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PAR-γ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交互作用和糖尿病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钦赞
庞真贞
刘莉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和糖尿病性牙周炎(D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DP患者259例,其中男性138...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和糖尿病性牙周炎(D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DP患者259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21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2.98岁;体质量指数(BMI)22.42~32.13 kg/m^(2),平均BMI 27.25 kg/m^(2);吸烟64例,高血压史7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7例,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33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3.31岁;BMI 22.74~29.88 kg/m^(2),平均BMI 25.87 kg/m^(2);吸烟56例,高血压史85例。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4例,女性86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3.30岁;BMI 21.13~27.03 kg/m^(2),平均BMI 22.57 kg/m^(2);吸烟30例,高血压史69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T2DM患者HbA1c水平;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检测PPAR-γ2 Pro12Ala SN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P发生的危险因素,估算PPAR-γ2Pro12Ala SNP和HbA1c水平与DP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析Pro12Ala SNP与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结果对照组、T2DM组及DP组患者HbA1c水平分别为5.12%±0.97%、7.95%±1.21%和9.12%±1.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基因分型后可得纯合子Pro/Pro(P/P)型片段为224 bp、43 bp,杂合突变Pro/Ala(P/A)型片段为276 bp、224 bp、43 bp,纯合突变Ala/Ala(A/A)型片段为267 bp。Pro12Ala(PA)、Pro12Ala(AA)基因型T2DM患者患DP的风险均增加(OR=2.529,95%CI为1.637~3.498;OR=2.594,95%CI为1.645~3.856)。6.0%≤HbA1c <8.0%和HbA1c≥8.0%的T2DM患者患DP的风险明显增加(OR=2.046,95%CI为1.358~2.952;OR=3.105,95%CI为2.049~4.861),且HbA1c≥8.0%的T2DM患者患DP的风险又明显高于6.0%≤HbA1c <8.0%的T2DM患者(χ^(2)=6.087,P <0.01);HbA1c水平与Pro12Ala(PA)、Pro12Ala(AA)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γ> 1)。结论携带Pro12Ala(PA)、Pro12Ala(AA)基因型的个体属DP高危人群,这些基因型与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促进了DP的发生、发展,应当采取控制HbA1c水平或调控基因表达的措施以达到预防DP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尿病性牙周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PAR-γ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交互作用和糖尿病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钦赞
庞真贞
刘莉芳
机构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口腔一科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期91-98,共8页
文摘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和糖尿病性牙周炎(D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DP患者259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21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2.98岁;体质量指数(BMI)22.42~32.13 kg/m^(2),平均BMI 27.25 kg/m^(2);吸烟64例,高血压史7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7例,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33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3.31岁;BMI 22.74~29.88 kg/m^(2),平均BMI 25.87 kg/m^(2);吸烟56例,高血压史85例。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4例,女性86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3.30岁;BMI 21.13~27.03 kg/m^(2),平均BMI 22.57 kg/m^(2);吸烟30例,高血压史69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T2DM患者HbA1c水平;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检测PPAR-γ2 Pro12Ala SN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P发生的危险因素,估算PPAR-γ2Pro12Ala SNP和HbA1c水平与DP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析Pro12Ala SNP与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结果对照组、T2DM组及DP组患者HbA1c水平分别为5.12%±0.97%、7.95%±1.21%和9.12%±1.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基因分型后可得纯合子Pro/Pro(P/P)型片段为224 bp、43 bp,杂合突变Pro/Ala(P/A)型片段为276 bp、224 bp、43 bp,纯合突变Ala/Ala(A/A)型片段为267 bp。Pro12Ala(PA)、Pro12Ala(AA)基因型T2DM患者患DP的风险均增加(OR=2.529,95%CI为1.637~3.498;OR=2.594,95%CI为1.645~3.856)。6.0%≤HbA1c <8.0%和HbA1c≥8.0%的T2DM患者患DP的风险明显增加(OR=2.046,95%CI为1.358~2.952;OR=3.105,95%CI为2.049~4.861),且HbA1c≥8.0%的T2DM患者患DP的风险又明显高于6.0%≤HbA1c <8.0%的T2DM患者(χ^(2)=6.087,P <0.01);HbA1c水平与Pro12Ala(PA)、Pro12Ala(AA)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γ> 1)。结论携带Pro12Ala(PA)、Pro12Ala(AA)基因型的个体属DP高危人群,这些基因型与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促进了DP的发生、发展,应当采取控制HbA1c水平或调控基因表达的措施以达到预防DP的目的。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尿病性牙周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交互作用
Keyword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2(PPAR-γ2)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
diabetic periodontiti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interaction
分类号
R781.4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PAR-γ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交互作用和糖尿病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
刘钦赞
庞真贞
刘莉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