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吕氏春秋》的农学思想及启示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吴天钧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8,共4页
-
文摘
本文论述和分析了《吕氏春秋》中关于农业“三才”理论、发展重农思想、农业技术思想等三方面的农学思想,并古为今用,做了一些思考和研究,以求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农学思想
启示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论中国地缘战略之两难选择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尹全海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1,128,共5页
-
文摘
中国地缘战略之两难选择首先导致郑和远航的悲壮结局,继而影响和制约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方向。中国要最大限度地缓解陆海兼备国家带来的地缘政治压力,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尊重地缘政治规律,制定正确的地缘战略。
-
关键词
中国
地缘战略
外交关系
地缘政治
-
Keywords
China
geopolitics
dilemma
-
分类号
D8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战乱、定都、城市化与河南的人口迁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罗福惠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0-173,共4页
-
文摘
从东汉末到元末,河南主要因战乱而迁出人口,但同时亦因地处京畿而迁入人口。在近代因城市化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大潮中,河南对外人口迁移并不显著,这应该是河南人口尤其是农业人口众多的历史原因之一。
-
关键词
战乱
定都
城市化
河南人口迁移
-
分类号
K20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杨瑄弹劾案”及其对天顺初政的影响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庞乃明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28,共5页
-
文摘
“杨瑄弹劾案”是天顺初御史对曹吉祥、石亨专政的积极抗争。曹石乱政导致的政治黑暗和政局动荡是其发生的客观原因,各路御史的职业责任感和刚直敢言的良好素质是其内在原因。“杨蠧弹劾案”促成夺门集团的分化组合,导致徐有贞内阁的垮台;促成明英宗的态度偏转,标志着曹石政治巅峰期的结束;促成李贤内阁的策略调整,为其拔乱反正创造了条件。它是天顺初政发生质变的契机。
-
关键词
“杨弹劾案”
天顺初政
“夺门之变”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英国教区文化模式溯源及演变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庞媛媛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9期65-68,74,共5页
-
文摘
随着基督教的传入,英国7世纪开始出现教区。教区是最基层的教会管理单位,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共同体,一直存续到19世纪。教区长期影响着英国民众的深层心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以地方社会为中心的,依靠传统文化习俗和社会纽带的自治的社会管理方式。本文主要探讨教区文化模式的本源、作用及其在社会转型中经历的重大变迁和文化危机。
-
关键词
教区
文化模式
文化危机
-
分类号
K561.3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试论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形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尹全海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理论月刊》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预想,是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形成的理论基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以及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其形成的历史与现实依据。邓小平资本主义观之形成历经最初酝酿、初步形成、发展完善和理论总结四个阶段。
-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资本主义观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黄遵宪护侨活动述评
- 7
-
-
作者
尹全海
黄小用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湘潭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
文摘
黄遵宪是近代知名的外交家,在任美国旧金山和新加坡总领事期间,在保护华侨的合法权益、改革华侨政策以及增设领事等方面多有建树,因此为海外华人所爱戴。但没有强大祖国作后盾,黄遵宪的努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华侨在居住国遭遇的歧视。
-
关键词
黄遵宪
海外华侨
华侨政策
-
分类号
D829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清代台湾早期建省之议及其结果
- 8
-
-
作者
尹全海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8期99-101,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文化光复:大陆赴台学人与台湾光复后的文化重建"。项目编号:06BSZ036
-
文摘
台湾并入清帝国版图不久,便有建省之议。至光绪十一年左宗棠奏请台湾建省之前,已有蓝鼎元"易台湾总兵而设提督"、沈起元"台湾道行巡抚职权"、袁保恒"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以及吴金首倡台湾建省之议。早期建省主张之不果,折射出时人对台湾的认识程度及不同的治台理念。
-
关键词
清代
台湾省
台湾建省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