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学校教育必须重视个性发展 |
许建中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1 |
4
|
|
2
|
盛唐河北诗人群与“燕赵文化精神” |
韩成武
赵林涛
李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3
|
语文新课程实施策略简论 |
许建中
赵晓龙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4 |
2
|
|
4
|
历史的哗变与圣者的遁逸——论新历史小说的革命叙事 |
雷鸣
马景文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5
|
大江健三郎的森林意识 |
朱红素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6
|
子贡形象的重塑与司马迁的道德追求 |
刘玲娣
|
《河北学刊》
|
2002 |
3
|
|
7
|
《疯狂的石头》的叙述特色 |
卢亚明
王晓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8
|
人格缺陷与韩信之死 |
刘玲娣
|
《河北学刊》
|
2003 |
4
|
|
9
|
《促织》的寓言化解读 |
王新玲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0
|
王森然语文教育观评鉴 |
许建中
李开广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3 |
0 |
|
11
|
语文教学的新导向 |
许建中
|
《学科教育》
|
2000 |
2
|
|
12
|
修竹:杜甫的山林密友和精神化身——杜甫爱竹心理之解秘 |
韩成武
吴淑玲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3
|
先秦儒学思想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
李新
冀秀美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7 |
0 |
|
14
|
“末世”意识的类型形象——《红楼梦》中男子群像的文化意蕴 |
吴淑玲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