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GF/c-Met轴介导EPCs治疗大鼠HPAH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白辉科 秦廷江 +5 位作者 杜明成 刘盈贝 何瑞靖 栾果 普金海 安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06-1512,共7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Met轴介导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移植入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HPAH)大鼠对大鼠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Met轴介导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移植入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HPAH)大鼠对大鼠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构建HPAH模型大鼠;大鼠骨髓原代EPCs提取、培养和鉴定;构建c-Met腺病毒并转染EPCs;将大鼠分为c-Met-EPCs细胞组、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前2组大鼠通过尾静脉分别输注c-Met-EPCs细胞和EPCs细胞,后2组大鼠输注生理盐水;饲养一周后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 PAP)和右心室肥大指数(right ventricle hypertrophy index,RVHI);透射电镜检测肺动脉超微结构改变,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肺小动脉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Griess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c-Met-EPCs细胞组、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和正常组4组大鼠的mPAP值分别为(23.17±3.07)、(30.85±3.15)、(33.55±5.47)、(20.30±1.99)mmHg;RVHI值分别为(32.48±2.38)%、(37.54±4.42)%、(38.53±2.81)%、(26.05±3.05)%;血清ET-1值分别为(69.45±6.32)、(95.76±7.31)、(99.14±8.39)、(62.35±6.06)ng/L;血清NO值分别为(99.63±11.40)、(56.07±3.32)、(48.83±6.56)、(125.50±12.26)μmol/L。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大鼠的mPAP、RVHI和血清ET-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c-Met-EPCs细胞组较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明显降低(P<0.05)。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大鼠的血清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Met-EPCs细胞组较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明显升高(P<0.05)。透射电镜显示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内皮细胞中断不连续,而c-Met-EPCs细胞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不显著。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肺血管重构明显,而c-Met-EPCs细胞组肺血管重构减轻。结论:HGF/c-Met轴介导内皮祖细胞移植入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后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和和改善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T-1释放和促进NO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 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中CO2气腹对儿童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卞则栋 何大维 +4 位作者 刘星 华燚 刘丰 李旭良 林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中CO2气腹对儿童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完成的经腹腔镜及开放式肾盂输尿管成型术各64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并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中CO2气腹对儿童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完成的经腹腔镜及开放式肾盂输尿管成型术各64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并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完成的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26例,术毕采取用空气充分置换腹腔残余CO2措施,作为腹腔镜空气置换组。所有病例均于术后4 h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结果:腹腔镜组术后高碳酸血症发生率为35.9%,高于开放组(18.7%)(χ2=4.578,P=0.029)。婴幼儿组、学龄前组酸碱失衡发生率分别为91.3%、84.2%(腹腔镜组)及84.4%、76.5%(开放组),均高于学龄组(50.0%、33.3%)(P<0.05)。腹腔镜空气置换组术后高碳酸血症发生率为11.5%,低于腹腔镜组(35.9%)(P<0.05)。结论: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中腹腔残余CO2是导致儿童术后高碳酸血症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小,CO2气腹对机体酸碱平衡影响越大。术毕充分置换腹腔残余CO2是降低术后高碳酸血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盂输尿管成型术 酸碱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岁以下儿童EB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0
3
作者 汪洋 许红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0-1512,共3页
目的:了解12岁以下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重庆儿童医院539份0~12岁儿童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对每份血清进行EBVCA-IgG及EBVCA-IgM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血清标本是否存在EB... 目的:了解12岁以下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重庆儿童医院539份0~12岁儿童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对每份血清进行EBVCA-IgG及EBVCA-IgM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血清标本是否存在EBV感染。Excel软件储存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庆地区12岁以下儿童EBV新发感染率为9.7%,累计感染率为51.2%。0岁~、0.5岁~、1岁~、3岁~及6~12岁新发感染率分别为20.0%、8.2%、12.4%、4.9%、7.0%;累计感染率分别为70.9%(由于胎传抗体的影响,实际感染率低于该值)、17.6%、33.1%、57.4%、71.6%。结论:重庆地区12岁以下儿童EBV的感染率低于目前公认的我国3~5岁儿童的感染率(90%);也低于2006年北京地区3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71%),但仍高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EBV感染的高峰年龄段在学龄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儿童 流行病学 衣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黏液血便伴弥漫性大肠病变的儿童肠结核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华建 李中跃 +3 位作者 詹学 王玉婷 陈静 龚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77,共3页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主要发生于回盲部,其典型表现者常合并不明发热、慢性消耗等非特异性结核感染全身症状,均比较容易诊断。不典型及年幼患者的ITB却表现各异,直接病原学依据难以获得,容易误诊、误治,其中以消化道...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主要发生于回盲部,其典型表现者常合并不明发热、慢性消耗等非特异性结核感染全身症状,均比较容易诊断。不典型及年幼患者的ITB却表现各异,直接病原学依据难以获得,容易误诊、误治,其中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ITB尤其少见[2-3]。现报告1例仅以"反复黏液血便"为突出表现的幼儿I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血便 肉芽肿 非干酪样 肠结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家族成员2、7对小鼠胚胎肝干细胞分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聪 康权 +2 位作者 罗庆 迭小红 田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7(BMP2、BMP7)对小鼠胚胎肝干细胞(HP14.5)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将表达BMP2、BMP7、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作为4个组分别感染HP14.5,诱导其分化,在病毒感染后的第...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7(BMP2、BMP7)对小鼠胚胎肝干细胞(HP14.5)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将表达BMP2、BMP7、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作为4个组分别感染HP14.5,诱导其分化,在病毒感染后的第1、4、7天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读数,在第7天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肝细胞标志物白蛋白(ALB)的表达情况;并在第4、7、10天通过PAS染色、尿素氮合成功能检测,观察诱导后HP14.5向肝细胞方向的分化成熟度。结果 BMP2组、HGF组荧光素酶读数较GFP对照组明显上升;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诱导7d后BMP2组、HGF组细胞质内表达肝细胞特有的ALB,而GFP对照组几乎无表达;糖原染色可见BMP2组、HGF组胞质存在紫红色颗粒,呈阳性反应;尿素合成功能检测显示BMP2组、HGF组培养液中尿素氮随时间而升高。BMP7组诱导后,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荧光素酶活性、PAS染色和尿素合成检测均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结论 BMP2具有一定的诱导HP14.5向成熟肝细胞分化的作用,并初步具备肝细胞的合成分泌功能,而BMP7对其无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胚胎肝干细胞 细胞分化 重组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大鼠肺部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明达 罗聪 +3 位作者 朱朝敏 龚梦嘉 谢鸿蒙 毕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5-1220,共6页
目的:分别制备壳聚糖和油酸钠修饰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并探讨其对大鼠肺部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壳聚糖和油酸钠修饰的SPIONs并对其进行表征。将54只SD... 目的:分别制备壳聚糖和油酸钠修饰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并探讨其对大鼠肺部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壳聚糖和油酸钠修饰的SPIONs并对其进行表征。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18)、壳聚糖SPIONs组(n=18)和油酸钠SPIONs组(n=18)。口腔内气管插管给药,对大鼠的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分别于给药后24、72 h和第14天随机处死每组中6只大鼠,腹腔静脉取血检测主要血生化指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计数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HE染色观察肺部的病理改变。结果:(1)制备的SPIONs均为30 nm左右的类球形结晶。(2)大鼠一般情况好,未发生死亡。(3)2实验组血清中的主要血生化指标仅有24 h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含量和14 d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含量2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TP(g/L)24 h组:壳聚糖SPIONs组(n=6):62.40±3.60,油酸钠SPIONs组(n=6):69.95±5.16,正常对照组(n=6):63.22±2.55,F=6.344,P=0.010;ALP(u/L)14 d组:壳聚糖SPIONs组(n=6):78.83±7.92,油酸钠SPIONs组(n=6):106.83±26.95,正常对照组(n=6):99.85±9.63,F=4.336,P=0.033)。(4)实验组BALF中的细胞总数(×104个)在24 h和72 h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壳聚糖SPIONs24 h组(n=6):780.00±130.58,油酸钠SPIONs 24 h组(n=6):1 000.00±166.85,正常对照24 h组(n=6):498.33±114.75,F=19.605,P=0.000;壳聚糖SPIONs 72 h组(n=6):809.17±197.49,油酸钠SPIONs 72 h组(n=6):920.00±125.54,正常对照72 h组(n=6):580.00±123.29,F=7.735,P=0.005),且油酸钠SPIONs组明显高于壳聚糖SPIONs组,在14 d时均下降(壳聚糖SPIONs 14 d组(n=6):628.33±133.29,油酸钠SPIONs 14 d组(n=6):654.17±99.27,正常对照14 d组(n=6):570.83±94.15,F=0.898,P=0.428)。(5)实验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104个)在24 h和72 h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壳聚糖SPIONs 24 h组(n=6):45.00±14.12,油酸钠SPIONs 24 h组(n=6):90.00±24.50,正常对照24 h组(n=6):1.02±0.33,F=44.565,P=0.000;壳聚糖SPIONs 72 h组(n=6):9.15±8.82,油酸钠SPIONs 72 h组(n=6):19.17±5.38,正常对照72 h组(n=6):1.09±0.57,F=13.791,P=0.000),且油酸钠SPIONs组明显高于壳聚糖SPIONs组,在14 d时下降至接近正常。(6)实验组的肺部HE染色可以明显看到肺泡断裂,肺泡壁增厚,炎症细胞浸润,油酸钠SPIONs组炎症表现更严重。壳聚糖SPIONs组肺损伤有自我修复的趋势,而油酸钠SPIONs组减轻不明显。结论:壳聚糖SPIONs与油酸钠SPIONs相比,对肺部毒性作用小,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毒性效应逐渐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 壳聚糖 油酸钠 肺部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decan-1介导双歧杆菌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依枫 向玲 +2 位作者 杜维霞 沈名扬 韦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49-1555,共7页
目的探索Syndecan-1蛋白在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确双歧杆菌对Syndecan-1蛋白的修复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NEC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大鼠分为3组(n=10):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索Syndecan-1蛋白在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确双歧杆菌对Syndecan-1蛋白的修复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NEC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大鼠分为3组(n=10):健康对照组、NEC组和双歧杆菌组。HE染色观察回盲部肠组织病理学变化。qRT-PCR技术检测各组TNF-α、IL-1β、MMP-7和Syndecan-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各组Syndecan-1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分析各组Syndecan-1蛋白的定位表达。结果 NEC组TNF-α、IL-1β和MMP-7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双歧杆菌可以抑制TNF-α、IL-1β和MMP-7的表达。NEC组Syndecan-1 mRNA的表达水平略高于健康对照组,双歧杆菌组略低于NE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Syndecan-1蛋白呈高水平表达,NEC组几乎未检测到Syndecan-1蛋白的表达,而双歧杆菌组可见Syndecan-1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绒毛上皮细胞膜呈深棕色,而NEC组绒毛上皮细胞膜棕色染色明显减弱,双歧杆菌组上皮细胞膜着浅棕色。结论 NEC炎症时,Syndecan-1蛋白被切割,双歧杆菌可保护Syndecan-1蛋白的表达。双歧杆菌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MP-7等因子的表达,从而保护了Syndecan-1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双歧杆菌 Syndecan-1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A 白细胞介素-1β 金属基质蛋白酶-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71入侵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晓丽 刘泉波 +1 位作者 张祯祯 毛华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入侵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机制。方法:将临床EV71分离株接种于人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D)细胞,扩增和纯化病毒;MTT法检测不同病毒胞吞途径阻断剂对SKN-SH细胞生长... 目的:初步研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入侵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机制。方法:将临床EV71分离株接种于人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D)细胞,扩增和纯化病毒;MTT法检测不同病毒胞吞途径阻断剂对SKN-SH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特异性的化学阻断剂预处理靶细胞后,Taq Man real-time PCR验证其对EV71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RD细胞能够成功扩增出EV71病毒,病毒滴度为1×105 TCID50。随着药物浓度梯度的增加,SK-N-SH细胞的生长增殖受到抑制。Taq Man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能够抑制EV71 m RNA的表达(Ρ<0.05),制霉菌素(nystatin,NT)对其影响不大(Ρ>0.05)。结论:初步推测EV71入侵SK-N-SH细胞是通过网格蛋白依赖性的内吞作用入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网格蛋白 内吞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9
作者 胡玉娟 董文科 +4 位作者 王伟 熊丰 朱岷 雷培芸 邓蕾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34-1737,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0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0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就诊的ISS患者106例(男性52例,女性54例)。青春分期:TannerⅠ期75例,Ⅱ期31例。按照生长激素应用的剂量分为3组:低剂量组(每周0.26 mg/kg)、中剂量组(每周0.35 mg/kg)和高剂量组(每周0.41 mg/kg),每组分别为39、23例及44例。每周7 d睡前皮下注射rhGH,疗程1~2年。评价治疗前后身高(height,Ht)、生长速度(growth velocity,GV)、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Ht SDS)、骨龄(bone age,BA)、预测成年身高(predictive adult height,PAH)变化及副作用等指标。结果 1疗效观察:rhGH治疗第1年,3组患者GV由治疗前的(4.59±1.45)cm/年、(3.65±1.81)cm/年、(4.5±0.67)cm/年,分别提高到(8.22±1.93)cm/年、(9.97±1.95)cm/年、(11.48±1.63)cm/年,P〈0.01。rhGH治疗第2年,3组患者G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龄进展:3组治疗1、2年骨龄的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高剂量组有6例在治疗3个月后出现暂时性空腹血糖升高,分别为5.7、6.0、6.0、5.9、5.6、6.0 mmol/L,停用GH后血糖恢复正常。个别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膝部疼痛,不伴随其它临床和实验室异常,考虑生长痛,补充钙剂后疼痛消失。结论 rhGH治疗对ISS促生长效应效果明显,短期追赶性生长呈剂量依赖性;短期治疗不影响生长潜能;副反应偶见,剂量相对偏高者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剂量 特发性矮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3高乙酰化对心脏相关转录因子Islet-1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仲苏 孔娟娟 +2 位作者 孙慧超 朱静 田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对心脏发育早期相关转录因子胰岛素基因增强结合蛋白1(Insulin gene enhancerprotein 1,Islet-1)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心肌祖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 目的:探讨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对心脏发育早期相关转录因子胰岛素基因增强结合蛋白1(Insulin gene enhancerprotein 1,Islet-1)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心肌祖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干预(0、0.5、1.0、2.0、4.0μmol/L),噻唑蓝(Methyl thiazoyl tetrazolium,MTT)比色实验检测SAH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SAHA的合适干预浓度,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肌祖细胞组蛋白H3乙酰化状态,Real-time PCR检测Islet-1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Real-timePCR技术检测Islet-1启动子区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结果:SAHA 0.5、1.0μmol/L处理组较对照组细胞增殖率有所提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A 2.0μmol/L处理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率相当(P>0.05)。SAHA 4.0μmol/L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SAHA 2.0μmol/L处理48 h后心肌祖细胞H3乙酰化水平与对照组比升高7.23倍(P<0.05)。Islet-1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提高了4.68倍(P<0.05),Islet-1启动子区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是对照组的2.08倍(P<0.05)。结论:在心肌祖细胞中,组蛋白H3高乙酰化水平促进Islet-1表达,Islet-1受到组蛋白H3乙酰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基因增强结合蛋白1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 组蛋白H3 乙酰化 表观遗传 心肌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联合染色体分析提高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率 被引量:1
11
作者 牟琴 杨静 +4 位作者 陈希 陈园园 张大勇 陈茜 邹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4-569,共6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联合染色体分析提高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临床诊断率。方法:无菌抽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410例初诊为AL患儿的骨髓标本,经细胞培养后,采用G显带方法...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联合染色体分析提高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临床诊断率。方法:无菌抽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410例初诊为AL患儿的骨髓标本,经细胞培养后,采用G显带方法进行染色体分析,其中57例患儿用FISH技术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结果:在410例AL患儿中,包括明确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13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251例,未明确诊断27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41%(168/410)。在57例AL患儿检测的染色体和FISH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52.6%(30/57);而FISH检测异常率为68.4%(39/57),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为82.5%。结论:FISH方法是检测白血病患儿染色体异常的有效技术,可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明显优于单纯G显带染色体分析法,联合应用FISH及染色体分析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更适合于临床诊断、疗效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G显带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信号分子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伏小红 张雪梅 +3 位作者 景春梅 刘岚 尹一兵 姜俊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喹诺酮信号分子(PQS)对铜绿假单胞菌(PA)毒力的影响。方法选择PAO1作为实验菌,分为PQS组、PQS与抑制剂组、抑制剂组以及正常组。QPCR方法检测Ⅲ型分泌系统(T3SS)的调节基因ExsA和毒力蛋白基因ExoS的转录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绿... 目的探讨喹诺酮信号分子(PQS)对铜绿假单胞菌(PA)毒力的影响。方法选择PAO1作为实验菌,分为PQS组、PQS与抑制剂组、抑制剂组以及正常组。QPCR方法检测Ⅲ型分泌系统(T3SS)的调节基因ExsA和毒力蛋白基因ExoS的转录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绿脓素生成量;作用肺泡上皮细胞A549,用平板计数法比较PAO1粘附和侵袭力;构建小鼠腹膜炎模型,观察PQS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 PQS增多和减少不影响PAO1的成长情况。与正常组相比,PQS组的ExsA与其调控表达的ExoS毒力蛋白基因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QS组PAO1产生的绿脓素也明显升高,抑制组却明显下降(P<0.01);与A549细胞作用时,抑制剂组PAO1的粘附和侵袭力均显著降低;腹膜炎模型小鼠PQS组存活时间也降低明显(P均<0.01)。抑制剂组Exos的转录水平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抑制剂组的ExsA转录水平无明显差异,PQS组PAO1的粘附力和侵袭力没有改变(P均>0.05)。结论在PA感染宿主的整个过程中,PQS能维持粘附和侵袭能力,PQS的浓度与绿脓素的产生有正相关关系,从而最终使宿主的存活时间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信号分子 铜绿假单胞菌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吊带的临床诊疗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录 安永 +7 位作者 吴春 潘征夏 李勇刚 杨杰先 李洪波 王刚 代江涛 雷洪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PA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PAS患儿于我科行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以反复咳嗽、吼喘等呼吸... 目的:探讨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PA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PAS患儿于我科行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以反复咳嗽、吼喘等呼吸道症状就诊,年龄2个月-3.5岁,体质量4.5-15 kg,按Cotton气管狭窄分期,Ⅰ期(管腔阻塞〈70%):14例,单纯行左肺动脉移植术,13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Ⅱ期(管腔阻塞70%-90%):0例,Ⅲ期(管腔阻塞〉90%):2例,行气管成形术,均死亡。结论:PAS患儿多为继发于异常走行血管压迫产生的Ⅰ期气管狭窄,不需要手术矫正气道狭窄;而合并Ⅱ、Ⅲ期气管狭窄,是否应积极行气管狭窄根治术,仍需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吊带 气管狭窄 诊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分析5例母婴传播中HBV准种变化趋势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茹娟 唐香 +3 位作者 赖方方 黄爱龙 任红 许红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探讨5例乙肝疫苗接种失败儿童及其母亲在母婴传播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a"决定簇准种变化趋势。方法:选择5例重庆地区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儿童及其母亲,应用PCR法扩增其HBV基因组全长,构建HBV全基因组... 目的:探讨5例乙肝疫苗接种失败儿童及其母亲在母婴传播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a"决定簇准种变化趋势。方法:选择5例重庆地区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儿童及其母亲,应用PCR法扩增其HBV基因组全长,构建HBV全基因组测序文库后进行solexa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母子HBV序列同源性为99%~100%;5对母子HBV基因型均为B+C混合型,其中4对优势基因型为B型,1对为C型,母子优势基因型相同;所有儿童均在"a"决定簇存在复杂度明显增高位点;5对母子"a"决定簇复杂度明显增高的氨基酸(Amino acid,aa)位点共有10个,仅存在于儿童的有2个,为aa126和aa143,儿童中有1例发生优势氨基酸突变,突变形式为G145R。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失败儿童在"a"决定簇存在准种现象,儿童体内的突变株可能来源于其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乙肝病毒 准种 母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视黄酸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舒秀兰 刘祖银 +2 位作者 毕杨 陈洁 刘友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7-1291,共5页
目的:探索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rBMSCs,加入不同浓度(0.1、1.0、5.0μmol/L)at-RA,... 目的:探索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rBMSCs,加入不同浓度(0.1、1.0、5.0μmol/L)at-RA,诱导第7天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和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第21天用茜素红染色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并经提取法后检测钙盐沉积。于诱导第7、14、21天采用real-time PCR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桥素(osteopontin,OPN),在上述时间点的基础上,再增加第1、3天2个时间点检测Runx2、Osterix以及视黄酸受体RARs(α、β)mRNA表达。结果:rBMSCs在成骨培养基诱导下经形态和茜素红染色观察证实能分化为成骨细胞,加入at-RA后培养7 d,ALP活性较对照组增加(F=107.177,P=0.000),与对照组比较,at-RA为1.0、5.0μmol/L 2组明显升高(P<0.05)。然而经茜素红染色测定,ALP升高组其钙盐沉积与对照组比较反而减少(F=57.554,P=0.000)。选at-RA浓度5.0μmol/L做real-time PCR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在上述3个时间点OCN(F=211.145,P=0.000)、OPN(F=30.835,P=0.005)表达均降低,Runx2(F=106.536,P=0.000)、Osterix(F=452.546,P=0.000)、RARα(F=253.159,P=0.000)的表达在第21天均下降,除Osterix表现为全程下调外,其他2个基因也在多个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而RARβ表达则全程明显上升(F=2 294.377,P=0.000)。结论:at-RA抑制rBMSCs成骨分化,其机制可能与RARα的下调和RARβ的上调,进而影响Runx2、Osteri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全反式视黄酸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素调节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MMP-9表达机制探讨
16
作者 司菲菲 刘芮汐 +1 位作者 宋思捷 易岂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讨抵抗素调节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9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用含1%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 目的:探讨抵抗素调节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9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用含1%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CAECs)16 h(血清饥饿培养),之后随机分为6组:(1)空白对照(Con)组:无抵抗素干预;(2)Res20组:抵抗素20 ng/ml干预;(3)Res40组:抵抗素40 ng/ml干预;(4)Res100组:抵抗素100 ng/ml干预;(5)Res40+U0126组:细胞中加入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抑制剂U0126(20 mmol/L)预处理1 h,再加入抵抗素40 ng/ml干预;(6)U0126组:细胞中仅加入ERK抑制剂U0126(20 mmol/L),细胞各组干预24 h后,用RT-PCR法检测MMP-9和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MMP-9和TIMP-1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CAECs p-ERK1/2及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3种浓度抵抗素干预HCAECs 24 h后,MMP-9 mRNA与蛋白水平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TIMP-1 mRNA与蛋白水平均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40 ng/ml抵抗素干预组加入ERK抑制剂U0126后,MMP-9 mRNA与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TIMP-1 mRNA与蛋白无明显变化。与Con组、U0126组及Res40+U0126组相比,Res40组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抵抗素可诱导HCAECs MMP-9的生成,可能通过下调TIMP-1的表达及激活ERK通路参与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蛋白酶抑制剂-1 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高氧暴露新生鼠肾组织中表达的变化
17
作者 田小宁 陈贻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观察高氧暴露下新生大鼠肾组织结构的变化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氧暴露致新生大鼠肺损伤模型,将出生12 h内的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Ⅰ组:正常空气;Ⅱ组:高氧(90%±5%氧气)。... 目的:观察高氧暴露下新生大鼠肾组织结构的变化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氧暴露致新生大鼠肺损伤模型,将出生12 h内的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Ⅰ组:正常空气;Ⅱ组:高氧(90%±5%氧气)。于3、7、14 d各处死8只取标本,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结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GF蛋白表达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HGFmRNA表达强度。结果:①与Ⅰ组比较,Ⅱ组可见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随时间延长,病理变化愈明显。②与Ⅰ组比较,Ⅱ组3 d时HGF蛋白表达水平增强(P<0.05),7 d时明显增强(P<0.05),14 d时也增强(P<0.05),但与7 d相比,增强趋势减弱;③HGF mRNA表达强度与其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趋势相似。结论:HGF在高氧暴露致新生大鼠肾组织损伤中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新生鼠 肾组织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