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教育必须重视个性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建中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0-25,共6页
我国学校教育长期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为了全面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 ,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 ,必须重新认识发展学生个性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
关键词 学校教育 个性发展 中国 学生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 课业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唐河北诗人群与“燕赵文化精神”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成武 赵林涛 李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8-213,共6页
盛唐时期以高适为代表的一大批河北地区的诗坛骄子,他们的优秀创作充分体现出“燕赵文化精神”,即慷慨赴国的献身精神、舍生取义的任侠豪气、顽强抗争的不屈意志。为唐诗的繁荣注入了刚健而饱满的思想内蕴,并震撼和感召了其他地域的诗人... 盛唐时期以高适为代表的一大批河北地区的诗坛骄子,他们的优秀创作充分体现出“燕赵文化精神”,即慷慨赴国的献身精神、舍生取义的任侠豪气、顽强抗争的不屈意志。为唐诗的繁荣注入了刚健而饱满的思想内蕴,并震撼和感召了其他地域的诗人,产生了广泛的共鸣,成为“盛唐气象”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 河北诗人 燕赵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新课程实施策略简论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建中 赵晓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中 ,应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个核心 ,把握八个着力点 :注重诵读、积累 ,注重整体把握 ,注重自由表达 ,注重文学熏陶 ,注重开放、实践 ,注重自主、探究 ,注重综合学习 。
关键词 语文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语文素养 诵读 自由表达 文学熏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哗变与圣者的遁逸——论新历史小说的革命叙事 被引量:2
4
作者 雷鸣 马景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4-157,共4页
时代的差异、西方当代文学与史学观念的介绍与引进,以及作家自身独特的境遇,促使新历史小说作家彻底抛弃了以往革命历史小说的历史观、文学观,颠覆了既往革命叙事的经典模式。革命叙事在新历史小说中呈现出对革命起源神话的终结、革命... 时代的差异、西方当代文学与史学观念的介绍与引进,以及作家自身独特的境遇,促使新历史小说作家彻底抛弃了以往革命历史小说的历史观、文学观,颠覆了既往革命叙事的经典模式。革命叙事在新历史小说中呈现出对革命起源神话的终结、革命历史叙述的重组、革命英雄的沉落等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拓展历史生活扇面的趋势,但对革命历史的随意处理或编制也有取悦、迎合大众文化之弊,革命历史被演绎成纯粹的幻想,其颠覆性破坏给以后的小说创作以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小说 革命叙事 历史 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江健三郎的森林意识 被引量:5
5
作者 朱红素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大江健三郎是199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他的森林意识,表现了他创作的独有个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其一,他的森林意识的形成与他生活的经历与时代条件有关;其二,他的森林意识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作者对当代日本社... 大江健三郎是199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他的森林意识,表现了他创作的独有个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其一,他的森林意识的形成与他生活的经历与时代条件有关;其二,他的森林意识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作者对当代日本社会的一种认知方式;其三,他的森林意识作为独特思维的宇宙,形成了文学创作中的三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日本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森林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贡形象的重塑与司马迁的道德追求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玲娣 《河北学刊》 2002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子贡是孔子的高足。据《论语》、《左传》载 ,子贡立世行政恪守儒家思想和道德要求。司马迁却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仲尼弟子列传》中 ,将子贡塑造为著名商人和纵横家。这不仅与《论语》《左传》相悖 ,也与《史记》其他篇目中有... 子贡是孔子的高足。据《论语》、《左传》载 ,子贡立世行政恪守儒家思想和道德要求。司马迁却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仲尼弟子列传》中 ,将子贡塑造为著名商人和纵横家。这不仅与《论语》《左传》相悖 ,也与《史记》其他篇目中有关子贡的描写也相抵触。本文试图从较深层面分析个中原因 ,并由此揭示子贡形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贡 司马迁 经济观 价值观 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疯狂的石头》的叙述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卢亚明 王晓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3,共1页
电影《疯狂的石头》在叙述上比较特别,它吸收了一些文学叙事的元素,将电影技术与文学叙事完美地结合起来,给入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疯狂的石头》 叙述 复合叙述 时间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缺陷与韩信之死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玲娣 《河北学刊》 2003年第5期195-197,共3页
韩信之死令千古叹惋 ,探究其悲剧成因可谓代不乏人。但人们论证的焦点 ,或集中于对封建统治者及其专制制度的责难 ,或是对韩信反叛与否的辩驳 ,都未能真正揭示出其悲剧的实质。其实 ,韩信悲剧的构成 ,以刘邦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是一... 韩信之死令千古叹惋 ,探究其悲剧成因可谓代不乏人。但人们论证的焦点 ,或集中于对封建统治者及其专制制度的责难 ,或是对韩信反叛与否的辩驳 ,都未能真正揭示出其悲剧的实质。其实 ,韩信悲剧的构成 ,以刘邦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是一个方面 ,但这是外在因素 ,最直接的原因当在韩信自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信 悲剧性 人格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织》的寓言化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新玲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46,45,共2页
关键词 寓言化 寓意 意蕴 自身 解读 作品 超越 具体 题跋 黑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森然语文教育观评鉴
10
作者 许建中 李开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0-107,共8页
现代早期语文教育家王森然在其教育实践和论著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语文教育观 ,他的教师素质观、师生观、课程观、教材观、教法观、评价观等 ,对于今天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王森然 语文教育观 评鉴 语文教育家 素质 课程 教材 中国 价值 知识创新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的新导向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建中 《学科教育》 2000年第8期14-17,共4页
对照原大纲学习新颁语文教学大纲 。
关键词 中小学 语文教学 教学大纲 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竹:杜甫的山林密友和精神化身——杜甫爱竹心理之解秘
12
作者 韩成武 吴淑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7-100,105,共5页
杜甫爱竹,诗作中言及的树木以竹为最多,是因为竹所蕴涵的文化精神——劲节、虚心、坚忍以及形体上的瘦硬特征与杜甫的人格理想、性格特征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杜甫一生,重视风节操守,为人谦虚,性格坚忍,艺术审美追求“瘦硬”。竹就是... 杜甫爱竹,诗作中言及的树木以竹为最多,是因为竹所蕴涵的文化精神——劲节、虚心、坚忍以及形体上的瘦硬特征与杜甫的人格理想、性格特征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杜甫一生,重视风节操守,为人谦虚,性格坚忍,艺术审美追求“瘦硬”。竹就是他的精神化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修竹 精神化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学思想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13
作者 李新 冀秀美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6期73-74,共2页
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试图从分析中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学思想入手,对“八荣八耻”逐一进行溯源,从这一层面来解析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先秦儒学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世”意识的类型形象——《红楼梦》中男子群像的文化意蕴
14
作者 吴淑玲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5-48,共4页
十八世纪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 ,它的特质是 :一方面 ,腐朽的一切仍处于统治地位 ,却已露出摇摇欲坠的端倪 ;另一方面 ,新的思想向旧的一切开始了虽不强大却是根本性的冲击 ,因此 ,都在动摇着封建主义大厦的根基。这时产生的三类形象... 十八世纪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 ,它的特质是 :一方面 ,腐朽的一切仍处于统治地位 ,却已露出摇摇欲坠的端倪 ;另一方面 ,新的思想向旧的一切开始了虽不强大却是根本性的冲击 ,因此 ,都在动摇着封建主义大厦的根基。这时产生的三类形象———败家子形象、卫道者形象、新生事物的形象 ,都在不同层面揭示着封建社会已近末世的信息。《红楼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 群像 来世 特质 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