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稻研究进展及市场化开发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桂英 钟思志 +16 位作者 王青林 沈光辉 霍二伟 马汉云 申关望 余新春 徐士库 彭波 黄雅琴 李堂慧 易宏岩 王进 高成 陈庆明 陈宏 扶定 祁玉良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1-392,共12页
本文从6个方面(香稻的概念、类型和分布;香米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香稻香味的化学成分、香味物质形成和代谢调控机制;香稻香味的遗传和遗传育种研究进展;香稻香味的检测方法;香稻的市场化开发应用建议等)阐述了香稻的相关研究进展,以... 本文从6个方面(香稻的概念、类型和分布;香米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香稻香味的化学成分、香味物质形成和代谢调控机制;香稻香味的遗传和遗传育种研究进展;香稻香味的检测方法;香稻的市场化开发应用建议等)阐述了香稻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提升香稻稻米品质和营养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推动香稻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香米价值 香味物质调控 香稻遗传育种 香味检测方法 香稻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自噬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毅钊 赵桢婷 +1 位作者 赵鹏跃 杜晓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9-1234,共6页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的健康问题,尽管现代诊疗技术的进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脓毒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阐释清楚。自噬是细胞在应激等状态下的一种生理过程,其功能异常可能会促进脓毒...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的健康问题,尽管现代诊疗技术的进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脓毒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阐释清楚。自噬是细胞在应激等状态下的一种生理过程,其功能异常可能会促进脓毒症的发展。作为一种特异性降解高尔基体的选择性自噬方式,高尔基体自噬(Golgiphagy)可在多种自噬相关受体介导下对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进行调控,在脓毒症相关脏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高尔基体自噬相关受体、高尔基体自噬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高尔基体自噬对脓毒症状态下多种脏器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期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自噬 脓毒症 自噬相关受体 器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超表达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彭波 刘岩 +7 位作者 孙艳芳 张巧玉 黄雅琴 张志国 申关望 祁玉良 王禹鉴 汪全秀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1-1360,共10页
【目的】揭示水稻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超表达(OX)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稻米品质的影响,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粳稻中花11为背景创制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株系,统计分析OsGAPC3超表达转... 【目的】揭示水稻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超表达(OX)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稻米品质的影响,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粳稻中花11为背景创制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株系,统计分析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株系及其阴性株系农艺性状及相关的产量性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米粒切片不同部位的垩白差异、记录稻米的垩白面积,并计算稻米垩白度,对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稻米的品质性状(营养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加工品质)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sGAPC3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中OsGAPC3和氨基酸透性酶基因(OsAAP6)的转录水平。【结果】获得3个独立的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株系[OsGAPC3(OX)-1、OsGAPC3(OX)-2、OsGAPC3(OX)-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株系(T1代)中OsGAPC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3个阳性株系OsGAPC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阴性株系均极显著升高(P<0.001)。与阴性株系相比,阳性株系(T1代)的分蘖数均极显著(P<0.01)增加、每穗颖花数均显著降低(P<0.05,下同);株高、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垩白率显著降低,垩白面积、垩白度及粒型无显著变化;直链淀粉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整精米率显著升高;总氨基酸含量、总淀粉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食味值、糙米率、精米率无显著变化。与阴性株系相比,OsAAP6基因在3个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株系中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OsGAPC3基因超表达能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并不影响其稻米营养品质及其单株产量。OsGAPC3基因正向调控水稻分蘖,可用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尤其是高产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GAPC3基因 稻米品质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4
作者 彭波 刘岩 +12 位作者 徐海芳 徐茹欣 黄子悦 王禹鉴 孙艳芳 彭娟 赵强 张巧玉 黄雅琴 张志国 申观望 祁玉良 汪全秀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7-937,共11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充分挖掘OsGAPC3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潜力,进而为提升稻米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Osgapc3突变体和...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充分挖掘OsGAPC3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潜力,进而为提升稻米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Osgapc3突变体和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在Osgapc3纯合突变体中共鉴定出241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485个基因显著下调表达;在OsGAPC3转基因阳性植株中鉴定出827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1345个基因显著下调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Osgapc3突变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花发育调控、光周期开花和防御反应等生物过程,而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植株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防御反应、蛋白质磷酸化和花粉识别等生物过程。花粉碘染实验表明OsGAPC3显著影响水稻花粉育性。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Osgapc3突变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光合固碳作用、氧化磷酸化和酪氨酸代谢等生物途径;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和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等生物途径。【结论】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OsGAPC3参与水稻多种生物过程和代谢途径,调控水稻的碳代谢、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这为优质高产抗逆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GAPC3 转录组测序 生长发育 逆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PP2C28基因对百脉根结瘤固氮的功能研究
5
作者 柯丹霞 侯仕博 +4 位作者 周兆源 马云浩 陈志杰 宋晓莉 林佳诺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4-173,共10页
植物蛋白磷酸酶PP2C是植物至关重要的一类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该家族基因在植物发育及多种逆境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关于其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过程中的功能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前期克隆了1个大豆PP2C家族基因GmPP2C28,并证实... 植物蛋白磷酸酶PP2C是植物至关重要的一类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该家族基因在植物发育及多种逆境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关于其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过程中的功能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前期克隆了1个大豆PP2C家族基因GmPP2C28,并证实其受根瘤菌诱导表达。构建GmPP2C28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1302G-GmPP2C28,利用发根农杆菌LBA1334介导的百脉根毛根转化法获得带转基因毛状根的百脉根嵌合体植株。通过结瘤试验发现转GmPP2C28基因百脉根结瘤数目明显高于转空载体的对照植株,结瘤指示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对根瘤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发现,过量表达GmPP2C28基因显著增加根瘤侵染区类菌体的数量。进一步对根瘤的固氮酶活性进行测定发现,过量表达GmPP2C28基因显著增加成熟期及衰老期根瘤的固氮酶活性。以上结果表明在百脉根中异源表达GmPP2C28基因,显著增加了嵌合体百脉根植株结瘤数目以及根瘤中类菌体的数量。此外,过表达GmPP2C28显著提高了成熟期以及衰亡期根瘤的固氮酶活性,从而大大延缓了根瘤的衰老。研究结果可为创制优良百脉根品种,充分发挥百脉根的生物固氮作用提供新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磷酸酶2C 百脉根 共生固氮 根瘤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用稻研究进展及市场化开发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桂英 沈光辉 +9 位作者 马汉云 霍二伟 祁玉良 徐士库 申关望 黄雅琴 彭波 常幸远 蓝黎明 扶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3,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种稻作为一类集营养、美味和保健医疗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水稻,对于满足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特种稻研究受到国内外植物学家和水稻遗传育种学家的高度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种稻作为一类集营养、美味和保健医疗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水稻,对于满足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特种稻研究受到国内外植物学家和水稻遗传育种学家的高度关注。专用稻是特种稻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加工型专用稻、高营养功能性专用稻和观赏专用稻3种类型。本文针对不同类型专用稻的概念、特征特性以及深加工等进行较详细介绍,并重点针对不同类型专用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对于加工型专用稻,重点介绍糯稻、软米和甜稻的概念、特征特性、稻米精深加工开发以及相关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营养功能性专用稻作了简要介绍,并从营养和医疗保健功能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巨胚稻和高抗性淀粉水稻的相关研究内容;对于观赏专用稻,则主要通过运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手段培育出形色各异的品种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振兴。最后,针对专用稻的产业化开发,重点介绍了如何在政府部门联合官方媒体积极正面宣传引导下有效联合专用稻品种研发单位、生产部门和种子销售企业,将专用稻品种顺利推向市场,并做到节约生产销售成本,降低专用稻销售价格,提高销量,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从而通过专用稻的产业化开发积极助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稻 研究进展 市场化开发 加工型专用稻 高营养功能性专用稻 观赏专用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中草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震 雷春香 +1 位作者 王梦蕾 可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154,共8页
中草药在治疗及预防疾病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但因其结构复杂、有效成分较低、生长周期长、人工不易培养等原因,使得中草药的发展受到限制。近年来,关于中草药发酵技术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中草药发酵技术所带来的增效减毒、开发新药、... 中草药在治疗及预防疾病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但因其结构复杂、有效成分较低、生长周期长、人工不易培养等原因,使得中草药的发展受到限制。近年来,关于中草药发酵技术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中草药发酵技术所带来的增效减毒、开发新药、药渣的二次利用等优势,以及发酵中草药在疾病治疗和畜牧业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草药发酵技术的研究及发酵中草药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技术 中草药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猕猴桃园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关系的影响
8
作者 吴昊 刘雨欣 +4 位作者 李利军 余梅鹏 杨依琳 庄启国 杜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3-1321,共9页
【目的】探讨人为干扰条件下猕猴桃园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生态控草措施及保障果园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设置对照和干扰样地,测定样地群落α-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化学指标,并利用冗余分析、典范对应... 【目的】探讨人为干扰条件下猕猴桃园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生态控草措施及保障果园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设置对照和干扰样地,测定样地群落α-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化学指标,并利用冗余分析、典范对应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干扰对园内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因子耦合关系的影响。【结果】(1)5个对照样地共记录杂草15科24属25种,5个干扰样地共记录杂草14科18属19种,菊科、禾本科杂草丰富度较高;对照、干扰样地各自的4项多样性指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干扰使优势杂草由本土种稗转变为入侵种喜旱莲子草。(2)冗余分析显示,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呈负相关,且干扰使pH对杂草多样性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干扰样地中,速效磷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R^(2)=0.957,P=0.042)、Pielou均匀度指数(R^(2)=0.989,P=0.010)之间均呈显著的“先上升后下降”二项式拟合关系。(3)典范对应分析显示,干扰加剧了杂草的斑块化聚集分布,使决定杂草物种分布的主导因子由pH、速效钾转变为速效磷、硝态氮,且导致诸多杂草对硝态氮产生趋避行为;典范对应分析排序图中,马唐、龙葵均与喜旱莲子草的位置相接近。【结论】通过土壤改良保持较高pH及速效磷含量、利用果园生草技术种植抗逆性强的本土种以应对喜旱莲子草入侵、及时拔除喜硝杂草均有助于猕猴桃园杂草防控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园 土壤 杂草 干扰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和氮添加及其互作对空心莲子草-马唐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昊 姜俊慧 +2 位作者 罗莉 崔益萌 张婉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2,共9页
【目的】以入侵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与本土伴生种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为研究对象,探讨UV⁃B辐射、施氮及其交互效应对二者竞争的影响,以期为全球变化下的入侵植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de Wit取... 【目的】以入侵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与本土伴生种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为研究对象,探讨UV⁃B辐射、施氮及其交互效应对二者竞争的影响,以期为全球变化下的入侵植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de Wit取代试验法,在单种、混种盆栽模式下分别设置处理方式(施氮、UV⁃B辐射、施氮×UV⁃B辐射)、物种属性(空心莲子草、马唐)2个因子,测定各处理组合下的植物总生物量、形态、色素及光合荧光等指标,并采用二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以上各指标差异。【结果】①单种模式中,施氮导致植物最大茎长和马唐叶面积显著增加207.154%和297.643%、空心莲子草总生物量及稳态光适应光化学猝灭系数(qp_Lss)显著降低40.612%和52.381%;UV⁃B辐射导致植物最大茎长、空心莲子草最大光量子产率(QY_max)及稳态光量子效率(QY_Lss)显著增加117.607%、404.459%和835.714%,导致马唐QY_Lss显著降低45.605%;施氮×UV⁃B辐射导致空心莲子草总生物量及马唐QY_max显著降低79.310%和18.984%,空心莲子草QY_max显著增加685.350%,施氮×UV⁃B辐射还使得空心莲子草暗适应后最小荧光(F_(0))下降而QY_Lss增加、马唐F_(0)增加而QY_Lss下降。②混种模式中,施氮导致马唐叶面积及其叶绿素a指数(Chla)显著增加254.259%和53.018%,导致空心莲子草根长及其Chla显著降低76.051%和12.084%;UV⁃B辐射导致空心莲子草Chla显著增加45.434%;施氮×UV⁃B辐射导致空心莲子草根长显著降低58.824%。【结论】施氮相对增加了马唐在生物量及形态上的优势,但UV⁃B辐射削弱马唐光合活性而增加空心莲子叶绿素含量;且UV⁃B辐射、施氮×UV⁃B辐射交互作用显著提升空心莲子草的实际光化学效率。全球变化下应加强空心莲子草入侵监控,以防多类因子交互效应加剧其对于本土植物的竞争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竞争 氮素 植物入侵 光合荧光 UV⁃B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蛋白质组学的OsAAP6不同转基因水稻胚乳差异蛋白筛选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波 孙晓宇 +7 位作者 邱静 彭娟 赵强 孙艳芳 宋晓华 张志国 周伟 汪全秀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0-1069,共10页
【目的】基于iTRAQ蛋白质组学筛选不同OsAAP6转基因水稻胚乳的差异蛋白,明确胚乳中的差异蛋白,以期为后续利用OsAAP6基因提升稻米的营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OsAAP6超量表达阳性[OX(+)]和阴性对照[OX(-)]材料及OsAAP6互补... 【目的】基于iTRAQ蛋白质组学筛选不同OsAAP6转基因水稻胚乳的差异蛋白,明确胚乳中的差异蛋白,以期为后续利用OsAAP6基因提升稻米的营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OsAAP6超量表达阳性[OX(+)]和阴性对照[OX(-)]材料及OsAAP6互补表达阳性[ZpZc(+)]和阴性对照[ZpZc(-)]为试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其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分析,并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对其胚乳中的4类储藏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进行含量检测。【结果】与ZpZc(-)和OX(-)转基因阴性对照相比,ZpZc(+)和OX(+)转基因阳性胚乳中OsAAP6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P<0.01和P<0.001水平极显著升高。与ZpZc(-)和OX(-)转基因阴性对照相比,ZpZc(+)和OX(+)转基因阳性水稻共有58种差异蛋白共同上调或下调表达,其中有39种蛋白显著增加(P<0.05,下同),有19种蛋白显著降低。在39种共同上调表达的蛋白中有27种蛋白参与水稻种子储藏底物的合成与积累,且有16种上调表达蛋白参与种子储藏蛋白的代谢和积累。与ZpZc(-)和OX(-)转基因阴性对照相比,ZpZc(+)和OX(+)转基因阳性水稻胚乳中的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结论】OsAAP6基因上调表达,能抑制与支链淀粉合成相关蛋白的积累,但能促进其胚乳中储藏蛋白的积累,进而提高胚乳中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可用于高蛋白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育种和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ITRAQ 蛋白质组学 OsAAP6基因 差异蛋白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茶树与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种间竞争的影响
11
作者 吴昊 谢闪闪 苏仪函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5-1346,共12页
【目的】探讨氮添加对茶树和茶园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种间竞争的影响,以期为全球环境变化下的茶园杂草防控提质增效及茶叶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设置氮素处理(对照、施氮)、播种方式(单种、混种)和物种属性(茶树、空心莲子... 【目的】探讨氮添加对茶树和茶园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种间竞争的影响,以期为全球环境变化下的茶园杂草防控提质增效及茶叶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设置氮素处理(对照、施氮)、播种方式(单种、混种)和物种属性(茶树、空心莲子草)3因子盆栽试验,分析信阳10号茶树品种与其伴生杂草空心莲子草在生物量、形态、营养、色素及光合荧光等方面的异质性响应。【结果】茶树的根长、根面积、叶面积、生物量、总碳含量、碳氮比(C∶N)、叶绿素指数和类黄酮指数均极显著高于空心莲子草(P<0.01,下同),而空心莲子草的总氮含量、氮平衡指数、花青素指数和稳态光适应光化学猝灭系数(qP-Lss)均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高于茶树。施氮导致空心莲子草的最大茎长显著增加1.14倍,根冠比极显著下降67.28%;施氮导致茶树和空心莲子草的总氮含量分别显著下降29.79%和6.03%,茶树C∶N显著提高39.47%。施氮导致空心莲子草的最大光量子效率(F_(v)/F_(m))显著下降19.62%,单种中空心莲子草的最大荧光(Fm)和光稳态实际光量子效率(QY-Lss)分别显著下降22.56%和48.36%,混种中茶树和空心莲子草的QY-Lss分别显著下降68.99%和56.19%。【结论】信阳10号茶树品种在应对杂草竞争时具有较高的单株竞争优势、光合效率及次生防御能力,而空心莲子草具有较高的氮吸收能力、抗逆性及光合活性;施氮相对提升了茶树在光合生理方面的竞争优势,但加剧空心莲子草对地上资源的抢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入侵 茶园生态系统 施氮 空心莲子草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ymus duthiei(Melderis)G.Singh(Poaceae,Triticeae),a newly recorded species from China
12
作者 Jiang Liqiong Pu-Bu Dunzhu +3 位作者 Ni-Ma Dunzhu Wang Yi Zhu Xinxin Xiang Chunlei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36,共6页
Elymus duthiei(Melderis)G.Singh,newly recorded from Xizang,China,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in detail.Morphologically,the species is similar to E.anthosachnoides(Keng)Á.Löve ex B.R.Lu and E.glaberrimus(Ken... Elymus duthiei(Melderis)G.Singh,newly recorded from Xizang,China,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in detail.Morphologically,the species is similar to E.anthosachnoides(Keng)Á.Löve ex B.R.Lu and E.glaberrimus(Keng&S.L.Chen)S.L.Chen but differs from the former in height and diameter of culms,number of nodes,width of leaf blades,and type of trichome and size of spikelets,and from the latter in distribution,height of culms,type of trichome of spikelets,and awn length.Detailed photo plates,descriptions,and distribution data are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YMUS Morphology TRITICEAE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OCPI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3
作者 许金港 任欣欣 +3 位作者 王海冰 王白雪 荆胜利 刘清松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7-2196,共10页
为探究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水稻抵御植食性昆虫为害中的功能,该研究以水稻品种‘中花11’为材料,克隆了水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CPI2编码区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为探究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水稻抵御植食性昆虫为害中的功能,该研究以水稻品种‘中花11’为材料,克隆了水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CPI2编码区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了该基因在植食性昆虫取食和植物激素诱导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1)水稻OCPI2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219 bp,编码7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7.72 kDa,理论等电点为5.21,不含信号肽,无跨膜结构。(2)OCPI2蛋白与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EMS61613.1)同源蛋白亲缘关系较近。(3)OCPI2基因具有1个potato_inhibit保守结构域,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4)二化螟和褐飞虱取食、机械损伤以及水杨酸甲酯处理均能诱导OCPI2基因的表达,茉莉酸甲酯处理则持续抑制OCPI2基因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OCPI2基因可能参与了水稻对植食性昆虫的诱导防御反应,为深入研究OCPI2基因在水稻抗虫防御反应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蛋白酶抑制剂 OCPI2 基因克隆 诱导表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qPC1基因启动子功能性变异位点的鉴定及其转运功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波 邱静 +11 位作者 彭娟 何璐璐 孔冬艳 孙晓宇 刘岩 阿新祥 靳可心 孙艳芳 庞瑞华 周伟 赵金会 汪全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73-2582,共10页
【目的】鉴定水稻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正调控基因qPC1启动子的功能性变异位点,开发qPC1基因分子标记,并解析其转运功能,为阐明qPC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利用qPC1基因进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水稻原生质体... 【目的】鉴定水稻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正调控基因qPC1启动子的功能性变异位点,开发qPC1基因分子标记,并解析其转运功能,为阐明qPC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利用qPC1基因进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技术和双荧光素酶报告法鉴定qPC1基因启动子功能性变异位点,利用缺陷型酵母互补试验以及水稻根部氨基酸的吸收试验解析qPC1的转运功能。【结果】相对于南洋占qPC1序列,珍汕97 qPC1启动子-7~-12 bp位置处6个碱基(CACAGA)的缺失将导致其启动子活性显著增加。对此设计对应的功能性分子标记PB13,并利用PCR技术在珍汕97与南洋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进行验证。在缺陷型酵母互补试验中发现qPC1蛋白能够转运γ-氨基丁酸、瓜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且发现qPC1能促进水稻根对多种氨基酸的吸收,并对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和酸性氨基酸具有较快的吸收与转运速率。【结论】水稻qPC1基因启动子区-7~-12 bp位置为其功能性变异位点,qPC1在酵母中能够参与多种氨基酸转运,且在水稻根中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与转运,即qPC1蛋白可能是一种广谱性氨基酸转运蛋白。该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全面阐明qPC1基因调控水稻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分子机制并利用qPC1基因进行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位点 qPC1基因 转运功能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NADPH氧化酶基因GmRbohL在共生结瘤过程中的功能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柯丹霞 冯爽 +2 位作者 胡艺涵 许丹 王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8,共10页
植物NADPH氧化酶Rbohs是活性氧(ROS)的主要来源,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和植物-微生物的互作等多种生理过程。为探索Rbohs在共生固氮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克隆了1个大豆Rbohs基因家族成员GmRbohL,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 植物NADPH氧化酶Rbohs是活性氧(ROS)的主要来源,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和植物-微生物的互作等多种生理过程。为探索Rbohs在共生固氮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克隆了1个大豆Rbohs基因家族成员GmRbohL,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方法,分别对基因的表达模式、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及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mRbohL基因受根瘤菌诱导,在大豆根和根瘤中特异性高表达。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蛋白GmRbohL是一种膜蛋白。构建了GmRbohL的植物基因沉默(RNAi)载体,利用发根农杆菌K599介导的大豆毛根转化法,得到转基因毛状根。GmRbohL的基因沉默导致转基因毛状根的根瘤数量明显减少,ROS的产生也受到了抑制。根瘤器官发生阶段根瘤菌的侵染事件明显减少,结瘤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也随GmRbohL表达量的降低而降低。根瘤组织切片显示,GmRbohL的基因沉默显著减少了根瘤侵染区共生体的数量,根瘤的固氮酶活性也相应降低。以上数据表明,GmRbohL的基因沉默降低了ROS的产生水平,显著抑制了大豆的共生结瘤过程。推测GmRbohL可能在大豆根瘤的器官发生以及固氮功能调控方面发挥重要的正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Rbohs 活性氧 RNAI 根瘤形成 共生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透性酶基因OsAAP8超表达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稻米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彭波 刘岩 +10 位作者 徐茹欣 徐海芳 彭娟 赵强 张巧玉 黄雅琴 张志国 申关望 祁玉良 汪全秀 孙艳芳 《华北农学报》 2025年第5期26-34,共9页
以粳稻品种中花11为背景,构建OsAAP8超表达转基因株系,通过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分析,探究OsAAP8超表达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利用OsAAP8进行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与转基因... 以粳稻品种中花11为背景,构建OsAAP8超表达转基因株系,通过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分析,探究OsAAP8超表达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利用OsAAP8进行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与转基因阴性对照植株相比,OsAAP8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植株的株高显著降低、分蘖数显著减少,单株产量显著降低。品质性状检测结果显示,OsAAP8超表达转基因阳性稻米中谷氨酸含量、苏氨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均显著升高,总淀粉含量和糙米率没有显著变化,游离脂肪酸含量、食味值、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显著降低。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OsAAP8超表达转基因阳性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显著升高,垩白面积没有显著变化,淀粉粒的形状和排列方式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粒型检测结果显示,OsAAP8超表达转基因阳性稻米的粒长、粒宽和粒厚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表明,OsAAP8超表达不利于水稻生长发育,但能够显著改善稻米的营养品质,这为高品质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氨基酸透性酶 OsAAP8 稻米品质 超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