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醛亚胺类[O^-NS]三齿钛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 被引量:3
1
作者 蓝芝 刘公毅 +4 位作者 雷禄 李永生 宋文 张爱清 谢光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2,共3页
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带边臂硫原子的水杨醛亚胺型[O-NS]三齿配体配位的钛配合物Ti1和Ti2。研究了两种配合物在助催化剂MMAO作用下催化乙烯聚合的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Ti1表现出了中等的催化活性,最高可达73.8 kg/(mol·h·atm);... 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带边臂硫原子的水杨醛亚胺型[O-NS]三齿配体配位的钛配合物Ti1和Ti2。研究了两种配合物在助催化剂MMAO作用下催化乙烯聚合的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Ti1表现出了中等的催化活性,最高可达73.8 kg/(mol·h·atm);将亚胺键还原后的配合物Ti2在25℃、Al/Ti比为2 000时,催化活性达188.5 kg/(mol·h·atm),最高活性提高了2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配合物 水杨醛亚胺 三齿配体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正丁硫基)-(正丁氧基)四氮杂金属卟啉活化分子氧催化氧化苯甲醇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文耀 周鹏 +2 位作者 张丙广 杨昌军 邓克俭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22-27,共6页
在合成卟啉衍生物七(正丁硫基)-(正丁氧基)四氮杂卟啉[H_2Pz(SBu)_7(OBu)]的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它的金属配合物——含硫四氮杂金属卟啉[MPz(SBu)_7(OBu),M=Mn(Ⅱ)、Fe(Ⅲ)、Co(Ⅱ)、Ni(Ⅱ)],并通过UV-Vis、MALDI-TOF-MS对其进行了表征... 在合成卟啉衍生物七(正丁硫基)-(正丁氧基)四氮杂卟啉[H_2Pz(SBu)_7(OBu)]的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它的金属配合物——含硫四氮杂金属卟啉[MPz(SBu)_7(OBu),M=Mn(Ⅱ)、Fe(Ⅲ)、Co(Ⅱ)、Ni(Ⅱ)],并通过UV-Vis、MALDI-TOF-MS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得到的4种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通过活化分子氧氧化苯甲醇的能力来评估其催化活性,并优化了催化氧化苯甲醇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4种金属配合物对苯甲醛均表现出极好的选择性(≥99%),其催化活性顺序为MnPz(SBu)_7(OBu)>CoPz(SBu)_7(OBu)>FePz(SBu)_7(OBu)>NiPz(SBu)_7(OBu),其中MnPz(SBu)_7(OBu)的催化活性最高,苯甲醇转化率达到84%,其次是CoPz(SBu)_7(OBu),转化率达到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四氮杂金属卟啉 催化氧化 苯甲醇 高选择性 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Ir-Pd双金属三八面体纳米晶及其电催化性能
3
作者 苏嫚嫚 唐鸿彬 +2 位作者 付惟楚 赵燕熹 黄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96,共4页
以Ir(acac)_3和H_2PdCl_4为前驱体,三缩四乙二醇(TEG)为溶剂和还原剂,抗坏血酸(AA)为共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KI为形貌控制剂,微波辐照120 s,得到形貌单一、大小均匀的Ir-Pd双金属三八面体纳米晶。反应体系中Ir(acac)_3∶... 以Ir(acac)_3和H_2PdCl_4为前驱体,三缩四乙二醇(TEG)为溶剂和还原剂,抗坏血酸(AA)为共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KI为形貌控制剂,微波辐照120 s,得到形貌单一、大小均匀的Ir-Pd双金属三八面体纳米晶。反应体系中Ir(acac)_3∶H_2PdCl_4∶AA∶KI∶PVP最适宜摩尔比为1∶3∶2∶10∶15。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Ir-Pd双金属三八面体纳米晶催化甲酸电氧化的活性约为商业Pd黑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三八面体 微波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硫醇-烯烃点击反应的苯并噁嗪紫外光固化树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米晓茜 谢玉华 +3 位作者 陈诗媛 张俊珩 周继亮 张道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127,共3页
以二烯丙基双酚A制备了烯丙基苯并噁嗪(BA-mt),系统研究了基于硫醇-烯烃点击反应的烯丙基苯并噁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脂/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BA-mt/TMPTA/TMPMP)紫外光固化体系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紫外光固化树... 以二烯丙基双酚A制备了烯丙基苯并噁嗪(BA-mt),系统研究了基于硫醇-烯烃点击反应的烯丙基苯并噁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脂/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BA-mt/TMPTA/TMPMP)紫外光固化体系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紫外光固化树脂BA-mt/TMPTA/TMPMP的硬度和耐磨性随着BA-mt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随BA-mt用量的增加光固化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不断提高;光固化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光固化膜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和残炭率都随着BA-mt含量的增加逐渐提高。当BA-mt含量为20%时,BA-mt/TMPTA/TMPMP光固化膜的铅笔硬度(6H)和耐磨性最好,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初始热分解温度分别达到12.4℃和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醇-烯烃点击反应 紫外光固化 苯并噁嗪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脱-Fenton氧化-沉淀工艺处理乙基氯化物废水 被引量:2
5
作者 曲毅 柯爌琼 +2 位作者 吴翔 王丽 杜冬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乙基氯化物是重要的农药中间体,广泛用于生产高效低毒有机磷农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COD、高磷、高硫等污染物的有毒废水。文章针对该废水的水质,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处理工艺:吹脱-Fenton氧化-沉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当吹脱时间为20 ... 乙基氯化物是重要的农药中间体,广泛用于生产高效低毒有机磷农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COD、高磷、高硫等污染物的有毒废水。文章针对该废水的水质,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处理工艺:吹脱-Fenton氧化-沉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当吹脱时间为20 min,pH为3.10,Fenton反应双氧水与亚铁离子摩尔比为4:1,双氧水投加量为5 mL/L以及沉淀反应石灰投加量为14.5 g/L时,废水中的COD从228 g/L降低到56.60 g/L,硫离子浓度从88.94 g/L降低到12.26 g/L,总磷含量从10.37 g/L降低到0.9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氯化物 吹脱 芬顿氧化 沉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四角枝形钯纳米晶的控制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
6
作者 李冬晓 贺星 +2 位作者 聂碧阳 赵燕熹 黄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9-132,134,共5页
以乙酰丙酮钯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一氧化碳为还原剂,在一定量甲酰胺的存在下,控制CO的流速,100℃油浴加热3 h,可以得到形貌单一的四角枝状Pd纳米晶,单枝呈多级结构特征。利用透射电子显... 以乙酰丙酮钯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一氧化碳为还原剂,在一定量甲酰胺的存在下,控制CO的流速,100℃油浴加热3 h,可以得到形貌单一的四角枝状Pd纳米晶,单枝呈多级结构特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所合成的多级四角枝Pd纳米晶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约为商业Pd黑的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四角枝 甲酰胺 一氧化碳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纳米立方块的控制合成及其对Suzuki偶联反应的催化活性
7
作者 吕小翠 代磊 +3 位作者 杨菁 彭畅 赵燕熹 黄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21-24,共4页
以氯钯酸为前驱体、三缩四乙二醇(TEG)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KI为添加剂,微波辐照加热90s,合成了形貌单一、大小均匀的Pd纳米立方块,平均粒径为30nm,具有很高的结晶度,属于面心立方(fcc)结构。所合成的Pd纳米... 以氯钯酸为前驱体、三缩四乙二醇(TEG)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KI为添加剂,微波辐照加热90s,合成了形貌单一、大小均匀的Pd纳米立方块,平均粒径为30nm,具有很高的结晶度,属于面心立方(fcc)结构。所合成的Pd纳米立方块对卤代苯和苯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且具有较高的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立方块 三缩四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SUZUKI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纳米花的控制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
8
作者 杨菁 吕小翠 +2 位作者 彭畅 赵燕熹 黄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30-32,47,共4页
以氯铂酸为前驱体、三缩四乙二醇(TEG)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在一定量KI和十八胺(ODA)存在下,微波辐照加热100s,制备了形貌单一、大小均匀的花状Pt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X-... 以氯铂酸为前驱体、三缩四乙二醇(TEG)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在一定量KI和十八胺(ODA)存在下,微波辐照加热100s,制备了形貌单一、大小均匀的花状Pt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Pt纳米花的最适宜H2PtCl6∶ODA∶KI∶PVP(物质的量比)为3∶10∶12∶35,所制备的Pt纳米花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是商业铂黑的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缩四乙二醇 十八胺 微波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钯负载对氰氨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杨晓璇 代磊 +1 位作者 池泉 黄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23-25,共3页
以氰氨银(Ag2NCN)、活性艳红X-3B和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钯纳米粒子负载对Ag2NCN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钯纳米粒子负载可显著增强Ag2NCN的光催化活性,最佳负载量为0.6%。
关键词 氰氨银 光催化 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单个(4-对羧基苯氧基苯)取代不对称含硫四氮杂钴卟啉的合成及与磁性纳米粒子的共价连接
10
作者 李欢 高兰昌 +2 位作者 杨梦凡 张丙广 邓克俭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14-18,共5页
首先以4-硝基邻苯二腈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合成前驱体4-对甲酸乙酯苯氧基邻苯二腈(Ⅰ),以马来二腈二硫二钠盐和正溴丁烷为原料合成前驱体双正丁硫基马来二腈(Ⅱ);将上述2种前驱体通过镁模板法合成镁卟啉;再通过酸化脱镁、接金属钴... 首先以4-硝基邻苯二腈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合成前驱体4-对甲酸乙酯苯氧基邻苯二腈(Ⅰ),以马来二腈二硫二钠盐和正溴丁烷为原料合成前驱体双正丁硫基马来二腈(Ⅱ);将上述2种前驱体通过镁模板法合成镁卟啉;再通过酸化脱镁、接金属钴得到六(正丁硫基)-(4-对羧基苯氧基苯)四氮杂钴卟啉[CoPz(S-Bu)_6(COOH),Ⅳ];然后将合成的钴卟啉负载在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SiO_2@NH_2(ASMNP)上;得到一种共价键结合的负载型催化剂ASMNP@CoPz(S-Bu)_6(COOH)(Ⅴ),通过UV-Vis、~1 HNMR、^(13) CNMR、MALDI-TOF-MS、FTIR等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含硫四氮杂钴卟啉 磁性纳米粒子 合成与表征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糖光催化氧化产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明 杨昌军 +2 位作者 张全权 张丙广 邓克俭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7期65-68,共4页
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葡萄糖及其氧化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RID),Shodex SH1011色谱柱(8.0 mm×300 mm,6μm),流动相为0.24 mmol·L^-1硫酸,流速为0.6 mL·min^-1,柱温为50℃,进样量为20μL。结果表明,... 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葡萄糖及其氧化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RID),Shodex SH1011色谱柱(8.0 mm×300 mm,6μm),流动相为0.24 mmol·L^-1硫酸,流速为0.6 mL·min^-1,柱温为50℃,进样量为20μL。结果表明,葡萄糖及其氧化产物在线性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6.7%~103.3%,相对标准偏差为0.71%~2.73%。葡萄糖的氧化产物为葡萄糖二酸、葡萄糖酸、阿拉伯糖和甲酸。该方法能够对葡萄糖及其氧化产物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葡萄糖 氧化产物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镁的吸附及分解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鲁俊文 王维 +2 位作者 张爱清 乔学亮 陈建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94-1098,1104,共6页
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无机材料,在环境净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镁对无机废气、有机物、细菌、病毒和重金属等的吸附分解性能研究,并对其吸附分解机制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环境净化 吸附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浸法从含砷石灰铁盐渣中回收铜的动力学 被引量:15
13
作者 倪冲 赵燕鹏 +2 位作者 阮福辉 卢娜 杜冬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69-1774,共6页
以氨浸法从含砷石灰铁盐渣中回收铜,研究从该类废渣中回收铜的可行性、工艺条件和动力学。结果表明:氨水和碳酸铵组成的浸取体系为适宜的浸取剂,当总氨浓度为5 mol/L、与铵盐浓度比为2:3、液固比为4:1时,铜的浸出率达到60.80%。动力... 以氨浸法从含砷石灰铁盐渣中回收铜,研究从该类废渣中回收铜的可行性、工艺条件和动力学。结果表明:氨水和碳酸铵组成的浸取体系为适宜的浸取剂,当总氨浓度为5 mol/L、与铵盐浓度比为2:3、液固比为4:1时,铜的浸出率达到60.80%。动力学研究表明:铜的浸出过程在288~328 K内符合"未反应核缩减"模型,浸出过程主要受内扩散步骤控制,经拟合获得浸出动力学方程,浸出表观活化能为41.12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石灰铁盐渣 氨浸法 浸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杨醛亚胺及其胺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公毅 李龙 +2 位作者 徐晓航 张爱清 谢光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769-1771,共3页
2,4-二叔丁基苯酚与六亚甲基四胺进行甲酰化反应,生成3,5-二叔丁基水杨醛,再与2-丙硫基乙胺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杨醛亚胺型希夫碱2-[2-(丙硫基乙基氨基)甲基]-4,6-二叔丁基苯酚,进一步用硼氢化钠还原可得其胺衍生物。产物... 2,4-二叔丁基苯酚与六亚甲基四胺进行甲酰化反应,生成3,5-二叔丁基水杨醛,再与2-丙硫基乙胺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杨醛亚胺型希夫碱2-[2-(丙硫基乙基氨基)甲基]-4,6-二叔丁基苯酚,进一步用硼氢化钠还原可得其胺衍生物。产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叔丁基苯酚 甲酰化 水杨醛亚胺 希夫碱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化铁除砷(Ⅲ)机理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娜 孙竹梅 +1 位作者 阮福辉 杜冬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24-2228,共5页
采用XPS、SEM、TEM和红外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三氯化铁除砷(Ⅲ)的机理。结果表明,三氯化铁是通过吸附共沉淀的方式去除水中的砷(Ⅲ)。XPS的数据表明在氯化铁处理含砷(Ⅲ)废水时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从SEM和TEM图可以看出随着溶液pH的升高,... 采用XPS、SEM、TEM和红外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三氯化铁除砷(Ⅲ)的机理。结果表明,三氯化铁是通过吸附共沉淀的方式去除水中的砷(Ⅲ)。XPS的数据表明在氯化铁处理含砷(Ⅲ)废水时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从SEM和TEM图可以看出随着溶液pH的升高,沉淀物从颗粒状态逐渐变为不规则的絮凝状态,颗粒粒径逐渐增大,表面有吸附物质存在;而从沉淀物的红外光谱图可以推断无砷酸铁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铁 除砷机理 砷酸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碱浸铜冶炼烟灰中铜砷分离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倩 郭莉 +2 位作者 陈绍华 薛余化 杜冬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32-1939,共8页
采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辅助Na_2S-NaOH浸取体系对铜冶炼烟灰(简称"烟灰")进行研究,在放电时间10min、放电功率500 W、放电压强150 Pa、极板间距0.9 cm的条件下,砷的浸出率为92.52%,铜的浸出率为7.76%,实现了砷和铜的有效分离... 采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辅助Na_2S-NaOH浸取体系对铜冶炼烟灰(简称"烟灰")进行研究,在放电时间10min、放电功率500 W、放电压强150 Pa、极板间距0.9 cm的条件下,砷的浸出率为92.52%,铜的浸出率为7.76%,实现了砷和铜的有效分离。采用该方法处理后烟灰中的砷从7.11%降到0.45%,铜从2.62%变为2.42%,为烟灰的进一步利用创造了条件。XPS、XRD和重金属形态分析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辉光能将As(Ⅲ)氧化为As(Ⅴ)、Cu(Ⅰ)氧化为Cu(Ⅱ),且在碱性条件下As(Ⅴ)比As(Ⅲ)更易浸出。因此,辉光放电预氧化有利于砷和铜在碱浸体系中选择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烟灰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浸取 选择性 分离 砷和铜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化铁除砷和镉的机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莉 赵燕鹏 杜冬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118-4122,共5页
采用电荷分布多位络合模型模拟(CD-MUSIC)、XPS、FTIR和Zeta电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三氯化铁去除As(Ⅴ)、Cd(Ⅱ)的机理。结果表明:在pH 3~7范围内,砷、镉通过竞争铁氧化物表面的有效作用位点而相互抑制;而在pH 7~10范围内,Cd... 采用电荷分布多位络合模型模拟(CD-MUSIC)、XPS、FTIR和Zeta电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三氯化铁去除As(Ⅴ)、Cd(Ⅱ)的机理。结果表明:在pH 3~7范围内,砷、镉通过竞争铁氧化物表面的有效作用位点而相互抑制;而在pH 7~10范围内,Cd(Ⅱ)主要以Cd(OH)2沉淀的方式得以去除,并通过共沉淀作用促进砷的去除。根据CD-MUSIC 模拟结果,As(Ⅴ)主要形成单齿单核质子化( FeOAsO3H1.5-、FeOAsO(H2O)20.5-)的表面配合物,结合常数分别为63.04、66.50;而 Cd(Ⅱ)则以 FeOHCd1.5+形态结合在铁氧化物的表面,结合常数为31.05,其含量随着pH的升高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铁 镉去除机理 电荷分布多位络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氧化辅助铜冶炼烟灰选择性浸出脱砷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倩 郭莉 +2 位作者 陈绍华 宋子玉 杜冬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0,共6页
采用微波氧化辅助Na_2S-NaOH浸出体系对铜冶炼烟灰(简称烟灰)进行研究,在微波时间180s、微波档位7档(560 W)和氧气流量10L/min的条件下,砷、铜、锌、铅的浸出率分别为98.45%、3.64%、3.88%、0.41%,实现了砷的选择性分离。XPS、XRD、SEM... 采用微波氧化辅助Na_2S-NaOH浸出体系对铜冶炼烟灰(简称烟灰)进行研究,在微波时间180s、微波档位7档(560 W)和氧气流量10L/min的条件下,砷、铜、锌、铅的浸出率分别为98.45%、3.64%、3.88%、0.41%,实现了砷的选择性分离。XPS、XRD、SEM和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氧化有利于砷的选择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烟灰 微波 选择性 分离 氧化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晶 周继亮 +2 位作者 火文君 张爱清 张道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6,40,共4页
综述了以ABn(n=2,3,4)型单体制备超支化聚碳硅烷、超支化聚碳硅氧烷和超支化聚烷氧基硅烷三类超支化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工艺及其改性技术,重点介绍了制备含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团的功能性超支化有机硅树脂单体的分子设计与制备技术。论述... 综述了以ABn(n=2,3,4)型单体制备超支化聚碳硅烷、超支化聚碳硅氧烷和超支化聚烷氧基硅烷三类超支化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工艺及其改性技术,重点介绍了制备含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团的功能性超支化有机硅树脂单体的分子设计与制备技术。论述了超支化有机硅树脂在薄膜材料、复合催化剂、增强助剂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超支化有机硅树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生产废渣的处理与利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娜 向浩 +2 位作者 鲁义军 陈济美 杜冬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41-1447,共7页
湖北某公司在生产聚合氯化铝(PAC)的过程中产生的黏稠胶状泥渣具有弱酸性、含水量大的特点,若直接堆放填埋,易污染环境。针对该泥渣的处理和利用途径进行了实验探讨,提出了中和改性处理废渣及其利用的两种新途径。一是作建筑材料,取代... 湖北某公司在生产聚合氯化铝(PAC)的过程中产生的黏稠胶状泥渣具有弱酸性、含水量大的特点,若直接堆放填埋,易污染环境。针对该泥渣的处理和利用途径进行了实验探讨,提出了中和改性处理废渣及其利用的两种新途径。一是作建筑材料,取代部分黏土,制备烧结普通砖;二是作石油产品精炼用脱色剂的添加剂。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泥渣质量2%的生石灰,可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酸性泥浆变成近中性或中性,无味无毒,不污染环境;改性废渣掺入质量在10%~20%时,所制成砖的质量能达到国家标准,且可降低焙烧温度50~100℃;改性后的废渣可作为脱色剂的添加剂,当渣料/基料比控制在(1∶9)^(2∶8)时渣料的加入不仅降低产品成本,且对脱色力和比表面两项指标影响不大,性能符合相关要求,该成果已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酸性废渣 普通烧结砖 脱色剂 中和改性 泥浆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