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三五”信阳花生发展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明慧 张顺 +2 位作者 石守设 李齐干 韩东 《河南农业》 2016年第16期57-58,共2页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当前国内食用植物油生产量不足需求量的40%、需大量依赖进口的情况下,花生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展望 生发 信阳 国民经济发展 花生生产 食用植物油 经济作物 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山区段木银耳栽培技术总结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巨 李长喜 +1 位作者 王文成 竹玮 《食用菌》 2014年第3期41-42,共2页
我国是银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银耳的国家。19世纪50-6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联手攻关,解决了银耳菌与香灰菌交合制种问题,并与耳农结合进行推广应用,形成了一套段木栽培银耳技术。19世纪70年代豫南山区发挥当地气候资源和... 我国是银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银耳的国家。19世纪50-6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联手攻关,解决了银耳菌与香灰菌交合制种问题,并与耳农结合进行推广应用,形成了一套段木栽培银耳技术。19世纪70年代豫南山区发挥当地气候资源和耳木资源优势引进了该项技术,先后在商城、信阳、确山等县建成生产基地。近年来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据调查,2008年以来,平均年制种量25万kg,接种耳木1.875万t,产干耳281 t,成为我国段木银耳集聚产区之一。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对段木银耳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改进,现总结介绍如下,供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木银耳 技术改进 栽培技术 豫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 助力菇农增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巨 李长喜 《食用菌》 2017年第5期7-10,共4页
介绍了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在代料香菇、段木黑木耳、段木银耳、平菇等生产中,着力推行多项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措施,实现农民经济收益增加,菇木林动态管理,山地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 脱贫致富 食用菌生产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香菇菌棒的出菇管理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巨 李长喜 《食用菌》 2013年第4期47-49,共3页
厂家生产菌棒,出售给菇农,由菇农负责菌棒的促熟、转色和出菇管理,达到应有的出菇效果。采取这样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就需要厂家为菇农提供技术服务。为此,现就有关技术问题总结如下,供作参考。
关键词 香菇 夏栽 出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料香菇菌棒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巨 李长喜 《食用菌》 2013年第5期40-41,共2页
近年来河南香菇生产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形式,由公司集中生产菌棒,待发菌培养成功后分放给菇农管理出菇,并为菇农提供技术服务和帮助菇农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促进了香菇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 近年来河南香菇生产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形式,由公司集中生产菌棒,待发菌培养成功后分放给菇农管理出菇,并为菇农提供技术服务和帮助菇农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促进了香菇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为提高厂家制棒成功率,保证菌棒质量,特总结出如下菌棒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棒生产 技术规程 香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的三种培养方法及其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长喜 李巨 龚凤萍 《食用菌》 2013年第5期3-6,共4页
综合分析论述了微生物纯培养法、选择性培养法和优势培养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优势培养法的应用,它解决了施用化学药物所造成的接种环境恶化问题。
关键词 消毒 灭菌 纯培养 限制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盘式常压灭菌锅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长喜 李巨 龚凤萍 《食用菌》 2013年第5期66-67,共2页
在食用菌生产中,耗能量最大的一个生产环节就是基质的高压或常压蒸汽灭菌。为减少灭菌耗能,笔者对浅盘式常压灭菌锅进行了研究改进,现将改进后的锅体结构、砌建及应用效果简介如下,供作参考。
关键词 灭菌锅 锅体结构 浅盘式 灭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极高温天气条件菌种对平菇产量影响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桃阁 段庆虎 闻亚美 《中国食用菌》 2014年第4期70-71,共2页
试验研究了长期极高温天气大棚条件下培养的平菇菌种和空调控温条件下培养的菌种,经过继续种植对菌丝和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颜色的菌种和不同部位菌种对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做了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灰黑色平菇2016... 试验研究了长期极高温天气大棚条件下培养的平菇菌种和空调控温条件下培养的菌种,经过继续种植对菌丝和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颜色的菌种和不同部位菌种对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做了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灰黑色平菇2016而言,经历超高温天气下培养的菌种使生物学效率降低了17%也1.6%,使用菌袋外部厚度2cm的菌种比2cm以内菌种生物学效率提高了6.4%~11.0%。对于灰白色平菇F803而言,经历高温菌种使生物学效率提高了3.9%-5.9%;外部2cm厚度的菌种比2cm以内菌种生物学效率降低了1.7%~3.7%。总之,灰黑色品种没有灰白色品种耐热.在高温季节使用灰白色品种对食用菌生产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天气 控温 灰黑色平菇菌种 灰白色平菇菌种 接种部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