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阳234的籽粒灌浆特性及蛋白质、淀粉积累动态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国勤 张应香 +2 位作者 李宇峰 李明慧 李刚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51-54,共4页
在稻茬麦区的气候条件下,本试验对小麦品种信阳234的灌浆特性、蛋白质和淀粉积累动态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对如何进一步挖掘该品种的产量潜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主攻方向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稻茬麦区 信阳234 灌浆特性 蛋白质 淀粉 积累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稻麦轮作区小麦高产障碍因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国勤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5期63-65,共3页
为探讨信阳稻麦轮作区小麦高产的障碍因子,从土壤、气候、生育期、品种、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升信阳小麦产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稻麦轮作区 小麦高产 障碍因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茶叶产业化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金开美 吕立哲 +3 位作者 吴淑平 龚凤萍 蒋双丰 党永超 《中国茶叶》 2009年第7期35-36,共2页
截至2007年,河南省信阳市茶园面积达7万hm^2,年产干茶超过2万t,茶叶综合产值20多亿元,茶农95万人。信阳茶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龙潭),省级著名商标9个,市级知名商标18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 截至2007年,河南省信阳市茶园面积达7万hm^2,年产干茶超过2万t,茶叶综合产值20多亿元,茶农95万人。信阳茶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龙潭),省级著名商标9个,市级知名商标18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茶产业已成为信阳富民强市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然而,信阳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仍然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市 产业化发展 茶叶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茶园面积 主导产业 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茶叶产业化发展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金开美 郭祯 +4 位作者 卢兆成 赵海英 蒋双丰 杨应清 余继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9期24-25,共2页
信阳毛尖以"细、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独特风格位居中国十大名茶的前列。茶叶产业化发展可以促进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对发展信阳茶经济,打造中国茶都,实现富民强市,助推信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阳毛尖以"细、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独特风格位居中国十大名茶的前列。茶叶产业化发展可以促进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对发展信阳茶经济,打造中国茶都,实现富民强市,助推信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信阳优越自然生态条件、悠久的种茶历史、丰富的品牌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及茶产业产业链长,经济效益明显、发展背景雄厚、政策支持力度大等几个方面对信阳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并予以归纳总结,以期对信阳毛尖产业化迅速形成产生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信阳毛尖 产业化 可行性 资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市夏播红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兹亮 吕玉虎 +1 位作者 张丽霞 王琴 《中国麻业科学》 2011年第4期183-185,188,共4页
试验从红麻品种选择、密度控制、肥料用量三个方面对信阳市夏播红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红麻高产栽培中,选好品种是关键,在本次夏播红麻试验中,红麻纤维产量以中杂红318表现最好。在选择优良红麻品种的同时,在栽培... 试验从红麻品种选择、密度控制、肥料用量三个方面对信阳市夏播红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红麻高产栽培中,选好品种是关键,在本次夏播红麻试验中,红麻纤维产量以中杂红318表现最好。在选择优良红麻品种的同时,在栽培措施上,应施足底肥(750kg/hm2三元复合肥)、合理密度(15万苗/公顷),才能实现夏播红麻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夏播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茶区茶叶籽油产业化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德焰 金开美 党永超 《茶叶》 2011年第4期242-243,共2页
产业化开发茶叶籽油既可以满足高端保健食用油消费需求增加茶农收入,还为信阳茶产业注入新内容,助推河南省农村改革综合实验区建设。本文结合信阳茶区茶籽的生产利用现状,调研分析论证了利用茶叶籽油走产业化之路的可行性。
关键词 茶籽 茶叶籽油 生产开发 可行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应香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7期147-149,共3页
分析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结构、科研立项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现状,指出了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信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
8
作者 蓝黎明 朱超 何道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0期357-358,共2页
分析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信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如何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构筑农业服务新体系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 农业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信阳制种的气象问题研究
9
作者 鲁伟林 宋世枝 +3 位作者 童俊丽 余新春 严德远 陈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72-1372,1487,共2页
通过对信阳市1980~2003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阳两系水稻制种育性转换期应处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不育系的播期应安排在5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始穗,不育系的自交结实情况相对较低。并对避免自交结实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两用核不育系 气象资料 育性转换期 播期 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234在信阳麦区的推广应用研究
10
作者 李刚 张庆琛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11期73-73,共1页
信阳作为农业大市,由于当地政府追求农业经济效率,实行“压麦仰油”等农业政策,致使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因此,提高小麦单产对保持信阳粮食产量有着明显的重要性。信阳234作为新优小麦品种,对信阳本地有着超强适应性,在小麦... 信阳作为农业大市,由于当地政府追求农业经济效率,实行“压麦仰油”等农业政策,致使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因此,提高小麦单产对保持信阳粮食产量有着明显的重要性。信阳234作为新优小麦品种,对信阳本地有着超强适应性,在小麦增产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234 麦区 小麦品种 应用 农业政策 经济效率 播种面积 粮食产量 大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小麦与普通小麦配粉粘度参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晨阳 扶定 +3 位作者 郭天财 周国勤 贺德先 马冬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8-583,共6页
研究了2个糯小麦和2个普通小麦品种面粉及其配粉的粘度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糯麦粉与普通小麦粉粘度参数存在较大差异:面粉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反弹值均以普通小麦粉较大,差异达1%显著水平;峰值粘度以普通麦粉较大,但与糯麦1号差... 研究了2个糯小麦和2个普通小麦品种面粉及其配粉的粘度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糯麦粉与普通小麦粉粘度参数存在较大差异:面粉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反弹值均以普通小麦粉较大,差异达1%显著水平;峰值粘度以普通麦粉较大,但与糯麦1号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稀懈值则以糯麦粉较大,差异达1%显著水平.随着添加糯麦粉比例的增加,配粉处理的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反弹值呈显著下降趋势,峰值粘度表现为先降低而后升高,稀懈值则呈明显上升趋势,糊化温度升高但变幅较小.配粉糊化特性的变化趋势与添加的糯小麦品种类型关系密切,糯麦1号配粉与糯麦2号配粉的变化特征明显不同;以豫农949与糯麦1号配粉效果最优,有利于改善面奈品质,新麦18号与糯麦1号次之,糯麦粉添加比例以10%~2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普通小麦 配粉 粘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申进文 冯雅岚 +4 位作者 庄庆利 余海尤 张彪 王震 麻兵继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2,共3页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子实体和菌丝体中提取得到的高分子葡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等活性。采用热水浸提法对香菇939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香菇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诸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是...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子实体和菌丝体中提取得到的高分子葡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等活性。采用热水浸提法对香菇939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香菇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诸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是提取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热水提取的最佳参数:提取温度60℃、料液比(g/mL)1:10、提取时间1h。利用此工艺提取多糖得率为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毛虫和茶细蛾性诱剂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盛忠雷 王晓庆 +5 位作者 彭萍 赵丰华 姚学坤 毛迎新 胡翔 林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75-1778,共4页
应用茶毛虫、茶细蛾性引诱剂在重庆、云南、河南、湖北等省茶区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分别对茶毛虫(♂)、茶细蛾(♂)具有较强的引诱活性。通过在重庆和河南的茶园调查显示,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茶毛虫幼虫数量平均下降79... 应用茶毛虫、茶细蛾性引诱剂在重庆、云南、河南、湖北等省茶区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分别对茶毛虫(♂)、茶细蛾(♂)具有较强的引诱活性。通过在重庆和河南的茶园调查显示,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茶毛虫幼虫数量平均下降79.81%、76.83%;在重庆地区,第2、3代茶细蛾每平方米幼虫比空白对照区平均下降了98.67%。性引诱剂的应用,减少了靶标害虫的田间落卵量以及后代幼虫的数量,防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茶细蛾 性诱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法对亚麻籽油的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振山 张丽霞 +1 位作者 李栋 吴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2-64,68,共4页
本文以亚麻籽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对亚麻籽油DSC曲线和TG曲线的影响,并分别根据DSC曲线和TG曲线对亚麻籽油的氧化进行了动力学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亚麻籽油DSC曲线和TG曲线的形状和氧化起始温度均有显著影响,利用... 本文以亚麻籽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对亚麻籽油DSC曲线和TG曲线的影响,并分别根据DSC曲线和TG曲线对亚麻籽油的氧化进行了动力学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亚麻籽油DSC曲线和TG曲线的形状和氧化起始温度均有显著影响,利用TGA技术和DSC技术求解出的亚麻籽油氧化活化能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TG曲线 DSC曲线 动力学 氧化初始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措施对信阳毛尖茶园土壤微生物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庆松 刘松虎 赵海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55,共3页
研究了稻草和白三叶不同覆盖处理下信阳毛尖茶园的土壤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清耕对照相比,覆盖处理后,土壤微生物量C、N、P的含量均显著增加,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说明稻草覆盖处理与白三叶覆盖处理均能增加土壤... 研究了稻草和白三叶不同覆盖处理下信阳毛尖茶园的土壤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清耕对照相比,覆盖处理后,土壤微生物量C、N、P的含量均显著增加,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说明稻草覆盖处理与白三叶覆盖处理均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有利于C、N、P等元素在土壤中循环转化,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茶园 覆盖措施 微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科技创新 促进信阳茶业发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桂义 吕立哲 +2 位作者 胡孔峰 刘晓娜 孙慕芳 《中国茶叶》 2004年第6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金奖 茶业发展 国家质量奖 博览会 科技创新 商业 茶素 茶叶品质 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杂3号油菜优化施肥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晓娜 徐其斌 +1 位作者 郑传德 刘晓燕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3期13-15,共3页
通过对华杂3号油菜的氮、磷、钾、硼施用量的研究,找出了对华杂3号油菜产量影响较大的试验因子是亩施氮量、施磷量和施硼量。并利用频数分析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华杂3号油菜在淮南稻区亩产200kg以上的优化施肥模型... 通过对华杂3号油菜的氮、磷、钾、硼施用量的研究,找出了对华杂3号油菜产量影响较大的试验因子是亩施氮量、施磷量和施硼量。并利用频数分析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华杂3号油菜在淮南稻区亩产200kg以上的优化施肥模型及N、P、K、B适宜用量分别为纯N12.5~13.7kg/亩、P2O56.4~7.4kg/亩、K2O11.9~13.9kg/亩、B1.08~1.27kg/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华杂3号 数学模型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的药理与临床作用研究述略 被引量:32
18
作者 渠桂荣 张倩 李彩丽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1期1810-1811,共2页
对构树的果实、根皮、叶及乳汁的药理和临床作用进行了综述。构树原果汁具有较高的超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歧化酶活性 ,这说明构树果汁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关键词 构树 药理作用 临床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保优制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正元 李宇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研究了施氮量 (X1)、施磷量 (X2 )、施硼量 (X3)、密度 (X4 )和行比 (X5)对优质杂交油菜制种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制种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施氮量和父母本行比 ,各因子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 :X1>X5>X4 >X3>X2 ;各因... 研究了施氮量 (X1)、施磷量 (X2 )、施硼量 (X3)、密度 (X4 )和行比 (X5)对优质杂交油菜制种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制种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施氮量和父母本行比 ,各因子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 :X1>X5>X4 >X3>X2 ;各因子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运用频数分析法在计算机上模拟寻优 ,得出优质双低杂交油菜制种产量达到 90 0kg/hm2 以上的综合农艺措施 :施氮量 99.95~10 1.74kg/hm2 ,施磷量 6 6 .2 1~ 87.10kg/hm2 ,施硼量 2 5 .80~ 2 8.5 0kg/hm2 ,密度 2 0 .39万~2 2 .2 4万株 /hm2 ,父母本行比 2∶2 ,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制种 模拟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消长动态研究初报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正元 李宇峰 赵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08-2009,共2页
微粉数量在不同不育系之间、不同播期之间、不同开花时期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着播期推迟,不育系的微粉下降速率不同,以华油1087的微粉下降速度最快。秦油2号和郑杂4号的微粉量较多,与开花前0℃以上的积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油菜 微粉 消长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