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罗恩病儿童血生化结果对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预测分析
1
作者 张慧晖 刘佳 +5 位作者 赵茜茜 胡华建 杨芸 詹学 李中跃 周小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基本血生化结果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儿内镜下表现的关联性,评估主要阳性血生化结果对内镜下评分的预测作用,以指导临床诊疗及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4月确诊的4... 目的:探讨临床基本血生化结果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儿内镜下表现的关联性,评估主要阳性血生化结果对内镜下评分的预测作用,以指导临床诊疗及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4月确诊的41例CD患儿,根据儿童CD疾病活动度指数(pediatric 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PCDAI)进行临床严重度评分分为轻度活动组(轻度组,n=17)和中重度活动组(中重度组,n=24),对2组患儿一般情况、主要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病变部位、内镜下评分(simplified endoscopic activity score for Crohn's disease,SES-CD)、内镜下典型表现及病理典型表现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相关分析,将主要阳性血生化指标对SES-CD预测效能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主要临床表现分析,发现中重度组患儿较轻度组具有更高的体质量下降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SES-CD在2组中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度组RBC(3.91±0.15 vs.4.38±0.13,P=0.027)、Hb(91.33±3.67 vs.107.00±3.61,P=0.005)、ALB(33.00±1.27 vs.37.54±1.37,P=0.022)营养指标明显低于轻度组,PLT(492.80±27.10 vs.387.60±31.56,P=0.016)、ESR(78.38±7.39 vs.44.47±5.95,P=0.002)系统炎症指标明显高于轻度组,中重度组SES-CD评分明显高于轻度组(19.50±0.79 vs.11.71±1.09,P<0.001)。通过病变部位分析,中重度组病变在结肠(21/24 vs.9/17,P=0.035)、直肠(23/24 vs.10/17,P=0.011)比例高于轻度组;而2组典型内镜下表现,中重度组在溃疡性表现(24/24 vs.15/17)、增生性表现(17/24 vs.1/17)占比高于轻度组。ROC曲线诊断效能分析发现,PCDAI预测内镜下活动度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均达到100%,PLT预测SES-CD的敏感性和NPV分别为100%和66.67%,而ESR预测SES-CD特异性和PPV分别为76.47%和81.82%。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SES-CD与PCDAI、Hb呈中度相关,与ESR、RBC、ALB呈轻度相关。结论:CD儿童血生化指标中,ESR对SES-CD具有一定相关性和内镜下预测效能,在临床随访及疾病监测中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克罗恩病 内镜 血生化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儿童心力衰竭中应用
2
作者 陈若瑜(综述) 吕铁伟(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7-372,共6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成人心力衰竭的一种重要非药物治疗手段,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及应用,也已被初步证明在部分原发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中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回顾了近年来CRT在先天性心脏病、起搏诱导性心肌...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成人心力衰竭的一种重要非药物治疗手段,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及应用,也已被初步证明在部分原发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中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回顾了近年来CRT在先天性心脏病、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等不同病因导致的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植入形式和不良反应,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做出展望,以期为CRT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适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钬激光联合冷冻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鞠春兰 王倩 +3 位作者 刘玉琳 张光莉 王崇杰 罗健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钬激光联合冷冻治疗在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6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18例)和介入组(18例)。对照组予以规范抗结...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钬激光联合冷冻治疗在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6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18例)和介入组(18例)。对照组予以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支气管镜灌洗及局部给药,介入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支气管镜下钬激光联合冷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镜下及影像学疗效。结果介入组临床症状、镜下及影像学疗效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大出血、气道穿孔、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支气管镜钬激光联合冷冻治疗能够快速有效清除气道内结核病灶,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钬激光 冷冻 儿童 气管支气管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5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时娟 任发亮 +1 位作者 谭琦 王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2-588,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HMF)的临床资料,增强对HMF的认识,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5例HMF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皮肤镜表现、皮损组织病理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及... 目的:分析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HMF)的临床资料,增强对HMF的认识,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5例HMF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皮肤镜表现、皮损组织病理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5例患儿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9岁,平均(5.6±3.0)岁;诊断年龄4.0~11.6岁,平均(8.0±3.3)岁。所有患儿皮损均表现为面部、躯干、臀部及四肢近端大量大小不等及形态不规则的色素减退斑。所有患儿皮肤镜检查均可见橙黄色片状区域,波点状、网格状色素减退的无结构区域,以及点状、短细线状、分枝状血管和精子样结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示真、表皮交界处较多异形淋巴细胞呈线状排列,显著亲表皮性不伴海绵水肿。免疫组化示CD3、CD4及CD8均阳性。5例患儿中4例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1例予外用0.03%他克莫司治疗,疗效均满意。结论:HMF皮肤镜的特征表现可为活检必要性和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结合皮损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可确定诊断。NB-UVB治疗儿童HMF耐受性好,且皮损改善较好,预后仍需长期随访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色素减退型 淋巴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例儿童颈部Castleman病临床分析
5
作者 索风涛 丁玲 +2 位作者 肖玲 姚红兵 肖兴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颈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特性,总结其临床症状、分型、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例儿童颈部CD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颈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特性,总结其临床症状、分型、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例儿童颈部CD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儿中单侧8例,双侧1例,8例以颈部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1例为打鼾,均为单中心型(unicentric CD,UCD)。病理分型均为透明血管型。治疗均行手术切除肿块,术后随访6~60个月,8例一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后行二次手术。结论:儿童颈部CD病主要以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临床分型以UCD为主。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术前辅助,但需病理学检查确诊。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包块 CASTLEMAN病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足月新生儿胃穿孔临床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新红 赵倩倩 +3 位作者 韦红 何华云 陶亮桥 胡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胃穿孔(neonatal gastric perforation,NGP)的临床特征,为减少不良临床结局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为胃穿孔的住院足月新生儿,收集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出院后...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胃穿孔(neonatal gastric perforation,NGP)的临床特征,为减少不良临床结局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为胃穿孔的住院足月新生儿,收集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出院后3个月内短期预后情况,分析临床特征。结果:26例确诊胃穿孔的足月儿纳入研究。男性多于女性(88.5%vs.11.5%),中位入院年龄及发病年龄为分别为94.5(48.0,135.0)h及38.0(0.0,96.0)h。伴随临床表现中,以腹胀(69.2%)、呕吐(46.2%)和反应低下(30.8%)为主要表现。以血培养屎肠球菌(15.0%)、腹腔穿刺液培养溶血葡萄球菌(30.8%)为主,且2种培养结果的阴性率均高(55.0%、23.1%)。25例(96.2%)行腹部平片,21例(84.0%)检出气腹征象;9例(34.6%)行腹部超声,均无气腹征象,以腹水征象为主(88.9%)。胃穿孔部位最常见为胃底部(61.6%),以单发部位穿孔(92.3%)为主。18例(69.2%)行病理检查,以胃壁充血出血伴坏死(66.7%)为主。所有病例均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其中以胃穿孔修复+腹腔引流术为主(53.9%)。出院后3个月内随访,24例(92.3%)术后恢复良好,仅1例(3.9%)因最终拒绝再次手术,并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足月NGP好发于男性及生后4 d内,当出现腹胀、呕吐及反应低下表现,需及时完善腹部平片检查了解有无气腹征象,若能及时手术,短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 新生儿 胃穿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泊沙康唑治疗儿童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病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晓虹 赵顺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索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泊沙康唑治疗儿童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病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泊沙康唑治疗过程并文献复习。结果:支气管镜下发现左肺上叶段支气管痰... 目的:探索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泊沙康唑治疗儿童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病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泊沙康唑治疗过程并文献复习。结果:支气管镜下发现左肺上叶段支气管痰栓堵塞和肉芽增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见毛霉菌,诊断肺毛霉菌病。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治疗1周后复查胸部CT发现左上肺空洞样改变,加用泊沙康唑口服。两性霉素B治疗3周时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停两性霉素B脂质体后好转。改为泊沙康唑序贯治疗至12周,患者左上肺空洞消失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儿童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病少见且治疗困难,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泊沙康唑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诊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毛霉菌病 糖尿病 两性霉素B脂质体 泊沙康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810例儿童白血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倩 莫霖 +2 位作者 黄先巧 余璐 刘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42-144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发病趋势、危险因素及预后,为白血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10例川渝地区儿童白血病病例年龄、性别、发病季节、首诊症状、形态学分类、...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发病趋势、危险因素及预后,为白血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10例川渝地区儿童白血病病例年龄、性别、发病季节、首诊症状、形态学分类、免疫学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型及分子生物学分型等流行病学资料,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白血病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810例白血病患儿中男孩发病人数多于女孩,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各年龄阶段男孩发病人数均较女孩多。ALL在1~4岁年龄段人数最多(50.9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儿的发病年龄分布差异不明显。10%的患儿有家族肿瘤史,34.44%的患儿存在有毒化学物质暴露史。MICM分析显示,形态学分类以ALL为主(79.26%);免疫学分型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lymphocytic leukemia,B-ALL)为主;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41.56%;ALL患儿ETV6/RUNX1检出率最高(14.86%),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T-lymphocytic leukemia,T-ALL)患儿的阳性融合基因均为SIL/TAL1,AML患儿中PML/PARα检出率最高(35.2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肿瘤史、细胞遗传学分型、ETV6/RUNX1融合基因为白血病转归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5.234(1.166~23.485)、3.442(1.666~7.115)、0.131(0.031~0.556)。结论:家族肿瘤史、细胞遗传学分型、ETV6/RUNX1融合基因可能是白血病转归的预测因素,存在家族肿瘤史和非低危型细胞遗传学可能为白血病预后的危险因素,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可能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血病 流行病学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家长认知、态度及防控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李晶子 刘玉琳 +2 位作者 车小燕 罗征秀 臧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9-893,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18岁以下儿童家长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认知、态度及家庭防控行为,以便医疗卫生人员更好地了解儿童家长需求,制定科学、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利用自行设... 目的:调查并分析18岁以下儿童家长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认知、态度及家庭防控行为,以便医疗卫生人员更好地了解儿童家长需求,制定科学、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网络收集全国各省市18岁以下儿童家长填写的问卷,共1020份。结果:73.2%的儿童家长对COVID-19及其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47.1%的儿童家长对COVID-19预防控制持有积极乐观态度、87.5%的儿童家长COVID-19防控行为很好。而与儿童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为50%左右,36%的儿童出现过情绪不稳定、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67.5%的儿童家长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等不良情绪;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认知、态度、防控行为得分三者间呈正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儿童家长职业影响知信行(P<0.05)。结论:医疗卫生人员可通过多种途径普及与儿童相关的COVID-19预防知识,重点关注儿童及家长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家长 认知 态度 防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外膜旁道2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王元丽 许欣 +1 位作者 刘茜 吕铁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89,共5页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是儿科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儿童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多为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严重者甚至出现晕厥。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以预激综合征最为常见,电生理发生机制为房室旁道介导的房室...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是儿科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儿童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多为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严重者甚至出现晕厥。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以预激综合征最为常见,电生理发生机制为房室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呈预激现象,临床上有“突发突止、反复发作”的特征[1],射频消融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根治方案,大多数房室旁道位于房室瓣环附近,常规的心内膜标测消融心内膜旁道相对简单,成功率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旁道 预激综合征 希氏束 阵发性心悸 心内膜标测 十二导联心电图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康复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姝晖 刘玉琳 +2 位作者 杨帆 罗征秀 刘恩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5-352,共8页
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对哮喘患儿吸气肌肌力、运动能力、肺功能、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呼吸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对哮喘患儿吸气肌肌力、运动能力、肺功能、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呼吸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康复,观察其对哮喘患儿的影响。结果 纳入57例哮喘患儿,均完成6个月试验,男38例、女19例,平均年龄(9.4±2.3)岁,平均病程4.0(2.1-5.5)年。试验组31例、对照组26例。进行6个月训练后,试验组最大口腔吸气压平均值和最大值、6分钟步行距离、哮喘控制水平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后心率和生存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步行后血压和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6个月训练后,试验组最大口腔吸气压平均值和最大值,6分钟步行距离,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流速(PEF)、75%和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_(75)、MEF_(50))、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EF_(75/25))],哮喘控制水平高于干预前,6分钟步行后心率、收缩压和生存质量得分低于干预前;对照组最大口腔吸气压平均值和肺功能(FEV_(1)、FEV_(1)/FVC、MEF_(75)、MEF_(50)、MEF_(25)、MMEF_(75/25))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呼吸康复能改善哮喘患儿的吸气肌肌力、运动能力、哮喘控制水平和生存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临床工作者可将呼吸康复应用于哮喘患儿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呼吸康复 肺功能 生存质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临床与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婷 朱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分析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至2020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0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对患儿DNA样本进行内分泌疾病相关... 目的:分析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至2020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0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对患儿DNA样本进行内分泌疾病相关基因高通量测序,并进行家系DNA样本Sanger测序验证。结果:10例患者均检测到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变异,其中5个变异以前未报道过,分别是c.401dupA(p.P135Afs23)、1 350 bp缺失突变、c.2505C>G(p.Y835X)、c.1747T>C(p.F583L)和c.610G>T(p.E204X),其中c.610G>T(p.E204X)为嵌合体突变。结论:本研究中5例未报道变异均可能致病,提示基因检测有助于AIS的确诊,有利于AIS患者的临床决策和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雄激素受体 基因变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论视角下217例青少年癌症患儿心理危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璐 莫霖 +1 位作者 刘倩 罗业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4-480,共7页
目的:调查了解青少年癌症患儿心理危机现状,基于生态系统论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青少年癌症患儿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8~18岁青少年癌症患儿及健康青少年,采用DASS-21(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21)量表现场... 目的:调查了解青少年癌症患儿心理危机现状,基于生态系统论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青少年癌症患儿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8~18岁青少年癌症患儿及健康青少年,采用DASS-21(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21)量表现场调查,问卷数据双遍录入后进行分析。从生态系统论的微观、中观、外观、宏观系统分析患儿个体、家庭、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关联度及相互影响,以明确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调查青少年癌症患儿218人,进入研究分析217人,心理危机检出率为45.6%,其中抑郁检出率(26.7%)高于健康青少年(12.5%),焦虑检出率(45.6%)高于健康青少年(13.5%),压力检出率(24.4%)高于健康青少年(8.5%)。在各影响因素里面,男性抑郁检出率高于女性,独生子女抑郁、压力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专制型家庭教养患儿抑郁、压力检出率高于民主型家庭教养患儿,首诊及定期随访患儿焦虑检出率高于未定期随访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青少年癌症患儿发生心理危机风险最高。结论:青少年癌症患儿存在焦虑、抑郁、压力等心理危机,独生子女及专制型家庭患儿表现尤为突出,需要医院、家庭、社会、学校多方位联合,实施预防性干预,为患儿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其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论 青少年 癌症 心理危机 预防性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945L变异致囊性纤维化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东海 牛超 +1 位作者 代继宏 田代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09-1512,共4页
目的:报道S945L变异致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1例,并结合文献对该病在国内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及前景进行探讨。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1例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 目的:报道S945L变异致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1例,并结合文献对该病在国内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及前景进行探讨。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1例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特定位点S945L变异的CF患儿临床资料及基因结果进行分析。以"囊性纤维化"及"cystic fibrosis"和"China"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及PubMed、Embase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7月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总结中国报道的可以通过分子靶向治疗的特定CFTR变异的CF患儿临床资料及基因变异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平素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养状况差,胸部CT提示广泛支气管扩张,2次汗液氯离子浓度检测分别为74 mmol/L、75 mmol/L,基因检测结果:CFTR基因R851X/S945L复合杂合变异,最终确诊为CF。文献检索发现中国目前报道的通过基因确诊的90例CF患者中,共5例患者携带可以通过分子靶向治疗的特定变异位点。携带出现频率最高的G970D位点的15例患儿极有可能通过靶向治疗,但尚无临床研究证实。结论: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落后,有广泛支气管扩张的患儿需警惕CF,需完善CFTR基因检测。中国CF患者中,可能符合靶向药物治疗条件的患儿所占比例大,治疗前景可观,条件允许情况下,需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以期为这些患者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纤维化 分子靶向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阿片类药物不良事件性别差异的信号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季欢欢 张妮 +1 位作者 霍本念 贾运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5-759,共5页
目的 挖掘和分析阿片类药物不良事件(ADE)性别差异的信号,为临床实施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04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接收的吗啡和芬太尼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数据... 目的 挖掘和分析阿片类药物不良事件(ADE)性别差异的信号,为临床实施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04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接收的吗啡和芬太尼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信号挖掘,重点分析阿片类药物性别差异的信号强度。结果 纳入分析的吗啡ADE报告女性和男性分别为7968,7570份;芬太尼女性和男性报告为37 505,26 866份。经ROR挖掘,男性更易出现药物依赖性、戒断综合征、呼吸抑制、药物过量及滥用等,而女性更易出现药物不耐受、恶心、呕吐、抑郁、皮疹、瘙痒、关节痛等。结论 阿片类药物不良事件信号存在性别差异,临床实践中应充分利用以探索机会性治疗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性别差异 信号挖掘 药物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3377例疑似遗传代谢病患儿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浩 苗静琨 +6 位作者 余朝文 万科星 张娟 袁召建 杨静 王冬娟 邹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34-1738,共5页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疑似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s)患儿进行检测分析,初步探讨遗传代谢病在重庆地区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GC-MS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疑似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s)患儿进行检测分析,初步探讨遗传代谢病在重庆地区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GC-MS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的3377例疑似IMDs患儿进行尿有机酸分析,通过尿有机酸检测结果,并结合患儿临床表现、串联质谱及基因结果进行疾病诊断;通过查阅既往病史或电话访问患儿家属获得患儿的发病年龄并进行统计。结果:检出并确诊阳性患儿69例,共20种IMDs,阳性检出率2.04%。其中,氨基酸代谢病30例,以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最常见(17,56.7%),其次为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9,30%);有机酸代谢病26例,以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最常见(13,46.4%),其次为戊二酸血症I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 I,GA-I)(4,14.3%)及丙酸血症(propionic acidemia,PA)(3,10.7%);脂肪酸代谢病11例,以多种酰基辅酶A缺乏症(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MADD)最常见(4,36.4%)。在6种常见IMDs中,除7例MMA及1例NICCD、1例GA-I、1例PA患儿的发病年龄在出生后1个月内,其余40例患儿的发病年龄均超过1个月。结论:IMDs并不少见,NICCD、OTC、MMA、GA-I、PA及MADD是重庆地区最常见的遗传代谢病,以新生儿期后起病的患者更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病 气相色谱-质谱 尿有机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术中补液量对术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欣 郭春宝 邓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48-1453,共6页
目的: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手术患者术中晶体输注量与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NEC并接受手术的17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校... 目的: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手术患者术中晶体输注量与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NEC并接受手术的17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校正术中输入晶体量后中位数为标准,将患儿分为低晶体组[<25.89 mL/(kg·h)]与高晶体组[>25.89 m L/(kg·h)],监测术后开奶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是否发生并发症、重症监护治疗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死亡、术后90 d内不能完全肠内营养等术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术后单因素分析P<0.05的变量纳入logistic向后逐步回归分析得到,输液量(OR=0.955,95%CI=0.914~0.997,P=0.036)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增加术中输液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输液量 术后住院时间 腹部手术 术中失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森焱 邓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VLBWI临床病例资料,分为NE...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VLBWI临床病例资料,分为NEC组(BellⅡ期及以上)和非NEC组,采用t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EC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497名VLBWI纳入研究,其中NEC组30人,非NEC组467人,2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身体质量、入院年龄上无显著性差异,NEC组患儿试管婴儿比例(P=0.025)、合并宫内生长迟缓(P=0.015)、房间隔缺损(P=0.014)、心功能损伤(P=0.041)、肾功能损伤(P=0.012)、肝功能损伤(P=0.003)、低蛋白血症(P=0.002)、电解质紊乱(P=0.041)、败血症(P=0.000)比例均高于非NEC组患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败血症(OR=13.24,95%CI=4.04~43.36,P=0.000)、低白蛋白血症(OR=4.22,95%CI=1.14~15.58,P=0.031)、宫内生长迟缓(OR=3.46,95%CI=1.18~10.14,P=0.024)、试管婴儿(OR=4.85,95%CI=1.50~15.68,P=0.008)是VLBWI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结论:败血症、宫内生长迟缓、低白蛋白血症、试管婴儿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