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福安大白茶中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1
作者 陈谢勇 陈静 +5 位作者 任卫威 徐梦婷 邵淑贤 叶乃兴 罗钦 郑德勇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5-1456,共12页
为探究小尺度地理区域内不同产区福安大白茶中化学元素的特征差异,本研究以3个福安大白茶主产区(福安市、松溪县和政和县)生产的白牡丹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其稀土元素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化学计量... 为探究小尺度地理区域内不同产区福安大白茶中化学元素的特征差异,本研究以3个福安大白茶主产区(福安市、松溪县和政和县)生产的白牡丹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其稀土元素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化学计量学相关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地90份茶叶中稀土元素含量均以Ce最高、La次之;K、Ca、Mg、Mn、Al、Na、Fe、Cu、Zn等矿质元素含量较高,Pb、Cd、Hg、As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限量值,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可作为人体补充Fe、Zn、Ca、Mg、Mn的高K低Na佳品;方差分析显示,3个产地中15种稀土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矿质元素中除Ni、K、Zn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15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显示,模型预测能力为61.9%;逐步线性判别分析(SLDA)显示,判别模型的原始检验和交叉验证判别率分别为90.0%和85.6%,Ca、Mg、Mn、Al、Na、Cu、Fe、Ni、Yb和As等10种元素为特征元素,具有独特的元素指纹,其中Na元素对模型贡献最大。不同产地福安大白茶白牡丹茶中化学元素品质均位于合理范围,且基于化学元素可识别不同产地茶叶,适合在福建小尺度区域内推广。本研究可为茶叶品种推广及其原产地溯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安大白茶 白牡丹 稀土元素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杰 张杰磊 +1 位作者 冯雨 吕立哲 《中国茶叶》 2021年第5期66-70,共5页
文章从茶叶产区、产业规模、推广品种、茶叶种类、品牌建设和消费市场6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河南省茶产业基本情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本地良种、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强质量安全等建议,为今后河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产业 良种 质量安全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色眉茶品质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3
作者 童杰文 李美勤 +1 位作者 孟正正 张杰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9期131-135,共5页
为了解不同花色眉茶的品质特征及其差异,以同一批绿毛茶精制而成的不同等级眉茶为试验材料,对其品质特征进行感官审评,并且测定其主要滋味物质含量及组成。感官审评结果显示,6个茶样的感官品质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特珍特级A>特珍... 为了解不同花色眉茶的品质特征及其差异,以同一批绿毛茶精制而成的不同等级眉茶为试验材料,对其品质特征进行感官审评,并且测定其主要滋味物质含量及组成。感官审评结果显示,6个茶样的感官品质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特珍特级A>特珍特级>绿毛茶>特珍一级>珍眉一级>珍眉四级。品质成分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等级的眉茶之间各品质成分有一定的差异性,随着眉茶等级的下降,各品质化学成分含量也逐渐降低。所测茶样的水浸出物含量为37.18%~41.30%,茶多酚含量为16.03%~18.58%,咖啡碱含量为2.23%~2.61%,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58%~2.90%,可溶性糖含量为4.51%~6.52%,儿茶素总含量为8.16%~13.86%。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花色眉茶的品质特征,为扩大眉茶的生产、品质的互补调剂和合理拼配及发挥各成品茶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茶 花色 感官审评 品质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化”协同推进信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4
作者 杨洁 甘友艳 +4 位作者 张杰磊 吴婷婷 邵淑贤 胡林英 伊晓云 《中国茶叶》 2025年第11期118-123,共6页
信阳是我国重要茶叶产区,茶产业是信阳传统特色支柱产业,是助力信阳实现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文章立足现实,分析了信阳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制约因素,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从“三茶统筹”出发,提出了协同化联合、宜... 信阳是我国重要茶叶产区,茶产业是信阳传统特色支柱产业,是助力信阳实现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文章立足现实,分析了信阳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制约因素,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从“三茶统筹”出发,提出了协同化联合、宜机化提效、绿色化筑基、标准化贯通、融合化延伸、数字化赋能的“六化”协同发展路径及具体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化”协同 信阳市 茶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技术对寿宁金花白茶香气品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吴雪 邵淑贤 +4 位作者 龚振录 徐梦婷 曾珊珊 金珊 叶乃兴 《茶叶学报》 2023年第6期37-50,共14页
【目的】探究两种寿宁金花白茶(金花寿眉和金花贡眉)的主要香气组分构成及其差异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 【目的】探究两种寿宁金花白茶(金花寿眉和金花贡眉)的主要香气组分构成及其差异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两种寿宁金花白茶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并分析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及其差异。【结果】HS-SPME-GC-MS检测结果显示,两种金花白茶共测出71种香气成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71种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绘制热图。结合SPSS软件对样品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以VIP≥1、P<0.05为条件,筛选得到41种差异香气成分。【结论】金花寿眉的主要香气组分为水杨酸甲酯、苯乙醇、2-糠酸己酯等,其中具有清香气味特征的水杨酸甲酯的含量最高。金花贡眉主要香气组分为苯乙醇、水杨酸甲酯、β-紫罗兰酮等,其中苯乙醇含量最高,在金花白茶表现为花香和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白茶 福云6号 香气品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质仪与和面仪参数关系研究
6
作者 李雨虹 邹俊 +8 位作者 钟思志 金娇 易冉 石守设 祝新杰 朱保磊 陈宏 许坤 蔡晨阳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4期50-52,55,共4页
在小麦育种早期世代应用粉质仪测定加工品质是提高品质改良效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2013—2014年种植于郑州的150份不同品质的冬小麦为材料,通过分析和面仪参数及其组成的复合参数与粉质仪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构建和面仪参数与... 在小麦育种早期世代应用粉质仪测定加工品质是提高品质改良效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2013—2014年种植于郑州的150份不同品质的冬小麦为材料,通过分析和面仪参数及其组成的复合参数与粉质仪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构建和面仪参数与粉质仪参数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达到使用和面仪参数预测小麦品质的目的。对和面仪参数结果分析表明,其中由和面时间、峰后带宽和尾带带宽构成的复合参数对粉质仪参数中稳定时间(FST)和面筋质量评价指数(FQN)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分别为0.919和0.895,由和面时间、尾带带高和尾带带宽构成的复合参数对粉质仪中的形成时间(FDT)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度为0.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粉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