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PCR法检测妊娠孕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感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勇 李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92-93,共2页
目的 通过几种方法对比检测B族链球菌(GBS),探讨荧光PCR法在产前筛查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集临床孕35~37周孕妇的阴道和直肠分泌物标本480例,用荧光PCR法、细菌培养法及基因测序法同时检测GBS,并对结果进... 目的 通过几种方法对比检测B族链球菌(GBS),探讨荧光PCR法在产前筛查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集临床孕35~37周孕妇的阴道和直肠分泌物标本480例,用荧光PCR法、细菌培养法及基因测序法同时检测GBS,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荧光PCR法检测GBS阳性75例,阳性率为15.6%;细菌培养法检测GBS阳性40例,阳性率为8.3%,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荧光PCR法与基因测序法检测结果对比,荧光PCR法检测GBS正确率为93.3%(70/75),灵敏度为100.0%(70/70),特异性为98.8%(405/410).结论 荧光PCR法检测GBS明显优于细菌培养法,与金标准基因测序法比对,其检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都较高,是产前筛查GBS的最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荧光PCR法 细菌培养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保存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标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叶章发 雷志华 杨桦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5期64-64,共1页
目的观察冰冻保存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标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冻干质控血清复溶后,标本的一部分进行临床化学实验室常用项目的检测,另外部分进行小分装,密封、避光、冰冻保存;3个月后,解冻分装标本,进行相同项目的检测,比较分析两组... 目的观察冰冻保存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标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冻干质控血清复溶后,标本的一部分进行临床化学实验室常用项目的检测,另外部分进行小分装,密封、避光、冰冻保存;3个月后,解冻分装标本,进行相同项目的检测,比较分析两组检测数据。结果除胆红素项目外,其他项目实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溶后冻干质控血清,冰冻保存尚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 保存 冻干质控血清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种筛查方法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勇 叶章发 胡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0期108-108,117,共2页
目的:以PCR检测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mecA基因为金标准,比较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快速胶乳凝聚检测法、头孢西丁纸片法、苯唑西林纸片法三种检验方法在MRSA筛查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30μg头孢西丁纸片法... 目的:以PCR检测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mecA基因为金标准,比较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快速胶乳凝聚检测法、头孢西丁纸片法、苯唑西林纸片法三种检验方法在MRSA筛查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30μg头孢西丁纸片法和苯唑西林纸片法,以及快速乳胶法检测。结果:苯唑西林纸片法检测MRSA阳性47株,阴性36株,敏感性94%,特异性94.7%。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MRSA阳性49株,阴性38株,敏感性98%,特异性100%。快速胶乳检测法检测MRSA阳性49株,阴性37株,敏感性98.0%,特异性97.4%。结论:头孢西丁纸片法、快速胶乳检测法与PCR法这个金标准有很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头孢西丁纸片法 快速乳胶检测法 苯唑西林纸片法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四项及AT-Ⅲ、D-二聚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四项在肝硬化患者机体内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四项在肝硬化患者机体内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的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T-Ⅲ和D-dimer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PT、APTT、TT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FI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dim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T-Ⅲ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AT-Ⅲ、D-dimer水平较健康人群均有明显变化,通过测定其水平可客观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凝血状况,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凝血四项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缩脲试剂清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杯效果观察
5
作者 叶章发 雷志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209-209,共1页
目的观察使用双缩脲试剂自动清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杯的效果。方法使用清洗液自动清洗后,记录各比色杯吸光度值;1周后,使用双缩脲试剂自动清洗,记录各比色杯吸光度值,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双缩脲试剂自动清洗后,各比色杯... 目的观察使用双缩脲试剂自动清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杯的效果。方法使用清洗液自动清洗后,记录各比色杯吸光度值;1周后,使用双缩脲试剂自动清洗,记录各比色杯吸光度值,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双缩脲试剂自动清洗后,各比色杯吸光度值均有所降低。结论在常规使用清洗液进行仪器自动清洗的情况下,定期或不定期使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降低比色杯吸光度值,增强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双缩脲试剂 清洗 吸光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雪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127-127,共1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联合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检测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45例肺栓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45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联合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检测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45例肺栓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及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组对象血清D-dimer、IMA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D-dimer和I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D-二聚体(D-dimer)在肺栓塞患者血清中水平较正常人高,对诊断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缺血修饰白蛋白 D -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酯酶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进展为肝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雪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3期2378-2381,共4页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E)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进展为肝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健康对...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E)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进展为肝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及CHE表达情况,对观察组患者随访1 a,根据随访期间临床诊断结果分为非肝硬化组和肝硬化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乙肝进展为肝硬化的影响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HE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H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a,126例乙型病毒肝炎患者中89例患者未进展为肝硬化,占比70.63%,37例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占比29.37%;肝硬化组患者年龄、性别、饮酒情况、抗病毒治疗、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与非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谷草转氨酶(GOT)水平均高于非肝硬化组,血小板计数(PLT)、CHE水平低于非肝硬化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TT是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危险因素(OR>1,P<0.05),PLT、CHE是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CHE水平预测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AUC>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CHE在乙肝患者中呈低表达,是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影响因素,可有效预测患者疾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胆碱酯酶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B/ApoA1表达水平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刘雪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644-1647,共4页
目的 分析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表达水平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于入院第1天检测ApoB、ApoA1、白细胞... 目的 分析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表达水平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于入院第1天检测ApoB、ApoA1、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并计算ApoB/ApoA1比值。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均随访28 d统计短期预后情况;根据短期预后情况,将28 d内病死的患者纳入病死组,其余患者纳入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ApoB/ApoA1水平,应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ApoB/ApoA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短期预后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oB/ApoA1比值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入院后28 d内,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病死28例(29.17%)。病死组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一般资料及TG、TC、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ApoB/ApoA1比值、CRP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ApoB/ApoA1比值、CRP水平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呈正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poB/ApoA1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21,且ApoB/ApoA1取1.745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敏感度为0.893、特异性为0.529、约登指数为0.422)。结论 ApoB/ApoA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短期预后有关,且ApoB/ApoA1对短期预后结局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ApoB/ApoA1比值越高,提示患者病死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肝硬化伴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致病菌分布及耐药变迁情况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从梅 孟彩华 +1 位作者 沈丽萍 李文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817-1820,共4页
目的 观察慢性乙肝(CHB)肝硬化伴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药敏结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84例CHB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集全部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 目的 观察慢性乙肝(CHB)肝硬化伴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药敏结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84例CHB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集全部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284例CHB肝硬化伴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经细菌培养后共分离出病原菌302株。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检出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3 a间,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升高趋势,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升高趋势(P<0.05);3 a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呈升高趋势(P<0.05);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且对万古霉素始终保持高度敏感。结论 CHB肝硬化伴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菌株耐药性不断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肺部感染 痰液 致病菌 耐药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婧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8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将其...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将其分为高度活动组(20例)、低度活动组(32例)与稳定组(28例),选取同期20例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四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高度活动组CD3+CD4+低于低度活动组、稳定组、对照组,CD3+CD8+高于低度活动组、稳定组、对照组(P<0.05);经Spearman分析发现,CD3+CD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CD3+CD8+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r=-0.914、0.752, P均=0.000)。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淋巴细胞亚群 外周血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含量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载量的相关性
11
作者 邵婧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含量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 目的探讨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含量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HBV-DNA低载量)与观察组(HBV-DNA高载量)各42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入选者外周血NK细胞占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外周血NK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外周血NK细胞含量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409,P=0.000)。结论固有免疫在抗乙肝病毒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开发基于调控固有免疫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新疗法存在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载量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