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用稻研究进展及市场化开发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桂英 沈光辉 +9 位作者 马汉云 霍二伟 祁玉良 徐士库 申关望 黄雅琴 彭波 常幸远 蓝黎明 扶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3,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种稻作为一类集营养、美味和保健医疗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水稻,对于满足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特种稻研究受到国内外植物学家和水稻遗传育种学家的高度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种稻作为一类集营养、美味和保健医疗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水稻,对于满足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特种稻研究受到国内外植物学家和水稻遗传育种学家的高度关注。专用稻是特种稻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加工型专用稻、高营养功能性专用稻和观赏专用稻3种类型。本文针对不同类型专用稻的概念、特征特性以及深加工等进行较详细介绍,并重点针对不同类型专用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对于加工型专用稻,重点介绍糯稻、软米和甜稻的概念、特征特性、稻米精深加工开发以及相关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营养功能性专用稻作了简要介绍,并从营养和医疗保健功能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巨胚稻和高抗性淀粉水稻的相关研究内容;对于观赏专用稻,则主要通过运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手段培育出形色各异的品种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振兴。最后,针对专用稻的产业化开发,重点介绍了如何在政府部门联合官方媒体积极正面宣传引导下有效联合专用稻品种研发单位、生产部门和种子销售企业,将专用稻品种顺利推向市场,并做到节约生产销售成本,降低专用稻销售价格,提高销量,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从而通过专用稻的产业化开发积极助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稻 研究进展 市场化开发 加工型专用稻 高营养功能性专用稻 观赏专用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抗旱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全瑞兰 王青林 +4 位作者 马汉云 扶定 霍二伟 沈光辉 郭桂英 《中国种业》 2015年第9期12-14,共3页
水稻(Orazy sativa L.)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是耗水量最多的农作物,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水稻生产。本文综述了干旱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水稻抗旱品种鉴定、抗旱育种和节水栽培等抗旱减灾措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水稻抗旱性... 水稻(Orazy sativa L.)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是耗水量最多的农作物,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水稻生产。本文综述了干旱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水稻抗旱品种鉴定、抗旱育种和节水栽培等抗旱减灾措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水稻抗旱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水稻 生长发育 抗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全瑞兰 王青林 +4 位作者 马汉云 扶定 霍二伟 沈光辉 郭桂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2期17-20,95,共5页
白化是水稻叶色突变中常见的叶绿素缺失突变,白化转绿突变体在光合作用机理、基因调控和遗传育种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有较大的利用价值。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的来源... 白化是水稻叶色突变中常见的叶绿素缺失突变,白化转绿突变体在光合作用机理、基因调控和遗传育种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有较大的利用价值。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的来源、白化转绿突变体与叶绿素合成的关系、影响白化的内外因素、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作为标记性状在育种中的应用,为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化转绿突变体 突变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R基因Pigm和非R基因bsr-d1改良水稻稻瘟病抗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亚 王越涛 +4 位作者 申关望 王付华 王生轩 白涛 尹海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165,共9页
综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聚合主效R基因Pigm和非R基因bsr-d1,以改良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水晶3号的稻瘟病抗性。首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以Bsr-d1为靶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晶3号,... 综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聚合主效R基因Pigm和非R基因bsr-d1,以改良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水晶3号的稻瘟病抗性。首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以Bsr-d1为靶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晶3号,筛选获得无T-DNA元件的bsr-d1纯合突变体,包括T插入、G插入、GA缺失、CGCA缺失和CGCAGA缺失5种突变类型。以无T-DNA成分的bsr-d1纯合突变体为母本、以携带Pigm基因的金玉1号为父本杂交、回交、自交,并利用分子育种芯片同时进行Pigm基因和背景辅助选择,最终获得抗病基因(同时携带bsr-d1和Pigm基因)纯合,且背景回复率均在96%以上的水晶3号改良株系(SJ3-G1、SJ3-G2、SJ3-G3、SJ3-G4、SJ3-G5)。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各改良株系对稻瘟病生理小种GUY11的叶瘟抗性与野生型相比均显著提高;接种稻瘟病菌后,改良株系叶片中POD活性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H_(2)O_(2)含量则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基因芯片技术获得了同时携带bsr-d1和Pigm基因的抗稻瘟病水晶3号改良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Pigm bsr-d1 稻瘟病抗性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广两优916产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全瑞兰 鲁伟林 +6 位作者 霍二伟 沈光辉 扶定 马汉云 郭桂英 黄涛 王青林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30-34,38,共6页
为了进一步挖掘两系杂交籼稻广两优916的高产潜力,利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广两优916的全生育期(X1)、株高(X2)、有效穗(X3)、穗长(X4)、穗粒数(X5)、结实率(X6)、千粒质量(X7)和产量(Y)进行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计算各农艺性状... 为了进一步挖掘两系杂交籼稻广两优916的高产潜力,利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广两优916的全生育期(X1)、株高(X2)、有效穗(X3)、穗长(X4)、穗粒数(X5)、结实率(X6)、千粒质量(X7)和产量(Y)进行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计算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系数与决定系数,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水稻广两优916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小,平均产量高,稳产丰产性好;相关分析表明,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与广两优916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千粒质量与产量显著偏相关(P<0.05);通径分析中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千粒质量,其次是有效穗和结实率;决定系数显示千粒质量、结实率、有效穗对产量的决定作用最明显;用逐步回归筛选出有效穗和千粒质量2个变量建立了回归方程y=-6 215.689+12.826X3+427.316X7,方程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综上,千粒质量、有效穗和结实率是影响广两优916产量的主要性状,在推广应用以及高产创建时要注意保证有效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广两优916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糯稻品种Ⅱ优糯721和珍珠糯的产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全瑞兰 鲁伟林 +6 位作者 扶定 马汉云 霍二伟 沈光辉 郭桂英 陈应霞 王青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3期79-80,101,共3页
对2个优质籼糯稻品种杂交籼糯稻Ⅱ优糯721和常规籼糯稻珍珠糯的产量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平均产量水平相近,产量相关性状中,只有穗长存在极显著的品种间差异,珍珠糯相较于Ⅱ优糯721的着粒密度大。相关分析表明,杂交籼... 对2个优质籼糯稻品种杂交籼糯稻Ⅱ优糯721和常规籼糯稻珍珠糯的产量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平均产量水平相近,产量相关性状中,只有穗长存在极显著的品种间差异,珍珠糯相较于Ⅱ优糯721的着粒密度大。相关分析表明,杂交籼糯稻Ⅱ优糯721产量与有效穗的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是影响其产量的关键因素,增加有效穗数,有利于高产;常规籼糯稻珍珠糯有效穗和实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增加有效穗和实粒数是实现其高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糯稻 Ⅱ优糯721 珍珠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F两优687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光辉 郭桂英 +3 位作者 全瑞兰 申关望 余新春 霍二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9期213-214,共2页
F两优6876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F168S×R8476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米质优、稳产高产、易栽培等特点。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其在信阳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F两优6876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发酵菌质大米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尽哲 黄雅琴 +1 位作者 牛舒涵 郭桂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0,84,共5页
用蛹虫草在黑暗和光照2种条件下发酵菌质大米,并与未经蛹虫草发酵的大米(CK)对比,分析蛹虫草发酵菌质大米的品质。结果表明:与CK比,菌质大米Ⅰ(黑暗发酵)颜色变深,菌质大米Ⅱ(光照发酵)颜色变浅;菌质大米米粉的颗粒变松散,容易蒸煮,热... 用蛹虫草在黑暗和光照2种条件下发酵菌质大米,并与未经蛹虫草发酵的大米(CK)对比,分析蛹虫草发酵菌质大米的品质。结果表明:与CK比,菌质大米Ⅰ(黑暗发酵)颜色变深,菌质大米Ⅱ(光照发酵)颜色变浅;菌质大米米粉的颗粒变松散,容易蒸煮,热稳定性和凝胶性变好,食味性更好,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上升,但淀粉结晶度、淀粉含量降低,产生了一定量的虫草素和类胡萝卜素。与菌质大米Ⅰ比,菌质大米Ⅱ的颜色亮、香气更浓、更易蒸煮、淀粉结晶度、脂肪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虫草素含量更高,但热稳定性和凝胶性变差,淀粉含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发酵 菌质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磨品质对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桂英 王青林 +6 位作者 马汉云 鲁伟林 沈光辉 全瑞兰 余新春 扶定 霍二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40-44,53,共6页
分别测定豫南稻区2013年收获的153个普通籼稻品种材料的糙米食味品质和精米食味品质,并比较分析碾磨前后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后运用D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得出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典型相关... 分别测定豫南稻区2013年收获的153个普通籼稻品种材料的糙米食味品质和精米食味品质,并比较分析碾磨前后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后运用D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得出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典型相关性。结果显示,糙米的食味值明显高于精米的食味值,食味品质是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蛋白质与直链淀粉两者含量相互协调时才能形成良好的食味品质,食味值才会比较高。研究认为:稻米碾磨精加工后,食味值下降,食味品质相应变差;稻米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具有典型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糙米 精米 碾磨品质 食味品质 典型性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常规籼型糯稻‘珍珠糯’产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全瑞兰 扶定 +4 位作者 马汉云 霍二伟 沈光辉 郭桂英 王青林 《农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进一步挖掘优质高产籼糯品种‘珍珠糯’的高产潜力,提高种植效益,利用近年来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水稻品比试验结果数据,对‘珍珠糯’的全生育期(x_(1))、株高(x_(2))、有效穗(x_(3))、穗长(x_(4))、穗粒数(x_(5))、结实率(x_(6))、千粒... 为了进一步挖掘优质高产籼糯品种‘珍珠糯’的高产潜力,提高种植效益,利用近年来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水稻品比试验结果数据,对‘珍珠糯’的全生育期(x_(1))、株高(x_(2))、有效穗(x_(3))、穗长(x_(4))、穗粒数(x_(5))、结实率(x_(6))、千粒重(x_(7))和产量(y)进行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珍珠糯’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表现为穗粒数>有效穗>穗长>结实率>产量>千粒重>株高>全生育期,变化范围5.27%~19.74%;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发现,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综合决定效应穗粒数>结实率>有效穗;用逐步回归筛选出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3个对‘珍珠糯’产量有显著效应的自变量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y=1729.381+8.859x_(3)+7.743x_(5)+37.755x_(6)。综上,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是影响‘珍珠糯’产量的主要性状,在推广应用以及高产创建时要注意在一定有效穗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糯稻 ‘珍珠糯’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柱头性状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桂英 王青林 +6 位作者 鲁伟林 马汉云 沈光辉 全瑞兰 余新春 扶定 霍二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107,共4页
以5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分别对其柱头外露率、柱头长度、柱头宽度、柱头面积和柱头体积以及柱头活力等指标进行了观察测定,并以柱头外露率作为首要指标进行排序,得出了参试光温敏核不育系材料柱头综合性状表现结果,依次为F168S... 以5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分别对其柱头外露率、柱头长度、柱头宽度、柱头面积和柱头体积以及柱头活力等指标进行了观察测定,并以柱头外露率作为首要指标进行排序,得出了参试光温敏核不育系材料柱头综合性状表现结果,依次为F168S、信矮10-4S、矮青34S、广占63-4S、信丰9826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不育系 柱头外露率 柱头面积 柱头体积 柱头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两系杂交籼稻新品种Y两优19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全瑞兰 鲁伟林 +5 位作者 扶定 马汉云 霍二伟 沈光辉 郭桂英 王青林 《中国种业》 2020年第8期105-106,共2页
Y两优19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作母本、自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恢复系信丰19作父本测交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0104)。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生育期适宜、稻米... Y两优19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作母本、自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恢复系信丰19作父本测交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0104)。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生育期适宜、稻米品质优良,为促进Y两优19的推广应用,总结了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籼稻 新品种 Y两优19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F两优6876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光辉 全瑞兰 +4 位作者 王磊 徐士库 申关望 霍二伟 郭桂英 《中国种业》 2017年第7期70-71,共2页
F两优6876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系不育系F168s作母本、优质恢复系R8476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5年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29。介绍了该组合... F两优6876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系不育系F168s作母本、优质恢复系R8476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5年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29。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和其在信阳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F两优6876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配比施肥对嘉糯Ⅰ优721的产量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光辉 霍二伟 +4 位作者 王磊 郭桂英 全瑞兰 徐士库 申关望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8期182-183,共2页
在氮素总量一定、不同氮素配比的施肥条件下,研究了嘉糯Ⅰ优721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基蘖肥和穗肥比例在6∶4的条件下,能够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关键词 嘉糯Ⅰ优721 不同氮素配比 产量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