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瘤内及瘤周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侵犯肾被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晨阳 贺俊红 +2 位作者 王鹏飞 张聪 任金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瘤内及瘤周ROI的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术前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侵犯肾被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05例ccRC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被膜受侵组(n=70)与未受侵组(n=35),同时按8∶2比例划分训练集(n=84,含... 目的观察基于瘤内及瘤周ROI的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术前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侵犯肾被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05例ccRC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被膜受侵组(n=70)与未受侵组(n=35),同时按8∶2比例划分训练集(n=84,含受侵组56例、未受侵组28例)与测试集(n=21,含受侵组14例、未受侵组7例)。基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建立临床-影像学模型。分别于平扫(UP)、皮髓质期(CMP)及实质期(NP)增强CT瘤内及瘤周1~6 mm ROI提取并遴选与被膜受侵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基于CMP瘤内ROI特征于6种机器学习算法中获取最优算法,建立单一瘤内或瘤周模型、同期相瘤内结合瘤周组合模型、同范围不同期相两两组合模型等影像组学模型并遴选最优者,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建立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效能,并以DeLong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合并高血压、出现临床症状及CMP高强化均为ccRCC侵犯肾被膜的独立预测因素,以之构建临床-影像学模型。支持向量机(SVM)为最优算法,以之构建的单一或组合影像组学模型中,CMP瘤周3 mm模型、CMP瘤内模型、NP瘤周4 mm模型、NP瘤内+瘤周4 mm模型及CMP瘤周3 mm+NP瘤周3 mm模型效能相对较高,其间两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MP瘤周3 mm模型在测试集中的AUC最高,达0.898,为最优影像组学模型;以之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AUC为0.979,高于临床-影像学模型及最优影像组学模型(P均<0.05),而在测试集的效能(0.918)与后二者相当(P均>0.05)。结论CT瘤周影像组学模型与瘤内模型均可于术前有效预测ccRCC侵及肾被膜;联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或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瘤内和瘤周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p53突变状态
2
作者 张华 杨韫泽 +2 位作者 贺俊红 刘梦彤 王铭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3-55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瘤内和瘤周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p53突变型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4年4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145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并术前行盆腔MRI检查的女性患者,其中p53野生型96例,p53突变型4... 目的探讨基于瘤内和瘤周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p53突变型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4年4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145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并术前行盆腔MRI检查的女性患者,其中p53野生型96例,p53突变型49例。从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对比增强MRI平衡期图像肿瘤内及肿瘤周围2 mm区域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等筛选特征,使用随机森林、K近邻和决策树机器学习构建瘤内、瘤周及瘤内加瘤周区域影像组学模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临床模型和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效能。结果影像组学模型中瘤内加瘤周K近邻模型表现最佳,在训练集和测试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1、0.773。由年龄、表观扩散系数和影像组学标签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0.777。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瘤内和瘤周MRI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对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p53突变型状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基因 p53 突变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瘤内 瘤周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脑小血管病患者情感淡漠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3
作者 曹佳丽 王天然 +6 位作者 刘洋 张舵 徐金娥 刘冲 王淑梅 韩永昌 杨露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情感淡漠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41例高血压合并CSVD患者,根据神经精神问卷-淡漠量表(NPI-Apathy)将其分为淡漠组(n=43)与非淡漠组(n=98)。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影像学...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情感淡漠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41例高血压合并CSVD患者,根据神经精神问卷-淡漠量表(NPI-Apathy)将其分为淡漠组(n=43)与非淡漠组(n=98)。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影像学标志物评分及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高血压合并CSVD患者情感淡漠的独立危险因素,以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其情感淡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淡漠组患者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侧脑室旁脑白质高信号(WMH)Fazekas评分、深部/幕下脑微出血及总负荷评分均高于非淡漠组(P均<0.05);其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均低于非淡漠组(P均<0.05)。HDL-C及侧脑室旁WMH Fazekas评分均为高血压合并CSVD患者情感淡漠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且其NPI-Apathy评分与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呈中度负相关(r=-0.543、-0.484,P均<0.001)。结论HDL-C及侧脑室旁WMH Fazekas评分均为高血压合并CSVD患者情感淡漠的独立危险因素;情感淡漠越严重,认知功能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情感淡漠 磁共振成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估深髓静脉相关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天然 刘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8-381,共4页
脑血管病指多种因素致脑血管损害所引起脑组织短暂性或永久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深髓静脉为颅内重要引流静脉,影响深部脑实质静脉回流,且对于评估脑血管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策略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MRI评估深髓静脉相关脑血管病的... 脑血管病指多种因素致脑血管损害所引起脑组织短暂性或永久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深髓静脉为颅内重要引流静脉,影响深部脑实质静脉回流,且对于评估脑血管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策略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MRI评估深髓静脉相关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春光 刘蕊 +4 位作者 韩宝君 杜欣帅 刘洋 赵林 焦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右美托咪定对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 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53~76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C组仅应用罗哌卡因溶液行... 目的探讨复合右美托咪定对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 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53~76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C组仅应用罗哌卡因溶液行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D组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用药为含右美托咪定1μg/kg的罗哌卡因混合溶液。采用序贯法确定罗哌卡因的浓度,初始浓度为0.5%,相邻浓度之比为1∶1.2,注药后30 min隐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阻滞完全为阳性反应,下一例患者则采用低一级的浓度,反之则采用高一级的浓度。应用概率单位法计算罗哌卡因用于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的EC 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C组和D组罗哌卡因EC 50分别为0.38%(95%CI 0.36%~0.41%)和0.29%(95%CI 0.28%~0.31%),且D组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可降低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罗哌卡因的EC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阻滞 收肌管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肌管阻滞联合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或胫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春光 刘蕊 +5 位作者 李艳军 李永旺 王旭伟 胡蕴伟 李艳青 赵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比较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或选择性胫神经阻滞(T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65~84岁,ASAⅡ或Ⅲ级... 目的比较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或选择性胫神经阻滞(T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65~84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PACK组(I组)和TNB组(T组)。I组于术前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IPACK,T组于术前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TNB。I组与T组完成IPACK或TNB后行ACB,并留置神经周围导管,术后连接患者自控神经阻滞镇痛泵。术后VAS疼痛评分>4分时,患者按压镇痛泵,30 min未缓解,皮下注射羟考酮5 m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后4 h腓总神经运动阻滞情况及术前、术后24、48、72 h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1~3 d患者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及步行距离。记录术后72 h内患者补救镇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I组腓总神经运动阻滞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 d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5)。两组不同时点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补救镇痛率、术后3 d步行距离及术后1~3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B联合IPACK或TNB均可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有效地术后镇痛,但IPACK对运动功能影响小于TN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 胫神经阻滞 收肌管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判读髋关节平扫MRI对于获得女性髋关节外偶然发现的价值
7
作者 刘冲 白洪忠 +2 位作者 王宁 吴艳 徐金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50-1554,共5页
目的观察结构化判读髋关节平扫MRI对于获得女性髋关节外偶然发现(IEH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2例女性患者髋关节MRI,依据修订后CT结肠成像报告数据系统将偶然发现(IF)分为4类,以其中E2~E4类为IEHF;与原始报告比较,分析IEHF检出率,... 目的观察结构化判读髋关节平扫MRI对于获得女性髋关节外偶然发现(IEH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2例女性患者髋关节MRI,依据修订后CT结肠成像报告数据系统将偶然发现(IF)分为4类,以其中E2~E4类为IEHF;与原始报告比较,分析IEHF检出率,观察不同年龄段IEHF分类的差异。结果1052例中,通过结构化读片于702例(702/1052,66.73%)中检出1198处IEHF,196处为原始报告所提及、1002处(1002/1198,83.64%)原始报告未提及。其中980处(980/1198,81.80%)为E2类IEHF,以宫颈腺囊肿最多(351/980,35.82%);96处(96/1198,8.01%)为E3类,以卵巢大囊肿最常见(23/96,23.96%);122处(122/1198,10.18%)为E4类,以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最常见(32/122,26.23%)。1002处原始报告未提及IEHF中,E2、E3及E4类占比分别为90.00%(882/980)、56.25%(54/96)及54.10%(66/122)。40岁以下、40~60岁、60岁以上患者IEHF均以E2类为主,但不同年龄段患者IEHF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构化判读女性髋关节平扫MRI有助于获得女性IE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磁共振成像 髋关节外偶然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胸比异常的MRI产前诊断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强 周立霞 +1 位作者 王淑梅 周伟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非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胸比(CTR)异常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怀疑非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畸形,且24 h内行MRI检查的143胎。其中正常组107胎,CTR增大组19胎... 目的探讨MRI对非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胸比(CTR)异常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怀疑非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畸形,且24 h内行MRI检查的143胎。其中正常组107胎,CTR增大组19胎,CTR减小组17胎。分析CTR异常胎儿的MRI表现,比较正常与异常胎儿CTR的差异。结果 17例CTR减小胎儿中,12例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4例先天性膈疝、1例先天性气道高位阻塞综合征,CTR为0.39(0.37,0.40)。19例CTR增大胎儿中,Glea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3例、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瘤4例、胎粪性腹膜炎5例、肠梗阻3例、单纯羊水增多4例,CTR为0.51(0.50,0.53)。107例正常组胎儿CTR为0.45±0.02,正常与异常胎儿CT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非先天性心脏病胎儿CTR异常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病因查找及明确诊断,可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检查 产前 磁共振成像 比值比 产前诊断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DWI及ADC值对卵巢癌二元论分型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海辰 宋睿 +2 位作者 张云 任金武 王铭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卵巢癌(OC)二元论分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本院OC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组织类型OC患者ADC值、rADC值,Logistic回归分析ADC值、rADC值与OC...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卵巢癌(OC)二元论分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本院OC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组织类型OC患者ADC值、rADC值,Logistic回归分析ADC值、rADC值与OC组织类型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ADC值、rADC值对OC分型诊断效能。结果:MR-DWI、MRI检查中Ⅱ型OC患者ADC值、rADC值均低于Ⅰ型OC患者(P<0.05);ROC结果显示ADC值、rADC值及联合诊断OC分型的AUC值为0.776、0.860、0.919,联合诊断特异度较高(P<0.05)。结论:MR-DWI及ADC值可用于卵巢癌二元论分型,为临床治疗计划制定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卵巢肿瘤 组织学类型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匹维溴铵及等渗甘露醇对改善^(18)F-FDG PET/CT肠道成像质量的技术探讨
10
作者 张洁 杨元山 +3 位作者 何红 何桢桢 洪星 黄劲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682,共6页
目的:探讨口服匹维溴铵及等渗甘露醇对改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肠道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3月至7月行"8F-FDGPET/CT检查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口服饮用水)、试验1... 目的:探讨口服匹维溴铵及等渗甘露醇对改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肠道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3月至7月行"8F-FDGPET/CT检查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口服饮用水)、试验1组(口服等渗甘露醇)、试验2组(口服匹维溴铵片和等渗甘露醇),每组60例。各组均行PET/CT常规扫描。采用秩和检验比较3组间肠道充盈程度、扩张程度、生理性浓聚程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2组在小肠充盈程度、扩张程度、生理性浓聚程度及总体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z=-5.858,z=-4.987,z=-7.343,z=-7.282,均P<0.05),与试验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03,z=-1.533,z=-1.669,z=-1.758,均P>0.05)。在结直肠扩张程度及生理性浓聚程度上,试验2组优于对照组(z=-7.500,z=-5.249,均P<0.05)及试验1组(z=-3.162,z=-3.451,均P<0.05);试验2组结直肠充盈程度优于对照组(z=-9.455,P<0.05),与试验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80,P>0.05)。试验2组结直肠总体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与试验1组(z=-8.264,z=-3.130,均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检查后腹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12.842,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PET/CT检查前口服匹维溴铵片,并间断饮用等渗甘露醇溶液,能获得较好的肠道充盈及扩张效果,降低肠道放射性摄取程度,提高总体图像质量,有助于病变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消化道 甘露醇 钙离子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胸腺癌一例
11
作者 丁慧 王淑梅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49-1351,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咽痛、咽部发堵感4个月,伴发热,最高体温37.5℃,多于午后出现,可自行降至正常,诊断为“咽喉炎”给予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好转。10d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稍活动即可出现,伴乏力、咳嗽、咳痰,咳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伴...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咽痛、咽部发堵感4个月,伴发热,最高体温37.5℃,多于午后出现,可自行降至正常,诊断为“咽喉炎”给予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好转。10d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稍活动即可出现,伴乏力、咳嗽、咳痰,咳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伴恶心、进食哽噎感,只能进流食。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睡眠欠佳,大小便无明显异常,近4个月来体重下降10kg。既往史:既往心律失常病史2年,未规律诊治;结肠息肉结肠镜下切除术后病史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胸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