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的体会
- 1
-
-
作者
孙磊
-
机构
河南信阳师范学校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0-64,共2页
-
文摘
按现行中师音乐欣赏课教材的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音乐欣赏课基本采用学生听音乐,老师讲解作者、历史背景、曲式结构、作品意境等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感到枯燥呆板,并且内容繁多,听来听去,兴趣索然。除了作者、曲名,其他什么也没掌握。 究竟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 近几年,我在担任中师音乐欣赏课教学工作中,在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教学时数,学生的接受情况,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
关键词
音乐欣赏教学
中等师范学校
音乐欣赏课教学
儿童歌曲
器乐曲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音乐教材
教学大纲
音乐教师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绿原酸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别立洁
尹键
张婷
-
机构
河南信阳师范学校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河南省周口市六中
-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5-68,共4页
-
文摘
以正己烷及甲醇水溶液为萃取剂依次对烟草进行萃取 ,将萃取物烷基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并对其中的主要成分绿原酸进行了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
-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烟草
绿原酸
测定
-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
tobacco
chlorogenic acid
-
分类号
TS47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TS411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
-
题名中国民族舞蹈如何舞向未来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赵向欣
-
机构
信阳师范学校艺术系
-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111,共1页
-
文摘
民族舞蹈,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和理论基础上的舞蹈,在其发展传承的漫长岁月中,总是保持着独特的舞式和舞风,其相对封闭的特点使其从内到外、从形到神,都固守着特定的、不可更易的艺术程式和运作规范.
-
关键词
民族舞蹈
中国
传统文化
时代精神
-
分类号
J722.22
[艺术—舞蹈]
-
-
题名校园绿化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进友
-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师范学校生物教研室
-
出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4-45,共2页
-
-
关键词
校园绿化
教学
中学生
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
-
分类号
G6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曹禺与奥尼尔关系论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马宏
-
机构
信阳师范学校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5期77-79,共3页
-
文摘
对戏剧艺术形式的大胆革新 ,深沉的悲剧感 ,刻意渲染神秘气氛 ,这是曹禺与奥尼尔的相似之处。但是 ,奥尼尔是西方现代派作家 ,不关心社会政治问题 ,他尽力使自己的人物摆脱时代 ,成为抽象的人类的象征 ;而曹禺则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 ,自觉地反映社会现实 ,他在《原野》的创作中成功地借鉴了《琼斯皇》的某些艺术技巧 ,从而完成了独立的戏剧人物创造。
-
关键词
奥尼尔
曹禺
悲剧感
神秘
-
分类号
I207.3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6
-
-
作者
张国峰
胡晓辉
-
机构
信阳师范学校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社科部
-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19-20,共2页
-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六大报告
物质文明
-
分类号
D6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通感与诗美
- 7
-
-
作者
陈世明
-
机构
信阳师范学校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7年第4期61-63,共3页
-
文摘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格,是一种多元的美感概括。 通感之于诗,我国古今均有见用。近年尤甚。这是一种新的诗美学的流势。但因为文艺理论界忽视了对这一艺术手法的规律及其美学价值的探讨,以致一些运用通感手法写的诗,常被人斥之为“朦胧”、“晦涩”、“怪奇”,甚至定为“病句”,故有必要予以具体分析。 通感,在生活中 关于通感现象,应该说人们早已注意到了。 北宋词人宋祁有一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历来为人称道。清人李渔却不以为然。他在《窥词管见》中说:“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见之也。‘闹’宁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针对李氏的观点,时人方中通曾予以反驳:“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红耳。诗词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但,什么是诗的“理外之理”?方中通也未讲出个所以然。
-
关键词
视觉形象
触觉
听觉形象
相似点
方中通
通感手法
雪花
通感现象
笔补造化
诗美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师化学课外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 8
-
-
作者
李培启
-
机构
河南省信阳师范学校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1-2,共2页
-
文摘
中师化学课外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河南省信阳师范学校(464000)李培启课外活动作为中师新方案四大块之一,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展课外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特别是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内容选择应遵循的...
-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教学工作
课堂演示实验
仪器药品
河南省信阳
小学自然教学
探索性实验
课外科技活动
爱国主义思想
成绩考核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