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网络中大学生自我呈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媛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目前,社交网络的逐渐普及给人们的心理社会适应带来重要的影响,而自我呈现作为人们社交网络上的主要活动,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一方面可以提升人们的自我满意感,促进社交;另一方面也会引起社交焦虑、嫉妒... 目前,社交网络的逐渐普及给人们的心理社会适应带来重要的影响,而自我呈现作为人们社交网络上的主要活动,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一方面可以提升人们的自我满意感,促进社交;另一方面也会引起社交焦虑、嫉妒等负面情绪,因此很有必要对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大学生如何合理地在社交网络上进行自我呈现提出合理建议。基于此,使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大学生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的现状,研究采用鲍娜(2014)修订的《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策略量表(中国版)》,对选取的河南省信阳市4所不同类别学校的500名大学生样本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大学生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的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网龄、家庭气氛均对大学生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感如何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
2
作者 冯媛媛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8-106,共9页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中,对受教育主体生命质量即隐性层面的关注较少,而睡眠质量是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基础,且进一步会影响到教育质量,亟须关注。基于443份河南省某5所高校的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反刍思维、...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中,对受教育主体生命质量即隐性层面的关注较少,而睡眠质量是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基础,且进一步会影响到教育质量,亟须关注。基于443份河南省某5所高校的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反刍思维、孤独感对睡眠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入睡困难、早醒状况较为明显,且睡眠质量在性别、家庭经济情况和学历层次上有显著差异。孤独感和反刍思维中的消极反刍思维可分别正向预测睡眠质量,且反刍思维中的消极反刍思维、积极反刍思维可分别作为孤独感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变量。为减少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提出有关建议:提升教学质量,减弱功利主义浸染,引导大学生提高积极反刍思维水平;增强教育活力,丰厚师生文化氛围,防止高孤独感大学生出现睡眠问题;注重自我调节,提供心理干预,通过减弱消极反刍思维来提升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反刍思维 孤独感 教育质量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