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树在药用植物栽培学混合教学中的应用——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莉 徐运飞 +5 位作者 刘红云 信龙飞 张艳玲 冀保毅 李杰 马国珠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4期182-184,共3页
为推进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以2017级种子科学与工程(药用植物)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2018级作为实验组,在智慧树平台采用混合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比较2组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实验成绩和综合成绩以及教学认同度... 为推进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以2017级种子科学与工程(药用植物)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2018级作为实验组,在智慧树平台采用混合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比较2组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实验成绩和综合成绩以及教学认同度调查问卷,探讨智慧树在药用植物栽培学混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时成绩显著降低21.78%,期末成绩显著提高9.61%,但综合成绩两者无显著差异;实验组89.29%的学生认为混合教学模式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更能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因此,基于智慧树的混合教学是一种优化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树 药用植物栽培学 混合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地区茶园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监测
2
作者 范慧渊 张天海 +5 位作者 张乐乐 何沂锴 屈秋茹 吕泓豫 徐运飞 乔利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4期97-102,共6页
为摸清茶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发生数量和活动趋势,给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本试验以信阳地区茶园主要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为主,采用普通型黄板和天敌友好型黄板进行监测,调查时间为3至11月,共35次,采集黄板数量为2100张。结果显示,... 为摸清茶园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发生数量和活动趋势,给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本试验以信阳地区茶园主要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为主,采用普通型黄板和天敌友好型黄板进行监测,调查时间为3至11月,共35次,采集黄板数量为2100张。结果显示,瓢虫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3月中旬至4月下旬、6月中旬至7月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两种黄板上有重叠发生的高峰期,随地理位置变化,高峰期稍有提前或推后。草蛉有三个高峰期,分别为3月中下旬,6月下旬,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11月后数量逐渐减少。茶园蜘蛛有4次发生高峰期,分别是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11月以后数量减少。两种黄板以天敌友好型对天敌的保护效果优于普通型,诱集天敌数量普遍低于普通型。通过监测茶园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为制定茶园天敌利用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瓢虫 蜘蛛 草蛉 发生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红螺旋聚孢霉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3
作者 张洁 宋雅静 +6 位作者 夏明聪 耿书宝 孙润红 徐文 张婧桦 武超 杨丽荣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南方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针对前期分离到的根结线虫高效生防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roseaNF-06菌株,以微胶囊的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南方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针对前期分离到的根结线虫高效生防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roseaNF-06菌株,以微胶囊的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其微胶囊制剂的复合壁材配方,进一步评价了微胶囊的货架期稳定性,逆境耐受性以及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室内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在粉红螺旋聚孢霉发酵液接种量为30%,助剂海藻寡糖浓度为0.5%,CaCl_(2)浓度为3%,交联固化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当海藻酸钠添加量为2%,淀粉添加量3%,膨润土添加量为3%时,微胶囊制剂的活菌数最多6.3×10^(8)CFU/g,包埋率最高95.5%。此外,与发酵液相比,微胶囊制剂显著提高了粉红螺旋聚孢霉的货架期、耐盐性、耐酸碱性、耐高温和耐紫外照射能力,并且显著增强了菌株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番茄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为生物杀线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螺旋聚孢霉 微胶囊 南方根结线虫 货架期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茶尺蠖越冬蛹在茶园的空间分布型及其过冷却点测定
4
作者 耿书宝 陈磊 +5 位作者 侯贺丽 周国涛 黄晓庆 周洲 乔利 JUNG Chuleui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5-242,共8页
灰茶尺蠖EctropiSgrisescenS是我国茶树上主要害虫之一。本文调查和测定了灰茶尺蠖越冬蛹的形态特征和过冷却点等生物学特征,通过频次分布法和聚集度指标法,判断了灰茶尺蠖越冬蛹在茶园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越冬雌蛹和雄蛹距茶树根... 灰茶尺蠖EctropiSgrisescenS是我国茶树上主要害虫之一。本文调查和测定了灰茶尺蠖越冬蛹的形态特征和过冷却点等生物学特征,通过频次分布法和聚集度指标法,判断了灰茶尺蠖越冬蛹在茶园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越冬雌蛹和雄蛹距茶树根部的距离分别为(22.21±0.95)cm和(23.80±1.06)cm,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雌蛹的平均重量为(0.171±0.007)g,显著高于雄蛹(0.117±0.003)g。雌蛹的体长和体宽分别为(14.27±0.141)mm和(5.08±0.048)mm,均显著大于雄蛹的体长(12.87±0.111)mm和体宽(4.48±0.046)mm。通过10种聚集度指标法和频次分布法,判定越冬蛹在茶园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不同时期采集的雌、雄越冬蛹的过冷却点存在显著差异。2020年12月20日采集的雌蛹过冷却点最低,为(-13.56±0.55)℃。2021年1月9日采集的雄蛹过冷却点最高,为(-9.30±0.69)℃。本文初步明确了灰茶尺蠖越冬蛹的抗寒能力及越冬行为,研究结果对确定灰茶尺蠖的潜在越冬地理分布、田间预测预报和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蠖 越冬蛹 过冷却点 空间分布型 聚集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距与穴苗数配置对粳稻穗部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刘秋员 龚静阳 +7 位作者 卫云飞 李猛 季新 刘娟 冯凡 王付娟 雷振山 宋晓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9,共9页
研究不同株距(10、15、20 cm)与穴苗数(2、4、6苗/穴)配置对粳稻茎蘖动态、穗部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并基于TOPSIS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优处理,为豫南地区实现水稻产量与品质协同提升提供支撑。结果表明,随着穴苗数增... 研究不同株距(10、15、20 cm)与穴苗数(2、4、6苗/穴)配置对粳稻茎蘖动态、穗部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并基于TOPSIS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优处理,为豫南地区实现水稻产量与品质协同提升提供支撑。结果表明,随着穴苗数增加,单穴茎蘖数和群体茎蘖数均增加,而随着株距增加,尽管单穴茎蘖数增加,但群体茎蘖数降低。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以及二次枝梗粒数均随穴苗数的减少、株距的增加而增加。基本苗数与产量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曲线关系,以株距15 cm、穴苗数6苗处理(T8)产量最高,达到9.68 t/hm^(2),其次为株距10 cm、穴苗数4苗处理(T4),二者差异不显著。高产主要得益于较高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株距、穴苗数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稻米品质存在显著影响。随着穴苗数增加,籽粒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均有变劣趋势,但食味值总体上呈升高趋势;随着株距增加,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逐渐改善,但食味值总体上呈降低趋势。综合评价发现,T8处理最优,其次为T4处理。综上,在豫南地区,粳稻栽培采用株距15 cm、6苗/穴或株距10 cm、4苗/穴,可实现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株距 穴苗数 穗部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CS-MLR的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6
作者 金明慧 唐明明 +2 位作者 刘娟 张济世 肖荣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1-247,共7页
为探究豫南稻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污染状况,采集了信阳市周边5镇稻田土壤,利用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分析豫南稻田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As、Cd、Cu、Cr、Hg、Ni、Pb、Zn)的来源,利用2种重金属风险评价方法(地累积指... 为探究豫南稻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污染状况,采集了信阳市周边5镇稻田土壤,利用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分析豫南稻田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As、Cd、Cu、Cr、Hg、Ni、Pb、Zn)的来源,利用2种重金属风险评价方法(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土壤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稻田土壤重金属Cd、Cu、Hg、Zn的平均含量超过河南省土壤背景值,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2.99、1.28、5.78、1.00倍;As和Hg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43.14%和89.80%,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APCS-MLR受体模型结果表明,Cd、Cu、Pb、Zn的来源主要是交通与农业混合源,占比为59.8%、73.1%、39.9%、70.2%;自然源对As、Cr、Ni的贡献率最大,为34.9%、47.9%、62.1%。大气沉降与农业混合源对Hg的影响最大,达到56.0%;Cd地累积指数在0.03~0.62之间,总体处于轻度污染,Cd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在40~80之间的占到样品数的28.6%,在80~160之间的占样品数的70.2%,表明Cd处于中至强的生态危害。综上,豫南稻田土壤污染源是以交通与农业混合源、自然源和大气沉降与农业混合源为主,地累积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d处于一定的风险水平,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Cd的生态风险水平,减少对豫南地区水稻种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稻田土壤 APCS-MLR受体模型 来源分析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幼苗生长对缺氧胁迫的响应
7
作者 马阳 王佳佳 +3 位作者 王亮 谭贵湖 甘娥 赵全志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5,共5页
为探究超级杂交稻幼苗对缺氧胁迫的响应,以不同时期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湘两优900)为试验材料,在3叶期之前设置充空气(对照)和充氮气(缺氧)2种处理,研究缺氧胁迫对超级杂交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 为探究超级杂交稻幼苗对缺氧胁迫的响应,以不同时期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湘两优900)为试验材料,在3叶期之前设置充空气(对照)和充氮气(缺氧)2种处理,研究缺氧胁迫对超级杂交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胁迫下,超级杂交稻幼苗的根长、芽长、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增长均受到抑制,而根的数目则有所增加。两优培九和湘两优900的根长、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受缺氧胁迫的抑制程度低于其他品种,Y两优900的芽长受缺氧胁迫的抑制程度低于其他品种,两优培九在缺氧胁迫下根数目的增幅最大。研究表明,在5个超级杂交稻品种中,两优培九幼苗对缺氧胁迫的耐受性最强,湘两优900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缺氧胁迫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油菜立枯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俊华 《植物医生》 2017年第2期50-51,共2页
油菜立枯病又称油菜根腐病,是油菜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油菜立枯病在信阳地区呈加重的发生趋势,成为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介绍油菜立枯病在田间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为害情况,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指导油菜立枯病的防治。
关键词 油菜立枯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牛至组培苗丛生芽增殖培养体系建立
9
作者 赵敏 张雅琪 +3 位作者 党仟仟 王以撒 吕梦真 张艳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9期39-42,共4页
为筛选出药用植物牛至最优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以牛至茎段为试材,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6-BA、NAA、蔗糖4个因素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培... 为筛选出药用植物牛至最优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以牛至茎段为试材,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6-BA、NAA、蔗糖4个因素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培养基类型>NAA浓度>6-BA浓度=蔗糖浓度;不同培养基类型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MS>1/2 MS>1/4 MS,不同6-BA浓度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3 mg/L>1 mg/L>2 mg/L,不同NAA浓度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0.2 mg/L>0.3 mg/L>0.4 mg/L,不同蔗糖浓度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15 g/L>20 g/L>30 g/L。在牛至组培苗的生长过程中,NAA浓度对其株高、植株鲜重、植株干重以及整体生长状况的影响较大;培养基类型对叶片数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对增殖系数和组培苗生长指标的综合评估可知,最优牛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1 mg/L 6-BA+0.2 mg/L NAA+20 g/L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牛至 组织培养 丛生芽 增殖培养 正交试验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对草莓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缪百灵 张小丹 +5 位作者 栗冰艳 杨福祥 陈娟娟 董向向 程浈浈 李亮杰 《果农之友》 2025年第1期7-9,共3页
为探究添加蚯蚓粪对草莓扦插苗生长的影响,利用不同配比的蚯蚓粪、草炭、蛭石、珍珠岩作为育苗基质,通过对俏佳人草莓匍匐茎苗地上部分的生长指标和根系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宜草莓扦插苗的复合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添加适当比例的... 为探究添加蚯蚓粪对草莓扦插苗生长的影响,利用不同配比的蚯蚓粪、草炭、蛭石、珍珠岩作为育苗基质,通过对俏佳人草莓匍匐茎苗地上部分的生长指标和根系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宜草莓扦插苗的复合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添加适当比例的蚯蚓粪可以促进草莓的生长,以处理1(蚯蚓粪、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3∶1∶1)的促进效果最显著。处理1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根体积、根干质量、根鲜质量和根干鲜质量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其根长和根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育苗基质中添加适量的蚯蚓粪能够促进草莓扦插苗的生长发育以及根系干物质的积累,且蚯蚓粪、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3∶1∶1为最优基质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蚯蚓粪 扦插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油菜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柴鹏 《农技服务》 2017年第5期90-90,共1页
油菜黑斑病链格孢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油菜黑斑病在信阳地区发生日益严重,成为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本文阐述了油菜黑斑病的症状特征、发生和危害情况,并制定了综合防治措施,为防治该病害提供指导。
关键词 信阳 油菜 黑斑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茶园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明慧 扶胜兰 +1 位作者 罗卫彬 肖荣英 《种业导刊》 2018年第8期17-21,共5页
以采自信阳不同茶园的40份土壤样品为材料,对其肥力状况进行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供试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差异较大,土壤酸碱度较为适宜茶树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大部分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高于10 g/kg;土壤碱解氮含量偏低,96.88%... 以采自信阳不同茶园的40份土壤样品为材料,对其肥力状况进行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供试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差异较大,土壤酸碱度较为适宜茶树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大部分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高于10 g/kg;土壤碱解氮含量偏低,96.88%的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在最低水平,土壤氮缺乏严重;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土壤有效铁含量较为丰富,98.55%的菜园土壤有效铁含量高于15 mg/kg;土壤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铜含量均处于中、高水平。Pearson相关性检验表明,有机质与土壤速效磷含量、有效铁含量、有效铜含量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效锰含量均正相关;p H值与速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铁含量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土壤有效铁含量、有效锰含量、有效铜含量均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有效锰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铁含量与有效锰含量、有效铜含量均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茶园 土壤养分 有机质 速效磷 速效钾 有效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地区茶园杂草群落多样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米杭 常晋 +3 位作者 岳亚晨 赵翠翠 刘红云 信龙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8期77-79,84,共4页
为摸清信阳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对信阳主要茶区7个茶园的杂草进行了形态鉴定及生活型分析。结果表明:信阳地区茶园杂草共计41科107属133种,主要为禾本科(18种)和菊科(17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3.53%、12.78%。以双子叶杂草种类最多,其次是... 为摸清信阳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对信阳主要茶区7个茶园的杂草进行了形态鉴定及生活型分析。结果表明:信阳地区茶园杂草共计41科107属133种,主要为禾本科(18种)和菊科(17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3.53%、12.78%。以双子叶杂草种类最多,其次是单子叶杂草,蕨类杂草最少。经生活型归类分析显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总数的占比分别为51.13%、17.29%、31.58%。研究结果为该地茶园杂草的多样性提供了数据,为今后茶园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地区 茶园 杂草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光山地区油茶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
14
作者 尹俊杰 《农技服务》 2017年第5期87-87,共1页
油茶作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发展油茶产业对改善食用油结构、缓解中国食用油供给矛盾、绿化环境及增加林农收益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近年来,信阳光山地区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发生日益严重,成为... 油茶作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发展油茶产业对改善食用油结构、缓解中国食用油供给矛盾、绿化环境及增加林农收益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近年来,信阳光山地区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发生日益严重,成为油茶的主要病害。本文阐述了油茶炭疽病、软腐病和灰斑病的发生规律,为油茶真菌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光山 油茶 炭疽病 软腐病 灰斑病 油茶根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市茶园药食同源杂草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谷彩花 赵敏 +1 位作者 刘红云 陈卫 《农技服务》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信阳市茶园杂草综合利用开发提供参考,调查信阳市茶园药食同源杂草的种属组成、组成类型、生活型和生长习性。结果表明:信阳市浉河区4个乡镇7个茶园中具有药食同源价值的杂草共44科、95属、108种。菊科杂草最多,为15属、16种,分别占... 为信阳市茶园杂草综合利用开发提供参考,调查信阳市茶园药食同源杂草的种属组成、组成类型、生活型和生长习性。结果表明:信阳市浉河区4个乡镇7个茶园中具有药食同源价值的杂草共44科、95属、108种。菊科杂草最多,为15属、16种,分别占属总数和种总数的15.79%、14.81%;禾本科杂草其次,为9属、9种,其占比分别为9.47%、8.33%;第三是豆科和蔷薇科,均为5属、6种,其占比分别为5.26%、5.56%。药食同源的杂草主要有双子叶杂草、单子叶杂草和蕨类杂草3大类,双子叶杂草最多,共35科、78属、91种,分别占科总数的79.55%、属总数的82.11%、种总数的84.26%。药食同源生活型有一年生杂草、二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以一年生杂草最多。生活型有23科、45属、52种,其占比分别为52.27%、47.37%、48.15%。药食同源杂草生长习性有草本类杂草、藤本类杂草、木本类杂草,以草本类杂草最多,有35科、79属、91种,分别占79.55%、83.16%、8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杂草 药食同源 信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高空灯下昆虫各目群落组成和动态分析
16
作者 阮小玉 刘雪瑞 +6 位作者 王赛豪 谢婉莹 詹岱坤 宋高杰 侯梦雅 汪伟 张方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0期100-103,共4页
本研究利用高空探照灯对河南信阳地区灯下昆虫各目的群落组成和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阳地区高空灯下的昆虫群落共鉴定出10个目,其中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是优势目,3个优势目分别鉴定了19、18和10科,优势科分别为夜蛾科、隐翅虫科... 本研究利用高空探照灯对河南信阳地区灯下昆虫各目的群落组成和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阳地区高空灯下的昆虫群落共鉴定出10个目,其中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是优势目,3个优势目分别鉴定了19、18和10科,优势科分别为夜蛾科、隐翅虫科和蝽科,相对多度分别为12.35%、8.22%和9.82%。种群动态分析显示,灯下昆虫各目的发生量主要集中在8-9月,且每种目昆虫的消长规律相似,表明信阳地区灯下各目昆虫的发生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高空探照灯 群落组成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绿光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干扰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利 陈磊 +3 位作者 蒋月丽 周洲 耿书宝 王丽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51-2059,共9页
小贯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普遍发生的害虫之一,其为害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减少化学农药带来的残留,探索茶园叶蝉防治新方法,采用LED绿光(波长520~525 nm)干扰其取食过程,并通过刺吸电位图谱(EPG)仪记录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和照射... 小贯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普遍发生的害虫之一,其为害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减少化学农药带来的残留,探索茶园叶蝉防治新方法,采用LED绿光(波长520~525 nm)干扰其取食过程,并通过刺吸电位图谱(EPG)仪记录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过程中所产生的波型有NP波、A波、C波、E波、S波、F波和R波,其中NP波占比最大。与自然光(对照)相比,LED绿光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同时间内,光照强度越大,刺吸百分比越低,刺吸次数越多,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干扰越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灯光防治茶园叶蝉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绿光 取食行为 小贯小绿叶蝉 刺吸电位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桔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吸湿保湿、抗氧化性能研究
18
作者 陈卫 谷彩花 +5 位作者 毕晶晶 叶兆伟 张亚欣 白向茹 马晓辉 陈琼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3-119,共7页
试验旨在优化商桔梗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其吸湿保湿和抗氧化性能。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商桔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的商桔梗多糖进行精制,用于吸湿保湿及抗氧化性能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液料比20 mL/g、超... 试验旨在优化商桔梗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其吸湿保湿和抗氧化性能。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商桔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的商桔梗多糖进行精制,用于吸湿保湿及抗氧化性能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液料比20 mL/g、超声提取温度50℃、超声提取时间20 min时,多糖提取率达9.75%,为商桔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在相对湿度(RH)60%、81%情况下,吸湿率大小顺序均为丙三醇>海藻酸钠>商桔梗多糖;在干燥环境下,保湿率大小顺序为海藻酸钠>商桔梗多糖>丙三醇。商桔梗多糖能够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进行清除,且商桔梗多糖的浓度与清除能力呈正相关性。其中,在商桔梗多糖的浓度分别为2.0、10.0 mg/mL时,可以实现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说明商桔梗多糖的吸湿性不强,但保湿性较好,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开发为一种天然的动物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桔梗多糖 超声波辅助 吸湿 保湿 抗氧化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模式对机插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秋员 李猛 +3 位作者 卫云飞 季新 刘娟 王付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阐明机插稻返青活棵-分蘖期不同水肥管理方式对其产量形成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提出机插稻返青活棵-分蘖期适宜的水肥管理模式,于2022年以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供试品种,在返青活棵-分蘖期设置不同水肥管理方式(水稻返青活棵期多... 为阐明机插稻返青活棵-分蘖期不同水肥管理方式对其产量形成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提出机插稻返青活棵-分蘖期适宜的水肥管理模式,于2022年以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供试品种,在返青活棵-分蘖期设置不同水肥管理方式(水稻返青活棵期多次水分灌排与分蘖期增施氮肥(T1)、水稻返青活棵期多次水分灌排与分蘖期不增施氮肥(T2)、水稻返青活棵期减少灌水不排水且分蘖期不增施氮肥(T3)),对比分析不同水肥管理方式下水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返青活棵-分蘖期不同水肥管理方式对机插稻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影响显著。相较于T2处理,T1和T3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和氮素积累量,产量分别提高8.2%~9.5%和13.3%~13.7%,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7.0%~8.8%和12.8%~15.2%(p<0.05)。相较于T1处理,T3处理水稻拔节期茎蘖数降低11.4%~11.9%,茎蘖成穗率显著提高11.3%~12.4%,拔节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生物量分别显著降低8.2%~9.3%和6.3%~8.6%,抽穗期-成熟期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无显著差异。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面,T1和T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氮素吸收利用方面,T1和T3处理在氮素积累量方面无显著差异,但T3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较T1分别显著增加20.1%~22.2%和22.7%~23.0%(p<0.05)。综上所述,在分蘖期不增施氮肥的基础上,通过返青活棵期减少灌水和不排水的方式可以实现机插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水稻 氮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农学利用率 回收利用率 氮素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光照度变化对灰茶尺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乔利 张天海 +4 位作者 蒋月丽 周洲 周国涛 耿书宝 金银利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7-1622,共6页
为了探究夜间不同光照度对灰茶尺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茶园科学应用灯光防治害虫提供参考,本研究设置LED灯光6个光照度(分别为40 lx、80 lx、120 lx、160 lx、200 lx和240 lx)处理和1个白色自然光(150~200 lx)对照,观察记录不同光照对... 为了探究夜间不同光照度对灰茶尺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茶园科学应用灯光防治害虫提供参考,本研究设置LED灯光6个光照度(分别为40 lx、80 lx、120 lx、160 lx、200 lx和240 lx)处理和1个白色自然光(150~200 lx)对照,观察记录不同光照对灰茶尺蠖幼虫发育历期、存活率、化蛹率、单蛹重、羽化率、成虫发育历期及产卵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6个光照度对灰茶尺蠖各龄期幼虫发育历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240 lx光照度处理下发育总历期最短;240 lx光照度处理下5龄幼虫存活率最低,羽化率显著低于对照;光照处理对雄成虫寿命影响较雌成虫显著;随着光照度增加,灰茶尺蠖雌成虫产卵历期逐渐缩短、产卵量不断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在夜间增加适宜波长光照射可扰乱灰茶尺蠖正常生长历期,抑制其种群发展速度,有效减轻灰茶尺蠖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灰茶尺蠖 光照度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