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定市夏季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佟霁坤 陈海婴 刘晶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16-118,共3页
[目的]研究河北省保定市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变化特征。[方法]利用2013年7~8月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臭氧及其前体物的监测数据,对臭氧和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的日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及"周末效应"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臭氧小... [目的]研究河北省保定市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变化特征。[方法]利用2013年7~8月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臭氧及其前体物的监测数据,对臭氧和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的日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及"周末效应"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臭氧小时值呈单峰型日变化规律,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氮氧化物小时值呈双峰型日变化规律,与臭氧变化趋势呈负相关;一氧化碳小时值呈双峰型日变化规律,变化规律与氮氧化物相近,与臭氧呈负相关;各污染物均呈现出明显的"周末效应"。[结论]臭氧浓度值与其前体物浓度值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前体物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策略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亚芳 朱烨然 +3 位作者 荣素然 石向欣 杨晓欧 李玉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 分析急诊多支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V-PCI)与急诊开通病变血管择期对非病变血管行PCI(Staged-PCI)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PCI的老年急性... 目的 分析急诊多支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V-PCI)与急诊开通病变血管择期对非病变血管行PCI(Staged-PCI)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PCI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417例,根据手术策略不同分为MV-PCI组87例,Staged-PCI组330例,依据2组患者基线资料建立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模型,PSM后每组84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以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为终点,比较PSM后2组发生MACCE情况,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生MACCE的风险。结果 PSM前,2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脑卒中病史、周围动脉疾病、术前收缩压、病变血管(左前降支、左回旋支)、非病变血管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V-PCI组发生MACCE、全因死亡风险显著低于Staged-PCI组(P_(log rank)<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V-PCI是MACCE(HR=0.263,95%CI:0.105~0.659,P=0.004)和全因死亡(HR=0.236,95%CI:0.007~0.722,P=0.016)的保护因素。结论 MV-PCI治疗策略可改善老年急性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预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多支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泛血管疾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远期预后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亚芳 付晓丽 +1 位作者 朱晓娟 李玉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分析合并泛血管疾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的远期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1~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41例,将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或)肾动脉狭窄、外周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等的268例作为泛血管病组,未合并上述... 目的分析合并泛血管疾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的远期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1~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41例,将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或)肾动脉狭窄、外周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等的268例作为泛血管病组,未合并上述疾病的473例作为冠心病组,依据2组患者基线资料建立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模型,PSM后2组各为107例。随访中位时间4.6年,以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为终点,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PSM后2组随访时MACCE发生率,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ACCE的危险因素。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泛血管病组随访时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_(log rank)=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泛血管病组随访时发生MACCE、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的风险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5),且合并泛血管疾病是患者PCI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63,95%CI:1.236~4.906,P=0.010)。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泛血管疾病患者PCI后的远期预后不佳,早期筛查及早期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冠心病 倾向性评分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组织特异表达hS100B转基因小鼠帕金森样运动协调能力改变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嘉琳 郑芳 +4 位作者 龙彦 佟柳 郑媛 刘小青 秦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研究S100B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脑组织特异表达hS100B转基因小鼠作为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可能性。方法构建hS100B转基因小鼠。小鼠分为S100B转基因组、基因敲除组和阴性对照组。爬杆法和转棒法检测运动协调能力;逆转录-... 目的研究S100B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脑组织特异表达hS100B转基因小鼠作为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可能性。方法构建hS100B转基因小鼠。小鼠分为S100B转基因组、基因敲除组和阴性对照组。爬杆法和转棒法检测运动协调能力;逆转录-PCR、Western blot对脑组织中S100B、多巴胺D1、D2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5及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进行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脑组织中酪氨酸、左旋多巴、多巴胺及高香草酸的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基因组小鼠脑组织中S100B蛋白显著升高(P<0.05),3月龄时可表现出运动协调能力下降,且随着月龄增加,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呈明显的进行性降低(P<0.05);脑组织中多巴胺D2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左旋多巴、多巴胺、高香草酸生成增多,高香草酸/多巴胺比值升高(P<0.05);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虽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B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无S100B蛋白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检测指标无异常(P>0.05)。结论 S100B很可能是参与帕金森病行为学异常的重要蛋白,脑组织特异表达hS100B转基因小鼠的建立为研究该基因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 帕金森病 多巴胺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