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成人初治非M3型AML的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7
1
作者 林鹏 王炜 +3 位作者 黄伟波 李明炜 杨小娜 姚海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2-426,共5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化疗方案(柔红霉素、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进口去甲氧柔红霉素分别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成人初治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1例成人初治非M3型AM L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 目的:比较3种不同化疗方案(柔红霉素、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进口去甲氧柔红霉素分别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成人初治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1例成人初治非M3型AM L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应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17例);B组:应用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24例);C组:应用进口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3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完全缓解率(86.67%)显著高于A组(52.94%)和B组(70.83%),B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A组(P<0.05)。3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感染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对非M3型AM L患者的疗效优于柔红霉素,尤其进口药物的临床疗效更高;柔红霉素与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均在可控范围,故二者均可作为治疗AML患者的一线药物,患者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选择更为合适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柔红霉素 去甲氧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D方案治疗老年初治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晓蕾 高磊 崔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CMOD方案一线治疗老年初治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经病理确诊的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给予CMOD方案治疗(CMOD组,38例)和CHOP常规化疗方案治疗(CMOP... 目的:探讨CMOD方案一线治疗老年初治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经病理确诊的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给予CMOD方案治疗(CMOD组,38例)和CHOP常规化疗方案治疗(CMOP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以及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MOD组总有效率65.79%,CHOP组总有效率60.53%(P>0.05)。2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包括有骨髓抑制、黏膜炎、胃肠道反应、发热、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脱发等,其中CMOD组脱发及Ⅲ、Ⅳ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34.21%、13.16%)均明显低于CHOP组(84.21%、34.21%)(P<0.05)。CMOD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10.98±2.23个月、14.43±2.48个月)均明显高于CHOP组(8.31±2.62个月、10.93±2.07个月)(P<0.05)。结论:CMOD方案治疗老年初治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与CHOP方案相当,但可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降低脱发和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 CMOD方案 CHO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非经典性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蕾 蔡怡 +1 位作者 李宝静 黄伟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39-1643,共5页
目的:研究以Rel-B为标志的非经典性NF-κB信号通路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48例B-ALL病人的骨髓标本作为研究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NF-κB家族成员mRNA的表达水平,ELIS... 目的:研究以Rel-B为标志的非经典性NF-κB信号通路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48例B-ALL病人的骨髓标本作为研究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NF-κB家族成员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定量分析B-ALL细胞核中NF-κB DNA结合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B-ALL细胞体外单独或与骨髓基质细胞(hBMSC)共培养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ALL-B细胞中的NF-κB家族成员mRNA,包括Rel A、Rel B、p50和p52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NF-κB活性的B-ALL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显著的差异(P>0.05);B-ALL细胞单独培养以及与hBMSC共培养后Rel A^+/Rel B-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的高于Rel A^+/Rel B^+细胞组(P<0.05);两组细胞单独培养与和h BMSC共培养后的细胞凋亡率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以Rel B为标志的非经典性NF-κB信号有望作为治疗BALL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NF-ΚB信号通路 REL A REL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