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阳市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彭娟 宋宏亚 +3 位作者 朱佳 余松 刘欣竹 王开斌 《种业导刊》 2022年第5期25-27,共3页
信阳市小麦播种面积约30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8%,小麦产量约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25%,是信阳市第二大粮食作物。结合信阳市气候特点,详细介绍了小麦播种期、出苗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至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等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 信阳市小麦播种面积约30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8%,小麦产量约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25%,是信阳市第二大粮食作物。结合信阳市气候特点,详细介绍了小麦播种期、出苗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至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等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田间管理 水肥 病虫害 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市稻水象甲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华 贺焕志 吴一兵 《河南农业》 2018年第16期37-38,共2页
一、发生与危害特点 (一)发生概况2014年5月8日信阳市在商城县丰集镇洞冲村北湾村发现了疑似稻水象甲成虫和危害状,成虫标本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润志研究员鉴定,确定为稻水象甲。稻水象甲疫情确认后,信阳市立即开展大面积拉网... 一、发生与危害特点 (一)发生概况2014年5月8日信阳市在商城县丰集镇洞冲村北湾村发现了疑似稻水象甲成虫和危害状,成虫标本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润志研究员鉴定,确定为稻水象甲。稻水象甲疫情确认后,信阳市立即开展大面积拉网式普查,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疫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防控措施 信阳市 发生危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疫情确认 发生面积 312国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在筛选适合信阳区域种植的油菜新品种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刚 游庆田 +5 位作者 王开斌 马传红 王军威 罗自祥 吴一兵 程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1期147-150,共4页
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对10个油菜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种10个性状(小区产量、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数、主花序角长、主花序结角密度、单株总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42... 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对10个油菜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种10个性状(小区产量、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数、主花序角长、主花序结角密度、单株总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42、0.089、0.094、0.108、0.090、0.107、0.090、0.100、0.086、0.094;杂交新品种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大小顺序为:K3>K6>K10>K5>K1>K9>K2>K4>K8>K7;其中K3的综合评价值是0.6228,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K6,它的综合评价值为0.5933,K7综合评价值是0.2893,综合表现最差。此结果与以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灰色模糊综合评判筛选的杂交新品种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以此来筛选油菜新品种,是一种较为全面的、客观的、合理的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新品种 灰色模糊综合评判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宁万光 胡疑珍 +2 位作者 史洪中 刘红敏 张万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277-8278,共2页
针对信阳市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对信阳市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杨树 综合防治技术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深耕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夏玉米植株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洪德峰 陈红 +6 位作者 唐振海 马俊峰 卫晓轶 马毅 魏锋 马晓红 张学舜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以深耕(常规耕作)、秸秆还(不还)田为要素组合5种不同处理,研究其对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灌浆速率(百粒重)、下部茎节、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玉米籽粒在灌浆前期干重快速增长,而后平缓持续增长;秸秆还田对玉米叶面积... 以深耕(常规耕作)、秸秆还(不还)田为要素组合5种不同处理,研究其对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灌浆速率(百粒重)、下部茎节、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玉米籽粒在灌浆前期干重快速增长,而后平缓持续增长;秸秆还田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影响较大,对下部茎节的节长和茎粗影响也较大;隔1年深耕+秸秆还田处理在夏玉米的各个测定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处理。可见,深耕和秸秆还田可增加夏玉米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叶面积指数,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耕 秸秆还田 夏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彭波 刘岩 +12 位作者 徐海芳 徐茹欣 黄子悦 王禹鉴 孙艳芳 彭娟 赵强 张巧玉 黄雅琴 张志国 申观望 祁玉良 汪全秀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7-937,共11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充分挖掘OsGAPC3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潜力,进而为提升稻米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Osgapc3突变体和...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充分挖掘OsGAPC3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潜力,进而为提升稻米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Osgapc3突变体和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在Osgapc3纯合突变体中共鉴定出241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485个基因显著下调表达;在OsGAPC3转基因阳性植株中鉴定出827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1345个基因显著下调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Osgapc3突变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花发育调控、光周期开花和防御反应等生物过程,而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植株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防御反应、蛋白质磷酸化和花粉识别等生物过程。花粉碘染实验表明OsGAPC3显著影响水稻花粉育性。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Osgapc3突变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光合固碳作用、氧化磷酸化和酪氨酸代谢等生物途径;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和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等生物途径。【结论】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OsGAPC3参与水稻多种生物过程和代谢途径,调控水稻的碳代谢、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这为优质高产抗逆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GAPC3 转录组测序 生长发育 逆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Waxy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波 阿新祥 +12 位作者 郑梦阳 郭莹 谷雨 张凯璇 彭娟 宋晓华 田夏雨 刘子月 孙艳芳 庞瑞华 李金涛 汪全秀 周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93-2701,共9页
【目的】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中Waxy等位基因功能性遗传变异位点的检测,结合其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为优质软米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Waxy基因的4个功能性分子标记,针对75份云南软米水... 【目的】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中Waxy等位基因功能性遗传变异位点的检测,结合其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为优质软米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Waxy基因的4个功能性分子标记,针对75份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PCR检测与分析,并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器对其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检测与综合分析。【结果】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中Waxy基因功能标记In1位置处为GG基因型的有39份,其余的36份为TT基因型或GT基因型;在Waxy基因功能标记E2位置处存在缺少的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有63份;在功能标记E4mq位置处为A基因型、G基因型、C或T基因型的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分别有8、37和30份;在功能标记E4op/hp位置处为A基因型、G基因型、C或T基因型的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分别有18、15和42份;Waxy基因功能标记E2、E4mq和E4op/hp位置处,携带不同的基因型,其对应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试验对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中Waxy等位基因功能标记的检测,结合其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的结果,发现携带不同Waxy等位基因型,其对应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不同,这为利用Waxy基因功能标记辅助选育优质软米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米 种质资源 WAXY基因 功能标记 直链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香稻种质资源稻米氨基酸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彭波 于静波 +12 位作者 何璐璐 代琴 孙梦诗 孔冬艳 段斌 彭宇 彭娟 庞瑞华 孙艳芳 郭桂英 李金涛 汪全秀 宋晓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24-1530,共7页
【目的】针对豫南香稻种质资源稻米中各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其香米中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为优质香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豫南香稻种质资源共18个香稻品种的香米米粉为试验材料,利用酸水解法进行处理,随后采用全自动氨... 【目的】针对豫南香稻种质资源稻米中各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其香米中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为优质香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豫南香稻种质资源共18个香稻品种的香米米粉为试验材料,利用酸水解法进行处理,随后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并分析其香米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豫南香稻种质资源材料中,不同香稻品种香米的氨基酸总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黑香稻193与信香粳1号稻米中总氨基酸含量相差23.33 mg·g^-1;总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变异较大,其变化区间是25.13~34.13 mg·g^(-1);18个香稻品种稻米的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以及芳香族氨基酸含量的变异丰富,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的是矮杆香稻丸品种,且该品种稻米中的杂环族氨基酸含量也都相对较高。【结论】通过对豫南香稻种质资源稻米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发现18个香稻品种中的氨基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这将为今后选育高营养品质的香稻新品种提供重要的香稻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种质资源 氨基酸含量 检测 豫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引进主栽粳稻稻米品质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彭波 郭莹 +12 位作者 张凯璇 彭娟 宋晓华 何璐璐 田夏雨 郑梦阳 谷雨 刘子月 孙艳芳 庞瑞华 李金涛 汪全秀 周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37-1344,共8页
【目的】针对豫南引进的5种粳稻稻米的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为豫南优质粳稻的引进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豫南引进主栽的5种粳稻为试验材料,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粘度... 【目的】针对豫南引进的5种粳稻稻米的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为豫南优质粳稻的引进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豫南引进主栽的5种粳稻为试验材料,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粘度计和微波消解仪等仪器,结合生化和理化分析的技术与方法,分别对引进主栽的5种粳稻稻米的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研磨加工品质以及营养品质等主要的品质性状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豫南引进主栽的5个粳稻品种之间差异最大的垩白性状是垩白率,其次为垩白面积,9优418品种在豫南稻区垩白性状表现欠佳;9优418、扬粳805和龙粳31为中糊化温度类型,其余均为低糊化温度类型的粳稻品种;这5种粳稻稻米的胶稠度介于61~100 mm,均属于软质粳稻;除了南粳9108外,引进的这5种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均达到国标优质一级标准;整个模拟煮饭过程中,不同的粳稻米粉的粘度均呈递增的趋势,但其递增的速率并不一致;豫南引进主栽的5个粳稻品种稻米中总氨基酸含量差异相对较大,扬粳805稻米中总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23.80 mg·g^-1),其次为南粳9108;而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中,南粳9108稻米中赖氨酸和甲硫氨酸的含量最高,天隆粳6号稻米中赖氨酸和甲硫氨酸的含量最低。【结论】豫南稻区有利于粳稻种子中垩白性状的产生,在豫南引进主栽的5个粳稻的蒸煮食味品质均达到国标优质三级标准以上,加工品质达到优质稻谷二级标准以上,其稻米营养品质存在一定的变异,南粳9108稻米中的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和甲硫氨酸的含量最高,且蒸煮食味品质较好,适口性佳,适合在豫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稻米品质 检测 分析 豫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信阳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10
作者 陈巍峙 黄士华 黄华 《河南农业》 2010年第4期24-24,共1页
一、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一)常发病虫逐年加重1。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发生特点 防治 信阳 二化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蛋白质组学的OsAAP6不同转基因水稻胚乳差异蛋白筛选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波 孙晓宇 +7 位作者 邱静 彭娟 赵强 孙艳芳 宋晓华 张志国 周伟 汪全秀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0-1069,共10页
【目的】基于iTRAQ蛋白质组学筛选不同OsAAP6转基因水稻胚乳的差异蛋白,明确胚乳中的差异蛋白,以期为后续利用OsAAP6基因提升稻米的营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OsAAP6超量表达阳性[OX(+)]和阴性对照[OX(-)]材料及OsAAP6互补... 【目的】基于iTRAQ蛋白质组学筛选不同OsAAP6转基因水稻胚乳的差异蛋白,明确胚乳中的差异蛋白,以期为后续利用OsAAP6基因提升稻米的营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OsAAP6超量表达阳性[OX(+)]和阴性对照[OX(-)]材料及OsAAP6互补表达阳性[ZpZc(+)]和阴性对照[ZpZc(-)]为试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其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分析,并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对其胚乳中的4类储藏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进行含量检测。【结果】与ZpZc(-)和OX(-)转基因阴性对照相比,ZpZc(+)和OX(+)转基因阳性胚乳中OsAAP6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P<0.01和P<0.001水平极显著升高。与ZpZc(-)和OX(-)转基因阴性对照相比,ZpZc(+)和OX(+)转基因阳性水稻共有58种差异蛋白共同上调或下调表达,其中有39种蛋白显著增加(P<0.05,下同),有19种蛋白显著降低。在39种共同上调表达的蛋白中有27种蛋白参与水稻种子储藏底物的合成与积累,且有16种上调表达蛋白参与种子储藏蛋白的代谢和积累。与ZpZc(-)和OX(-)转基因阴性对照相比,ZpZc(+)和OX(+)转基因阳性水稻胚乳中的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结论】OsAAP6基因上调表达,能抑制与支链淀粉合成相关蛋白的积累,但能促进其胚乳中储藏蛋白的积累,进而提高胚乳中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可用于高蛋白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育种和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ITRAQ 蛋白质组学 OsAAP6基因 差异蛋白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因型玉米间混作群体风灾倒伏后的质量表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俊峰 马毅 +6 位作者 卫晓轶 冯留锁 陈红 洪德峰 魏锋 唐振海 张学舜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36-38,共3页
以易倒伏玉米品种浚单20(XD20)和抗倒伏玉米品种新单68(XD6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大风倒伏后不同间(混)作种植模式下玉米群体的倒伏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XD20与XD68间(混)作群体的倒伏程度均低于XD20单作,在2∶2和2∶4间作模... 以易倒伏玉米品种浚单20(XD20)和抗倒伏玉米品种新单68(XD6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大风倒伏后不同间(混)作种植模式下玉米群体的倒伏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XD20与XD68间(混)作群体的倒伏程度均低于XD20单作,在2∶2和2∶4间作模式下群体产量均高于其相应单作,混作和1∶1间作群体产量均高于XD20单作而低于XD68,在2∶2间作模式下单产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不同基因型 间混作 群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对小麦幼苗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宁万光 刘红敏 张万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4期103-104,共2页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处理小麦种子。在小麦幼苗生长到21d后在恒温培养箱对小麦幼苗进行高温胁迫处理,2h后测定小麦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以探讨烯效唑(S-3307)对小麦幼苗的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烯效唑(...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处理小麦种子。在小麦幼苗生长到21d后在恒温培养箱对小麦幼苗进行高温胁迫处理,2h后测定小麦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以探讨烯效唑(S-3307)对小麦幼苗的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处理小麦种子后在高温胁迫下的伤害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效应,可使相对电导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降低高温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程度,增强小麦对不良环境的的抵抗能力,有利于小麦渡过不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烯效唑 高温胁迫 缓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防治贮粮害虫
14
作者 石鸿文 王小为 晁召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贮粮害虫 防治 暴晒 生姜 花椒 海带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15
作者 谢风超 石鸿文 《农技服务》 2003年第10期24-25,共2页
(一)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 山药根结线虫病病株在田间呈分散或条块状分布.
关键词 山药 根结线虫病 综合防治 阳光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鸿文 谢风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2,共1页
1 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 山药根结线虫病病株在田间呈分散或条块状分布.其主要发生在0~30 cm土层内的地下块茎部位,30 cm以下的土层发病较少.高燥的沙土地、连作地发病重.地上部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发病严重者,地上部表现叶色淡、生... 1 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 山药根结线虫病病株在田间呈分散或条块状分布.其主要发生在0~30 cm土层内的地下块茎部位,30 cm以下的土层发病较少.高燥的沙土地、连作地发病重.地上部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发病严重者,地上部表现叶色淡、生长弱、植株繁茂性差.山药地下块茎感染根结线虫病后,在块茎的表皮上产生许多大小不等的近似馒头状的瘤状物,瘤状物相互连结、重叠形成更大的瘤状物,在瘤状物上产生少量粗短的根.发病部位的皮色比正常皮色明显偏暗,即呈黄褐色,其内部组织的颜色无明显的变化.在块茎的细根上有小米粒大小的根结存在.受害部位轻的商品品质下降,而受害严重的,除表皮变深褐色外,内部组织变深褐色腐烂,似朽木,完全失去山药的商品价值,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根结线虫病 综合防治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qPC1基因启动子功能性变异位点的鉴定及其转运功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波 邱静 +11 位作者 彭娟 何璐璐 孔冬艳 孙晓宇 刘岩 阿新祥 靳可心 孙艳芳 庞瑞华 周伟 赵金会 汪全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73-2582,共10页
【目的】鉴定水稻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正调控基因qPC1启动子的功能性变异位点,开发qPC1基因分子标记,并解析其转运功能,为阐明qPC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利用qPC1基因进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水稻原生质体... 【目的】鉴定水稻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正调控基因qPC1启动子的功能性变异位点,开发qPC1基因分子标记,并解析其转运功能,为阐明qPC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利用qPC1基因进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技术和双荧光素酶报告法鉴定qPC1基因启动子功能性变异位点,利用缺陷型酵母互补试验以及水稻根部氨基酸的吸收试验解析qPC1的转运功能。【结果】相对于南洋占qPC1序列,珍汕97 qPC1启动子-7~-12 bp位置处6个碱基(CACAGA)的缺失将导致其启动子活性显著增加。对此设计对应的功能性分子标记PB13,并利用PCR技术在珍汕97与南洋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进行验证。在缺陷型酵母互补试验中发现qPC1蛋白能够转运γ-氨基丁酸、瓜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且发现qPC1能促进水稻根对多种氨基酸的吸收,并对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和酸性氨基酸具有较快的吸收与转运速率。【结论】水稻qPC1基因启动子区-7~-12 bp位置为其功能性变异位点,qPC1在酵母中能够参与多种氨基酸转运,且在水稻根中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与转运,即qPC1蛋白可能是一种广谱性氨基酸转运蛋白。该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全面阐明qPC1基因调控水稻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分子机制并利用qPC1基因进行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位点 qPC1基因 转运功能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的配套防治技术 被引量:17
18
作者 石鸿文 丁文侠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综合防治 菌核打捞 施肥 农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子主要营养物质合成及调控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3
19
作者 彭波 彭宇 +5 位作者 彭娟 孔冬艳 何璐璐 孙艳芳 黄雅琴 宋世枝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1-1251,共11页
淀粉、储藏蛋白和脂类等物质是水稻种子中最主要的营养物质,它们在水稻种子中的组成及其含量对稻米品质的优劣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稻种子中淀粉、储藏蛋白、脂类物质和氨基酸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合成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与... 淀粉、储藏蛋白和脂类等物质是水稻种子中最主要的营养物质,它们在水稻种子中的组成及其含量对稻米品质的优劣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稻种子中淀粉、储藏蛋白、脂类物质和氨基酸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合成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等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并分析了这些营养物质在水稻遗传改良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展望,以期为今后稻米品质的遗传改良与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营养物质 合成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烂铃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鸿文 李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46,共1页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复合性病害.烂铃可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15%~20%,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50%以上.
关键词 棉花 烂铃 防治 症状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