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锻炼对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晶
杨景伟
+3 位作者
李英惠
刘艳娟
赵志宏
张斌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8期915-918,共4页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锻炼对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进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锻炼组与联合组,各55例。康复锻炼组予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组予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2组漏尿量,盆底肌...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锻炼对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进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锻炼组与联合组,各55例。康复锻炼组予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组予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2组漏尿量,盆底肌力,盆底功能问卷简表(PFIQ-7),性生活质量问卷及PISQ-12评分。结果与康复锻炼组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组漏尿量均明显低于康复锻炼组(P<0.05);2组术后3个月盆底肌力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盆底肌力等级明显优于康复锻炼组(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2组术后3个月PFIQ-7评分、性生活质量问卷及PISQ-12评分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明显高于康复锻炼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锻炼用于子宫切除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减少漏尿量,提高PISQ-12评分,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锻炼
子宫切除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力
漏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RI参数及血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及疗效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马艳芬
刘艳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MRI参数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并探究其评估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97例子宫瘢痕妊娠作为研究组及79例剖宫产后因下腹不适、阴道出血行MRI检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
目的分析MRI参数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并探究其评估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97例子宫瘢痕妊娠作为研究组及79例剖宫产后因下腹不适、阴道出血行MRI检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病灶旁正常肌层厚度、血β-HCG水平,分析MRI参数与血β-HCG的相关性,探究MRI参数、血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分析研究组不同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剩余肌层厚度较对照组小,瘢痕厚度、血β-HCG较对照组大(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剩余肌层厚度与血β-HCG呈负相关(r=-0.523,P<0.01),瘢痕厚度与血β-HCG呈正相关(r=0.676,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血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7以上,具有良好诊断效能,其中以血β-HCG的AUC最大,为0.996。无效者剩余肌层厚度较有效者小,瘢痕厚度、血β-HCG较有效者大(P<0.05,P<0.01)。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血β-HCG是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MRI参数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及血β-HCG在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方面具有良好效能,且上述指标均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疗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磁共振成像
剩余肌层厚度
瘢痕厚度
病灶旁正常肌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路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8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10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25名,随机分成观察组162名,对照组163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9例,感染率...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10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25名,随机分成观察组162名,对照组163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9例,感染率5.56%;对照组发生感染36例,感染率22.09%。2组在感染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c2=11.4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干预
新生儿感染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锻炼对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晶
杨景伟
李英惠
刘艳娟
赵志宏
张斌
机构
保定市
第三中
心
医院
手术室
保定市
第一中
心
医院
妇产科
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妇产科
保定市
第三中
心
医院
普外科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8期915-918,共4页
基金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基金项目(20191228)。
文摘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锻炼对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进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锻炼组与联合组,各55例。康复锻炼组予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组予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2组漏尿量,盆底肌力,盆底功能问卷简表(PFIQ-7),性生活质量问卷及PISQ-12评分。结果与康复锻炼组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组漏尿量均明显低于康复锻炼组(P<0.05);2组术后3个月盆底肌力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盆底肌力等级明显优于康复锻炼组(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2组术后3个月PFIQ-7评分、性生活质量问卷及PISQ-12评分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明显高于康复锻炼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锻炼用于子宫切除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减少漏尿量,提高PISQ-12评分,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效果较好。
关键词
盆底康复锻炼
子宫切除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力
漏尿量
Keywords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hysterectomy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urine leakage
分类号
R713.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I参数及血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及疗效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马艳芬
刘艳娟
机构
保定市
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5期68-71,共4页
基金
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18ZF144)。
文摘
目的分析MRI参数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并探究其评估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97例子宫瘢痕妊娠作为研究组及79例剖宫产后因下腹不适、阴道出血行MRI检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病灶旁正常肌层厚度、血β-HCG水平,分析MRI参数与血β-HCG的相关性,探究MRI参数、血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分析研究组不同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剩余肌层厚度较对照组小,瘢痕厚度、血β-HCG较对照组大(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剩余肌层厚度与血β-HCG呈负相关(r=-0.523,P<0.01),瘢痕厚度与血β-HCG呈正相关(r=0.676,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血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7以上,具有良好诊断效能,其中以血β-HCG的AUC最大,为0.996。无效者剩余肌层厚度较有效者小,瘢痕厚度、血β-HCG较有效者大(P<0.05,P<0.01)。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血β-HCG是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MRI参数剩余肌层厚度、瘢痕厚度及血β-HCG在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方面具有良好效能,且上述指标均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疗效显著相关。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磁共振成像
剩余肌层厚度
瘢痕厚度
病灶旁正常肌层厚度
Keywords
Uterine scar pregnanc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hickness of residual muscle
Scar thickness
Thickness of normal muscle layer adjacent to the lesion
分类号
R714.22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路华
机构
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8期18-1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10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25名,随机分成观察组162名,对照组163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9例,感染率5.56%;对照组发生感染36例,感染率22.09%。2组在感染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c2=11.4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干预
新生儿感染
临床效果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锻炼对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李晶
杨景伟
李英惠
刘艳娟
赵志宏
张斌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RI参数及血β-HCG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效能及疗效评估价值分析
马艳芬
刘艳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感染的效果观察
张路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