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弃和超越——论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春生 《理论月刊》 2005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文探讨了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批判的实质,指出青年马克思是在人本主义哲学的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逐渐改造、拓宽其内容,把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感性存在变成了人的感性活动,从人的类本质到人的社会本质,从人的宗教异化到人... 本文探讨了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批判的实质,指出青年马克思是在人本主义哲学的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逐渐改造、拓宽其内容,把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感性存在变成了人的感性活动,从人的类本质到人的社会本质,从人的宗教异化到人的彻底解放,扬弃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费尔巴哈 人本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两个改造”的关系看“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
2
作者 刘明贵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2期170-172,共3页
改造世界的活动分为两个方面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这二者是有机统一的。物质文明建设是对自然界的改造 ,精神文明建设是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 ,而这种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的。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 改造世界的活动分为两个方面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这二者是有机统一的。物质文明建设是对自然界的改造 ,精神文明建设是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 ,而这种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的。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 ,并且只有通过物质文明建设才能得以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中不仅渗透精神文明的因素 ,而且靠精神文明来保证它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克服“两张皮”现象 ,把“两个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改造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按要素分配与公平之间关系的思考
3
作者 杨云善 《社会科学家》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按要素分配是促进公平的重要手段 ,公平又是按要素分配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按要素分配和公平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矛盾。我们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矛盾 ,并积极采取有较措施 ,妥善... 按要素分配是促进公平的重要手段 ,公平又是按要素分配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按要素分配和公平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矛盾。我们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矛盾 ,并积极采取有较措施 ,妥善处理它们的矛盾 ,在确保按要素分配得以顺利实现的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要素分配 公平 辨证统一 竞争机制 收入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社会控制体系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宏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社会控制体系 中西方社会 法治主义 客观意志 中国特色 客观性 法律控制 主体性 中国文化 立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治修辞与政治传播 被引量:18
5
作者 胡亚云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9-12,共4页
政治修辞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规劝说、认同说和认知论三个发展阶段。政治修辞包括五种理论范式:情景修辞、运动修辞、制度修辞、首脑修辞和反修辞。政治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手段,服务于政治传播的价值基础。没有恰当的修辞,政治传播就难以有... 政治修辞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规劝说、认同说和认知论三个发展阶段。政治修辞包括五种理论范式:情景修辞、运动修辞、制度修辞、首脑修辞和反修辞。政治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手段,服务于政治传播的价值基础。没有恰当的修辞,政治传播就难以有效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修辞 政治传播 规劝说 认同说 认知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亚云 《理论月刊》 2002年第9期87-89,共3页
城乡差别的存在,农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生活条件差,没有工作单位,多数人无积蓄或积蓄很少等。农村养老存在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社区养老机制薄弱等主要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如下... 城乡差别的存在,农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生活条件差,没有工作单位,多数人无积蓄或积蓄很少等。农村养老存在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社区养老机制薄弱等主要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如下:发展农村经济,健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养老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跃进”原因的再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厉有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4-126,共3页
“大跃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的产生有深刻的根源。毛泽东“赶超”思维的实施必然选择“大跃进”;克服苏联模式带来的工农业发展的矛盾是“大跃进”产生的现实根据;毛泽东的“突变”哲学是“大跃进”产生的思想根... “大跃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的产生有深刻的根源。毛泽东“赶超”思维的实施必然选择“大跃进”;克服苏联模式带来的工农业发展的矛盾是“大跃进”产生的现实根据;毛泽东的“突变”哲学是“大跃进”产生的思想根源和精神动力;新闻报道的错误导向为“大跃进”的产生提供了催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跃进 赶超思维 突变哲学 新闻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收入分配的约束机制基本架构的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振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3-45,共3页
收入分配约束机制是一个复杂系统。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约束机制的基本架构应该是以市场约束机制为基础,以政府约束机制为主导,以企业(单位)约束机制和个人约束机制为两翼的有机体系。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约束机制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云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88,共3页
加入WTO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将产生重大影响 ,即促进新型收入分配体制的建立、从整体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针对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向 ,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 WTO 中国 居民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口碑营造与高校营销教师 被引量:2
10
作者 殷凯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企业 口碑传播 高校 营销教师 传播渠道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党革命和建设的依据,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时期,重新认识实事求是意在为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本文从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路径入手,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以启发读者。
关键词 毛泽东 实事求是 形成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垄断性行业职工收入过高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云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39,共2页
垄断性行业职工收入过高,是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行业垄断、国家优惠政策、工资管理上的缺陷、国有企业收益制衡机制缺乏和宏观调控不力。解决的途径主要是:破除垄断,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经济... 垄断性行业职工收入过高,是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行业垄断、国家优惠政策、工资管理上的缺陷、国有企业收益制衡机制缺乏和宏观调控不力。解决的途径主要是:破除垄断,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建立规范的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监管体制;完善收入分配调控制度和完善企业内部利益制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行业 职工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廉政建设的前景分析
13
作者 陈平其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28,共5页
我国廉政建设的前景分析陈平其自八十年代以来,腐败问题一直是我国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党和政府因而也加大了廉政建设的力度,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当前腐败现象的发展状况依然不容人们有丝毫的乐观。在此情况下,... 我国廉政建设的前景分析陈平其自八十年代以来,腐败问题一直是我国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党和政府因而也加大了廉政建设的力度,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当前腐败现象的发展状况依然不容人们有丝毫的乐观。在此情况下,正确地认识我国廉政建设的前景,坚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分析 腐败犯罪 腐败现象 腐败分子 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 邓小平理论 中国共产 经济发展水平 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政府的居民收入分配调控制度
14
作者 杨云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36-38,共3页
:政府对居民收入分配进行调控 ,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和启动市场、发展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目前还存在着调控组织机构不规范、调控体系不健全、调控范围过窄和调控... :政府对居民收入分配进行调控 ,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和启动市场、发展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目前还存在着调控组织机构不规范、调控体系不健全、调控范围过窄和调控效果不佳等问题 ,必须本着长短结合、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宏观调控 政府 居民收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中的“人情”在企业管理中的现代超越
15
作者 李宏斌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73-74,共2页
人情主义,就是以人伦秩序为绝对价值,主张通过主体的德性修养和彼此间的心意感通的生活情理维护社会关系和人际的和谐,发展和完善个体人格的伦理精神形态。人情主义中的人情,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人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具有特... 人情主义,就是以人伦秩序为绝对价值,主张通过主体的德性修养和彼此间的心意感通的生活情理维护社会关系和人际的和谐,发展和完善个体人格的伦理精神形态。人情主义中的人情,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人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具有特殊的含义:首先,人情本质是人伦,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企业管理 人情磁力场 人情关系 “做” 企业人 德性修养 “做人” 个体人格 人际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廉政建设并行不悖
16
作者 李道银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32,共5页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廉政建设并行不悖,这已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反复证明。然而,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尤其是有的领导干部,仍对这两者的关系认识偏颇,甚至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给...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廉政建设并行不悖,这已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反复证明。然而,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尤其是有的领导干部,仍对这两者的关系认识偏颇,甚至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给廉政建设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不利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领导干部 腐败现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政治环境 消极影响 政治生活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秩序 社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名士双重人格的成因
17
作者 李鸿斌 郑桂田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S1期120-123,共4页
魏晋名士双重人格的成因李鸿斌郑桂田在历代文人笔下,魏晋名士一般被描绘成一群“口谈浮虚,不遵礼法”的人物,认为他们的放达使得“儒雅蒙尘,礼坏乐崩”。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客观上,魏晋玄学家放荡不羁的背后,包蕴着根深蒂固的儒... 魏晋名士双重人格的成因李鸿斌郑桂田在历代文人笔下,魏晋名士一般被描绘成一群“口谈浮虚,不遵礼法”的人物,认为他们的放达使得“儒雅蒙尘,礼坏乐崩”。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客观上,魏晋玄学家放荡不羁的背后,包蕴着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表面上是纵酒狂论,自然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名士 双重人格 魏晋玄学 名教与自然 庄园经济 思想政治教育 伦理精神 中国文化 矛盾统一 人格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的伦理定位
18
作者 柳士刚 王海玲 《河南社会科学》 1999年第6期18-21,共4页
市场经济有其自身内在的伦理要求,包括经济自由和公正有序、利己与利他的统一、行为自律、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内容,但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意味着它能完全自发地产生它所要求的伦理道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形成,有赖... 市场经济有其自身内在的伦理要求,包括经济自由和公正有序、利己与利他的统一、行为自律、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内容,但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意味着它能完全自发地产生它所要求的伦理道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形成,有赖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观念相助和导引,应以“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作为全社会遵循的价值导向,塑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市场经济 伦理道德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