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可见光通信的LED空间辐射特性仿真实验研究
1
作者 丁举鹏 易芝玲 +1 位作者 王劲涛 阳辉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79-785,共7页
LED已经广泛渗透到大众生活的照明、指示、通信、定位等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可见光通信领域,LED自身的空间辐射特性主导了其在不同可见光通信场景的实际性能。实际上,如何基于不同类别、不同复杂程度的光源辐射特性解析模型,平滑地实现LE... LED已经广泛渗透到大众生活的照明、指示、通信、定位等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可见光通信领域,LED自身的空间辐射特性主导了其在不同可见光通信场景的实际性能。实际上,如何基于不同类别、不同复杂程度的光源辐射特性解析模型,平滑地实现LED光波束三维建模及直观展示,仍然缺少针对性的阐述和讨论。面向各类新型光源应用对LED空间辐射特性的表征实验需求,本文提出了面向LED朗伯辐射特性、对称非朗伯辐射特性以及非对称非朗伯辐射特性空间建模及直观展示的仿真实验方法。该方法能够满足商用迥异LED光波束的三维展示需求,同时能够满足对LED空间辐射特性进行针对性地二维剖析需求。此外,上述工作为后续开展可见光通信组合光波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路径和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辐射特性 发光二极管 非朗伯光波束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机制对生成对抗网络语音增强迁移学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曹中辉 黄志华 +1 位作者 葛文萍 黄浩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1,共5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增强模型对训练集外语言语音和噪声进行降噪时,性能明显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引入注意力机制的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语音增强迁移学习模型。在生成对抗语音增强模型的判别模...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增强模型对训练集外语言语音和噪声进行降噪时,性能明显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引入注意力机制的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语音增强迁移学习模型。在生成对抗语音增强模型的判别模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以高资源场景下的大量语音数据训练得到的语音增强模型为基础增强模型,结合低资源场景下的少量语音训练数据,对基础增强模型进行权重迁移,提升低资源场景下语音增强模型的增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注意力机制的生成对抗语音增强迁移学习模型,对低资源场景下的带噪语音和集外噪声可以进行有效的降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GAN) 语音增强 迁移学习 跨语言语音增强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非朗伯光波束发射分集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丁举鹏 易芝玲 +3 位作者 赵楷 张琳琳 王丽丽 郑炅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1期44-48,共5页
受限于传统朗伯光波束较强的空间指向性,基于同构朗伯光波束的可见光通信发射器设计难以提供令人满意的空间覆盖。综合考虑商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多样的非朗伯光波束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非朗伯光波束的发射分集技术方案。该方案能够充... 受限于传统朗伯光波束较强的空间指向性,基于同构朗伯光波束的可见光通信发射器设计难以提供令人满意的空间覆盖。综合考虑商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多样的非朗伯光波束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非朗伯光波束的发射分集技术方案。该方案能够充分利用非朗伯光波束各自的空间辐射特性,将更多发射光功率针对性地投射到远离光发射器的覆盖边缘区域,在保持整体发射光功率恒定且分集角为60°时,所提出的非朗伯性分集方案能够引入3.4 dB的最小信噪比增益,同时将信噪比波动幅度从传统设计下的19.4 dB降低至非朗伯设计下的13.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非朗伯光波束 发射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无线光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习锋 丁举鹏 +3 位作者 梅弘业 刘雯雯 马洪兵 赖惠成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1期5-9,共5页
针对传统高铁通信系统中用户通信频繁中断和轨道安全等问题,介绍了无线光通信技术在高铁通信中的应用,主要围绕高铁无线光小区切换、光跟瞄、光轨道监测和光通信实验这4种技术,分析了高铁无线光通信信道模型,包括湍流、雨天和雾天信道... 针对传统高铁通信系统中用户通信频繁中断和轨道安全等问题,介绍了无线光通信技术在高铁通信中的应用,主要围绕高铁无线光小区切换、光跟瞄、光轨道监测和光通信实验这4种技术,分析了高铁无线光通信信道模型,包括湍流、雨天和雾天信道模型。最后展望了高铁无线光通信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通信 无线光通信 无线光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无线光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前沿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丁举鹏 易芝玲 +1 位作者 宋健 王劲涛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69-977,988,共10页
随着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研究的深入,其相关的安全性问题获得了日益增长的关注。通过借鉴陆上无线光技术的研究经验,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积极将物理层安全技术引入到水下无线光通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特色突出的研究成果。为了全景式呈现... 随着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研究的深入,其相关的安全性问题获得了日益增长的关注。通过借鉴陆上无线光技术的研究经验,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积极将物理层安全技术引入到水下无线光通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特色突出的研究成果。为了全景式呈现水下无线光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前沿进展,文中分别从全水下无线光通信,空-水无线光通信,陆-水无线光通信等分类场景的物理层安全技术进行了综述性讨论。最后,文中给出了推进水下无线光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进一步发展所要应对的主要挑战及潜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水下无线光通信 可见光通信 保密容量 混合链路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光通信智慧矿井研究现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习锋 丁举鹏 +2 位作者 张心云 郑炅 易芝玲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76,共7页
智慧矿井平台能够提高采矿产量,其中通信、定位和传感系统能够保证矿工和矿物的安全。传统射频信号带宽不足、衰减严重和通信设备笨重等因素限制了其在矿井中的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可应用在矿井下,但依然存在电磁干扰问题。无线光... 智慧矿井平台能够提高采矿产量,其中通信、定位和传感系统能够保证矿工和矿物的安全。传统射频信号带宽不足、衰减严重和通信设备笨重等因素限制了其在矿井中的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可应用在矿井下,但依然存在电磁干扰问题。无线光信号具有免疫电磁干扰和带宽宽的优势,而且无线光通信、定位和传感可借助矿井下光源设施,减少了通信设备成本和损耗。文章分别从无线光传播特性、通信方案、定位和传感几个方面介绍了矿井无线光研究现状,最后对矿井无线光通信小区布设、光源设计、中继方案和矿车防碰撞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井 无线光技术 无线光通信 人员定位 无线光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光波束的可见光通信覆盖特性分析
7
作者 丁举鹏 易芝玲 +2 位作者 赵楷 张琳琳 王丽丽 《光通信研究》 2022年第2期1-6,共6页
受限于传统可见光通信(VLC)的研究范式,研究人员在分析可见光无线覆盖时,通常假设光源遵从朗伯空间辐射特性。客观上,上述假设忽视了由不同类型光波束构成的潜在异构光波束,对基于异构光波束的VLC覆盖特性也缺少必要的探索。针对上述问... 受限于传统可见光通信(VLC)的研究范式,研究人员在分析可见光无线覆盖时,通常假设光源遵从朗伯空间辐射特性。客观上,上述假设忽视了由不同类型光波束构成的潜在异构光波束,对基于异构光波束的VLC覆盖特性也缺少必要的探索。针对上述问题,综合考虑商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差异化非朗伯光波束特性,文章给出了多种潜在的异构光波束配置方案。同时,在典型室内场景,对传统同构朗伯光波束和文章所提异构光波束的覆盖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量化结果显示,较之于传统朗伯光波束的发射器配置,文章所提异构光波束的配置方案能够引入高达1.97 dB的最小信噪比(SNR)增益,同时将SNR波动幅度从传统设计下的22.75 dB降低至异构设计下的15.33 dB。此外,SNR低于30 dB相对弱覆盖位置占比从初始配置下约13.20%降低至非异构设计下约7.23%。因此,异构光波束对室内空间覆盖的潜在影响获得了初步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非朗伯光波束 异构光波束 覆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