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岳甜甜 黄依莲 张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3594-3598,共5页
目的探索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的18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均在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收集,根据患儿是否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分为两组,A组(非RMPP患儿,127例),B组(RMPP患儿,59例)... 目的探索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的18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均在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收集,根据患儿是否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分为两组,A组(非RMPP患儿,127例),B组(RMPP患儿,59例),均接受临床特征分析和CT检查,分析两组患儿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B组肺部叩诊浊音、心动过速、剧烈咳嗽、反复发热率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血铁蛋白(S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GOT)水平高于A组(P<0.05),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50%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50)、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25)水平低于A组(P<0.05)。同时,59例RMPP患者经CT检查,肺部病变以大片实变影为主,B组肺外改变、胸膜肥厚、少量胸腔积液率高于A组,树芽征率低于A组。肯德尔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肺部叩诊浊音、心动过速、剧烈咳嗽、反复发热、ESR、SF、CK-MB、PEF、FEV_(1)、FVC、MEF50、MEF25水平与肺外改变、树芽征、胸膜肥厚、少量胸腔积液率相关(P<0.05),GOT与胸膜肥厚、少量胸腔积液率相关(P<0.05)。所有患儿经CT随访检查,均恢复良好,未发现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结论与非RMPP患儿比较,RMPP具有心动过速、反复发热及肺功能、心肌功能受损等特点,临床应积极监测血清指标、肺功能,并结合影像特征,从而给予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表现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盆部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国勋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MRI、CT检查腹盆部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腹盆部韧带样纤维瘤患者26例为对象进行回顾研究,其中6例同时行MRI、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8例行CT检查,总结分析其影像... 目的分析MRI、CT检查腹盆部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腹盆部韧带样纤维瘤患者26例为对象进行回顾研究,其中6例同时行MRI、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8例行CT检查,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结果病变部位:8例位于盆部肌间隙闭孔或跨骨大孔蔓延至盆腔,4例位于腹腔内,14例位于腹壁。CT表现:14例平扫为软组织密度,未见钙化、坏死,与邻近肌肉密度相近;其中6例平扫内部见条索状稍高密度影;病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或均匀强化。MRI表现:在T1WI上与肌肉对比,4例呈均匀等信号,14例呈不均匀等低信号;在T2WI上病灶呈不均匀略高或高信号,14例内可见条索状低信号区,增强扫描的16例呈明显或中等不均匀强化,其中长T1短T2信号无强化,1例轻度强化。肿瘤组织在组织病理学上,其内部纤维母细胞、纤维细胞等呈编织状、束状排列,且细胞间偶见核分裂,呈胶原组织包绕。结论在MRI、CT表现上,腹盆部韧带样纤维瘤具有一定的特征,且利于术前诊断,而与CT相比,MRI更有诊断优势,可对肿瘤内部血管、周围神经、结构、深部脏器等的关系显示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盆部 韧带样纤维瘤 影像学表现 病理对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部CT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岳甜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880-883,共4页
目的探究脑部CT检查应用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86例为观察对象。患儿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并接受脑部CT、MRI检查。将临床病原学及脑脊液检查确诊结果作... 目的探究脑部CT检查应用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86例为观察对象。患儿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并接受脑部CT、MRI检查。将临床病原学及脑脊液检查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脑部CT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 CT、MRI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脑囊虫病、病毒性脑膜炎的确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确诊率CT检查(79.07%)低于MRI检查(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1,P<0.05)。对病毒性感染的确诊率CT检查(92.68%)高于MRI(82.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2,P>0.05);对细菌性感染的确诊率CT检查(66.67%)低于MRI(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9,P<0.05)。结论脑部CT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检查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临床可根据需要借助MRI检查,优化疾病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价值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与SWI联合检查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岳甜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3期4285-4286,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联合检查对ACI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WI联合SW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单独...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联合检查对ACI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WI联合SW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单独与联合检查对ACE合并CMBs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DWI联合SWI检查ACI合并CMBs阳性检出率高于DWI、SWI单独检查(42.86%比14.29%、42.86%比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联合SWI检查可提高ACI合并CMBs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对为ACI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岳昌明 雷文亭 黄依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6期3040-3043,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商城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48例疑似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CT、MRI检查,以临床检查结果为...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商城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48例疑似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CT、MRI检查,以临床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检查单独、联合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及对AS病理特征的检出率。结果经临床检查显示,148例疑似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共确诊115例;经CT检查结果显示,共确诊98例;经MRI检查显示,共确诊101例;经联合检查结果显示,共确诊113例;与CT、MRI检查单独诊断比较,联合诊断灵敏度(94.78%)、准确率(93.24%)较高,漏诊率(5.22%)较低(P<0.05)。与CT、MRI检查单独诊断比较,联合诊断对于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面侵蚀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CT、MRI联合检查可有效提高AS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临床可通过其进行早期诊断、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关节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国勋 郑晓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9期3484-3486,共3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动脉栓塞疑似患者而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确诊的26例患者。增强扫描后由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结合多平面重...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动脉栓塞疑似患者而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确诊的26例患者。增强扫描后由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分析CT数据,评估患者肺动脉栓塞程度。结果 26例患者CTPA发现共累及189支肺动脉及其分支,其中左、右肺动脉16支,叶肺动脉56支,段肺动脉84支,亚段动脉及以下分支33支。结论多层螺旋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具有无创、快速、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可推荐其作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增强扫描 肺动脉血管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平面CT三维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曹亚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多平面CT三维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对于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及动脉解剖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术前均给予患者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给予患者术前TNM分期,以病理结果... 目的观察多平面CT三维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对于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及动脉解剖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术前均给予患者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给予患者术前TNM分期,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TNM分期诊断准确率,评估患者胃右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胃左动脉等主要分支血管起源情况。结果经病理诊断,17例为T1,20例为T2,41例为T3,22例为T4,经术前CT诊断,14例为T1,18例为T2,39例为T3,21例为T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35%、90.00%、95.12%、95.45%;经病理诊断,45例为N0,30例为N1,15例为N2,经术前CT诊断,41例为N0,27例为N1,14例为N2,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11%、90.00%、93.33%;经病理诊断,71例为M0期,29例为M1期,术前CT诊断65例为M0期,26例为M1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55%、89.66%;脾动脉显示率为100%,胃左动脉显示率为100%,肝总动脉显示率为100%,胃右动脉显示53%,其中胃左动脉起源于腹腔动脉三支型的89例,腹主动脉1例,脾动脉1例,53例胃右动脉中9例起源于胃十二指肠,39例起源于肝固有动脉,5例起源于肝总动脉。结论多平面CT三维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诊断准确率较高,可有效分析动脉解剖关系,便于手术时给予相应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CT增强扫描 胃癌 术前TNM分期 诊断准确率 动脉解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