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保山 创新建设管理模式 提升农田项目管理水平
1
作者
李言春
白万千
李林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2期41-42,共2页
保山市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分析当地历年农田项目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地农田建设管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2019年以来创新总结推广“一部六牌一险一群”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新模式,强化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理,农田...
保山市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分析当地历年农田项目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地农田建设管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2019年以来创新总结推广“一部六牌一险一群”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新模式,强化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理,农田项目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建设管理成效明显,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管理模式创新
“一部六牌一险一群”
云南省保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保山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潜力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言春
李林
杨东波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2期38-40,共3页
2019—2020年,保山市严格贯彻绿色生态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保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将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作为建设重点,并聚焦补齐短板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通过40.65万亩...
2019—2020年,保山市严格贯彻绿色生态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保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将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作为建设重点,并聚焦补齐短板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通过40.6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得农田基础设施、耕地质量都得到改善,农田生产潜力、单位面积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益均得到提高,加速释放了农业农村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民族地区
发展潜力
云南保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山市隆阳区小麦新品种选育
3
作者
鲁艳芳
戈芹英
+1 位作者
宋云飞
张德萍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2期99-101,共3页
为筛选鉴定小麦新品种在保山市隆阳区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抗逆性等,以选出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品种供农业生产应用,同时也为品种选育进入区域试验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 J-8、19 J-30、20 J-3、20 J-5...
为筛选鉴定小麦新品种在保山市隆阳区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抗逆性等,以选出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品种供农业生产应用,同时也为品种选育进入区域试验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 J-8、19 J-30、20 J-3、20 J-5等4个品种抗性好、产量高,建议后期加入区域试验;20 J-41、22 J-53、20 J-57田间表现较好,产量高,可进一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试验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蔗联合区试第14轮预试(保山)试验总结
4
作者
施立科
赵伟
+2 位作者
李林
田睿姗
杨钏杰
《云南农业》
2023年第10期59-62,共4页
保山市是国家糖料核心基地,保障着国家的食糖安全,蔗糖产业更是保山市传统支柱产业。保山市甘蔗科学研究所参与国家糖料甘蔗联合区试,2018年由保山市甘蔗综合试验站对即将进入国家甘蔗第14轮联合区试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糖分及产量...
保山市是国家糖料核心基地,保障着国家的食糖安全,蔗糖产业更是保山市传统支柱产业。保山市甘蔗科学研究所参与国家糖料甘蔗联合区试,2018年由保山市甘蔗综合试验站对即将进入国家甘蔗第14轮联合区试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糖分及产量进行初步筛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甘蔗产量超过对照(ROC22)的有中蔗6号、粤甘51和云蔗10-1074;糖分高于对照的有桂糖13-386、中糖13-01、云瑞12-263、粤甘52、福农10-14405、福农10-0574和粤甘53;蔗糖产量高于对照的有云瑞12-263和福农10-14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农艺性状
甘蔗产量
糖产量
品种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考和建议
5
作者
李林
李言春
+1 位作者
施立科
赵伟
《云南农业》
2024年第6期16-18,共3页
国家层面系列标准、文件的修订和发布,标志着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拉开了序幕,高标准农田建设迈上了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为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保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投入标准不高、...
国家层面系列标准、文件的修订和发布,标志着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拉开了序幕,高标准农田建设迈上了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为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保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投入标准不高、优等建设土地资源偏少、资金保障力度不够、人才队伍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多条保障对策,同时也希望能为类似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保障对策
人才队伍
思考和建议
保山市
保障力度
高质量发展
系列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昌宁 聚焦“四抓”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6
作者
熊洪春
杨增军
李言春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8期35-37,共3页
昌宁县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业宜居、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目标,2019年—2022年期间建设高标准农田25.67万亩,通过开展排灌渠道、生产道路、“小田并大田”、高效节水、地力培肥等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
昌宁县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业宜居、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目标,2019年—2022年期间建设高标准农田25.67万亩,通过开展排灌渠道、生产道路、“小田并大田”、高效节水、地力培肥等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耕地质量得到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业生产产能、产值,为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保护
乡村振兴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10年云南省育成的粳稻品种性状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钏兴宽
杨钏杰
+4 位作者
李国生
康洪灿
王锦艳
周兴王
李全衡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94,共5页
云南省近10年(2011—2020年)已育成粳稻品种98个,根据区域试验组别和品种类型可分为中海拔常规粳稻、高海拔常规粳稻、三系杂交粳稻、两系杂交粳稻4种类型,比较分析了这4种类型高原粳稻品种的产量、抗性和米质。结果表明,育成的品种以...
云南省近10年(2011—2020年)已育成粳稻品种98个,根据区域试验组别和品种类型可分为中海拔常规粳稻、高海拔常规粳稻、三系杂交粳稻、两系杂交粳稻4种类型,比较分析了这4种类型高原粳稻品种的产量、抗性和米质。结果表明,育成的品种以常规粳稻为主,占比73.47%;育种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主,占比90.82%;杂交粳稻产量较常规粳稻高6.16%,中海拔常规粳稻产量较高海拔常规粳稻高6.42%,每穗实粒数增加是近年高原粳稻增产的主要因素;对稻瘟病抗性总体不足,而对白叶枯病具有较强抗性;稻米品质总体不佳,中海拔常规粳稻米质优于高海拔常规粳稻,限制云南高原粳稻米质的关键因素是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精米率和垩白度。适当增大个体,构建更高层次的个体群体协调平衡是高原粳稻育种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粳稻
产量
品质
抗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筛选技术路线可行性探讨
8
作者
施立科
赵伟
+2 位作者
李林
田睿姗
金寿林
《云南农业》
2022年第12期66-69,共4页
试验以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粳稻新组合(编号XS共30个组合、编号DS共14个组合),同一组合分3份在云南昆明、宜良、曲靖统一编号种植,通过选育强优势组合与当地推广的常规粳稻品种(合系41号,CK)对比分析,探讨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试验以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粳稻新组合(编号XS共30个组合、编号DS共14个组合),同一组合分3份在云南昆明、宜良、曲靖统一编号种植,通过选育强优势组合与当地推广的常规粳稻品种(合系41号,CK)对比分析,探讨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滇型杂交粳稻强优势组合的筛选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强优势组合
技术路线
增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考
9
作者
李婷
《云南农业》
2023年第7期18-20,共3页
通过多年的努力,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初具规模。文章分析了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存在建设成本较高且内容不完善、专业力量缺失致使建设标准不规范以及管护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健全机构、强化保障、建改并举、完善机制等对策...
通过多年的努力,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初具规模。文章分析了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存在建设成本较高且内容不完善、专业力量缺失致使建设标准不规范以及管护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健全机构、强化保障、建改并举、完善机制等对策建议,确保隆阳区高标准农田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对策建议
隆阳区
高产稳产
健全机构
完善机制
管护机制
强化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甘蔗生产效益简析
10
作者
李言春
《广西糖业》
2022年第6期16-18,共3页
在云南省保山市重点植蔗区域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效节水工程和田块整治工程建设),调查项目区甘蔗的株高、茎径、有效径数及平均糖分和甘蔗产量等数据,分析甘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产效益。结果表明,实施高效节水项目建设后,水利用...
在云南省保山市重点植蔗区域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效节水工程和田块整治工程建设),调查项目区甘蔗的株高、茎径、有效径数及平均糖分和甘蔗产量等数据,分析甘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产效益。结果表明,实施高效节水项目建设后,水利用系数由建设前的约0.45提高到0.90,节水效果明显;甘蔗平均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分别较建设前增加15.43%、4.17%和1.83%,甘蔗平均理论产量比项目建设前增加27.53%,平均糖分比建设前增加1.49%,每公顷含糖量比建设前增加29.62%,甘蔗平均理论产值较建设前增加7720.08元/hm^(2),增幅达27.53%。土地平整后田坎系数降低4.0%,田坎扣除系数降至13.25%,甘蔗耕种面积增加了11.02 hm^(2);甘蔗平均理论产量达75.97 t/hm^(2),比土地平整前增加33.75%,平均糖分比土地平整前增加3.29%,公顷含糖量比土地平整前增加38.22%;甘蔗平均理论产值较土地平整前增加8046.12元/hm^(2),增幅达33.72%。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甘蔗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可降低人工生产成本1200.00元/hm^(2)以上。建议继续通过多元化投资提高农田建设标准,加强土地流转实施规模化经营,并进行宜机化改造实现甘蔗生产节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高标准农田建设
生产效益
云南省保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保山 创新建设管理模式 提升农田项目管理水平
1
作者
李言春
白万千
李林
机构
云南省
保山市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中心
云南省
保山市
农业
农村
局
出处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2期41-42,共2页
文摘
保山市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分析当地历年农田项目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地农田建设管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2019年以来创新总结推广“一部六牌一险一群”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新模式,强化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理,农田项目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建设管理成效明显,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管理模式创新
“一部六牌一险一群”
云南省保山市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保山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潜力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言春
李林
杨东波
机构
云南省
保山市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中心
云南省
保山市
农业
机械安全监理所
出处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2期38-40,共3页
文摘
2019—2020年,保山市严格贯彻绿色生态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保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将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作为建设重点,并聚焦补齐短板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通过40.6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得农田基础设施、耕地质量都得到改善,农田生产潜力、单位面积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益均得到提高,加速释放了农业农村发展潜力。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民族地区
发展潜力
云南保山市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山市隆阳区小麦新品种选育
3
作者
鲁艳芳
戈芹英
宋云飞
张德萍
机构
保山市
隆阳区
农业
技术推广所
保山市
隆阳区
农业
农村
投资
项目
管理
中心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2期99-101,共3页
文摘
为筛选鉴定小麦新品种在保山市隆阳区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抗逆性等,以选出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品种供农业生产应用,同时也为品种选育进入区域试验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 J-8、19 J-30、20 J-3、20 J-5等4个品种抗性好、产量高,建议后期加入区域试验;20 J-41、22 J-53、20 J-57田间表现较好,产量高,可进一步试验。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试验
选育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联合区试第14轮预试(保山)试验总结
4
作者
施立科
赵伟
李林
田睿姗
杨钏杰
机构
保山市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中心
出处
《云南农业》
2023年第10期59-62,共4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NYCYTX-024-02-09)。
文摘
保山市是国家糖料核心基地,保障着国家的食糖安全,蔗糖产业更是保山市传统支柱产业。保山市甘蔗科学研究所参与国家糖料甘蔗联合区试,2018年由保山市甘蔗综合试验站对即将进入国家甘蔗第14轮联合区试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糖分及产量进行初步筛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甘蔗产量超过对照(ROC22)的有中蔗6号、粤甘51和云蔗10-1074;糖分高于对照的有桂糖13-386、中糖13-01、云瑞12-263、粤甘52、福农10-14405、福农10-0574和粤甘53;蔗糖产量高于对照的有云瑞12-263和福农10-14405。
关键词
甘蔗
农艺性状
甘蔗产量
糖产量
品种评述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考和建议
5
作者
李林
李言春
施立科
赵伟
机构
保山市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中心
出处
《云南农业》
2024年第6期16-18,共3页
文摘
国家层面系列标准、文件的修订和发布,标志着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拉开了序幕,高标准农田建设迈上了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为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保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投入标准不高、优等建设土地资源偏少、资金保障力度不够、人才队伍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多条保障对策,同时也希望能为类似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保障对策
人才队伍
思考和建议
保山市
保障力度
高质量发展
系列标准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昌宁 聚焦“四抓”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6
作者
熊洪春
杨增军
李言春
机构
云南省
保山市
昌宁县农田和
农村
能源
管理
站
云南省
保山市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中心
出处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8期35-37,共3页
文摘
昌宁县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业宜居、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目标,2019年—2022年期间建设高标准农田25.67万亩,通过开展排灌渠道、生产道路、“小田并大田”、高效节水、地力培肥等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耕地质量得到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业生产产能、产值,为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保护
乡村振兴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10年云南省育成的粳稻品种性状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钏兴宽
杨钏杰
李国生
康洪灿
王锦艳
周兴王
李全衡
机构
保山市
农业
科学研究所
保山市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中心
云南省种子
管理
站
出处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94,共5页
基金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2018ZG006)。
文摘
云南省近10年(2011—2020年)已育成粳稻品种98个,根据区域试验组别和品种类型可分为中海拔常规粳稻、高海拔常规粳稻、三系杂交粳稻、两系杂交粳稻4种类型,比较分析了这4种类型高原粳稻品种的产量、抗性和米质。结果表明,育成的品种以常规粳稻为主,占比73.47%;育种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主,占比90.82%;杂交粳稻产量较常规粳稻高6.16%,中海拔常规粳稻产量较高海拔常规粳稻高6.42%,每穗实粒数增加是近年高原粳稻增产的主要因素;对稻瘟病抗性总体不足,而对白叶枯病具有较强抗性;稻米品质总体不佳,中海拔常规粳稻米质优于高海拔常规粳稻,限制云南高原粳稻米质的关键因素是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精米率和垩白度。适当增大个体,构建更高层次的个体群体协调平衡是高原粳稻育种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高原粳稻
产量
品质
抗性
云南
Keywords
plateau japonica rice
yield
quality
resistance
Yunnan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筛选技术路线可行性探讨
8
作者
施立科
赵伟
李林
田睿姗
金寿林
机构
保山市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中心
云南
农业
大学
出处
《云南农业》
2022年第12期66-69,共4页
文摘
试验以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粳稻新组合(编号XS共30个组合、编号DS共14个组合),同一组合分3份在云南昆明、宜良、曲靖统一编号种植,通过选育强优势组合与当地推广的常规粳稻品种(合系41号,CK)对比分析,探讨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滇型杂交粳稻强优势组合的筛选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强优势组合
技术路线
增产潜力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考
9
作者
李婷
机构
保山市
隆阳区
农业
农村
投资
项目
管理
中心
出处
《云南农业》
2023年第7期18-20,共3页
文摘
通过多年的努力,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初具规模。文章分析了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存在建设成本较高且内容不完善、专业力量缺失致使建设标准不规范以及管护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健全机构、强化保障、建改并举、完善机制等对策建议,确保隆阳区高标准农田高产稳产。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对策建议
隆阳区
高产稳产
健全机构
完善机制
管护机制
强化保障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甘蔗生产效益简析
10
作者
李言春
机构
云南省
保山市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中心
出处
《广西糖业》
2022年第6期16-18,共3页
文摘
在云南省保山市重点植蔗区域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效节水工程和田块整治工程建设),调查项目区甘蔗的株高、茎径、有效径数及平均糖分和甘蔗产量等数据,分析甘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产效益。结果表明,实施高效节水项目建设后,水利用系数由建设前的约0.45提高到0.90,节水效果明显;甘蔗平均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分别较建设前增加15.43%、4.17%和1.83%,甘蔗平均理论产量比项目建设前增加27.53%,平均糖分比建设前增加1.49%,每公顷含糖量比建设前增加29.62%,甘蔗平均理论产值较建设前增加7720.08元/hm^(2),增幅达27.53%。土地平整后田坎系数降低4.0%,田坎扣除系数降至13.25%,甘蔗耕种面积增加了11.02 hm^(2);甘蔗平均理论产量达75.97 t/hm^(2),比土地平整前增加33.75%,平均糖分比土地平整前增加3.29%,公顷含糖量比土地平整前增加38.22%;甘蔗平均理论产值较土地平整前增加8046.12元/hm^(2),增幅达33.72%。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甘蔗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可降低人工生产成本1200.00元/hm^(2)以上。建议继续通过多元化投资提高农田建设标准,加强土地流转实施规模化经营,并进行宜机化改造实现甘蔗生产节本增效。
关键词
甘蔗
高标准农田建设
生产效益
云南省保山市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保山 创新建设管理模式 提升农田项目管理水平
李言春
白万千
李林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保山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潜力
李言春
李林
杨东波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保山市隆阳区小麦新品种选育
鲁艳芳
戈芹英
宋云飞
张德萍
《耕作与栽培》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甘蔗联合区试第14轮预试(保山)试验总结
施立科
赵伟
李林
田睿姗
杨钏杰
《云南农业》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考和建议
李林
李言春
施立科
赵伟
《云南农业》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云南昌宁 聚焦“四抓”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熊洪春
杨增军
李言春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近10年云南省育成的粳稻品种性状分析
钏兴宽
杨钏杰
李国生
康洪灿
王锦艳
周兴王
李全衡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筛选技术路线可行性探讨
施立科
赵伟
李林
田睿姗
金寿林
《云南农业》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考
李婷
《云南农业》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甘蔗生产效益简析
李言春
《广西糖业》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