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壮大县域富民茶产业的路径研究——以信阳市浉河区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尹为玲
黄晓燕
杨正友
《河南农业》
2025年第3期61-63,共3页
一、基本情况茶产业作为信阳市浉河区“美了生态、旺了产业、富了百姓”的特色优势产业,不仅带动了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展、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还形成了人才回流的边际效应,涌现出以信阳毛尖炒制技艺传承人肖珺景、五星支部书记张玉宏(...
一、基本情况茶产业作为信阳市浉河区“美了生态、旺了产业、富了百姓”的特色优势产业,不仅带动了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展、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还形成了人才回流的边际效应,涌现出以信阳毛尖炒制技艺传承人肖珺景、五星支部书记张玉宏(董家河镇楼畈村)、抖音网红李云溪等为代表的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高素质人才,这也是信阳城市形象“山哥茶妹”在现实生活中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优势产业
乡村振兴
信阳毛尖
边际效应
人才回流
原乡人
城市形象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阳市智能农机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2
作者
徐广生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5年第1期22-23,16,共3页
智能农机监测终端具有远程无线通信、北斗卫星定位、作业质量监控、故障报警上传、数据实时交互、断点续传、防拆等功能,配备CAN总线数据采集功能的硬件装置,且能够获取农机实时运行和作业监控数据。通过在现有农机装备上安装智能监测终...
智能农机监测终端具有远程无线通信、北斗卫星定位、作业质量监控、故障报警上传、数据实时交互、断点续传、防拆等功能,配备CAN总线数据采集功能的硬件装置,且能够获取农机实时运行和作业监控数据。通过在现有农机装备上安装智能监测终端(或利用农机具原有的北斗智能监测功能),将农机装备纳入平台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农机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优化农机具结构配置,提高农机作业监测服务能力,促进农机作业效率提升,还能够有效解决作业质量监管、精准农机调度、作业信息不对称和作业轨迹查询及作业面积核算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装备
作业面积
断点续传
结构配置
智能监测
故障报警
信息不对称
监测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阳市“三农”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分析
3
作者
孙全东
尹为玲
《河南农业》
2025年第9期85-88,共4页
信阳市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信阳革命老区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快革命老区“三农”高质量发展。2024年,信阳市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贯彻中央、省、市推动高...
信阳市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信阳革命老区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快革命老区“三农”高质量发展。2024年,信阳市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贯彻中央、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精神,着力推进农业强市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绩全省前三,争取项目资金38.53亿元、上级衔接资金12.89亿元(均居全省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市
高质量发展
三农
农业农村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阳市智能农机推广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
3
4
作者
徐广生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4期19-19,33,共2页
2022年信阳市水稻种植面积750万亩,小麦470万亩,玉米24万亩,花生122万亩,油菜125万亩,茶叶216万亩。全市共拥有水稻插秧机16836台,谷物收获机械23713台,茶树修剪机12931台,秸秆还田机3353台,旋耕机36895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3...
2022年信阳市水稻种植面积750万亩,小麦470万亩,玉米24万亩,花生122万亩,油菜125万亩,茶叶216万亩。全市共拥有水稻插秧机16836台,谷物收获机械23713台,茶树修剪机12931台,秸秆还田机3353台,旋耕机36895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31%,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33%,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85.3%,粮食烘干机械化能力达49.5%,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
水稻插秧机
植保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
旋耕机
秸秆处理
困难与对策
智能农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阳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5
作者
程鹏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3年第10期32-33,共2页
2023年“三夏”麦收时节,河南省遭遇自1961年以来同期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阴雨天气过程。为了临时解决小麦晾晒问题,各级政府组织腾挪场地,供农民晒粮使用。多年不见的马路或大院晒粮成为应急措施。广大农机手和干部群众...
2023年“三夏”麦收时节,河南省遭遇自1961年以来同期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阴雨天气过程。为了临时解决小麦晾晒问题,各级政府组织腾挪场地,供农民晒粮使用。多年不见的马路或大院晒粮成为应急措施。广大农机手和干部群众抢晴战雨,龙口夺粮。但是,也暴露出粮食机械化烘干能力不足的短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雨天气
短板问题
应急措施
农机手
持续时间
粮食机械化烘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壮大县域富民茶产业的路径研究——以信阳市浉河区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尹为玲
黄晓燕
杨正友
机构
信阳市
农村
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中心
信阳市农业农村科教信息中心
出处
《河南农业》
2025年第3期61-63,共3页
文摘
一、基本情况茶产业作为信阳市浉河区“美了生态、旺了产业、富了百姓”的特色优势产业,不仅带动了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展、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还形成了人才回流的边际效应,涌现出以信阳毛尖炒制技艺传承人肖珺景、五星支部书记张玉宏(董家河镇楼畈村)、抖音网红李云溪等为代表的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高素质人才,这也是信阳城市形象“山哥茶妹”在现实生活中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关键词
特色优势产业
乡村振兴
信阳毛尖
边际效应
人才回流
原乡人
城市形象
路径研究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阳市智能农机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2
作者
徐广生
机构
河南省
信阳市农业农村科教信息中心
出处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5年第1期22-23,16,共3页
文摘
智能农机监测终端具有远程无线通信、北斗卫星定位、作业质量监控、故障报警上传、数据实时交互、断点续传、防拆等功能,配备CAN总线数据采集功能的硬件装置,且能够获取农机实时运行和作业监控数据。通过在现有农机装备上安装智能监测终端(或利用农机具原有的北斗智能监测功能),将农机装备纳入平台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农机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优化农机具结构配置,提高农机作业监测服务能力,促进农机作业效率提升,还能够有效解决作业质量监管、精准农机调度、作业信息不对称和作业轨迹查询及作业面积核算等问题。
关键词
农机装备
作业面积
断点续传
结构配置
智能监测
故障报警
信息不对称
监测服务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阳市“三农”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分析
3
作者
孙全东
尹为玲
机构
信阳市农业农村科教信息中心
信阳市
农村
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中心
出处
《河南农业》
2025年第9期85-88,共4页
文摘
信阳市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信阳革命老区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快革命老区“三农”高质量发展。2024年,信阳市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贯彻中央、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精神,着力推进农业强市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绩全省前三,争取项目资金38.53亿元、上级衔接资金12.89亿元(均居全省第一)。
关键词
信阳市
高质量发展
三农
农业农村部门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阳市智能农机推广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
3
4
作者
徐广生
机构
河南省
信阳市农业农村科教信息中心
出处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4期19-19,33,共2页
文摘
2022年信阳市水稻种植面积750万亩,小麦470万亩,玉米24万亩,花生122万亩,油菜125万亩,茶叶216万亩。全市共拥有水稻插秧机16836台,谷物收获机械23713台,茶树修剪机12931台,秸秆还田机3353台,旋耕机36895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31%,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33%,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85.3%,粮食烘干机械化能力达49.5%,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76.8%。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
水稻插秧机
植保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
旋耕机
秸秆处理
困难与对策
智能农机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阳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5
作者
程鹏
机构
信阳市农业农村科教信息中心
出处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3年第10期32-33,共2页
文摘
2023年“三夏”麦收时节,河南省遭遇自1961年以来同期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阴雨天气过程。为了临时解决小麦晾晒问题,各级政府组织腾挪场地,供农民晒粮使用。多年不见的马路或大院晒粮成为应急措施。广大农机手和干部群众抢晴战雨,龙口夺粮。但是,也暴露出粮食机械化烘干能力不足的短板问题。
关键词
阴雨天气
短板问题
应急措施
农机手
持续时间
粮食机械化烘干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壮大县域富民茶产业的路径研究——以信阳市浉河区为例
尹为玲
黄晓燕
杨正友
《河南农业》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信阳市智能农机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徐广生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信阳市“三农”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分析
孙全东
尹为玲
《河南农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信阳市智能农机推广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建议
徐广生
《农机科技推广》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信阳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程鹏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