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区浅埋综合管廊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段旭 刘武超 +3 位作者 邹愈 胡兆江 董琪 叶万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16-1725,共10页
近年来,为解决路面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等问题,多地规划建设了城市综合管廊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由于城市综合管廊常布设于机动车道下方且埋深较浅,为揭示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浅埋综合管廊及周围黄土路基的动力响应规律,设计制作1∶10的... 近年来,为解决路面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等问题,多地规划建设了城市综合管廊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由于城市综合管廊常布设于机动车道下方且埋深较浅,为揭示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浅埋综合管廊及周围黄土路基的动力响应规律,设计制作1∶10的缩尺物理模型,采用半正弦波模拟不同强度的车辆动荷载来研究车辆动荷载作用下管廊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加速度、土压力和应变的动态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浅埋管廊结构的振动响应频率集中在76.62~110.76 Hz(对应原型10.72~15.51 Hz),车辆动荷载频率主要以低频为主。管廊顶板的加速度响应峰值分别是侧壁、底板的9.1和29.9倍(80 kN工况),且随着车辆动荷载强度的提高线性增长。车辆动荷载幅值超过80 kN(8.16 t轴重)后管廊顶与上覆盖土体间的动土压力作用响应显著增强,管廊侧壁与土体接触面上的动态土压力峰值约为顶板部位的39.8%~61.8%,而管廊底板与下部土体的接触压力变化幅度微弱。随着车辆动荷载强度的增大管廊顶板、侧壁的动态应变响应增幅明显,在顶板与侧壁掖角部位出现一定的应力集中现象,并表现出轻微的不对称变形特征,在城市浅埋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中应加强对上部车辆动荷载影响的考量。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综合管廊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车辆动荷载 动力响应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黄土变形特性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4
2
作者 黄雪峰 孔洋 +2 位作者 李旭东 马龙 杨宝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7-44,共8页
黄土高填方成为岩土工程领域新的研究课题,研究前景非常可观。针对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方工程做了大量的室内压缩固结试验和增湿变形试验,讨论了压实黄土的变形特性,构造了压实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最佳拟合模型,并且利用试验数据对百米高... 黄土高填方成为岩土工程领域新的研究课题,研究前景非常可观。针对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方工程做了大量的室内压缩固结试验和增湿变形试验,讨论了压实黄土的变形特性,构造了压实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最佳拟合模型,并且利用试验数据对百米高填方在不同压实度条件下的压缩固结变形量及增湿变形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各种变形量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1)压实黄土在侧限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用Gunary模型拟合;(2)压实黄土在低压实度时低压下产生湿陷变形,高压不产生,中等压实度时低压下不产生湿陷性变形,但高压产生;随着压实度的继续增大,低压及高压下均不产生压实黄土的湿陷性变形;(3)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利用试验数据对百米高填方在不同压实度下的工后沉降量进行预测,可指导现场施工并检验施工质量;(4)压实黄土压实度越高,总变形量越小,遇水增湿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比例越大,压缩固结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比例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填方 高压固结 变形特性 Gunary模型 割线模量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地区黑沙蒿生长特征及护坡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许锐 郭璐 +1 位作者 李寻昌 董琪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24,共6页
研究目的:黑沙蒿是黄土边坡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优良树种,研究黑沙蒿在黄土边坡植被群落结构中的生长特征,对黄土边坡稳定性及生态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延安地区黄土边坡主要优势植物黑沙蒿的调查,通过植物科属分布及密度、黑沙蒿... 研究目的:黑沙蒿是黄土边坡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优良树种,研究黑沙蒿在黄土边坡植被群落结构中的生长特征,对黄土边坡稳定性及生态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延安地区黄土边坡主要优势植物黑沙蒿的调查,通过植物科属分布及密度、黑沙蒿在边坡植被群落结构中的生长特征以及Simpson指数等分析,研究黑沙蒿的护坡效应,为延安地区黄土边坡复合型生态防护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论:(1)延安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基本符合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边坡植被组成特征;(2)黑沙蒿由于耐寒耐旱及适生性强,成为延安地区黄土边坡主要植物物种;(3)随着坡度增大和土壤湿度降低,黑沙蒿数量相应减少,但优势度相应增大;(4)基于黑沙蒿护坡效应的分析,提出了各坡度下适宜的初期护坡植物物种及相应的工程结构措施;(5)本研究成果可为西北黄土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沙蒿 黄土边坡 生长特征 护坡效应 植被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湿陷微观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4
作者 范文 魏亚妮 +2 位作者 于渤 邓龙胜 于宁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156,共13页
黄土特有的湿陷性使其具有遇水软化和工程扰动的强致灾特性,从根本上认清黄土的湿陷机理,是解决黄土地区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问题的迫切需求。文章搜集整理黄土湿陷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从黄土的胶结物组成、性质及胶结方式,微结构特征和... 黄土特有的湿陷性使其具有遇水软化和工程扰动的强致灾特性,从根本上认清黄土的湿陷机理,是解决黄土地区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问题的迫切需求。文章搜集整理黄土湿陷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从黄土的胶结物组成、性质及胶结方式,微结构特征和颗粒间作用力等三个方面归纳总结黄土湿陷微观机理的研究现状。通过实例分析初步探讨了延安新区马兰黄土的湿陷机理。结果表明:(1)黄土的微结构特征回答了黄土“如何湿陷”的问题,颗粒间胶结物组成、性质及胶结方式以及颗粒间作用力直接回答了黄土“为何湿陷”的问题;(2)延安新区马兰黄土中大于23μm的镶嵌孔隙为湿陷提供主要空间,黏土胶结的水化膨胀是引起颗粒间强度降低、发生湿陷的主要原因之一;(3)目前黄土湿陷机理研究仍不够系统、深入,一些湿陷现象仍缺乏合理的解释,由此认为高精度的三维表征是黄土微结构研究的基础,水、力作用下微结构的高精度动态演化观测,以及黄土中胶结物的组成、性质及胶结方式的精细化研究,是理解黄土“如何湿陷”和“为何湿陷”的重要途径;(4)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类型黄土的微观信息数据库,通过数理分析及人工智能等方法,明确单一要素对宏观湿陷行为的控制作用,同时构建考虑主要微观要素的理论模型,预测不同条件下的宏观湿陷行为。以上研究将对深入理解黄土湿陷机理、建立黄土湿陷微观要素与宏观行为的定量联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湿陷机理 黄土微结构 胶结物 黏土矿物 颗粒间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磊 胡国辉 秦仕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7-246,共10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的力学特性及纤维加筋机理,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数值分析模型,同时基于Python语言对ABAQUS建模进行了二次开发,按纤维与干土质量的百分比0、0.05%、0.10%、0.15%、0.20%、0.25%、0.30...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的力学特性及纤维加筋机理,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数值分析模型,同时基于Python语言对ABAQUS建模进行了二次开发,按纤维与干土质量的百分比0、0.05%、0.10%、0.15%、0.20%、0.25%、0.30%、0.35%和0.60%,考虑了不同纤维长度和分布模式的影响,建立了一系列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的无侧限抗压试验数值分析模型,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探讨了纤维加筋机理。结果表明:(1)采用筋土分离的方法,在ABAQUS中基于Python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可实现纤维加筋土模型的简化建立,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相符;(2)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可以显著提高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减少土体的侧向鼓胀变形量,纤维掺量、长度和分布模式对土体强度和侧向鼓胀变形量均具有一定影响;(3)纤维加筋机理与纤维在土体中的受力特征有关,通过对不同掺量、长度和分布模式的纤维在土体中受力特征的分析,可以解释其对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筋土分算 纤维加筋土 数值模拟 加筋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湿减湿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郅彬 郭洁 +3 位作者 彭敏 张新蕾 吴长炎 陈文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273-276,287,共5页
黄土湿陷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狭义浸水饱和后的最终沉降量;但实际工程中常遇到的是不同增湿减湿含水率产生的广义湿陷,所以研究不同增湿减湿含水率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通过验测定由同一土桶制备的原状、增湿和减湿试样的含... 黄土湿陷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狭义浸水饱和后的最终沉降量;但实际工程中常遇到的是不同增湿减湿含水率产生的广义湿陷,所以研究不同增湿减湿含水率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通过验测定由同一土桶制备的原状、增湿和减湿试样的含水率、湿陷系数和压缩量,并结合现有相关理论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得出不同含水率的增湿、减湿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湿陷系数随增湿后含水率的增大而有明显的减小,初始含水率较低比初始含水率较高对湿陷性影响大;试验所取土样的峰值压力为100 k Pa左右,增湿界限含水率大概为26%;在相同条件下,增湿减小了黄土的湿陷量,却增大了压缩量;减湿减小了黄土的压缩量却增大了湿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湿 减湿 黄土 湿陷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理论在舟曲南屿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光玲 郭瑞 +3 位作者 顾箭峰 李军 郭鸿 陈能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6,共7页
为分析不同因素对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的影响程度,基于对舟曲南屿沟泥石流灾害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总结和分析,利用灰色理论分析了泥石流灾害危险性与影响因素间关联程度,并建立了其预判模型。结果表明:沟岸坡度、沟道堵塞程度及冲淤变幅,沟... 为分析不同因素对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的影响程度,基于对舟曲南屿沟泥石流灾害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总结和分析,利用灰色理论分析了泥石流灾害危险性与影响因素间关联程度,并建立了其预判模型。结果表明:沟岸坡度、沟道堵塞程度及冲淤变幅,沟道平均纵坡降和长度,沟道内植被覆盖率、流域面积及人口密度,松散固体物源量和灾害点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较接近;相同区域内不同沟道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程度受沟岸坡度、沟道堵塞程度、冲淤变幅、沟道平均纵坡降及长度等因素影响显著;基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建立了泥石流灾害易发程度预估模型,其能够为区域内泥流灾害防治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泥石流灾害 灰色理论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质滑坡格构锚杆抗滑机制及受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韩冬冬 门玉明 胡兆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89-1194,1202,共7页
通过滑坡防治格构锚固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土质滑坡格构锚杆体系在坡顶荷载下的变形和位移,揭示了格构锚杆的抗滑机制,探讨了锚固力与坡体位移及锚杆变形的关系,提出了极限锚固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滑坡滑动时,格构梁与坡体整体... 通过滑坡防治格构锚固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土质滑坡格构锚杆体系在坡顶荷载下的变形和位移,揭示了格构锚杆的抗滑机制,探讨了锚固力与坡体位移及锚杆变形的关系,提出了极限锚固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滑坡滑动时,格构梁与坡体整体发生旋转滑移,锚杆在滑面处发生了弯曲变形,处于弯曲和轴向拉伸组合变形状态;格构锚杆的抗滑作用表现为锚杆在滑面处的抗剪抗滑和锚杆格构梁的挡土阻滑;格构锚杆的极限锚固力由初始预应力、锚杆弯曲变形引起锚拉力、坡体位移引起锚拉力三部分组成,可通过公式P=k△l+P0计算。该研究结果可为格构锚固体系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滑坡 格构锚杆 抗滑机制 锚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群桩预支护高陡边坡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段旭 高洁 +1 位作者 门玉明 董琪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4-250,共7页
山区房建工程中常通过开挖边坡拓展用地空间,对于存在潜在滑动面的高边坡进行削坡处理会降低坡体安全系数,诱发滑坡灾害,造成财产与人员损失。开展微型群桩支护高边坡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微型群桩在高陡边坡支护中的受力变形状态。试验... 山区房建工程中常通过开挖边坡拓展用地空间,对于存在潜在滑动面的高边坡进行削坡处理会降低坡体安全系数,诱发滑坡灾害,造成财产与人员损失。开展微型群桩支护高边坡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微型群桩在高陡边坡支护中的受力变形状态。试验结果表明:钢管微型群桩对高陡边坡的支护效果较好,未支护时坡体在削坡完成后沿预设滑面滑动破坏,采用微型群桩支护后削坡过程高边坡变形被有效抑制,坡体由不稳定状态提高至安全系数1.5。三排桩的受力分布规律相近,抗滑段土压力成倒三角分布,滑面以上20cm土体推力最为集中。由于第一排桩间无法形成有效土拱作用,第二排桩体受力明显,一至三排桩抗滑段的受力分配比例约为1.3∶2∶1。试验结果为山区高边坡的预支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开挖 微型桩 模型试验 受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统一强度理论的黄土二元介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杭州 熊光东 +3 位作者 郭彤 廖红建 蒲明 韩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3-57,共5页
针对饱和黄土的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引入统一强度理论,确定了应力不变量形式的统一屈服准则。分析了黄土的强度构成,解释了黏聚强度和摩擦强度变形中发挥过程,结合二元介质模型基本理论,确定了黄土的胶结元和摩擦元两种参考介质的模型以... 针对饱和黄土的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引入统一强度理论,确定了应力不变量形式的统一屈服准则。分析了黄土的强度构成,解释了黏聚强度和摩擦强度变形中发挥过程,结合二元介质模型基本理论,确定了黄土的胶结元和摩擦元两种参考介质的模型以及破损参数,采用等效应变原理,建立了黄土的二元介质本构模型,并分析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采用黄土的三轴试验对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进行验证,并与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所建立二元介质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介质模型 黄土 统一强度理论 强度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黄土的湿陷性与微观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征征 高晓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9-327,共9页
黄土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需要在黄土地区展开。黄土的特殊性质导致其具有水敏感性,这种水敏感性的典型表现便是湿陷;而黄土的湿陷与其微结构的变形过程紧密相关。以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在反... 黄土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需要在黄土地区展开。黄土的特殊性质导致其具有水敏感性,这种水敏感性的典型表现便是湿陷;而黄土的湿陷与其微结构的变形过程紧密相关。以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在反复湿陷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含水量、不同湿陷次数的重塑黄土试样进行CT扫描与电镜扫描等微观试验,结合IPP图像处理软件对微观试验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到重塑黄土湿陷性与其微结构的关系。认为:(1)黄土的自重湿陷系数主要受其含水量的影响,即含水量越小,越容易湿陷;且当含水量为6%时试样具有二次湿陷性;不同含水量的试样随着湿陷次数的增加,湿陷系数逐渐减小,且经过3次湿陷后其自重湿陷系数均趋于一个稳定的值;(2)随着湿陷次数的增加,土体中大的团粒与大孔隙逐渐消失,土体密度逐渐均匀,颗粒丰度逐渐变大,孔隙颗粒面积比逐渐减小,颗粒定向角度逐渐趋于水平;(3)黄土发生湿陷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浸润或溶滤作用导致其结构强度的弱化,使大的团粒逐渐崩解成小颗粒填充到孔隙中造成土体压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黄土 湿陷性 微结构 团粒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围垦区深厚软基路堤同体式刚柔组合桩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学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1-308,共8页
刚柔组合桩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基技术,是将刚性桩与柔性桩组合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的桩型。依托台州港临海(头门)港区疏港公路试验段,针对大直径双向水泥搅拌桩与预应力管桩同体组合的刚柔组合桩,对刚柔组合桩的桩身轴力、桩... 刚柔组合桩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基技术,是将刚性桩与柔性桩组合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的桩型。依托台州港临海(头门)港区疏港公路试验段,针对大直径双向水泥搅拌桩与预应力管桩同体组合的刚柔组合桩,对刚柔组合桩的桩身轴力、桩土荷载分担比、地表沉降、深层水平位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排水固结法、水泥搅拌桩和直接堆载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刚柔组合桩中大直径柔性桩的荷载传递机制区别于其单独采用,桩体通长承载性能均得到充分发挥,且其设置方式有效减少了刚性芯桩的负摩阻力;(2)路堤填筑初期荷载主要由桩间土承担,且填筑期内桩间土压力逐渐向刚柔组合桩转移,然而路堤荷载较小时,荷载转移不明显;(3)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小,且沉降收敛快,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堤填筑期,刚性芯桩桩端沉降占总沉降的比例达6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围垦区 刚柔组合桩 软基 复合地基 桩身轴力 侧向变形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氧化弱膨胀土的剪切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13
作者 南亚林 郭鸿 +1 位作者 陈栋梁 陈文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105,共9页
膨胀土体材料在大气环境下自然氧化,其黏粒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颗粒结构将发生变化。通过XRF成分检测及室内土工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围压条件下原状土样与氧化土样的剪切变形破坏规律,用硬化系数量化分析了土样从压缩硬化过渡到压剪... 膨胀土体材料在大气环境下自然氧化,其黏粒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颗粒结构将发生变化。通过XRF成分检测及室内土工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围压条件下原状土样与氧化土样的剪切变形破坏规律,用硬化系数量化分析了土样从压缩硬化过渡到压剪混合破坏模态的非线性软化特征。结果表明:原状土样氧化后抗剪指标有所增强,内摩擦角变化是抗剪强度增加的关键因素。原状土样和氧化土样的剪切破坏机制较为复杂,在试验设定加载条件下,可能发生鼓曲状压缩、硬化压缩、压剪混合或剪切滑移等各类破坏模态。硬化系数可对土样加载过程中的剪切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进行量化,体现压缩硬化向压剪混合及剪切软化破坏模态过渡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可为膨胀土氧化效应研究及其土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膨胀土 大气氧化 化学成分 破坏模态 硬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梁峁区高填方地基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董琪 李阳 +1 位作者 段旭 常园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9-314,共6页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陕北黄土高原梁峁区三四线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填方工程,陕北大孔隙黄土与特殊地形地貌共同作用下引起建筑物地基发生严重不均匀沉降,导致上部结构开裂甚至失稳垮塌,危及人身与财产安全。为了全面分析梁峁区高填方...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陕北黄土高原梁峁区三四线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填方工程,陕北大孔隙黄土与特殊地形地貌共同作用下引起建筑物地基发生严重不均匀沉降,导致上部结构开裂甚至失稳垮塌,危及人身与财产安全。为了全面分析梁峁区高填方地基变形规律,课题组在陕北黄土高原某梁峁区填方场地选取了西北地区最大的试验场(直径超过90m),通过原位监测对高填方地基地应力、含水率以及地基沉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黄土填方地基含水率随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深度,并发现黄土高填方地基中存在"土拱"现象,总结出沉降与填方高度的关系。利用三维数值模拟反演分析推测出高填方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对上部结构作用下地基变形规律进行了预测,为类似黄土地区高填方工程设计及其变形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梁峁区 高填方 地基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划分对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蔺晓燕 杨泽 +2 位作者 李萍 杨永辉 李同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6-80,共5页
以山西临汾—吉县高速公路地区坡度为45°,坡高为100 m的黄土高边坡为例,进行不同地层分层方法研究。利用SLOPE/W软件建立了4种分层方法模型,采用极限平衡法Morgenstern-Price法求解不同模型的稳定系数,探求不同地层分层方法对黄土... 以山西临汾—吉县高速公路地区坡度为45°,坡高为100 m的黄土高边坡为例,进行不同地层分层方法研究。利用SLOPE/W软件建立了4种分层方法模型,采用极限平衡法Morgenstern-Price法求解不同模型的稳定系数,探求不同地层分层方法对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影响,以获得最优地层划分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地层划分方法计算所得的稳定系数有一定差异,随着分层数的增加,稳定系数越大,边坡稳定性越好。经综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按照地质时代划分黄土地层的方法能够满足建设工程领域的研究需求,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且较少的工作量能够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这对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计算和分析更具有工程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高边坡 地层划分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沟壑高填方工后12个月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董琪 段旭 +1 位作者 李阳 常园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5,105,共8页
为研究黄土沟壑高填方工后沉降变形规律,选取最大填筑厚度38 m典型黄土沟壑高填方场地,设计立体的沉降监测方案,对工后的地表沉降以及原始地基沉降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不同原始路基坡型在工后12个月时间里地表沉降和原始地基沉降发展的规... 为研究黄土沟壑高填方工后沉降变形规律,选取最大填筑厚度38 m典型黄土沟壑高填方场地,设计立体的沉降监测方案,对工后的地表沉降以及原始地基沉降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不同原始路基坡型在工后12个月时间里地表沉降和原始地基沉降发展的规律,取得以下结论:黄土沟壑高填方在不同位置工后沉降的组成不同,填筑体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工后沉降与填筑体厚度有直接关系,原始坡形陡的位置工后沉降量较大,并通过拟合得出填筑体自身工后沉降发展曲线,为黄土地区高填方场地的变形规律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高填方 工后沉降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挖填场地桩筏基础承载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原兴霞 程辉 +2 位作者 门玉明 高洁 李凯玲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154-161,共8页
为充实黄土地区挖填结合场地桩筏基础物理模型试验的相关结论,应用FLAC3D数值分析工具对分级荷载作用下跨越黄土挖填结合区的桩筏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黄土地区挖填结合场地桩筏基础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并综合部分模型试验结果,... 为充实黄土地区挖填结合场地桩筏基础物理模型试验的相关结论,应用FLAC3D数值分析工具对分级荷载作用下跨越黄土挖填结合区的桩筏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黄土地区挖填结合场地桩筏基础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并综合部分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黄土地区挖填结合场地的桩筏基础桩基承载性状均为端承摩擦桩,且挖方区和挖填结合区灌注桩的承载性能优于填方区灌注桩;黄土挖填结合区由于土层工程性质差异以及填土厚度不均,在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差异沉降,造成筏板下地基土出现"葫芦瓢"形的沉降特征,引起筏板的挠曲变形,不仅使筏板自身产生较大的弯矩,也对下部桩基的弯矩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地区挖填结合场地的桩筏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挖填结合区 桩筏基础 内力 变形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黄土水分入渗规律及渗透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镇飞 倪万魁 +3 位作者 王熙俊 苑康泽 潘登丽 刘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104,共8页
为了研究压实黄土中的水分垂直入渗规律和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在实验室内利用一维土柱垂直入渗模型试验装置,对两组压实黄土土柱试样分别进行了常水头入渗和降雨入渗试验。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常水头入渗试验中,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前... 为了研究压实黄土中的水分垂直入渗规律和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在实验室内利用一维土柱垂直入渗模型试验装置,对两组压实黄土土柱试样分别进行了常水头入渗和降雨入渗试验。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常水头入渗试验中,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前进距离都随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形式增长,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前进距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入渗率在入渗初期最大,之后随入渗时间而快速降低,并在土柱试样底部出水以后达到稳定,且与湿润锋前进距离呈反比关系。(2)降雨入渗试验中,得到两组试样入渗过程中土-水特征曲线数据,分别用van Genuchten模型和Fredlund-Xing模型对两组试样进行了特征曲线拟合。并利用瞬时剖面法处理了入渗过程中水分和水势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得到两组试样的非饱和渗透系数,并拟合得到非饱和渗透系数与体积含水率之间的指数函数关系式。同时,采用van Genuchten和Fredlund等渗透系数模型分别对两组试样的非饱和渗透系数进行预测,通过对比模型预测结果和瞬时剖面法实测值,发现van Genuchten渗透系数模型预测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黄土 垂直入渗 瞬时剖面法 土-水特征曲线 非饱和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土-水特性和微观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光 范文 +2 位作者 于宁宇 姜程程 陶宜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65-374,共10页
为探究秦巴山区土−石混合体土−水特性和微观结构的相关性,分别对不同孔隙比、含石量的土−石混合体开展非饱和入渗试验和压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压实度、低含石量下土−石混合体土−水特性曲线明显高于低压实度、高含石量土−水特性曲线... 为探究秦巴山区土−石混合体土−水特性和微观结构的相关性,分别对不同孔隙比、含石量的土−石混合体开展非饱和入渗试验和压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压实度、低含石量下土−石混合体土−水特性曲线明显高于低压实度、高含石量土−水特性曲线;影响土−石混合体土−水特性的孔隙孔径在小于200μm范围内;含石量较低时,提高压实度造成孔隙向低孔径范围集中,使得土−水特性曲线在该孔径范围变陡;含石量较高时,提高压实度主要压缩大孔径孔隙(d>80μm),对小孔径孔隙的影响较小,使其土−水特性曲线较为一致。密实度较高时,增加含石量造成土−石混合体的孔隙分布更为均匀,土−水特性曲线由陡峭变为平缓;当密实度较低时,不同含石量下其小孔隙部分结构差异较小,土−水特性曲线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含石量 孔隙比 土−水特征曲线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酸钙掺量压实黄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边瑞 刘海松 +2 位作者 王海曼 黄绵松 刘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66-1573,共8页
为探讨碳酸钙改良黄土强度和湿陷性的可行性,针对陕西洛川黄土抗剪强度和湿陷特性,采用0、5%、10%、20%和25%质量比的碳酸钙粉末掺入黄土的方式,进行固结慢剪试验和湿陷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良黄土试样的脆性随碳酸钙掺量增加而增大,当... 为探讨碳酸钙改良黄土强度和湿陷性的可行性,针对陕西洛川黄土抗剪强度和湿陷特性,采用0、5%、10%、20%和25%质量比的碳酸钙粉末掺入黄土的方式,进行固结慢剪试验和湿陷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良黄土试样的脆性随碳酸钙掺量增加而增大,当碳酸钙含量较低时,试样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为应变硬化型,碳酸钙掺量达到20%时应力-应变曲线呈软化型;在81%、87%、93%压实度下,不同掺量碳酸钙改良黄土的抗剪强度均显著提高,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着碳酸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对黄土湿陷性的改良效果与压实程度有关,湿陷系数随压实度的增大显著减小,达93%压实度时碳酸钙改良黄土试样的湿陷性全部消除。因此,使用碳酸钙进行黄土的改良,能够取得填筑黄土抗剪强度增大、湿陷性降低的显著效果,而且绿色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碳酸钙 压实度 抗剪强度 湿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