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性模板制备ZnS/ZnO复合结构及其光催化和超级电容器性能
1
作者 刘红婷 杨贝娜 +3 位作者 刘顺强 张萍 陈建 解明江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1-198,208,共9页
开发了一种反应性模板方法用于制备ZnS/ZnO复合结构,以廉价的氧化镁为前体,通过水合反应和阳离子交换生成Zn(OH)2,再经阴离子交换制备不同ZnO与ZnS比例的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呈纳米片状,元素分布均匀,具有优异的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 开发了一种反应性模板方法用于制备ZnS/ZnO复合结构,以廉价的氧化镁为前体,通过水合反应和阳离子交换生成Zn(OH)2,再经阴离子交换制备不同ZnO与ZnS比例的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呈纳米片状,元素分布均匀,具有优异的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最佳ZnS/ZnO比例为2∶1,还原产物为CH_(4)和CO。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其硫化后比电容达342 F/g,能量密度达37.8 Wh/kg。此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无需额外热源和碱源,可扩展至其他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纳米结构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氧化锌 硫化锌 二氧化碳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基分子筛催化剂应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和N_(2)O直接催化分解反应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明淑君 李新楠 +4 位作者 庞磊 苏长罗 程春晖 杨小东 李涛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12,共16页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是减少N_(2)O排放的最具潜力的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核心均依赖于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催化性能,为实现NO_(x)和N_(2)O的同步高效去除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路径。综述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的催化机理,探讨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拓扑结构、助剂金属掺杂,以及反应环境中共存气体对其理化性质、NH_(3)-SCR活性和N_(2)O分解性能的影响。具体而言,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Fe物种形成与分布受到制备方法和分子筛拓扑结构的显著影响。助剂金属的引入不仅能够增大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含量,还能改善Fe物种的分散性,从而优化其催化性能。此外,共存气体(如NO、O_(2)和H2O)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N_(2)O分解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对催化剂设计优化与性能提升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分子筛催化剂 NH_(3)-SCR N_(2)O直接催化分解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修饰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细芳 肖玉玲 +1 位作者 刘如佳 张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1,共11页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因污染小、附着力好、耐候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但其不尽如意的耐腐蚀性大大限制了其在防腐涂料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煅烧法制备了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微波法制备了柠檬酸碳量子点溶...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因污染小、附着力好、耐候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但其不尽如意的耐腐蚀性大大限制了其在防腐涂料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煅烧法制备了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微波法制备了柠檬酸碳量子点溶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g-C_(3)N_(4)@Fe_(2)O_(3)杂化粒子的结构和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涂层的形貌,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盐雾实验研究了WEP、g-C_(3)N_(4)@Fe_(2)O_(3)/WEP、经量子点修饰的g-C_(3)N_(4)@Fe_(2)O_(3)/WEP涂层的耐腐性能。结果表明,Fe_(2)O_(3)粒子成功负载到了g-C_(3)N_(4)纳米片上,经柠檬酸量子点修饰后,g-C_(3)N_(4)@Fe_(2)O_(3)在WEP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经柠檬酸量子点修饰的g-C_(3)N_(4)@Fe_(2)O_(3)/WEP乳液涂膜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浸泡1 d时阻抗高达1.5×10^(10)Ω·cm^(2),较纯WEP乳液涂膜高出2个数量级;浸泡7 d后,复合涂层阻抗值仍高达8.7×10^(9)Ω·cm^(2);盐雾168 h后复合涂层表面锈蚀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 量子点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MnO_(2)/Co-C复合材料的常温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研究
4
作者 周林楠 孙智鑫 +5 位作者 伊良 龙非凡 苏晴 郑振华 徐涛 田正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64,共6页
采用ZIF-67衍生多孔碳框架(Co-C)为碳载体,在常温下自发还原高锰酸钾制备了层状MnO_(2)/Co-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MnO_(2)/Co-C的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Co-C碳框架内部的Co_(3)O_(4)纳米颗粒对于MnO_(2)纳米片的常温生长具有... 采用ZIF-67衍生多孔碳框架(Co-C)为碳载体,在常温下自发还原高锰酸钾制备了层状MnO_(2)/Co-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MnO_(2)/Co-C的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Co-C碳框架内部的Co_(3)O_(4)纳米颗粒对于MnO_(2)纳米片的常温生长具有催化促进作用;在碱性电解质(1 mol·L^(-1)KOH溶液)中,MnO_(2)/Co-C表现出较好的电催化OER性能,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为427 mV,Tafel斜率为163 mV·dec^(-1),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多孔碳框架 自发还原 析氧反应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及对聚乳酸阻燃、力学及紫外屏蔽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石灵睿 吴小雨 +1 位作者 曹海良 何文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172,共11页
通过苯基磷酸插层和环磷腈网络包覆有机改性埃洛石,制备了磷氮改性埃洛石纳米管(HM@PHNT),系统研究了HM@PHNT作为多功能助剂对聚乳酸(PLA)热稳定性、结晶行为、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紫外屏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5%(质量分数)的... 通过苯基磷酸插层和环磷腈网络包覆有机改性埃洛石,制备了磷氮改性埃洛石纳米管(HM@PHNT),系统研究了HM@PHNT作为多功能助剂对聚乳酸(PLA)热稳定性、结晶行为、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紫外屏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5%(质量分数)的HM@PHNT,PLA的结晶度从7.7%显著增加到21.2%,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得到一定的改善.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5%(质量分数)HM@PHNT的引入使PLA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由510.1 kW/m^(2)和72.5 MJ/m^(2)降低到472.3 kW/m^(2)和67.5 MJ/m^(2).阻燃机理分析表明HM@PHNT降解产生的P-N结构和HNT促进了炭层的形成,从而降低了材料的热释放.此外,PLA复合材料的紫外屏蔽性能显著提高,在300 nm处的透过率由83.2%降低到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埃洛石纳米管 阻燃性能 紫外屏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活细胞中检测Hg(Ⅱ)的苯并噻唑类荧光探针(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焦元红 张前 +1 位作者 姜玉凤 张万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1-368,共8页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苯并噻唑类的荧光探针(YH1),并用光谱法研究了它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响应.结果表明:YH1对Hg^2+显示出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与Hg^2+作用后,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它的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在1.4~8.8 μmol.L^-1浓度的范...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苯并噻唑类的荧光探针(YH1),并用光谱法研究了它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响应.结果表明:YH1对Hg^2+显示出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与Hg^2+作用后,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它的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在1.4~8.8 μmol.L^-1浓度的范围内,YH1的荧光强度与Hg^2+浓度有线性关系,其对Hgg^2+的检出限为0.56 μmol·L^-1.此外,YH1可跨过细胞膜,细胞毒性低,还可应用于HeLa活细胞中对Hg^2+进行荧光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汞离子 荧光探针 苯并噻唑 荧光成像 H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ling the conductivity and microporosity of biocarbon to produce supercapacitors with battery-level energies at an ultrahigh power
7
作者 CHENG Bei XIE Xing-yan +5 位作者 WAN Liu CHEN Jian ZHANG Yan DU Cheng GUO Xue-feng XIE Ming-jia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9-420,共12页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new-generation electric vehicles that require high power output(over 15 kW/kg),it is crucial to increase the energy density of car-bon-based supercapacitors to a level comparable to tha...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new-generation electric vehicles that require high power output(over 15 kW/kg),it is crucial to increase the energy density of car-bon-based supercapacitors to a level comparable to that of batteries,while maintaining a high power density.We re-port a porous carbon material produced by immersing pop-lar wood(PW)sawdust in a solution of KOH and graphene oxide(GO),followed by carbonization.The resulting mater-ial has exceptional properties as an electrode for high-en-ergy supercapacitors.Compared to the material prepared by the direct carbonization of PW,it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as in-creased from 0.36 to 26.3 S/cm.Because of this and a high microporosity of over 80%,which provides fast electron channels and a large ion storage surface,when used as the electrodes for a symmetric supercapacitor,it gave a high energy density of 27.9 Wh/kg@0.95 kW/kg in an aqueous electrolyte of 1.0 mol/L Na_(2)SO_(4).The device also had battery-level energy storage with maximum energy densities of 73.9 Wh/kg@2.0 kW/kg and 67.6 Wh/kg@40 kW/kg,an ultrahigh power density,in an organic electrolyte of 1.0 mol/L TEABF4/AN.These values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30−45 Wh/kg for Pb-acid batteries and 30−55 Wh/kg for aqueous lithium batteries.This work indicates a way to prepare carbon materials that can be used in supercapacit-ors with ultra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uced GO modification Loose wood 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Battery-level energy den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衍生物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对聚乳酸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高京 何文涛 +3 位作者 王欣欣 向宇姝 龙丽娟 秦舒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5-174,共10页
以含羧基的碳纳米管(CNT-COOH)和9,10-二氢-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衍生物DOPO-NH;为原料,通过酰氯化反应、缩合反应等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阻燃剂—DOPO衍生物改性碳纳米管(CNT-DOPO),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 以含羧基的碳纳米管(CNT-COOH)和9,10-二氢-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衍生物DOPO-NH;为原料,通过酰氯化反应、缩合反应等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阻燃剂—DOPO衍生物改性碳纳米管(CNT-DOPO),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热重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有机物接枝率进行了定量测试.结果表明,DOPO-NH;成功接枝到碳纳米管上,接枝率约为50%.将CNT-COOH,DOPO-NH;和CNT-DOPO以质量分数5%添加到聚乳酸(PLA)中制备阻燃PLA复合材料.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LA相比,PLA/5CNT-COOH,PLA/5DOPO-NH;和PLA/5CNT-DOPO 3种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下降46%,3.4%和39.8%;炭层形貌和结构分析表明,PLA/5CNT-DOPO的炭层石墨化程度最高,CNT-DOPO;在凝聚相阻燃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流变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对黏弹转变影响很明显,PLA/5CNT-COOH和PLA/5CNT-DOPO基本上表现为弹性行为.正是由于碳纳米管的存在,使得PLA复合材料在低频区黏度增大,并且在燃烧后期形成了连续致密的炭层,有效降低了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9 10-二氢-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衍生物 碳纳米管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镍钴锰比对xLi2MnO3-(1-x)LiMO2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彭继明 陈玉华 +3 位作者 刘世成 胡思江 王红强 李庆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50-2955,共6页
以Na OH和NH3·H2O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合成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充放电测试等研究手段,重点探讨了不同镍钴锰比对富锂锰基... 以Na OH和NH3·H2O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合成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充放电测试等研究手段,重点探讨了不同镍钴锰比对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其中Li1.2Mn0.54Ni0.13Co0.13O2正极材料结晶度高,粒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47.9 m A·h·g-1,首次库仑效率为75.1%。在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6.2 m A·h·g-1,经过5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218.4 m A·h·g-1,容量保持率为88.3%,展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 镍钴锰比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电子材料 电化学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有机硅为载体的纳米递送系统制备及其体外化疗-光热联合治疗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雨淋 陈佳杰 +2 位作者 田正芳 朱敏 朱钰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65-1372,共8页
有机/无机杂化的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因其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介孔孔道、功能性的骨架以及高的药物装载量等特点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提出以二硫键桥接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为载体共装载化疗药物和光热剂... 有机/无机杂化的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因其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介孔孔道、功能性的骨架以及高的药物装载量等特点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提出以二硫键桥接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为载体共装载化疗药物和光热剂,设计制备以DNA分子作为控释“开关”修饰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的纳米递送系统(ICG/DOX-MONs@DNA20)。该纳米递送系统结合了光热剂的光热效应以及DNA分子随温度升高而从颗粒表面脱附的特性,可实现近红外光照射激发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控制释放,同时获得药物化疗-光热联合治疗肿瘤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递送系统在近红外光照下能迅速升温至43℃以上的热疗温度,而且在37℃条件下6 h内仅缓慢释放药物12.3%,而当温度升至43℃时则快速释放药物52.4%;细胞实验显示该纳米递送系统能够被HeLa肿瘤细胞吞噬,在近红外光照下有明显的药物化疗-光热联合治疗效果。因此,ICG/DOX-MONs@DNA20纳米递送系统在药物化疗-光热联合治疗肿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有机硅 纳米载体 控制释放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可控制备生物玻璃微球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亚萍 田正芳 +1 位作者 朱敏 朱钰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68-1276,共9页
CaO-SiO2-P2O5体系生物玻璃(Bioglass,BG)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在骨组织修复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传统熔融法制备BG粉体的能耗大、粉体形貌不可控、生物活性相对较低;溶胶–凝胶法制备BG粉体则需大量溶剂、制备周期长... CaO-SiO2-P2O5体系生物玻璃(Bioglass,BG)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在骨组织修复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传统熔融法制备BG粉体的能耗大、粉体形貌不可控、生物活性相对较低;溶胶–凝胶法制备BG粉体则需大量溶剂、制备周期长、不易量产。为快速、规模化制备形貌、粒径、化学组成可控的BG微球,本研究以水溶液为溶剂,以正硅酸四乙酯、磷酸三乙酯、四水硝酸钙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前驱体溶液方法制备BG微球,探讨喷雾干燥过程中进气风量、前驱体溶液浓度和进料速率等工艺参数对BG微球粒径的影响;前驱体溶液化学组成对BG微球的体外诱导磷灰石沉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BG微球的粒径范围在40μm以下可控,且粒径随前驱体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随进气风量增大而减小,进料速率则对微球粒径影响较小。不同化学组成的BG微球都具有良好的体外诱导磷灰石沉积能力,而且随CaO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生物玻璃 微球 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负载钴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甲强 郑申棵 陈建刚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91-1297,共7页
通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介导的合成策略制备了负载钴催化剂(Co@C-ZnZrO_(2)和Co/ZnZrO_(2))并进行费托合成性能评价,重点研究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热解对负载钴催化剂结构和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率透射... 通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介导的合成策略制备了负载钴催化剂(Co@C-ZnZrO_(2)和Co/ZnZrO_(2))并进行费托合成性能评价,重点研究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热解对负载钴催化剂结构和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N_(2)吸附-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负载钴催化剂的晶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费托合成性能研究显示,Co/ZnZrO_(2)的CO转化率为18.1%,C_(5+)选择性为77.4%,而Co@C-ZnZrO_(2)的CO转化率为8.5%,C_(5+)选择性为35.2%。Co/ZnZrO_(2)较高的CO转化率是由于暴露了较多的活性钴位点。而在Co@C-ZnZrO_(2)催化剂上活性Co位点的作用受到碳层的限制,抑制了合成气在Co位点上的吸附和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金属有机框架 负载钴催化剂 费托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细芳 王宏雨 张凯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2-76,共5页
环氧树脂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是由单一环氧树脂制备的水性涂料在性能上无法与溶剂型涂料抗衡。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较好的抗污性、韧性、耐候性等优点,在涂料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结合了环氧树脂和... 环氧树脂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是由单一环氧树脂制备的水性涂料在性能上无法与溶剂型涂料抗衡。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较好的抗污性、韧性、耐候性等优点,在涂料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结合了环氧树脂和丙烯酸酯树脂的优点。文章结合国内外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现状,重点就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思路。提高疏水环氧树脂水性化能力并通过结构设计有望制备稳定和耐腐蚀性好的单组分自交联水性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 水性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相柱色谱法分离制备陈皮中橘皮素和川陈皮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小健 许引 +3 位作者 徐兰英 李士明 龙涛 王运利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0-173,共4页
该实验建立一种从陈皮中分离制备高纯度橘皮素和川陈皮素的方法。选用陈皮作为原料,先用无水乙醇浸提,得陈皮粗提物Ⅰ,然后依次用正己烷和二氯甲烷萃取,得到陈皮粗提物Ⅱ。再以硅胶为吸附剂,乙酸乙酯-石油醚为洗脱剂,探究橘皮素和川陈... 该实验建立一种从陈皮中分离制备高纯度橘皮素和川陈皮素的方法。选用陈皮作为原料,先用无水乙醇浸提,得陈皮粗提物Ⅰ,然后依次用正己烷和二氯甲烷萃取,得到陈皮粗提物Ⅱ。再以硅胶为吸附剂,乙酸乙酯-石油醚为洗脱剂,探究橘皮素和川陈皮素的最佳分离条件,在最优分离条件下得到橘皮素和川陈皮素两种单体。该法所得的橘皮素和川陈皮素单体,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纯度均≥98%,并采用质谱(MS)法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陈皮 多甲氧基黄酮 橘皮素 川陈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石墨烯改性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芮 邵雄 +2 位作者 张恺宇 李瑶 张凯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35,共6页
首先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再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石墨烯改性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制备其涂层。主要研究了石墨烯改性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稳定性和复合乳液涂膜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石墨烯能够较好地分... 首先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再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石墨烯改性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制备其涂层。主要研究了石墨烯改性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稳定性和复合乳液涂膜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石墨烯能够较好地分散在复合乳液中,成膜时能够很好地填充在涂层的细小缝隙中而产生屏障作用,阻碍腐蚀粒子从介质渗透到铁板表面。因此复合乳液的耐腐蚀性较未改性的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和直接共混乳液的耐腐蚀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原位聚合 水性环氧 丙烯酸酯乳液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层核壳结构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可控制备及耐腐蚀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细芳 肖玉玲 +1 位作者 刘如佳 张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0,共10页
首先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一端连有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反应的双键,另一端保留可交联的环氧基,再运用结构设计思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改性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内核)-“惰性”丙烯酸酯(中间层)-含羧基丙烯酸酯... 首先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一端连有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反应的双键,另一端保留可交联的环氧基,再运用结构设计思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改性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内核)-“惰性”丙烯酸酯(中间层)-含羧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外壳)结构的稳定型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对乳液进行了结构表征和耐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类单体成功发生了乳液聚合,制备的复合乳液既保留了环氧基又引入了羧基;含中间层的3层结构乳液的稳定性和涂膜耐腐蚀性优于相同配方的常规核壳乳液,设置的“惰性”中间层起到了预期作用;中间层质量分数对复合乳液涂膜耐腐蚀性有较大影响,当中间层质量分数为26%时,温度随机多频调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方法计算出的中间层厚度为14.51 nm,涂膜在3.5%NaCl溶液浸泡7 d后|Z|0.01Hz为1.66×10^(4)Ω·cm^(2),经其涂膜覆盖的马口铁在3.5%NaCl溶液浸泡30 d后,马口铁表面铁元素含量仍保持9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结构设计 3层结构 中间层厚度 温度随机多频调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整体柱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17
作者 宁凡凡 龙涛 +1 位作者 刘慧 徐兰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68-170,174,共4页
以甲醛、尿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脲醛树脂整体柱,并以之为模板,制备二氧化硅整体柱。采用扫描电镜、元素分析仪、氮吸附仪及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手段对所合成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脲醛树脂整体柱制备过程中,通过向反... 以甲醛、尿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脲醛树脂整体柱,并以之为模板,制备二氧化硅整体柱。采用扫描电镜、元素分析仪、氮吸附仪及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手段对所合成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脲醛树脂整体柱制备过程中,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聚乙二醇6 000诱导体系发生相分离,得到的脲醛树脂整体柱具有彼此交联的基质骨架和相互连通的穿透孔,以之为模板合成的二氧化硅整体柱也呈现双连续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模板法 二氧化硅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的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杰 刘卫霞 +1 位作者 徐志花 杨水彬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4期6338-6341,共4页
以硝酸锌和硬脂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纳米氧化锌(nano-Zn O),并在后续处理过程中采用正丁醇淬火对氧化锌表面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手段对改性前后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纳米氧化锌具有较好... 以硝酸锌和硬脂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纳米氧化锌(nano-Zn O),并在后续处理过程中采用正丁醇淬火对氧化锌表面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手段对改性前后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纳米氧化锌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可长期悬浮于水的表面,有利于直接用于太阳光催化降解污水。将甲基橙溶液作为模拟废水,考察纳米Zn O在紫外灯和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改性纳米Zn O比未改性纳米氧化锌具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光催化 表面改性 正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式脉冲发生器的优化设计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林祝 刘杰 +3 位作者 傅余 黄鑫 宋晓健 宋晓晖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极限钻井参数”钻井施工中,会出现大排量、高密度钻井液对轴流式脉冲发生器主阀、限流环的冲蚀严重的问题。为了提高该工具的抗冲蚀能力,延长井下作业时间,文章运用理论模拟计算与CFD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从结构和材质上对轴流式脉冲发... “极限钻井参数”钻井施工中,会出现大排量、高密度钻井液对轴流式脉冲发生器主阀、限流环的冲蚀严重的问题。为了提高该工具的抗冲蚀能力,延长井下作业时间,文章运用理论模拟计算与CFD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从结构和材质上对轴流式脉冲发生器关键部件主阀、限流环进行优化设计。CFD仿真表明优化后的主阀、限流环流道中,流速降低了31.96%,流道静压力降0.25 MPa,信号强度增量为0.041 MPa,与理论模拟计算相互印证。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轴流式脉冲发生器能够满足极限钻井参数情况的苛刻要求,井下工作时间平均延长了120 h,在跃满X等深井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钻井参数 轴流式脉冲发生器 结构优化 仿真计算 防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填充活性炭用于高体积性能超级电容器研究
20
作者 刘顺强 张萍 +2 位作者 余意 梅朵 解明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4-260,共7页
由于具有丰富的孔隙率,活性炭(AC)的密度较低,导致其用于超级电容器储能难以获得高体积性能(能量密度<10.0Wh/L)。报道了一种单宁酸填充/碳化大孔和介孔的策略来提高其密度。结果表明:后填充的AC结晶度变化不大,密度大幅提高(0.55g/c... 由于具有丰富的孔隙率,活性炭(AC)的密度较低,导致其用于超级电容器储能难以获得高体积性能(能量密度<10.0Wh/L)。报道了一种单宁酸填充/碳化大孔和介孔的策略来提高其密度。结果表明:后填充的AC结晶度变化不大,密度大幅提高(0.55g/cm^(3)增至1.32g/cm^(3)),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实现了优异的体积容量性能,包括高容量(249F/cm^(3)),高倍率性能(65.8%)和高能量密度(17.2Wh/L,在1188W/L下)。填充后的AC性能优于原始活性炭(10.1Wh/L,在495W/L下)和一些最近报道的炭基超级电容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单宁酸 密度 超级电容器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