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种苗良种选育及推广模式分析
1
作者 梁太丽 《花卉》 2025年第10期160-162,共3页
林业发展视角下,对种苗的良种选育与后期推广进行深度研究。先简要介绍了良种选育对林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然后从良种与苗圃选择、播种技术、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苗木质量评价与控制5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林业种苗良种选... 林业发展视角下,对种苗的良种选育与后期推广进行深度研究。先简要介绍了良种选育对林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然后从良种与苗圃选择、播种技术、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苗木质量评价与控制5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林业种苗良种选育技术的应用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有效加大林业苗种推广力度的创新型对策。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尽快满足市场对苗木日益增长的需求,助推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种苗 良种选育 推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脂马尾松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波祥 曾令海 +3 位作者 连辉明 罗敏 覃冀 覃如常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从 1 999年起进行了高产脂马尾松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通过修剪诱发母株促萌技术 ,幼树插穗繁殖系数可达 5~ 1 0倍 ;选用开始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 ,以黄心土垫底 ,面层铺粉状细沙作扦插基质 ,于秋季扦插 ,且穗条经生根促... 从 1 999年起进行了高产脂马尾松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通过修剪诱发母株促萌技术 ,幼树插穗繁殖系数可达 5~ 1 0倍 ;选用开始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 ,以黄心土垫底 ,面层铺粉状细沙作扦插基质 ,于秋季扦插 ,且穗条经生根促进剂处理和合理的管理 ,插条扦插生根率可达 92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扦插 繁殖技术 育苗 插穗 生根率 产脂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种苗繁育技术与要点分析
3
作者 陆国梅 《花卉》 2025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在近年来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建设的背景下,林木种苗繁育已经成为林业领域的重点,林木种苗繁育技术体系日趋多元化与精细化,系统梳理、科学分析现有林木种苗繁育的关键技术及其操作要点对于林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 在近年来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建设的背景下,林木种苗繁育已经成为林业领域的重点,林木种苗繁育技术体系日趋多元化与精细化,系统梳理、科学分析现有林木种苗繁育的关键技术及其操作要点对于林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以樟树为例,系统化分析其种苗繁育采种、苗床选择、深翻整地、种芽催生、播种、管理的技术流程,进而针对嫁接繁育、扦插繁育以及病虫害管理等要点内容加以总结,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种苗繁育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罗敏 覃冀 +2 位作者 连辉明 潘庆优 梁有祥 《广西林业科学》 2006年第2期77-81,共5页
通过美国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修剪诱发母株促萌技术,幼树插穗繁殖系数可达4~12;选用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以黄泥心土及过筛的干净河沙作扦插基质,在春秋季扦插,穗条经合适的生根促进剂处理... 通过美国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修剪诱发母株促萌技术,幼树插穗繁殖系数可达4~12;选用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以黄泥心土及过筛的干净河沙作扦插基质,在春秋季扦插,穗条经合适的生根促进剂处理和科学的管理,扦插生根率可达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地亚红豆杉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高脂马尾松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晚传 连辉明 +3 位作者 罗敏 覃冀 潘庆优 王肖颖 《广西林业科学》 2007年第2期93-95,共3页
通过多年的高脂马尾松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半木质化且幼化程度高的枝条,在适宜的水分、光照、温度的条件下,采用适宜浓度(含IBA1500 mg/kg)的生根粉,不但可以加快生根,而且可大大地提高生根率,全年扦插,成活率都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高脂马尾松 扦插 成活率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家系物候型与早期选择 被引量:13
6
作者 阮梓材 胡德活 +2 位作者 王以珊 韦战 覃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1-298,共8页
对2至4年生的杉木子代林7个物候相进行观察,通过稳健主分量分析,参试的112个家系可分为4类物候型,即:(Ⅰ)芽早展开晚封顶型;(Ⅱ)芽晚展开晚封顶型;(Ⅲ)芽早展开早封顶型;(Ⅳ)芽晚展开早封顶型。造林4a后,第Ⅰ... 对2至4年生的杉木子代林7个物候相进行观察,通过稳健主分量分析,参试的112个家系可分为4类物候型,即:(Ⅰ)芽早展开晚封顶型;(Ⅱ)芽晚展开晚封顶型;(Ⅲ)芽早展开早封顶型;(Ⅳ)芽晚展开早封顶型。造林4a后,第Ⅰ、Ⅱ、Ⅲ种类型比第Ⅳ种类型树高生长量分别大41.21%、20.00%和17.56%。造林10a后验测,第Ⅰ、Ⅱ、Ⅲ种类型比第Ⅳ类型树高生量仍然分别大37.50%、15.78%和23.36%。说明在广东省通过物候测定来进行生长量的早期选择是有效的、可行的。建议在杉木南带多采用第Ⅰ类型家系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家系 物候型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对马尾松苗木生长和根系形态建成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陈一群 何波祥 +5 位作者 黄建雄 张谦 梁东成 詹金婵 潘庆优 蔡燕灵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4期16-23,共8页
缓释肥的应用是提高苗木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研究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轻基质容器苗为培育目标,以材用和脂用马尾松家系为材料,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缓释肥养分配比和施用量的育苗试验,筛选适宜的缓释肥养分配比... 缓释肥的应用是提高苗木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研究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轻基质容器苗为培育目标,以材用和脂用马尾松家系为材料,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缓释肥养分配比和施用量的育苗试验,筛选适宜的缓释肥养分配比和施用量。缓释肥N-P-K配比的试验梯度分别为18-5-12、20.5-4.5-10和23-4-8,施用量试验梯度为1.5、2.0和2.5 kg·m^(-3)。结果表明:缓释肥的NPK配比、施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苗木的生长量、生物量和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显著。适当降低缓释肥中氮的占比,提高磷和钾的占比,显著提高了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量以及茎叶和根的生物量,苗木根系的主根长、平均直径和总体积也显著增加。1a生苗高、地径和根系的质量、根冠比随着缓释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其根系的主根长、总根长、表面积和总体积也随着显著提高。说明适量添加缓释肥进行平衡施肥,能够促进株高和地径的生长以及根系的形态建成,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和物质的累积。适宜马尾松轻基质育苗的缓释肥N-P-K配比为20.5-4.5-10,施用量以2.5 kg·m^(-3)为宜,苗木的生长量、生物量和根系总体积与试验群体均值相比整体提高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缓释肥 育苗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控制授粉子代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德活 韦如萍 +13 位作者 王润辉 晏姝 古定球 林军 覃冀 梁瑞友 许松葵 谢金链 黄永权 刘斯通 赖旭恩 梁庆 曾雷 阮梓材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对杉木68个杂交组合7-10年生试验林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高于父本和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平均值的组合比例总体上在50%左右;3个生长性状的正向超亲、负向超亲以及介于双亲之间的组合比例,各测定林间差异很大,总体... 对杉木68个杂交组合7-10年生试验林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高于父本和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平均值的组合比例总体上在50%左右;3个生长性状的正向超亲、负向超亲以及介于双亲之间的组合比例,各测定林间差异很大,总体上来看,树高正向超亲略占优势,胸径及材积负向超亲略占优势;树高、胸径、材积的杂种优势分别为-37.5%-14.3%、-39.4%-17.2%和-58.6%-74.1%,材积杂种优势变幅明显大于树高及胸径,3个生长性状各杂种优势区间的组合比例呈正态分布,树高、胸径杂种优势大于10%组合比例分别占8.8%和5.9%,材积杂种优势在30%-60%、60%以上组合比例分别为5.9%和2.9%;通过人工育种培育具有超双亲优势的组合是可行的,在地理间隔较远的优良种源间,或在外省优良种源与本省种源间选择交配亲本,易培育出具有超双亲优势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杂交子代 杂种优势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量及产脂力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肖颖 罗敏 +5 位作者 覃冀 刘晚传 潘庆优 曾令海 张谦 蔡燕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58-62,共5页
对20年生高脂马尾松种子园中的优树嫁接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产脂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在参试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各个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估计值均较高(0.860~0.919);材积和产脂力均大于参试群体平... 对20年生高脂马尾松种子园中的优树嫁接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产脂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在参试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各个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估计值均较高(0.860~0.919);材积和产脂力均大于参试群体平均值的优良无性系有8个,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分别为11.14 m、28.28 cm、0.31780 m^3和34.61g/d,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的期望增益分别达到3.26%、11.69%、25.70%和30.93%,增产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生长 产脂力 无性系选择 重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果实结构的microCT无损测定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兵 侯晨 +5 位作者 何波祥 梁东成 连辉明 刘晚传 汪迎利 黄建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1期7-12,共6页
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是山龙眼科澳洲坚果属植物,其具丰富的营养和细腻的口感,有"坚果之王"的美誉。研究利用医学上广泛使用的microCT技术对5个澳洲坚果品种("900"、"695"、A16、桂热一号和"70&qu... 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是山龙眼科澳洲坚果属植物,其具丰富的营养和细腻的口感,有"坚果之王"的美誉。研究利用医学上广泛使用的microCT技术对5个澳洲坚果品种("900"、"695"、A16、桂热一号和"70")果实体积、种子体积、种仁体积和种子内部空隙率进行测量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900"果实和坚果直径皆最大,而"695"的果实和坚果直径最小;A16具有最厚的果皮和种壳,"695"的种壳最薄;"900"的果实最大,A16和"70"次之,GR和"695" 果实的体积最小;A16、"70"和"695"种子的空隙率较大,而"900"和GR的孔隙率较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00"的性状特征与其它4个澳洲坚果品种差异最大。5个品种的从优到劣的排序为"900"、桂热一号、A16、"70"和"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子结构 MICROCT 林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阔叶树种在粤西地区的早期生长表现 被引量:13
11
作者 罗敏 覃冀 +5 位作者 蔡燕灵 潘庆优 连辉明 何立平 黄俊 罗建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69-71,共3页
2003年在信宜进行了53个阔叶树种生长比较试验,选择其中11个树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1个阔叶树种在粤西地区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多个阔叶树种在粤西地区的早期表现良好,生长表现最好的树种是藜蒴和红椎。
关键词 阔叶树种 生长表现 粤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马尾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晚传 陈杰连 +5 位作者 黄建雄 覃冀 汪迎利 潘庆优 梁太丽 何波祥 《种子科技》 2022年第16期1-4,12,共5页
本研究以来自不同种源的10个高脂马尾松家系为材料,以泥炭土、椰糠、珍珠岩等轻型基质为主要成分,配制成不同的育苗基质,以常规基质黄心土为对照,开展不同育苗基质下马尾松苗期的生长节律观测,研究轻基质苗木地上、地下部分生长情况。... 本研究以来自不同种源的10个高脂马尾松家系为材料,以泥炭土、椰糠、珍珠岩等轻型基质为主要成分,配制成不同的育苗基质,以常规基质黄心土为对照,开展不同育苗基质下马尾松苗期的生长节律观测,研究轻基质苗木地上、地下部分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主根长、枝叶鲜重和根系鲜重等各项生长指标在基质间和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轻基质配方M1与常规黄心土培育的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呈现一致的趋势,半年生苗高约30 cm,地径约5 mm,一年生苗高约70 cm,地径约10 mm。M1培育的苗木地径较大、根系的侧根发达,对照(黄心土)则有利于苗高、主根长和枝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轻基质 生长节律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常见澳洲坚果砧木品种的优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晚传 黄建雄 +5 位作者 詹金蝉 梁太丽 侯晨 何波祥 陈一群 梁东成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6期95-101,共7页
为突破澳洲坚果存在嫁接难且成活率低等育苗技术难题,研究以华南地区8个常见澳洲坚果品种为砧木和4个品种为接穗,采用层次分析法赋值比较砧木—接穗成活率、新梢分支数、最健壮的新梢直径、新梢最长长度以及新梢氮、磷、钾含量等7个指标... 为突破澳洲坚果存在嫁接难且成活率低等育苗技术难题,研究以华南地区8个常见澳洲坚果品种为砧木和4个品种为接穗,采用层次分析法赋值比较砧木—接穗成活率、新梢分支数、最健壮的新梢直径、新梢最长长度以及新梢氮、磷、钾含量等7个指标,结果表明8种澳洲坚果砧木品种从优到劣的顺序为695> 900>桂热1号> H2> A16> OC>南亚3号> 788,亦发现了3个最佳砧木-接穗的搭配为695-A16、900-桂热1号和桂热1号-A16。砧木和穗条的合理选择是解决澳洲坚果嫁接技术难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嫁接 砧木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采脂林经济收益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覃冀 何立平 +3 位作者 罗敏 刘晚传 潘庆优 蓝燕群 《广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50-53,共4页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采脂林的经济收益一直倍受关注。该研究在广东信宜、河源和郁南3地建立了马尾松采脂试验林,分8个年度测定试验林的存活率、生长量及产脂力,并估算采脂林的经济收益。发现经济收益先逐年提高后缓慢下降,1...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采脂林的经济收益一直倍受关注。该研究在广东信宜、河源和郁南3地建立了马尾松采脂试验林,分8个年度测定试验林的存活率、生长量及产脂力,并估算采脂林的经济收益。发现经济收益先逐年提高后缓慢下降,15 a采脂林经济收益可达9 583.5元/hm2.a,经济收益与存活率和产脂力紧密相关。该研究为投资造林企业和林农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产脂力 经济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母树林营建技术及其子代效益评估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以珊 罗敏 +3 位作者 覃冀 邱维国 赖火佑 秦国峰 《广东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12-18,共7页
利用马尾松优良种源区的优良林分改建母树林 ,经疏伐后 ,保留母树的优良木达85% ,在 1~ 3年内种子产量比对照依次提高 56 .5% ,88.6 % ,1 84 .2 %。母树林的子代林木生长良好 ,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的生长性状比对照分别提高 5.4 % ,... 利用马尾松优良种源区的优良林分改建母树林 ,经疏伐后 ,保留母树的优良木达85% ,在 1~ 3年内种子产量比对照依次提高 56 .5% ,88.6 % ,1 84 .2 %。母树林的子代林木生长良好 ,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的生长性状比对照分别提高 5.4 % ,4 .0 % ,4 .1 % ,4 .2 %。干形改良较为明显 ,通直度比对照提高 8.5%。改建母树林的技术简单 ,成本低 ,投产早 ,见效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母树林 营建技术 效益评估 子代效益 林分立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马尾松营养袋育苗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晚传 连辉明 +4 位作者 罗敏 覃冀 潘庆优 王肖颖 李红波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5期89-91,共3页
文章总结了培育高脂马尾松营养袋种子苗的播种、育苗及其管理技术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
关键词 马尾松 高产脂 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优树群体特征分析
17
作者 白青松 刘晚传 +4 位作者 覃冀 潘庆优 蓝燕群 张谦 何波祥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进一步优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无性系并选育脂—材兼用马尾松良种,以马尾松种子园的54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测量该群体树高、胸径、产脂量并计算材积和产脂力,分析该群体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群体变幅不大,无性系间和试验... 为进一步优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无性系并选育脂—材兼用马尾松良种,以马尾松种子园的54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测量该群体树高、胸径、产脂量并计算材积和产脂力,分析该群体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群体变幅不大,无性系间和试验误差的方差分量占比相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共同影响马尾松表型;树高、胸径、材积、产脂量、产脂力的无性系重复力较大,分别达到0.693、0.792、0.793、0.873、0.836;胸径和材积表型与产脂表型极显著相关;根据材积和产脂力选出PM1、PM6、PM9、PM10、PM22、PM24、PM33、PM34、PM36、PM37、PM38、PM39、PM42、PM44、PM53、PM321、PM336、PM338等18个脂—材兼用无性系,其材积和产脂力平均期望增益分别达到26.19%和28.79%,这些无性系有助于将来继续选育马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无性系 方差分析 重复力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和生根剂浓度对高州油茶扦插苗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汕 马春花 +2 位作者 黄建雄 温梦玲 奚如春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62,共12页
【目的】为高州油茶扦插育苗提供参考。【方法】以成年高州油茶1年生枝条为插穗,选择4种基质配比和3种生根剂浓度进行组合试验,测定分析各组合扦插苗的生长指标、根系指标、光合色素含量等,运用隶属函数-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法对苗木各指... 【目的】为高州油茶扦插育苗提供参考。【方法】以成年高州油茶1年生枝条为插穗,选择4种基质配比和3种生根剂浓度进行组合试验,测定分析各组合扦插苗的生长指标、根系指标、光合色素含量等,运用隶属函数-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法对苗木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最佳处理组合。【结果】不同处理的苗木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9处理,即纯黄心土和500 mg/L生根剂处理最优,生根率达94.81%,纯黄心土基质处理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其他基质,达到93.95%;T2处理,即黄心土+泥炭土(体积比1∶1)作为基质和100 mg/L生根剂处理生根率最低,为61.48%。T7处理,即纯黄心土和100 mg/L生根剂处理的生物量最高,地上部分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为25.60、12.45 g,地下部分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为9.47、3.24 g;T9处理苗高、地径、240 d苗高生长量、240 d地径生长量的平均值最高,分别为48.33 cm、6.32 mm、29.73 cm、3.1 mm;T2处理中除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较低外,其余指标均最低。T7处理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量和根投影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分别为644.09 cm、387.96 cm^(2)、19909.33及123.49 cm^(2);T9处理的根体积最大,为26.24 cm^(3)。T7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0.9425、0.3762、0.3776和1.319 mg/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比值则是T9处理最高。与参考数列关系最密切的是生根率,关联度为0.8129;T7处理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0.855),其次为T9处理(0.647),最低为T2处理(0.122)。【结论】不同基质配比和生根剂浓度对高州油茶扦插苗的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以纯黄心土为基质,采用100 mg/L的IBA与NAA等量混合生根剂处理插穗后,高州油茶扦插育苗的综合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油茶 扦插育苗 基质 生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马尾松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早期生长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覃冀 罗敏 +2 位作者 刘晚传 潘庆优 王肖颖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62-64,共3页
通过对高脂马尾松扦插苗、实生苗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2~5年,两种林分平均保存率均达到95%以上;3、4年生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4年生时扦插苗的幼林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平均分别高于同龄实生苗的13.11%、24... 通过对高脂马尾松扦插苗、实生苗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2~5年,两种林分平均保存率均达到95%以上;3、4年生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4年生时扦插苗的幼林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平均分别高于同龄实生苗的13.11%、24.95%、18.53%和69.81%,说明利用优良无性系繁殖扦插苗进行造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马尾松 实生苗 扦插苗 生长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坡垒等龙脑香科树种在粤西地区引种生长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敏 覃冀 潘庆优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68-70,共3页
在粤西地区开展香坡垒等7个龙脑香科树种的引种试验,对生长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7个龙脑香科树种在粤西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生长表现较好的树种有钝叶娑罗双、香坡垒和具翼龙脑香,其2.5年生的树高分别达到196.3,160.0,156.9 cm,平均... 在粤西地区开展香坡垒等7个龙脑香科树种的引种试验,对生长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7个龙脑香科树种在粤西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生长表现较好的树种有钝叶娑罗双、香坡垒和具翼龙脑香,其2.5年生的树高分别达到196.3,160.0,156.9 cm,平均地径分别为1.5,3.1,4.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脑香科树种 引种 生长表现 粤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