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桃(Juglans regia)的无融合生殖能力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美勇 徐颖 马凤贤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4-316,共3页
对早实核桃类型及晚实核桃类型10份材料,进行花前套袋不授粉处理,观察其坐果率。证明两种类型核桃品种均具有无融合生殖能力,且雌先型无融合生殖能力低于雄先型,不同年份之间也有差异。
关键词 核桃 无融合生殖 生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旱稻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全志 高尔明 +2 位作者 焦三军 杨天德 牛秋萍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10期4-5,共2页
关键词 河南 旱稻生产 品种 栽培技术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专用小麦(强筋型)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素爱 刘淑君 +1 位作者 牛秋萍 陈泰轩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共1页
关键词 专用小麦 筋型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应变管理措施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淑君 牛秋萍 +2 位作者 马正树 张占胜 侯莉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晚播小麦 生育特点 应变管理措施 生长速度 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亩产800kg栽培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彦宗 刘淑君 +1 位作者 耿改琴 刘素爱 《农业科技通讯》 2000年第6期9-9,共1页
关键词 夏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 播种方式 水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稻黄苗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6
作者 赵全志 刘惠超 +2 位作者 贾朝阳 朱秋萍 马淮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旱稻 黄苗 原因分析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亩产600kg栽培技术
7
作者 刘淑君 刘素爱 耿改琴 《农业科技通讯》 2000年第11期7-7,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棘长蠹对葡萄的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凤贤 王继栓 《果农之友》 2004年第5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双棘长蠹 葡萄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余四平 赵宏伟 +5 位作者 袁灵红 冯伟森 田文仲 孟丽梅 张园 高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1335-1337,14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灌溉次数对小麦子粒产量、子粒营养品质和子粒加工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灌水次数(3个水平),副区为品种(2个水平),共6个处理,重复3次。灌水次数为:W0全生育期不浇水;W1全生育期浇1水(拔节水);W... [目的]探讨不同灌溉次数对小麦子粒产量、子粒营养品质和子粒加工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灌水次数(3个水平),副区为品种(2个水平),共6个处理,重复3次。灌水次数为:W0全生育期不浇水;W1全生育期浇1水(拔节水);W2全生育期浇2水(拔节水+开花水)。小麦品种分别为郑麦7698和新麦26。[结果]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不尽相同,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灌水次数的增加,产量水平逐渐增加,并达显著差异水平。郑麦7698产量W1和W2极显著高于W0,且W1高于W2,但差异不显著。新麦26产量W2极显著高于W1和W0,W1和W0之间无显著差异。灌水次数对不同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同;新麦26的蛋白质含量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郑麦7698蛋白质含量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W2高于W1、W0,并达极显著差异水平,W1又高于W0,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湿面筋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郑麦7698湿面筋含量W0和W1极显著高于W2,W0和W1间无显著差异;新麦26湿面筋含量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稳定时间表现,郑麦7698的W2显著高于W0和W1,W0和W1间无显著差异;新麦26的W0显著高于W1和W2,W1和W2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黄淮麦区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灌水次数 强筋小麦 产量 子粒营养品质 子粒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韭栽培技术
10
作者 李顺兴 刘淑君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韭菜 冬季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柳志伟 刘素爱 《河南农业》 2004年第1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稻茬晚播小麦 高产栽培 品种选择 播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要掌握最佳收获期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素爱 牛秋萍 薛荣菊 《河南农业》 2003年第7期16-16,共1页
鲜食玉米的收获适期直接影响着市场效益,采收过早,穗子小,外观差,太嫩,干物质积累少,食用时皮多肉少;采收过晚,籽粒变硬,甜度降低,可口性差。因此,只有适期收获,才能达到鲜嫩可口,市场潜力大,经济价值高。一般鲜食玉米要在乳熟中期及时... 鲜食玉米的收获适期直接影响着市场效益,采收过早,穗子小,外观差,太嫩,干物质积累少,食用时皮多肉少;采收过晚,籽粒变硬,甜度降低,可口性差。因此,只有适期收获,才能达到鲜嫩可口,市场潜力大,经济价值高。一般鲜食玉米要在乳熟中期及时收获,具体可掌握以下原则:第一,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收获期 乳熟中期 适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公顷小麦高产栽培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素爱 崔艳红 +1 位作者 耿改琴 刘淑君 《河南农业》 2001年第9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栽培技术 品种 整地 施肥 播种期 播种量 越冬 春季管理 叶面 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翟宏贤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2S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芦笋 地中海沿岸 碳水化合物 增强免疫力 机体代谢 发展潜力 石刁柏 龙须菜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地区麦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虎星 侯莉莉 高建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79-179,182,共2页
针对豫西地区小麦田间杂草普遍发生的现状,总结出一整套农业除草和化学除草的综合防治技术,以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麦田杂草 防治技术 豫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全苗抓五条
16
作者 杨红娟 薛宏昌 +2 位作者 刘素爱 耿改琴 崔艳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9,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全苗 种子处理 播种 查苗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早熟广适小麦新品种偃丰21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17
作者 田延武 《河南农业》 2015年第3期55-55,58,共2页
偃丰21是偃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豫麦18与周麦16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于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09。偃丰21属弱春性多穗型早熟品种,在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丰产... 偃丰21是偃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豫麦18与周麦16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于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09。偃丰21属弱春性多穗型早熟品种,在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区域试验 弱春性 多穗型 新品种审定 系谱法选育 育种目标 稳产性 早熟品种 南亚热带 亩穗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麦9023万亩连片连创高产
18
作者 刘素爱 陈泰轩 +1 位作者 耿改琴 黄颜宗 《河南农业》 2003年第9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郑麦9023” 产量 订单农业 整地 施肥 播种 肥水管理 营养水平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生育期出现的生理异常问题及解决办法
19
作者 郭学锋 《河南农业》 2016年第16期47-48,共2页
叶片、叶鞘由绿变红,最后呈紫色。3叶期开始出现症状,和5叶期症状表现突出。植株根系不发达,茎秆细弱,严重时叶片枯死。
关键词 生育期 异常 生理 玉米 症状表现 植株根系 叶片 叶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用沼气的日常管理及安全使用
20
作者 郭志良 段小伟 《河南农业》 2017年第13期26-26,共1页
随着新型农村、清洁农村以及美丽乡村等新农村的建设,沼气作为一种干净、便宜、有效的新能源,日渐被广泛使用。如何管理和安全使用沼气,成为沼气建设和推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笔者现将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具体实践,
关键词 户用沼气 安全使用 日常管理 新农村 沼气建设 工作经验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