龄儿无异。结论:结肠代食管术后并发症低,总体治疗效果满意,可作为治疗Ⅰ型CEA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先天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反复心包积液为表现的婴儿心脏K-M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辉科 安永 +2 位作者 吴春 雷洪波 金鑫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0-502,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K-M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例心脏K-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出生33天。表现为呼吸急促、颈静脉充盈、心音低顿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胸部CT提示大量心包积液。... 目的 探讨心脏K-M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例心脏K-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出生33天。表现为呼吸急促、颈静脉充盈、心音低顿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胸部CT提示大量心包积液。血常规显示血小板计数下降。急诊行心包部分切除引流术,升主动脉根部、上腔静脉、右心耳上缘范围可见6cm×5cm硬质包块,固定。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处见长条形凸起包块,质硬,固定。右心室表面部分瘤体及左侧壁层心包病理显示为Kaposi血管内皮瘤。确诊为心脏K-M综合征。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结论 心脏K-M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诊断,可给予口服类固醇激素等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综合征 心包积液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