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阳毛尖机制工艺试验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桂义 扶晓 杨洁 《中国茶叶》 2003年第1期19-20,共2页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传统名茶,以"细、圆、光、直、多白毫"的精美外形和"汤色碧绿、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的独特内质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关键词 鲜叶摊放 品质 信阳毛尖 机制工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信阳地区扁形名优绿茶机制工艺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建军 廖书娟 +3 位作者 孙慕芳 陈义 郭桂义 杨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5-117,共3页
分析了信阳地区扁形名优绿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扁形茶机制工艺,并对机器组合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制扁形茶品质优良,最佳机器组合为杀青(6CST-40D)、轻揉(6CR-35型)、做形(6CLZ-60D型)、摊凉、烘焙(JXY-6CTH-6.0)。
关键词 信阳 扁形 名优绿茶 机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名山早和名山白毫在信阳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扶晓 杨洁 +1 位作者 高俊峰 郭桂义 《茶叶》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对名山早、名山白毫两个新品种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名山早、名山白毫发芽期与对照相当 ,均为早生种 :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 ;适制绿茶 :产量名山早与对照相当 ,名山白毫显著高于对照。两...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对名山早、名山白毫两个新品种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名山早、名山白毫发芽期与对照相当 ,均为早生种 :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 ;适制绿茶 :产量名山早与对照相当 ,名山白毫显著高于对照。两个品种均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名山早品种 名山白毫品种 信阳市 适应性 品种区域试验 发芽期 抗寒性 抗旱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中茶102在信阳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扶晓 郭桂义 +1 位作者 杨洁 高俊峰 《中国茶叶》 2004年第4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茶树 品种类型 中茶102 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白尖5号和南江2号在信阳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扶晓 郭桂义 +1 位作者 杨洁 高俊峰 《中国茶叶》 2007年第2期29-30,共2页
河南省信阳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异,信阳毛尖茶驰名中外,茶业已成为信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2004年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把茶叶产业开发列为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产... 河南省信阳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异,信阳毛尖茶驰名中外,茶业已成为信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2004年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把茶叶产业开发列为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制定了关于加快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信阳市目前良种茶园面积较小,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仅占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为加快良种化进程,开展良种的引进、筛选工作十分必要。早白尖5号和南江2号是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分别从早白尖群体种和南江大叶种中单株选育而得、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省级茶树新品种,为鉴定这两个茶树品种在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的适应性,1997~2001年在河南省信阳市茶叶试验站进行了引种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市 适应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南江 茶叶研究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无性系良种 茶园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毛尖茶原产地保护和开发利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吕立哲 魏慧 党永超 《中国茶叶加工》 2005年第2期30-31,共2页
概述了信阳毛尖茶的品质特征和产地环境,我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现状以及信阳毛尖茶原产地域的确定,提出信阳毛尖茶原产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措施:一是发展原产地的旅游业;二是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经营者保护原产地域产品的法律意识;三... 概述了信阳毛尖茶的品质特征和产地环境,我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现状以及信阳毛尖茶原产地域的确定,提出信阳毛尖茶原产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措施:一是发展原产地的旅游业;二是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经营者保护原产地域产品的法律意识;三是在划定的信阳毛尖茶原产地域范围内,严格实施原产地域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产地保护 开发利用 信阳毛尖茶 原产地域产品 产地环境 保护现状 执法力度 法律意识 认证制度 产品质量 特征和 旅游业 经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毛尖茶机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孔凡权 胡克光 +1 位作者 吕立哲 王冰 《中国茶叶》 2000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毛尖茶 机制工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洁 黄予涛 厉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108-110,112,共4页
通过品种筛选试验,对16个茶树品种的成活率、新梢生育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制茶品质、抗寒性等进行了鉴定与比较,以科学、公正、客观地评定其利用价值,明确各新品种适宜种植的范围和适合制作的茶类,以期为茶树新品种的引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种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对不同季节茶树新梢的内含成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建军 袁丁 +3 位作者 司辉清 庞晓莉 唐晓波 杨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对福鼎大白茶园进行不同遮荫方式处理,并用冷冻干燥对鲜叶固样,分析其主要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遮荫能使夏秋茶的多酚类、粗纤维含量减少,酚氨比下降;氨基酸、咖啡碱、叶绿素含量增加。不同季节遮荫效果不一样,春季遮荫效果不明显,夏... 对福鼎大白茶园进行不同遮荫方式处理,并用冷冻干燥对鲜叶固样,分析其主要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遮荫能使夏秋茶的多酚类、粗纤维含量减少,酚氨比下降;氨基酸、咖啡碱、叶绿素含量增加。不同季节遮荫效果不一样,春季遮荫效果不明显,夏季效果最好,秋季次之;不同遮荫方式的遮荫效果也不一样,以黑色双层遮阳网遮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荫 季节 茶树新梢 酚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舒茶早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桂义 罗娜 +3 位作者 胡士芸 杨洁 扶晓 高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3-464,共2页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对茶树新品种舒茶早在河南省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舒茶早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 5d ,为早生种 ;生长势强 ,鲜叶产量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 ;抗性良好 ,制茶品质优良 ;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种 舒茶早 区域试验 信阳茶区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中茶102在江北茶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桂义 王荣献 +2 位作者 杨洁 高俊峰 扶晓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3,共2页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种,在信阳市茶叶试验站对茶树新品种中茶10 2在江北茶区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茶10 2发芽期与对照种相当,为早生种;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种相当,抗性强;适制绿茶,品质优良;产量略高于对照种。中茶10 2...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种,在信阳市茶叶试验站对茶树新品种中茶10 2在江北茶区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茶10 2发芽期与对照种相当,为早生种;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种相当,抗性强;适制绿茶,品质优良;产量略高于对照种。中茶10 2适于江北茶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种 中茶102 区域试验 江北茶区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凫早2号区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桂义 王荣献 +3 位作者 胡士芸 杨洁 扶晓 高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1-282,共2页
以全国统一对照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对茶树新品种凫早 2号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凫早 2号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略早 ,为早生种 ,鲜叶产量一般 ,抗性强 ,制茶品质优异 ,抗寒性强 ,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种 凫早2号 区域试验 信阳茶区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震雷剑毫茶工艺研究
13
作者 刘建军 杨洁 +2 位作者 郭桂义 袁丁 王广铭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2-403,共2页
机制震雷剑毫茶最佳工艺组合为杀青(6CST-40D型杀青机)、轻揉(6CR-35型揉捻机)、做形(6CLZ-60D型理条机)、摊晾、烘焙(JXY-6CTH-6.0型数控提香机)。各工艺对震雷剑毫茶品质影响大小为杀青>烘焙>轻揉。
关键词 茶叶 震雷剑毫茶 机制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舒茶早和凫早2号在江北茶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扶晓 郭桂义 +1 位作者 杨洁 高俊峰 《茶叶》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茶树新品种舒茶早、凫早2号在江北茶区信阳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舒茶早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5天,为早生种,生长势强,鲜叶产量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抗性良好,适制绿茶,品质优良,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茶树新品种舒茶早、凫早2号在江北茶区信阳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舒茶早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5天,为早生种,生长势强,鲜叶产量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抗性良好,适制绿茶,品质优良,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凫早2号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略早,为早生种,产量低于对照,抗性强,适制绿茶,品质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北茶区 福鼎大白茶 茶树 新品种 发芽期 生种 适应性 对照 早发 绿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树冠的修剪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峻 《河南农业》 2020年第13期11-11,共1页
茶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有着不同的生长习性。对于不同年龄的茶树,应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以塑造理想树冠,提高茶树的经济价值。一、定型修剪茶树在幼龄时一般要进行3次定型修剪。(一)第一次定型修剪移栽的茶苗有75%以上长到30 cm时,即可... 茶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有着不同的生长习性。对于不同年龄的茶树,应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以塑造理想树冠,提高茶树的经济价值。一、定型修剪茶树在幼龄时一般要进行3次定型修剪。(一)第一次定型修剪移栽的茶苗有75%以上长到30 cm时,即可修剪。如果生长不够,可推迟到第2年春季茶树停止生长后进行修剪。一般情况下,第一次修剪以距离地面15~20 cm为宜,此时对定型茶树的骨架十分重要,要做到精细操作,确保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型修剪 停止生长 修剪技术 茶苗 树冠 茶树 精细操作 生长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茶早等茶树新品种在豫南茶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立哲 杨洁 +2 位作者 扶晓 高俊峰 张杰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9期134-135,126,共3页
对引进的10个茶树新品种在豫南茶区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舒茶早、中茶102、早白尖5号、苔香紫、鄂茶3号综合性状好;南江2号、凫早2号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豫南茶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种 产量 制茶品质 适应性 豫南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