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社区-家属一体化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2289-2291,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属一体化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医院-社区-家属一体化护理。...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属一体化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医院-社区-家属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属一体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医院-社区-家属一体化护理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对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士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3期2490-2491,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对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接收的70例PICC的乳腺癌患者,评估所有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情况,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对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接收的70例PICC的乳腺癌患者,评估所有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情况,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对比不同癌因性疲乏状况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中度组、重度组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QLSBC)、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QLSBC、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ICC的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对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随着患者疲乏程度加重,其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癌因性疲乏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circ-DONSON和SOX4表达与意义
3
作者 宋家木 任书伟 +2 位作者 丁小崇 宋洋 韩小兵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2期1533-1538,共6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环状RNA DONSON(circ-DONSON)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SOX4)的表达水平与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2于信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组,收集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并...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环状RNA DONSON(circ-DONSON)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SOX4)的表达水平与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2于信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组,收集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17)和未转移组(n=87),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组织和血清circ-DONSON和SOX4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circ-DONSON和SOX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患者癌组织circ-DONSON和SOX4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良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circ-DONSON和SOX4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未转移组比较,转移组患者血清circDONSON和SOX4表达水平升高(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circ-DONSON表达水平与血清SOX4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62,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circ-DONSON表达水平与血清circ-DONSON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6,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SOX4表达水平与血清SOX4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2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circ-DONSON水平升高(OR=1.328,95%CI:1.015~1.737,P=0.038)、SOX4水平升高(OR=1.331,95%CI:1.042~1.701,P=0.022)、肿瘤最大直径(OR=1.322,95%CI:1.015~1.722,P=0.039)、双侧(OR=1.352,95%CI:1.094~1.671,P=0.005)、多发病灶(OR=1.326,95%CI:1.026~1.714,P=0.031)是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irc-DONSON和SOX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水平升高,且二者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环状RNA DONSON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PLA2、Hcy及D-D对ACI患者易损斑块及病情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王富鑫 孙辉 祝孔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及D-二聚体(D-D)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易损斑块及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0例ACI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51例...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及D-二聚体(D-D)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易损斑块及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0例ACI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51例、稳定斑块组30例和无斑块组19例,按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梗死组37例、中度梗死组41例和重度梗死组22例,比较各组血清Lp-PLA2、Hcy、D-D,并分析血清Lp-PLA2、Hcy、D-D对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病情的评估价值。结果相较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血清Lp-PLA2、Hcy、D-D更高(P<0.05),相较于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血清Lp-PLA2、Hcy、D-D更高(P<0.05)。联合=Lp-PLA2+(0.121/0.005)×Hcy+(0.016/0.005)×D-D,ROC曲线分析得出,血清Lp-PLA2、Hcy、D-D及三者联合诊断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AUC分别为0.829、0.806、0.829、0.882,敏感度分别为60.8%、90.2%、96.1%、76.5%,特异度分别为91.8%、59.2%、63.3%、87.8%。相较于轻度梗死组,中度、重度梗死组血清Lp-PLA2、Hcy、D-D更高(P<0.05),相较于中度梗死组,重度梗死组血清Lp-PLA2、Hcy、D-D更高(P<0.05)。经Spearman分析,血清Lp-PLA2、Hcy、D-D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Lp-PLA2、Hcy、D-D联合应用对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病情越严重,血清Lp-PLA2、Hcy、D-D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易损斑块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维血胶囊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腹膜透析贫血的治疗作用
5
作者 丁元 沈春燕 张博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讨益气维血胶囊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腹膜透析贫血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收的104例腹膜透析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 目的探讨益气维血胶囊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腹膜透析贫血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收的104例腹膜透析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EPO治疗,联合组给予益气维血胶囊联合重组人EPO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红蛋白(Hb)、EPO、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铁蛋白(SF)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Hb、EPO、TSAT、S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维血胶囊联合重组人EPO治疗腹膜透析性贫血,可改善贫血症状,调节铁代谢,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贫血 益气维血胶囊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ALP及Ca2+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任晓燕 方献英 宋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01-603,共3页
目的:分析伊班膦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Ca^(2+)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3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伊班膦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Ca^(2+)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3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30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伊班膦酸钠进行治疗,33例).于治疗前、治疗6 w后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P、Ca^(2+)水平,并采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治疗后疼痛程度,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74)评估生活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治疗6 w后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LP、Ca^(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6 w后ALP、Ca^(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QOLI-74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6 w后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0.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9.09%)(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并发骨转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ALP、Ca^(2+)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膦酸钠 恶性肿瘤 骨转移 疼痛 ALP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头孢曲松钠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
7
作者 张蕾 方华 陈凤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996-1998,2012,共4页
目的: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头孢曲松钠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至2024年1月期间本院诊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58)采用头孢曲松钠20-80 mg·kg-... 目的: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头孢曲松钠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至2024年1月期间本院诊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58)采用头孢曲松钠20-80 mg·kg-1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n=62)基于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0.2 mg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持续用药1 w。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于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水平,并分析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啰音、喘息、气促、咳嗽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EF、FVC、FEV1、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sICAM-1、sIL-2R、sTREM-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经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头孢曲松钠 支气管肺炎 临床疗效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远处转移、预后生存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雷华文 任晓燕 王静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91-793,887,共4页
目的:分析根治性放疗治疗后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及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8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初诊时均予以根治性放疗和化疗。对患者随访资料进行记录,统计3年内远处... 目的:分析根治性放疗治疗后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及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8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初诊时均予以根治性放疗和化疗。对患者随访资料进行记录,统计3年内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子。结果:截止随访结束,108例患者95(87.96%)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中位转移时间为14.42±2.62 m,以骨转移、肺转移及纵膈淋巴结转移处多见。108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3.41±4.81 m,生存率为26.31%。95例远处转移患者中,4例患者仅进行营养干预;6例患者采取转移灶姑息放疗;48例予以单纯全身化疗;37例予以全身辅助化疗+局部姑息放疗。初诊时N分期、转移后化疗周数及转移部位为影响经根治性放疗治疗后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诊时N分期、转移后化疗周数及转移部位均为经根治性放疗治疗后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预后生存的预测因子,对合并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进行合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治疗后远处转移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放疗 远处转移 鼻咽癌 预后生存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滕军放 康康 +1 位作者 王书霞 邓文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NBP)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海马学习记忆及p-CREB和脑源性神经细胞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单纯缺血组(B组)、缺血低剂量治疗组(C组)、缺血高剂量治疗组(D组)...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NBP)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海马学习记忆及p-CREB和脑源性神经细胞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单纯缺血组(B组)、缺血低剂量治疗组(C组)、缺血高剂量治疗组(D组)。每组2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各组大鼠于2VO前、2VO后2、3个月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评价,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2VO后3个月NBP对大鼠海马中p-CREB及BDN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A组比较,2VO后2个月B、C、D组大鼠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延长,跨过平台次数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2VO后3个月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与A组比较,B组海马p-CREB及BDNF表达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C组、D组p-CREB和BDNF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P能改善缺血,增加p-CREB及BDN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记忆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庄永泽 刘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2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8例初治的成人IMN患者肾穿刺时血清抗PLA2R抗体,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肾病综合征(NS)组...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8例初治的成人IMN患者肾穿刺时血清抗PLA2R抗体,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肾病综合征(NS)组与非肾病综合征(no-NS)组。结果:78例IMN患者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者54例(69.2%),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年龄更高,镜下血尿所占比例更高,eGFR偏低,肾组织IgG4阳性率更高、强度更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病理分期、肾小球硬化程度、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动脉硬化发生率均无差异。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1:10、1:32、1:100滴度组临床资料及病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亚组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肾组织IgG4阳性率及强度均高于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P<0.05)。no-NS亚组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水平均较高,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发生率较高,肾组织IgG4强度更强(P<0.05)。结论:成人IMN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其临床病理具有差异,尤其no-NS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抗PLA2R抗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IGG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脑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海马结构Nestin与Brdu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秀丽 范为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7期9-1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脑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海马结构中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与5-溴-2-脱氧脲嘧啶(Brdu)表达的影响,了解电针对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发生水平的干预,为电针穴位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7日龄健康Wistar大鼠...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脑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海马结构中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与5-溴-2-脱氧脲嘧啶(Brdu)表达的影响,了解电针对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发生水平的干预,为电针穴位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7日龄健康Wistar大鼠,体重12~15g,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判定组、缺氧缺血组与缺氧缺血后电针治疗组,各组动物(除空白对照组外)分别结扎左侧颈总动脉,然后将动物置于8%O2-92%N2混合气中2h后取出。模型判定组动物在缺氧缺血48h后处死,制备脑组织切片。脑缺氧缺血后电针组在缺氧缺血后恢复2d,开始刺激"百会"和"大椎"两穴。24d后除模型判定组外,各组动物分别取左侧脑组织制作标本,行Nestin与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脑缺氧缺血后电针组海马CA1区Nestin免疫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脑缺氧缺血组(P<0.05)。脑缺氧缺血后电针组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于脑缺氧缺血组(P<0.05)。结论:电针穴位治疗可明显提高(加强)脑缺氧缺血后海马结构神经发生的水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缺氧缺血 NESTIN BRD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抑制性细胞因子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鹏飞 廖少凤 仲华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0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的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联合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IL-35、IL-37]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9月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的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联合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IL-35、IL-37]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9月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10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合性胸膜炎组)及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组),对其外周血和胸腔积液行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并检测其IL-10、IL-35、IL-37水平,分析T-SPOT.TB联合IL-10、IL-35、IL-37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胸腔积液T-SPOT.TB斑点数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的T-SPOT.TB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4%、82%,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的24.19%、14.52%(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IL-10、IL-35、IL-37水平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胸腔积液T-SPOT.TB、IL-10、IL-35和IL-37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外周血对应结果,且胸腔积液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高于外周血对应结果(P<0.05);胸腔积液T-SPOT.TB、IL-10、IL-35、IL-37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4.00%、96.77%、97.92%、90.91%和95.06%,联合诊断结果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胸腔积液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IL-35、IL-37)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准确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35 白细胞介素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坏死因子-α及脑钠肽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蔡伦安 卢永昕 苏冠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3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坏死因子-α和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和36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浆MMP-9、肿瘤坏死因子-α和BNP的浓度,采用经胸超声...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坏死因子-α和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和36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浆MMP-9、肿瘤坏死因子-α和BNP的浓度,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血浆MMP-9、TNF-α和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CHF组血浆MMP-9、TNF-α和BNP浓度分别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呈负相关(P<0.05),并且MMP-9和TNF-α与BN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TNF-α和MMP-9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MMP-9、TNF-α与BNP水平密切相关,TNF-α介导的MMP-9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肿瘤坏死因子-Α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与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敏 庄永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疗效与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61例成人IMN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T)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根据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结果分为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n=40)和血... 目的:探讨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疗效与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61例成人IMN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T)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根据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结果分为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n=40)和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n=21),两组均予激素联合小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其疗效与血清抗PLA2R抗体的关系。结果:两组第1、3、6个月完全缓解率均呈升高趋势,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相比,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第3个月完全缓解率(26.1%vs 5.8%)及第6个月总有效率(82.60%vs 55.80%)显著高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及肝功能异常是其主要的不良事件,但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IMN的疗效与血清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有关,对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抗PLA2R抗体 雷公藤多苷 特发性膜性肾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定量评价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玉杰 陈凤玲 +4 位作者 常建军 袁俊强 周贺今 李小玉 刘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1015-1018,1053,共5页
目的 应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TMAD)评价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研究该方法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间的相关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21例为病例组,健康者23名为对照组.二... 目的 应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TMAD)评价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研究该方法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间的相关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21例为病例组,健康者23名为对照组.二维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应用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TMAD技术测量心尖四腔观(侧壁、后间隔)、心尖两腔观(前壁、下壁)二尖瓣环4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Ds)、二尖瓣环4个位点平均位移、二尖瓣环连线中点处位移及二尖瓣环连线中点平均位移(分别记为DS侧、DS间、DS前、DS下、DS平均、DSmid1、DSmid2、DSmid平均),并分析其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LVEDd、LVEDV、LVESV均显著增加(P<0.01),LVEF显著减低(P<0.01);病例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Ds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二尖瓣环位移DS平均、DSmid平均、DSmid1l、DSmid2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以DS平均、DSmid平均与LVEF位移相关性最好(r=0.870,P<0.01;r=0.865,P<0.01),心尖四腔观切面二尖瓣环中点位移DSmd1与LVEF的相关性也很好(r=0.849,P<0.01).结论 病例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DS平均、DSmid平均、心尖四腔观切面二尖瓣环中点位移DSmidl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均呈正相关.应用TMAD技术可以简单、准确、客观地评价NVM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心肌致密化不全 二尖瓣 左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托拉唑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120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1
16
作者 梅海信 张振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3期68-68,70,共2页
目的:通过与法莫替丁三联疗法的比较,观察潘托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将120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5例,以潘托拉唑40mg、每日1次,左氧氟沙星0.2g、每日2... 目的:通过与法莫替丁三联疗法的比较,观察潘托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将120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5例,以潘托拉唑40mg、每日1次,左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呋喃唑酮200mg、每日2次,治疗1周;B组(对照组)55例,以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羟氨苄青霉素1000mg、每日2次,甲硝唑400mg、每日2次,治疗1周。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4周以上,采用14C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A组的Hp根除率为93.8%,明显高于B组的81.8%(P<0.01)。A、B两组副反应小,均能耐受。结论:潘托拉唑、左氧氟沙星合并呋喃唑酮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高、安全、耐受性好,是一种理想的Hp根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托拉唑 左氧氟沙星 呋喃唑酮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栗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并心律失常。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行血液透析并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128例,发作次数369次,对其统计心律失常发作类型及心律失常发作时血钾情况。结果:频发房早占24.66%,室上性心动过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并心律失常。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行血液透析并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128例,发作次数369次,对其统计心律失常发作类型及心律失常发作时血钾情况。结果:频发房早占24.66%,室上性心动过速占26.82%,窦性心动过缓占16.26%,阵发性心房纤颤占13.27%。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并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其基础病变、营养状况、炎症状态、电解质平衡及透析方式、时间等有着密切关系。在血液透析中应注意进行全身状况调整,防止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减少心律失常发作,延长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心律失常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承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6期162-162,16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采取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38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于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1周~3个月出现并发症5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42%。经积极处理32例并...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采取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38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于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1周~3个月出现并发症5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42%。经积极处理32例并发症解除,9例重新置管。结论:在置管术时注意无菌技术的操作,合理手术部位选择,严密的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积极全面的处理可以促进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导管置入 术后并发症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许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9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曲美他嗪和卡维地洛,观察两...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曲美他嗪和卡维地洛,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LVEDD、LVESD、LVEF、HR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脂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3,P=0.016<0.05);治疗前,两组的LVEF、LVESD、LVEDD、HR、心力衰竭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的LVEF、LVESD、LVEDD、HR、心力衰竭症状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两组治疗后的LVEF、LVESD、LVEDD、HR、心力衰竭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C、LDL、HDL、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心脏功能,并控制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更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卡维地洛 曲美他嗪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和奥沙利铂治疗ⅠB~ⅡA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良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究术前使用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奈达铂和奥沙利铂治疗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术前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ⅠB~... 目的探究术前使用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奈达铂和奥沙利铂治疗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术前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术前接受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B组术前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水平、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1年随访时间内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化疗结束后2~3周,两组患者均全部完成宫颈癌根治术,手术切除率100%;A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B组总有效率为84.44%(38/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及KPS评分、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肝功能损伤发生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脱发、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奈达铂与奥沙利铂治疗ⅠB~ⅡA期宫颈癌均可起到显著疗效,其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相似,但奈达铂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奥沙利铂脱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可根据患者耐受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铂 奥沙利铂 多西他赛 ⅠB~ⅡA期宫颈癌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