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中注意力接受场网络的偏振成像伪装目标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国明 陈奇志 +2 位作者 刘綦 马健 王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54-2859,共6页
针对伪装物体分割中图像识别鲁棒性较差、模型泛化性不强的问题,受神经科学中人类视觉系统接受场结构的启发,提出一种基于集中注意力接受场网络的偏振成像伪装目标检测方法。根据偏振成像目标探测需要,构建了能有效遏制背景噪声以及获... 针对伪装物体分割中图像识别鲁棒性较差、模型泛化性不强的问题,受神经科学中人类视觉系统接受场结构的启发,提出一种基于集中注意力接受场网络的偏振成像伪装目标检测方法。根据偏振成像目标探测需要,构建了能有效遏制背景噪声以及获取目标细节特征的偏振成像数据集。该方法基于识别与定位网络框架,通过改进特征提取模块和解码器模块,该模块利用了偏心度和感受野大小之间的关系,涵盖多尺度的目标信息,可以有效提高伪装目标特征的可分辨性和鲁棒性。实验验证利用自建数据集在多个典型目标上进行,并与经典算法进行分割结果的主观视觉与客观评价指标对比,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伪装目标分割 机器视觉 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空遥感系统的星载光学遥感器成像仿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晓 易维宁 +1 位作者 乔延利 崔文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7-225,共9页
在星载光学遥感器设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遥感器成像过程能够评估遥感系统设计可行性,并预测遥感器成像能力。针对高分辨率星载光学遥感器成像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低空遥感系统的成像仿真方法。以低空宽视场和多光谱图像数据... 在星载光学遥感器设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遥感器成像过程能够评估遥感系统设计可行性,并预测遥感器成像能力。针对高分辨率星载光学遥感器成像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低空遥感系统的成像仿真方法。以低空宽视场和多光谱图像数据为基础,利用图像分类、分类拟合等方法生成低空多光谱宽视场仿真图像,采用经验线性法进行反射率反演,结合星载光学遥感器空间分辨率、MTF、光谱响应等特性以及大气辐射传输理论得到遥感器入瞳处辐亮度仿真图像。将QuickBird卫星作为仿真对象,开展成像仿真实验,并评价仿真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仿真图像与卫星图像保持较高相似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遥感系统 成像仿真 高分辨率 多光谱 全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装涂层红外偏振辐射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琛 王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0-894,共5页
伪装涂层的红外辐射强度信息较弱,但红外偏振信息相对较强,以钛合金为基底的伪装涂层样品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其红外偏振光谱特性及方向特性,设计实现了伪装涂层钛合金人造目标的红外偏振成像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红外偏振成像检测... 伪装涂层的红外辐射强度信息较弱,但红外偏振信息相对较强,以钛合金为基底的伪装涂层样品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其红外偏振光谱特性及方向特性,设计实现了伪装涂层钛合金人造目标的红外偏振成像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红外偏振成像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对伪装涂层金属人造目标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涂层 人造目标 红外偏振 偏振特性 成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运动目标偏振成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薛模根 刘晓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26,共6页
针对低对比度、低信噪比等复杂环境下运动目标检测失检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稳定性主成分寻踪的运动目标偏振成像检测方法。首先将预处理后的连续帧偏振图像组合成一个矩阵,依据帧间图像信息相关性,建立了稳定性主成分寻踪数学模型,... 针对低对比度、低信噪比等复杂环境下运动目标检测失检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稳定性主成分寻踪的运动目标偏振成像检测方法。首先将预处理后的连续帧偏振图像组合成一个矩阵,依据帧间图像信息相关性,建立了稳定性主成分寻踪数学模型,将该矩阵分解成低秩、稀疏,噪声三部分,其中稀疏矩阵包含了帧间目标信息;再以低秩矩阵核范数与稀疏矩阵1范数的和为目标函数,利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求得目标函数值最小时的稀疏矩阵;最后采用马尔科夫随机场滤除稀疏矩阵中的噪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复杂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且检测准确率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偏振成像 稳定性主成分寻踪 马尔科夫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级注意力级联网络的偏振计算成像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杰 徐国明 +2 位作者 马健 王勇 李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04-2419,共16页
深度学习模式下新型偏振计算成像方法存在随着网络深度的增加计算复杂度和内存使用相应增加以及分层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轻量级注意力级联网络的偏振计算成像超分辨率方法,采用级联连接和融合连接的方式来深化卷... 深度学习模式下新型偏振计算成像方法存在随着网络深度的增加计算复杂度和内存使用相应增加以及分层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轻量级注意力级联网络的偏振计算成像超分辨率方法,采用级联连接和融合连接的方式来深化卷积层的表征能力,以有效地传递浅层特征并减少参数量。设计空间注意力自适应权重机制以提取关键的空间内容特征,构造空间金字塔网络增强多感受野下的偏振特征信息,特别地,上采样模块引入浅层与深层重建双路径,通过融合双层路径特征计算生成高分辨率偏振图像。最后,网络末端信息细化块用以学习更精细的特征并增强重建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网络重建图像的纹理细节更加丰富,在全偏振图像集上2倍超分辨率的峰值信噪比为45.12 dB,参数量仅约为MSRN模型的9%。所提方法通过级联方式有效捕捉低频特征信息同时极大地减少参数量,并结合注意力金字塔结构探索深层特征,实现了轻量级网络的高效超分辨率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成像 超分辨率 轻量级网络 偏振图像 级联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路平行同时偏振成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钒 钱立志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1-246,共6页
为解决多路平行同时偏振成像系统由于光轴位置不同带来的成像偏差问题,设计了一种多源图像融合的光学前端,对3幅坐标不一的偏振图像进行实时配准研究。在平行光轴的基础上,通过在系统结构内部安装光楔,计算不同视场图像的成像视差,求得... 为解决多路平行同时偏振成像系统由于光轴位置不同带来的成像偏差问题,设计了一种多源图像融合的光学前端,对3幅坐标不一的偏振图像进行实时配准研究。在平行光轴的基础上,通过在系统结构内部安装光楔,计算不同视场图像的成像视差,求得三方向偏振图像各个像素点对应的仿射变换需要的参数,并将其建立一套像素匹配存储表,通过直接查表的方式,调用仿射地址和对应的权值完成三方向偏振图像的配准,最后利用配准后的图像求解出偏振度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准确地实现三方向偏振图像的实时配准,避免了由于源图像的偏差产生的伪偏振现象,使配准后合成的偏振图像能够准确的反映目标的偏振信息并且达到了实时配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图像配准 平行光轴 双目成像 仿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图像去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浦城 周远 韩裕生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9-646,共18页
视频图像去雨是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视频监控、智能交通乃至军事侦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使国内外同行对视频图像去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其进行系统综述。在广泛文... 视频图像去雨是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视频监控、智能交通乃至军事侦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使国内外同行对视频图像去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其进行系统综述。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各种视频图像去雨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处理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比较。根据处理方式和实现途径,将视频图像去雨技术区分为基于成像参数的去雨方法、基于时域的去雨方法、基于频域的去雨方法和基于稀疏域的去雨方法四大类。重点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分析比较了各自的优点与不足。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提高以及对雨滴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视频图像去雨技术在方法研究和应用条件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雨天的动态复杂性以及环境中复杂背景的干扰,导致视频图像去雨技术研究还不完善,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图像 去雨 时域 频域 稀疏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3的偏振成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季航 刘萍 +2 位作者 王峰 翟昊 吴云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7-20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偏振成像目标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偏振成像系统视场内的目标。以某坦克车辆的金属缩比模型为合作目标,采集偏振图像,然后在数据扩容后建立偏振信息数据集。选择偏振度图作为检测源图,根据其特点修改YOLOv3...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偏振成像目标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偏振成像系统视场内的目标。以某坦克车辆的金属缩比模型为合作目标,采集偏振图像,然后在数据扩容后建立偏振信息数据集。选择偏振度图作为检测源图,根据其特点修改YOLOv3网络的输入端,之后通过K-means算法聚类分析目标框位置信息,得出面向偏振图像的初始锚框,最后生成改进后的检测网络YOLO-PZ。在Darknet-53网络中训练得到相应的YOLO-PZ检测模型。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偏振成像目标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有所提升,且检测FPS稳定在25以上。该方法保留了YOLOv3原有的优点,在检测偏振光成像目标时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目标检测 YOLOv3 K-MEANS聚类 优势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调制全偏振计算成像场景迁移超分辨率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国明 袁宏武 +2 位作者 薛模根 王峰 王杰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40-1449,共10页
空间调制型全偏振计算成像同时获得可见光和红外通道图像,但是受探测器限制,2个通道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不一致,给后端的图像融合及目标探测过程带来不便.为此,提出基于场景特征迁移学习的空间调制型计算成像超分辨率方法.首先在分析空间... 空间调制型全偏振计算成像同时获得可见光和红外通道图像,但是受探测器限制,2个通道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不一致,给后端的图像融合及目标探测过程带来不便.为此,提出基于场景特征迁移学习的空间调制型计算成像超分辨率方法.首先在分析空间调制计算成像的相同场景异源图像特点基础上,构建场景特征迁移模型;然后建立改进场景迁移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并选择修正线性激活函数,同时增加空间分辨率一致性约束;再设计最优光谱迁移响应学习策略,并作为前端输入加到超分辨率网络;最后将光谱迁移响应优化与全偏振超分辨率重建的参数联合学习,获得高分辨率偏振图像.利用实际成像系统的仿真数据及系统数据进行2倍和3倍超分辨率实验,从主观视觉效果、客观量化评价指标和偏振参量解析结果3个方面对多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视觉效果上能够保持目标轮廓并抑制噪声干扰,在16个客观指标对比数据上取得了10个优于、3个相同和3个低于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成像系统定标校正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偏振 超分辨率 计算成像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调制型全偏振成像系统解调算法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孙晨 张磊 +3 位作者 薛模根 吴云智 贾镕 薛莹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6-156,共11页
针对空间调制型全偏振成像系统中二维傅里叶变换解调算法的优化问题,提出贝塞尔修正的方向选择性二维汉宁切趾优化解调算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切趾函数主瓣宽度与旁瓣衰减的特性.相比于传统汉宁窗,该算法旁瓣抑制能力提高了12.89 dB,主瓣... 针对空间调制型全偏振成像系统中二维傅里叶变换解调算法的优化问题,提出贝塞尔修正的方向选择性二维汉宁切趾优化解调算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切趾函数主瓣宽度与旁瓣衰减的特性.相比于传统汉宁窗,该算法旁瓣抑制能力提高了12.89 dB,主瓣宽度为0.065π,同时在频谱滤波过程中对相对位置在对角线方向上频谱信息有良好抑制作用.搭建了基于琼斯矩阵的全偏振成像探测系统,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解调算法全偏振分量的解调精度平均提高了9.48%,验证了优化解调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偏振成像 空间调制 干涉图 傅里叶变换 琼斯矩阵 频域滤波 切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伪装材料高光谱偏振特性实验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镕 王峰 +1 位作者 尹璋堃 刘晓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0-1178,共9页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无法在复杂背景下同时获取伪装材料偏振信息与光谱信息的局限性,本文利用高光谱偏振成像技术对典型伪装材料检测并分析其高光谱偏振特性。使用一套分孔径同时式高光谱偏振成像系统,对伪装涂层和伪装网等典型伪装材料进...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无法在复杂背景下同时获取伪装材料偏振信息与光谱信息的局限性,本文利用高光谱偏振成像技术对典型伪装材料检测并分析其高光谱偏振特性。使用一套分孔径同时式高光谱偏振成像系统,对伪装涂层和伪装网等典型伪装材料进行高光谱偏振检测并解析出伪装材料的9个偏振参量,获得了伪装材料与背景的相对反射率随光谱改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伪装材料与背景的偏振特性差异,选择合适偏振参量可以增加目标的纹理细节特征并提高其对比度;分析其光谱偏振特性,选择760 nm检测波段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检测伪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材料 高光谱偏振 偏振参量 相对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解析的像元耦合偏振成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黎玮 韩裕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0-976,共7页
偏振成像目标检测对于人造目标检测有着重要意义。像元耦合是以四个方向的偏振强度数据作为一个超像元的偏振成像方法。对超像元进行偏振参量解析,会使图像的分辨率变为原始图像的四分之一,不利于小目标的检测。像元耦合图像的偏振参量... 偏振成像目标检测对于人造目标检测有着重要意义。像元耦合是以四个方向的偏振强度数据作为一个超像元的偏振成像方法。对超像元进行偏振参量解析,会使图像的分辨率变为原始图像的四分之一,不利于小目标的检测。像元耦合图像的偏振参量解析会产生噪声,对小目标的检测造成干扰。本文提出了一个以YOLOv5s为网络基础,添加偏振信息解析模块(Covcat)的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实现了端到端进行像元耦合偏振成像的目标检测,用网络实现偏振解析,利用多卷积信息融合提高特征提取能力,提高目标的平均检测精度(mAP)。使用对空无人机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相比于使用偏振参量解析出的强度图、偏振度图和偏振角图,该算法的平均检测精度分别提升了4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偏振成像 像元耦合 YOLOv5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分析的分布式无源雷达非均匀成像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裕生 张延厚 +1 位作者 王硕 姜兆祯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7-193,199,共8页
分布式无源雷达空间构型不规则,导致目标回波采样在空间谱域分布不均匀,目标反演质量较差。首先构建三维投影模式下的二维成像模型;对非均匀谱域进行量化分析,建立空间谱支撑域、扭曲度和RMSE三项指标评价空间谱填充非均匀度;然后提出... 分布式无源雷达空间构型不规则,导致目标回波采样在空间谱域分布不均匀,目标反演质量较差。首先构建三维投影模式下的二维成像模型;对非均匀谱域进行量化分析,建立空间谱支撑域、扭曲度和RMSE三项指标评价空间谱填充非均匀度;然后提出一种快速高斯网格NUFFT的成像方法,通过高斯卷积核对非均匀采样回波在空间谱上进行平滑处理并进行过采样FFT,同时对高斯核进行分裂处理实现快速重构。仿真实验表明,本文评价指标合理评估了空间谱非均匀性,成像方法进一步改善成像质量,且大幅提高计算速度,验证了空间谱非均匀度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无源雷达成像 非均匀空间谱分析 评价指标 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 快速高斯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对比学习大模型的视觉定位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庆阳 袁广林 +2 位作者 朱虹 秦晓燕 薛模根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48-3458,共11页
一阶段视觉定位方法由于其快速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方法利用图像与文本的融合特征预测目标框,但是现有方法在特征融合前没有进行图像与文本特征的对齐,限制了视觉定位的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大模型的视觉定... 一阶段视觉定位方法由于其快速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方法利用图像与文本的融合特征预测目标框,但是现有方法在特征融合前没有进行图像与文本特征的对齐,限制了视觉定位的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大模型的视觉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对比学习的大规模预训练模型CLIP(Contrastive Language-Image Pre-training)提取图像和文本特征,利用Transformer编码器融合图像文本特征,使用多层感知机和融合特征预测目标框.该方法能够解决视觉定位方法上述不足的原因在于:借助CLIP模型的编码器可以提取高度语义对齐的图像和文本特征,同时使用全局注意力交互融合图像与文本的上下文特征.在5个数据集上,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视觉定位方法,本文方法取得了综合精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定位 对比学习 变换器 注意力 大模型 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支路拮抗网络的偏振方向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凤瑞 袁宏武 +1 位作者 周玉叶 王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4,共7页
为了提升偏振方向图像融合效果,构建了一种偏振方向图像的双支路拮抗融合网络(Doublebranch Antagonism Network,DANet),该网络主要包括特征提取、特征融合和特征转化3个模块。首先,特征提取模块由低频支路和高频支路组成,将0°、45... 为了提升偏振方向图像融合效果,构建了一种偏振方向图像的双支路拮抗融合网络(Doublebranch Antagonism Network,DANet),该网络主要包括特征提取、特征融合和特征转化3个模块。首先,特征提取模块由低频支路和高频支路组成,将0°、45°、90°和135°偏振方向图像连接输入到低频支路,提取图像能量特征,将2组拮抗图像差分输入到高频支路,提取图像细节特征;其次,将得到的能量特征和细节特征进行特征融合;最后,将融合后的特征转化整合为融合图像。实验表明,通过此网络得到的融合图像,其视觉效果和评价指标均有较为显著的提升,与合成强度图像I、偏振拮抗图像S_(d)、S_(dd)、S_(h)、S_(v)相比,在平均梯度、信息熵、空间频率和图像灰度均值上,分别至少提升了22.16%、9.23%、23.44%和3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深度学习 偏振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图约束和改进归一化互相关方法相结合的图像配准算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明 姚强 +1 位作者 唐俊 张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5,共6页
为提高图像配准算法的精度和适应能力,将超图约束和改进归一化互相关方法应用于图像配准。利用Hessian-Affine检测得到的仿射不变区域代替固定窗口来改进归一化互相关方法,获得初始匹配点对;通过马氏距离计算超边间的相似度,采用超图约... 为提高图像配准算法的精度和适应能力,将超图约束和改进归一化互相关方法应用于图像配准。利用Hessian-Affine检测得到的仿射不变区域代替固定窗口来改进归一化互相关方法,获得初始匹配点对;通过马氏距离计算超边间的相似度,采用超图约束计算匹配分数对匹配对进行排序;利用分数高的部分匹配点对初始化变换矩阵,通过过滤匹配对来循环更新得到最优变换矩阵实现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匹配和剔除错误匹配的效果,在不同类型的图像配准中也有较好的配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超图 仿射不变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与微光图像开窗配准融合处理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钒 钱立志 +1 位作者 刘晓 张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60-1064,共5页
为解决图像实时融合以及红外与微光图像视场大小不一致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射变换的红外与微光图像开窗配准融合处理方法。首先以大视场微光图像为背景,对图像中人眼感兴趣的目标区域信息进行开窗,窗口的大小由系统硬件速度和配准融... 为解决图像实时融合以及红外与微光图像视场大小不一致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射变换的红外与微光图像开窗配准融合处理方法。首先以大视场微光图像为背景,对图像中人眼感兴趣的目标区域信息进行开窗,窗口的大小由系统硬件速度和配准融合算法的运算量决定,然后在相同的目标窗口区域,通过双线性插值和仿射变换建立一种红外与微光图像各个像素点的对应匹配关系来完成窗口图像的快速配准与融合,实验对开窗融合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人眼观察需求的条件下既减小图像融合处理数据,又保留了重要的细节融合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图像融合的实时性,对兼顾硬件速度与实时性要求的图像融合系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图像配准 开窗处理 红外图像 微光图像 仿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氏距离谱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鲍文霞 余国芬 +1 位作者 胡根生 朱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4-120,128,共8页
传统的基于谱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中,采用的欧式距离度量不能公平地反映数据样本各维度分量之间的潜在关系,并且当存在较大的形变和出格点时匹配精度和稳定性较差.为了解决谱特征构造中所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马氏距离谱特征的图... 传统的基于谱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中,采用的欧式距离度量不能公平地反映数据样本各维度分量之间的潜在关系,并且当存在较大的形变和出格点时匹配精度和稳定性较差.为了解决谱特征构造中所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马氏距离谱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马氏距离在子特征点集上构造局部无向加权图;接着对图的关联邻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用特征值向量构造描述点集属性的马氏距离谱特征;然后根据马氏距离谱特征构造出匹配矩阵,并利用贪心算法得到图像特征点之间的匹配关系;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匹配的精度,采用SVM方法剔除误匹配点.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匹配的精度,并且对出格点问题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谱特征 马氏距离 误匹配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波长发射五通道接收激光雷达系统研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陶宗明 单会会 +10 位作者 张辉 张连庆 王申浩 麻晓敏 周浦城 姚翎 薛模根 王邦新 谢晨波 刘东 王英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7-133,共7页
后向散射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气溶胶参数的有力工具,但它存在盲区和过渡区,且需要假设气溶胶的消光后向散射系数比来反演气溶胶的参数,这些限制了它的探测范围和精度。集侧向散射、后向散射和拉曼散射于一体的单波长发射五通道接收激光... 后向散射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气溶胶参数的有力工具,但它存在盲区和过渡区,且需要假设气溶胶的消光后向散射系数比来反演气溶胶的参数,这些限制了它的探测范围和精度。集侧向散射、后向散射和拉曼散射于一体的单波长发射五通道接收激光雷达系统,克服了上述困难。该激光雷达可以探测气溶胶的退偏比廓线、水汽混合比廓线、后向散射系数廓线和消光系数廓线等。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和消光系数可从地面到对流层顶进行探测,气溶胶退偏比廓线可以在对流层内进行探测,水汽混合比廓线可以在边界层内进行探测。在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通道的信噪比和探测结果的随机相对误差。实例探测表明:该激光雷达系统数据可靠,探测范围较广。该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气溶胶消光系数、水汽时空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散射 激光雷达 后向散射系数 水汽混合比 退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视图像局部颜色传递算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薛模根 周浦城 刘存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1-785,共5页
针对基于全局统计信息颜色传递过程中存在的染色效果不能很好保持图像色彩的自然性,局部区域颜色与真实场景的颜色不符、目标变淡的问题,提出一种夜视图像局部颜色传递算法。首先,采用稀疏表示的方法对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其次,对得到... 针对基于全局统计信息颜色传递过程中存在的染色效果不能很好保持图像色彩的自然性,局部区域颜色与真实场景的颜色不符、目标变淡的问题,提出一种夜视图像局部颜色传递算法。首先,采用稀疏表示的方法对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其次,对得到的融合图像进行非线性扩散,扩散结果采用核模糊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图像分割;然后,在YCb Cr颜色空间对红外与微光图像块进行颜色传递;最后,把得到的彩色图像块组合成一幅图像,随后用得到的灰度融合图像来表征YCb Cr空间的Y通道。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得到的彩色图像更加自然、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夜视 颜色传递 图像分割 非线性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