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1
作者 汪艳 冯熙康 +1 位作者 杜友良 王伯良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综述了目前锂离子蓄电池中常用正、负电极材料的特点 ,及电化学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正极材料包括层状结构的LiCoO2 、LiNiO2 以及尖晶石型LiMn2 O4 ;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焦炭、硬碳等碳材料以及锡基氧化物材料。通过对材料电化学性能... 综述了目前锂离子蓄电池中常用正、负电极材料的特点 ,及电化学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正极材料包括层状结构的LiCoO2 、LiNiO2 以及尖晶石型LiMn2 O4 ;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焦炭、硬碳等碳材料以及锡基氧化物材料。通过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比较 ,从商品化角度讨论了锂离子蓄电池电极材料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 负极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池的最新研究动态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建中 王保民 李昌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7期236-238,246,共4页
电子产品小型化、微型化、集成化是当今世界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微电池与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微芯片集成在一个衬底上 ,制成独立的微型电子系统———系统芯片 (SOC) ,已经不再遥远。介绍了国际上微型锌镍电池、微型固体电解质... 电子产品小型化、微型化、集成化是当今世界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微电池与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微芯片集成在一个衬底上 ,制成独立的微型电子系统———系统芯片 (SOC) ,已经不再遥远。介绍了国际上微型锌镍电池、微型固体电解质锂电池、微型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池 微型锌镍电池 微型锂电池 微型太阳电池 微型温差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池新型负极材料锂硼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宇 赵桂山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2-305,共4页
锂硼合金是近年国内外积极研制的一种物理混合物 ,作为热电池负极使用时 ,显示锂的电化学电位 ,电池放电过程中 ,参加反应的活性锂达到 1 0 0 %的库仑效率 ,使用温区为 40 0~ 60 0℃ ,提高了热电池比能量和输出功率 ,延长了放电时间。... 锂硼合金是近年国内外积极研制的一种物理混合物 ,作为热电池负极使用时 ,显示锂的电化学电位 ,电池放电过程中 ,参加反应的活性锂达到 1 0 0 %的库仑效率 ,使用温区为 40 0~ 60 0℃ ,提高了热电池比能量和输出功率 ,延长了放电时间。总结了锂硼合金的制备方法和电化学性质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其作为负极材料应用于热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通过与其它锂合金负极材料进行对比 ,说明其优越的电化学特性 ,以扩展锂硼合金在热电池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负极材料 锂硼合金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氢合金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建军 侯岩 刘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4-345,382,共3页
通过对贮氢合金的组分、熔炼、粉碎几个方面的实验研究 ,探讨了贮氢合金的制备工艺过程 ,分析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合金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熔化温度 14 0 0~ 15 5 0℃ ;熔化保持时间 10~ 15min ;
关键词 贮氢合金 制备工艺 MH-NI电池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Co型Ni(OH)_2的性能研究
5
作者 郭永泉 刘守兴 +2 位作者 潘岩 陈勃涛 陈开敏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4-325,343,共3页
制备了覆Co型的Ni(OH ) 2 ,并对原粉和包覆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包覆Co的Ni(OH ) 2 比原粉在电化学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覆Co能改善正极主反应充电效率 ,大大提高电极初始电容量 ,减缓衰降。包覆粉中Co化合物与Ni(OH) 2 颗粒结... 制备了覆Co型的Ni(OH ) 2 ,并对原粉和包覆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包覆Co的Ni(OH ) 2 比原粉在电化学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覆Co能改善正极主反应充电效率 ,大大提高电极初始电容量 ,减缓衰降。包覆粉中Co化合物与Ni(OH) 2 颗粒结合紧密 ,在将来的电池制作中 ,可使包覆粉在极片涂膏时 ,容易涂入更多的活性物质 ,即提高活性物质填充量 ,进而提高电池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电容量 碱性蓄电池 氢氧化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活化工艺及机理 被引量:20
6
作者 朱科 陈延禧 +2 位作者 韩佐青 张继炎 孙燕宝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7-268,325,共3页
通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三种活化工艺即恒流自然活化、恒流强制活化和变流强制活化的对比研究得出 :强制活化 (包括恒流强制活化和变流强制活化 )优于自然活化 ;在强制活化工艺中 ,变流强制活化优于恒流强制活化 ;而且变流强制活... 通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三种活化工艺即恒流自然活化、恒流强制活化和变流强制活化的对比研究得出 :强制活化 (包括恒流强制活化和变流强制活化 )优于自然活化 ;在强制活化工艺中 ,变流强制活化优于恒流强制活化 ;而且变流强制活化所用的时间相对于恒流强制活化及恒流自然活化均大大缩短 ,是一种比较好的活化方法 ;膜电极的活化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质子交换膜的加湿过程 ,而且是一个包括电子、质子、气体和水的传输通道的建立以及电极结构的优化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膜电极 活化工艺 变流强制活化 活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郝德利 韩立明 +2 位作者 薛金生 平晓山 刘崇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6-440,共5页
通过对近年来燃料电池专利的研究 ,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如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催化剂、电极和电极膜组件制备工艺、流场的设计模式等进行分析 ,简单介绍了聚合物电解质薄膜、高活性催化剂、高性能电极和电极... 通过对近年来燃料电池专利的研究 ,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如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催化剂、电极和电极膜组件制备工艺、流场的设计模式等进行分析 ,简单介绍了聚合物电解质薄膜、高活性催化剂、高性能电极和电极膜组件的制备工艺以及流场设计模式的发展和现状。指出提高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 ,降低电池的内阻是提高电池性能的基础 ,合理的流场设计模式是电池整体性能稳定的保障 ,各个因素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催化剂 电极 电极膜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冯熙康 王伯良 +1 位作者 陈爱松 杨清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3-65,共3页
锂离子蓄电池是一种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先进蓄电池 ,它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寿命长及无记忆效应等特点。 1991年以来 ,2Ah容量以下的电池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 8mm摄像机上获得广泛应用 ,其电性能和安全性能已被用户... 锂离子蓄电池是一种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先进蓄电池 ,它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寿命长及无记忆效应等特点。 1991年以来 ,2Ah容量以下的电池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 8mm摄像机上获得广泛应用 ,其电性能和安全性能已被用户所接受。国际上于 1995年开始对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进行研究 ,容量一般在 40~ 10 0Ah范围内 ,其主要目标是希望在航天、电动汽车及贮能设备中作为电源。目前电子十八研究所已经研制成功由 84只 5 5Ah圆柱形电池串联构成的电动汽车用电池组。该电池组和由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充电器组成的动力电源系统也已完成地面联试 ,其总比能量达 10 3Wh/kg ,最大输出功率约为 5 0kW。与二汽东风汽车研究所合作的车载试验将于 2 0 0 1年12月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系统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正极材料K_2FeO_4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武彩霞 夏天 汪继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0-364,共5页
超级铁化合物是铁的 6价态的化合物 ,由于其 3电子的还原特性 ,可以进行多电子还原 ,因此可提供较高的阴极容量。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超级铁化合物的研究情况 ;采用化学合成方法 ,合成出了纯度大于 95 %的K2 FeO4,并对材料合成过程中的... 超级铁化合物是铁的 6价态的化合物 ,由于其 3电子的还原特性 ,可以进行多电子还原 ,因此可提供较高的阴极容量。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超级铁化合物的研究情况 ;采用化学合成方法 ,合成出了纯度大于 95 %的K2 FeO4,并对材料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适合的合成温度条件 ;利用合成出的K2 FeO4与Zn电极配对组装成电池 ,考察了电池在碱性电解液中的电性能 ,结果显示该电池小电流平稳放电电压在 1.5V左右 ,放电比容量达到了 2 70mAh/g ,同时发现在K2 FeO4材料中添加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K2FeO4 制备 超级铁化合物 超铁酸钾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Ni电池和CdNi电池的内阻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谭玲生 吴宏钧 +4 位作者 刘雪省 张健 郝韦 于英浩 曲华春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05期139-141,149,共4页
对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镉镍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内阻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发现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镉镍电池的荷电态内阻小于放电态内阻 ,且镉镍电池的放电态内阻离散性较大。金属氢化物镍电池荷电态内阻随荷电量的变化存在最小值 ;金属... 对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镉镍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内阻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发现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镉镍电池的荷电态内阻小于放电态内阻 ,且镉镍电池的放电态内阻离散性较大。金属氢化物镍电池荷电态内阻随荷电量的变化存在最小值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镉镍电池在长时间放电态贮存过程中 ,电池内阻都会增加 ,镉镍电池的内阻增加更明显 ,且离散性更大 ;但电池经过充放电活化后 ,电池内阻可大大降低。同批次生产的相同规格的电池 ,电池内阻越小 ,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台越高。实验还发现 ,电池的集流体结构设计、隔膜的选择及电液量的多少都会影响电池的内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 镉镍电池 电池内阻 测试 MH-NI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_2O_4在锂离子蓄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英 王东玺 +3 位作者 龚金保 王爱玲 王晓峰 王德全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4-215,218,共3页
论述了LiMn2 O4 材料的合成工艺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最佳合成条件下的初放电容量可达到 12 0mAh/g。将尖晶石型LiMn2 O4 材料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制成 186 5 0型锂离子蓄电池 ,电化学测试表明电池的初放容量达到 1.2Ah。对正极组分 (活性... 论述了LiMn2 O4 材料的合成工艺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最佳合成条件下的初放电容量可达到 12 0mAh/g。将尖晶石型LiMn2 O4 材料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制成 186 5 0型锂离子蓄电池 ,电化学测试表明电池的初放容量达到 1.2Ah。对正极组分 (活性物质 ,导电剂 ,粘结剂 )的不同配比及电极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设计 ,电池在常温下以 0 .5A电流充放电可达5 0 0次循环 ,荷电态月平均自放率为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LIMN2O4 电化学性能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功率复合电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宜楠 胡树清 杜志忠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1-343,共3页
介绍了一种将电容器与蓄电池组合成的复合电源 ,该复合电源充分利用电容器具有的高比功率输出特性为负载提供瞬间大电流 ,同时还利用蓄电池的储能特性 ,在电容器放完电后为其充电。它可为负载提供大电流脉冲放电。其原理是电容器充电时 ... 介绍了一种将电容器与蓄电池组合成的复合电源 ,该复合电源充分利用电容器具有的高比功率输出特性为负载提供瞬间大电流 ,同时还利用蓄电池的储能特性 ,在电容器放完电后为其充电。它可为负载提供大电流脉冲放电。其原理是电容器充电时 ,电压UC 以指数形式趋近于它的最终恒定值US,电容器对负载放电时 ,电容上电压UC 从U0 按指数规律衰减 ,电流I则从 0跃变到U0 /R后按同一指数规律衰减 ,选择合适的时间常数τ ,就可以调整放电电流的大小和放电电压的高低 ,在短时间内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 ,而其本身并不消耗能量。利用电容器这一特性 ,把它和化学电池结合起来 ,组成了具有较高比功率的复合电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功率复合电源 电容器 比功率 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新型绿色电池工业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陈景贵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1,共7页
介绍了新型绿色环保电池的基本概念,从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保护需求、开发新能源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型绿色环保电池的地位和作用,叙述了电池产品及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了新型绿色环保电池的市场前景,预测了我国2000年移动通信手机以及... 介绍了新型绿色环保电池的基本概念,从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保护需求、开发新能源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型绿色环保电池的地位和作用,叙述了电池产品及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了新型绿色环保电池的市场前景,预测了我国2000年移动通信手机以及电动工具对高能锂离子蓄电池和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的市场需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电池 技术发展趋势 市场前景 电池工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氧辅助电极的应用——用于低轨道卫星全密封镉镍蓄电池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德智 黄金盘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5-197,共3页
在镉镍全密封蓄电池内部增加吸氧辅助电极———Ag Hg电极 ,同时采取两阶段充电控制等措施 ,从而成功地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镉镍蓄电池的第三电极信号电压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低轨道卫星上 ,不仅避免了低轨道卫星镉镍蓄电池大电流充电后... 在镉镍全密封蓄电池内部增加吸氧辅助电极———Ag Hg电极 ,同时采取两阶段充电控制等措施 ,从而成功地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镉镍蓄电池的第三电极信号电压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低轨道卫星上 ,不仅避免了低轨道卫星镉镍蓄电池大电流充电后期造成的极化对充电控制信号的影响 ,而且改善了充电后期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道卫星 镉镍蓄电池 吸氧辅助电极 航天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特网上电池专利的免费查询
15
作者 郝德利 韩立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05期186-190,共5页
信息的获取和发布在化学电源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而专利又是信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方便、快捷、廉价的优势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信息发布和获取的主要工具。以燃料电池的网上查询为例 ,介绍了因特... 信息的获取和发布在化学电源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而专利又是信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方便、快捷、廉价的优势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信息发布和获取的主要工具。以燃料电池的网上查询为例 ,介绍了因特网上专利信息的特点和分布 ,简述了在因特网上专利信息的免费查询方法 ,并且提供了一些有偿获取专利的站点。希望我国的电源和电化学工作者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专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电源 生产过程 信息获取 INTERNET 电池专利 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用电池充电状态和功率强度估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雄鹤 齐国光 +1 位作者 冯熙康 陈爱松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7-141,共5页
讨论了电动车 (EV)和混合电动车 (HEV )用电池电量模型和功率模型的建立 ,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池剩余电量(SOC)和电池功率强度 (Powercapability)的综合估计方法。从电化学角度建立了一个电池参考模型 ,以安时计量为主并综合考虑影响电池SO... 讨论了电动车 (EV)和混合电动车 (HEV )用电池电量模型和功率模型的建立 ,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池剩余电量(SOC)和电池功率强度 (Powercapability)的综合估计方法。从电化学角度建立了一个电池参考模型 ,以安时计量为主并综合考虑影响电池SOC的多种因素进行SOC估计 ,功率强度估计主要基于电池等效内阻的估算。SOC估计和功率强度估计相结合 ,实现了在功率强度估计的同时对SOC估计提供自调整机制。该综合估计方法已经在我们自主开发的实验平台上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 电池 充电状态 功率强度 估计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18650型锂离子蓄电池
17
作者 张泽波 刘秀生 +2 位作者 薛梅 杨清欣 汪继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0,共3页
研究试验了锂离子蓄电池的不同电极材料及电极成型工艺 ,分别制成了以氧化钴锂 (LiCoO2 )和氧化镍钴锂(LiNi0 .8Co0 .2 O2 )为正极 ,中间相炭微珠 (MCMB)为负极的 186 5 0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池的放电容量分别大于 15 5 0mAh和 170 0mAh... 研究试验了锂离子蓄电池的不同电极材料及电极成型工艺 ,分别制成了以氧化钴锂 (LiCoO2 )和氧化镍钴锂(LiNi0 .8Co0 .2 O2 )为正极 ,中间相炭微珠 (MCMB)为负极的 186 5 0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池的放电容量分别大于 15 5 0mAh和 170 0mAh。电池比能量达到了 130Wh/kg和 35 0Wh/L。在室温条件下 ,0 .5C电池的循环寿命 10 0 0次时 ,其容量仍为初始容量的 6 0 %、70 %。以氧化钴锂为正极的电池在 -4 0℃、0 .2C速率、终止电压 2 .5V的条件下 ,放电容量为室温容量的 6 0 %。实验结果表明 ,电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氧化镍钴锂 氧化钴锂 18650型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2000年光伏(PV)工程进展
18
作者 栗焕彩 孔凡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8-380,共3页
关键词 光伏工程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电池 2000年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