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南关镇董家岭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1
作者 李红艳(文/图) 行增奇(文/图) 张睿(文/图)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3-I0004,共2页
1.概况董家岭村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汾河西岸吕梁山脉的一个山坳中,村内层层叠叠的窑洞民居分布于黄土坡上,规模宏大,形制完整,展示了雄浑壮观的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被誉为“黄土高坡上的布达拉宫”。该村位于山西... 1.概况董家岭村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汾河西岸吕梁山脉的一个山坳中,村内层层叠叠的窑洞民居分布于黄土坡上,规模宏大,形制完整,展示了雄浑壮观的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被誉为“黄土高坡上的布达拉宫”。该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城西南约20 km处,隶属南关镇,历史上曾作为进入吕梁山区的货品中转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梁山脉 董家岭村 黄土高原 汾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基多孔吸附剂的制备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霞 吕向菲 +5 位作者 孙道磊 周春雨 刘魁 安文强 邵帅 李洁滢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18-1823,共6页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传统处理方法处理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导致亟需开发经济高效的替代材料。以粘土基为材料的矿物多孔材料具有绿色环保,高效低价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传统处理方法处理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导致亟需开发经济高效的替代材料。以粘土基为材料的矿物多孔材料具有绿色环保,高效低价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系统分析近年来的研究文献,综述了以粘土基为材料的多孔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通过物理或化学的制备方法,可大幅提升对增大天然粘土矿物的孔体积和孔比表面积,证实该多孔吸附剂可高效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实现对废水的有效处理。粘土基多孔吸附剂制备方法多样化,但目前粘土基多孔吸附剂大多针对单一的污染物质,对在多种污染物质并存的情况下提升吸附效率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多孔吸附剂 吸附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回收贵金属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安文强 吕向菲 +2 位作者 王慧颖 刘魁 王霞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066,共6页
贵金属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可以从废弃物中溶解贵金属并回收。传统的冶金方法回收效率低,能耗高,环境危害严重,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毒害。介绍了基于湿法冶金的光催化回收贵金属技术。系统综述了不同光催化剂在二次资源中对金属的提取,无机... 贵金属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可以从废弃物中溶解贵金属并回收。传统的冶金方法回收效率低,能耗高,环境危害严重,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毒害。介绍了基于湿法冶金的光催化回收贵金属技术。系统综述了不同光催化剂在二次资源中对金属的提取,无机半导体材料由于带隙不同,对贵金属具有高的选择溶解性,通过改性能获得更高的浸出率。有机多孔材料灵活的设计调控和可修饰性致使其能大范围捕获光能,促进贵金属的溶解。当前,半导体光催化体系技术成熟,使得它在光催化回收贵金属的方法中独树一帜。因此,未来应该着重研究更高性能的光催化剂从不同种类的电子废弃物中高效回收贵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回收 光催化技术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轴压缩与CT扫描的矿渣固化土细观裂隙及损伤模型研究
4
作者 安然 蔡苏童 +3 位作者 张先伟 高浩东 姚淼 刘魁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5-1503,共9页
为探究荷载作用下矿渣固化土细观结构的演化特征,本文开展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原位计算机断层(CT)扫描试验,结合图像处理与三维(3D)重构技术提取了二维(2D)/三维裂隙的量化信息,借助裂隙体积参数表征了细观结构损伤变量,最后建立了细观损... 为探究荷载作用下矿渣固化土细观结构的演化特征,本文开展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原位计算机断层(CT)扫描试验,结合图像处理与三维(3D)重构技术提取了二维(2D)/三维裂隙的量化信息,借助裂隙体积参数表征了细观结构损伤变量,最后建立了细观损伤模型对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准确描述。结果表明: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矿渣固化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型特征,峰值应力为1.85 MPa;随轴向应变的增加,二维裂隙率和裂隙分布的离散程度不断提高;三维重构模型动态展现了矿渣固化土的开裂过程及主裂隙面的演化特征,三维裂隙率从初始的3.39%增加至破坏时的9.78%、其数值及裂隙连通度均与轴向应变呈对数型函数关系;试样的破坏伴随裂隙的萌发(ε=0%~0.2%)、快速扩展(ε=0.2%~1.5%)与基本稳定(ε=1.5%~2.0%)3个阶段;利用裂隙体积表征了结构损伤变量,由此建立的细观损伤模型形式较简单,参数易确定,且可准确预测矿渣固化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矿渣固化土破坏机制的多尺度分析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固化土 裂隙 CT扫描 应力-应变 细观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复合黄土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体铅离子研究
5
作者 曹军 陆毕帅 +2 位作者 吕向菲 刘魁 苑康泽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9-415,421,共8页
为了利用黄土物化特性构筑高效的水体重金属吸附剂,结合黄土三维孔隙结构和基团的吸附特性,通过对苯乙烯磺酸钠和丙烯酰胺的聚合反应在黄土颗粒表面构筑对污染物有高效吸附或配位能力的磺酸基和酰胺基团,在不同条件下对水体铅离子吸附... 为了利用黄土物化特性构筑高效的水体重金属吸附剂,结合黄土三维孔隙结构和基团的吸附特性,通过对苯乙烯磺酸钠和丙烯酰胺的聚合反应在黄土颗粒表面构筑对污染物有高效吸附或配位能力的磺酸基和酰胺基团,在不同条件下对水体铅离子吸附去除。结果表明,当吸附剂中黄土、对苯乙烯磺酸钠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6∶2∶1时,聚合物在黄土表面形成聚合物薄膜并保证了黄土的孔隙结构,该吸附剂对水中Pb^(2+)的去除率可达96.66%。其对铅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溶液pH为5,吸附剂用量为0.1 g,初始铅离子浓度为50 mg/L,吸附时间120 min,吸附温度298~323 K。结果表明,该吸附剂既保留了黄土的孔隙结构,又在黄土颗粒表面构筑了对铅离子有配位作用的功能基团,从而实现水体铅离子的高效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吸附剂 高分子聚合反应 铅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填方场地挖填结合区桩基础浸水试验研究
6
作者 李阳 刘魁 +1 位作者 刘双承 曹启增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4-801,共8页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化,西北黄土地区出现了大量高填方工程。人们普遍认为挖填结合区建筑适宜性差,致使国内在挖填结合区高层建筑物地基处理的研究方面几乎空白。本文通过西北地区最大的浸水试验(浸水试坑直径100 m),分析了黄土高填方...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化,西北黄土地区出现了大量高填方工程。人们普遍认为挖填结合区建筑适宜性差,致使国内在挖填结合区高层建筑物地基处理的研究方面几乎空白。本文通过西北地区最大的浸水试验(浸水试坑直径100 m),分析了黄土高填方场地挖填结合区桩-土-水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了地表水沿挖填交界面渗流最快,其次为挖方区,填方区最慢;发现了原状黄土以垂直入渗为主,重塑黄土以水平入渗为主;发现了填方区灌注桩受力主要靠侧摩阻力,挖填结合区灌注桩受力主要靠端阻力,挖填交界面附近存桩-土相对竖向位移存在“中性点”;提出了适用于挖填结合区用地规划、地基处理、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黄土高填方 挖填结合区 桩基础 浸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振动作用下上部正交综合管廊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迪 段旭 +3 位作者 刘武超 邹愈 董琪 叶万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1-1159,共9页
为揭示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上部正交管廊的动力响应规律,采用缩尺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利用激振电机模拟地铁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荷载,研究地铁隧道‑黄土地基‑综合管廊传播路径下地铁运行振动的传播规律及管廊结构的动态响应特征。试验... 为揭示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上部正交管廊的动力响应规律,采用缩尺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利用激振电机模拟地铁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荷载,研究地铁隧道‑黄土地基‑综合管廊传播路径下地铁运行振动的传播规律及管廊结构的动态响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地铁运行产生的振动由隧道顶部向上部土体传播的过程中表现出先骤减后缓慢减小的规律,加速度响应主要集中于隧道上部40 cm(原型4 m)区间,动态土压力则在隧道顶与其上部管廊垂直间距80 cm(原型8 m)全段均有较明显的响应。上部正交综合管廊顶、侧、底板与周围土体的动态接触压力响应明显,并且在相同振动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随着地铁振动荷载的增强,上部正交管廊的结构加速度响应逐步增强,而管廊结构与周围土体的动态接触土压力增长幅度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模型试验 地铁振动 动力响应 振动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组和龙马溪组典型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涛 方媛 +1 位作者 南亚林 姚尧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6-1185,共10页
页岩孔隙结构特征是反映其油气存储能力、流动能力和赋存状态的重要指标。为明确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典型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本文以重庆石柱、彭水地区的龙马溪组页岩和陕西宜君地区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高压压汞和N_2... 页岩孔隙结构特征是反映其油气存储能力、流动能力和赋存状态的重要指标。为明确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典型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本文以重庆石柱、彭水地区的龙马溪组页岩和陕西宜君地区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高压压汞和N_2吸附实验对3组页岩的孔隙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基于分形理论中的Brooks-Corey模型和FHH模型,对大孔(介孔+宏孔)和微孔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龙马溪组和延长组页岩的孔隙形态均为墨水瓶形和平行板狭缝形;(2)孔径分布均呈多峰分布。龙马溪组页岩含微孔、介孔和宏孔,而延长组页岩以介孔和宏孔为主;(3)延长组页岩孔隙度、孔体积和分形维数均小于其他两个地区。因此,延长组页岩孔隙结构较为单一且致密性较好。研究成果可为两地页岩气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孔隙结构 分形 延长组 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化千枚岩堆积层水分迁移规律及渗透特性
9
作者 曹琰波 张枭 +2 位作者 范文 南亚林 赵佳楠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5-569,F0002,共16页
千枚岩堆积层斜坡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巴山区,降雨入渗是诱发其发生滑动变形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强风化千枚岩堆积层的入渗规律及其渗透特性,通过开展5组不同岩块定向角和级配条件下的一维垂直渗透试验,基于湿润锋前进法分析了水分迁移规律... 千枚岩堆积层斜坡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巴山区,降雨入渗是诱发其发生滑动变形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强风化千枚岩堆积层的入渗规律及其渗透特性,通过开展5组不同岩块定向角和级配条件下的一维垂直渗透试验,基于湿润锋前进法分析了水分迁移规律及相关特性,重点研究了含水率与基质吸力的时程变化、湿润锋前进距离与速度的动态演化以及渗透系数的函数关系曲线。结果表明:(1)当岩块定向角为0°时,湿润锋前进速度显著低于岩块定向角为30°和60°时;(2)湿润锋前进速度受控于基质粒径及级配特征,渗透性随着岩块倾角的增大而增强,与细颗粒含量成显著负相关关系;(3)堆积层中细颗粒相对含量越高,其渗透能力越弱,反之则渗透能力越强;(4)湿润锋前进速度与时间成对数衰减关系,随着水分的入渗逐渐降低;(5)渗透系数在高基质吸力范围内表现为基质吸力越大,渗透系数越低,基质吸力减小时渗透系数趋于平稳。最后,采用Gardner渗透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该模型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枚岩 水分迁移 湿润锋 定向性 级配 渗透系数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作用下黄土介质损伤规律试验
10
作者 刘蕊 于渤 +5 位作者 邓龙胜 范文 汤冬 杜中东 宋方述 邹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0-582,共13页
为阐明爆炸作用下黄土介质损伤规律,在黄土场地开展现场爆炸试验,结合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爆炸后黄土中残留爆腔形貌、裂隙分布、压密范围、颗粒破碎等损伤特征,确定了爆炸作用下黄土介质的损伤分区和范围。结果表明:爆腔形状近似为两... 为阐明爆炸作用下黄土介质损伤规律,在黄土场地开展现场爆炸试验,结合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爆炸后黄土中残留爆腔形貌、裂隙分布、压密范围、颗粒破碎等损伤特征,确定了爆炸作用下黄土介质的损伤分区和范围。结果表明:爆腔形状近似为两端呈球面的圆柱面,半径为0.27~0.30 m,爆腔表面形成拉张裂隙,顶部裂隙呈放射状,中部裂隙沿药柱轴向平行分布,裂隙平均深度为0.14~0.20 m;爆腔周围土体干密度随距药柱轴线距离(爆心距)的增加迅速减小,当爆心距大于1.60 m时,土体不再发生压密;爆腔表面附近黄土在冲击波作用下发生显著的颗粒破碎,颗粒破碎后黄土的粒径级配密度曲线由双峰型转变为三峰型;颗粒相对破损率在距爆腔表面5~10 cm内迅速减小,爆腔中部附近土体颗粒破碎程度大于爆腔下部土体;爆心距在0.300 m以内的区域为爆腔范围,爆心距0.300~0.375 m的区域为颗粒破碎区,爆心距0.375~0.500 m的区域为压缩拉裂区,爆心距0.500~1.600 m的区域为压密塑性区,爆心距大于等于1.600 m的区域为弹性区;在冲击波作用范围内黄土介质损伤消耗的能量占爆炸能量的23%~27%,颗粒破碎区消耗的能量占总消耗能量的8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黄土 爆炸 损伤 裂隙 压密 颗粒破碎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自适应滤波强化结构特征的多模态遥感影像匹配方法
11
作者 俞晓飞 俞校飞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2,共8页
针对多模态遥感影像中存在的严重非线性辐射畸变与几何差异,导致同名点匹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自适应滤波强化结构特征的多模态遥感影像匹配方法。首先,采用形状自适应滤波方法构建尺度空间,以解决尺度变化问题,同时更好... 针对多模态遥感影像中存在的严重非线性辐射畸变与几何差异,导致同名点匹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自适应滤波强化结构特征的多模态遥感影像匹配方法。首先,采用形状自适应滤波方法构建尺度空间,以解决尺度变化问题,同时更好地保留影像的结构特征;然后,基于多尺度、多方向的梯度信息,构建自适应权重特征图,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特征点描述子;最后,结合全局搜索与局部优化相结合的匹配策略,提高匹配结果的精度与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模态遥感影像匹配中取得了优异的性能,明显优于RIFT、HOWP、WSSF以及POS-GIFT等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遥感影像 形状自适应滤波 结构特征 自适应权重特征图 多策略约束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效应对水库边坡滑带土抗剪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刘魁 姚淼 +2 位作者 李曦涛 王占高 安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03,共4页
为探究水库边坡的滑带土湿化效应,以华南红层区的边坡滑带土为例,开展不同饱和度下的三轴剪切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剖析滑带土强度衰减和边坡稳定性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固结围压下,滑带土应力—应变曲线为硬化型;随着湿化饱和度的... 为探究水库边坡的滑带土湿化效应,以华南红层区的边坡滑带土为例,开展不同饱和度下的三轴剪切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剖析滑带土强度衰减和边坡稳定性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固结围压下,滑带土应力—应变曲线为硬化型;随着湿化饱和度的增加,三轴抗剪强度指标呈衰减趋势;滑带土的强度软化系数与饱和度呈指数型函数关系,粘聚力的软化效应强于内摩擦角;随着饱和度增加,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逐步降低,滑带土的湿化效应是造成边坡失稳破坏的潜在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边坡 滑带土 湿化 抗剪强度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