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_(2)CO_(3)⁃CaO协同浸出钨冶炼除磷渣中钼和钨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斌 曾祥荣 黄万抚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110,共5页
采用Na_(2)CO_(3)⁃CaO协同浸出除磷渣中钼和钨,考察了Na_(2)CO_(3)用量、CaO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搅拌速度对Mo、WO_(3)、P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a_(2)CO_(3)⁃CaO协同浸出,Mo和WO_(3)浸出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抑制... 采用Na_(2)CO_(3)⁃CaO协同浸出除磷渣中钼和钨,考察了Na_(2)CO_(3)用量、CaO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搅拌速度对Mo、WO_(3)、P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a_(2)CO_(3)⁃CaO协同浸出,Mo和WO_(3)浸出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抑制了P的浸出。协同浸出优化条件为:Na_(2)CO_(3)用量为理论用量的4倍、CaO用量为理论用量的4.5倍、浸出温度190℃、浸出时间2.5 h、液固比3/1、搅拌速度80 r/min,此条件下Mo、WO_(3)、P浸出率分别为98.59%、98.26%、0.43%,浸出渣中Mo、WO_(3)、P含量分别为0.11%、0.16%、10.58%。CaO的引入,提高了浸出环境碱度、抑制了CO_(3)^(2-)水解,提高了Mo和WO_(3)浸出率,同时与P形成稳定的Ca_(3)(PO_(4))_(2),抑制P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渣 协同浸出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钼酸钠溶液中选择性沉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斌 曾祥荣 黄万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8-1602,1613,共6页
利用CaO-Na_(2)CO_(3)从钼酸钠溶液中选择性沉淀磷,考察CaO/P摩尔质量比、Na_(2)CO_(3)/CaO摩尔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初始pH值、搅拌速度、钼酸钠溶液中P浓度、钼酸钠溶液中Mo浓度对P和Mo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Mo 15 ... 利用CaO-Na_(2)CO_(3)从钼酸钠溶液中选择性沉淀磷,考察CaO/P摩尔质量比、Na_(2)CO_(3)/CaO摩尔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初始pH值、搅拌速度、钼酸钠溶液中P浓度、钼酸钠溶液中Mo浓度对P和Mo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Mo 15 g/L,P 1.14 g/L钼酸钠溶液,控制CaO/P摩尔质量比为15,Ca_(2)CO_(3)/CaO摩尔质量比为0.6,沉磷反应温度308 K,反应时间120 min,反应初始pH值为9.5,反应搅拌速度120 r/min时,P和Mo沉淀率分别为99.04%,0.33%,沉磷渣中主要含Ca、O、C、P元素,主要物相为CaCO_(3)、Ca(OH)_(2)、Ca_(3)(PO_(4))_(2)。热力学计算数据可知,CaO-Na_(2)CO_(3)在钼酸钠溶液中高选择性沉磷过程,降低了CaMoO_(4)的生成几率,减少了Mo的共沉淀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钠溶液 选择性沉磷 CaO-Na 2 CO 3 沉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冶炼除磷渣中浸出钼和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斌 曾祥荣 黄万抚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03-207,共5页
钨冶炼除磷渣是重要的钼和钨二次资源。采用热压浸出法从钨冶炼除磷渣中浸出Mo和WO_(3),考察碳酸钠用量、氢氧化钠用量、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液固比、搅拌速度对Mo和WO_(3)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酸钠用量和氢氧化钠用量是影响M... 钨冶炼除磷渣是重要的钼和钨二次资源。采用热压浸出法从钨冶炼除磷渣中浸出Mo和WO_(3),考察碳酸钠用量、氢氧化钠用量、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液固比、搅拌速度对Mo和WO_(3)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酸钠用量和氢氧化钠用量是影响Mo和WO_(3)浸出率的关键因素,采用碳酸钠-氢氧化钠协同浸出,Mo和WO_(3)的浸出率显著提高。确定较优试验条件为:碳酸钠的用量为理论用量的2.5倍,氢氧化钠用量为理论用量的0.15倍,浸出时间2 h,浸出温度188℃,浸出液固比3∶1,浸出搅拌速度80 r·min^(-1),此条件下,Mo和WO_(3)浸出率分别为99.19%、99.11%。按优化条件进行工业试验,Mo浸出率大于98.50%,WO_(3)浸出率大于98.40%,浸出渣中Mo含量小于0.16%,WO_(3)含量小于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冶炼 除磷渣 碳酸钠-氢氧化钠协同浸出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金精矿焙砂酸浸氰化工艺研究及金银物相演变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瑞祥 袁远亮 +5 位作者 陈芳会 杨裕东 曾斌 郭跃东 田磊 徐志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38,共5页
研究了复杂金精矿焙砂酸浸—氰化工艺酸浸分铜工序铜浸出率,以及后续氰化过程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363K、浸出时间3h、硫酸浓度1.0mol/L、搅拌转速300r/min、液固比4∶1的较优条件下,金、银、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3.21%... 研究了复杂金精矿焙砂酸浸—氰化工艺酸浸分铜工序铜浸出率,以及后续氰化过程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363K、浸出时间3h、硫酸浓度1.0mol/L、搅拌转速300r/min、液固比4∶1的较优条件下,金、银、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3.21%、83.25%、95.57%。硅酸盐包裹是造成银浸出率低的主要原因。无添加剂直接焙烧,氰化渣中硅酸盐包裹银占渣含银总量的60.30%;在焙烧过程中添加氢氧化钠可以有效降低硅酸盐对银的包裹,有效提高银的浸出率,氰化渣中硅酸盐包裹银仅占渣含银总量的2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金精矿 酸浸 浸出条件 物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